APP下载

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

2015-02-06王建兵

教育 2014年36期
关键词:纸盒平均分正方形

王建兵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向未知挺进的旅程。课堂教学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是将自己的智慧融进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中,并由此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愿望,表现多样化的学习成果。如果教师主动构建生成性课堂教学,用心收集、捕捉和筛选学习活动中学生反馈出来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建构的生动情境和鲜活的课程资源,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真实、精彩地动态生成,达成共识、共享、共进,让自己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相融,如此课堂就一定会充满师生智慧,从而使教学变得更具活力。

创设情境,激活生成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情境。这样的情境,不仅是生活化的,而且富有挑战性,情境要紧紧环绕教学的知识点,同时又适合学生思维与心理状态,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探索学习活动中来。例如,《圆的周长》导入环节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新的龟兔赛跑开始了,请看。(媒体演示乌龟沿着边长20米的正方形的边爬,兔子沿着直径20米的圆的边跑)大家走一圈,看看谁先到呢?对这样的比赛你有什么想法?

生:这样比赛不公平,它们比赛的路程不相同。

师:是呀,龟兔比赛的路程,其实就是正方形和圆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我们已经会做了,怎样求圆的周长,同学们有什么设想呢?

问题情境的预设,趋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们从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迅速投入实际情境中,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就会达到“生成”,就会使教学过程始终在动态不平衡——平衡——不平衡中前进,就能使学习变得更有效。

动手操作,展示精彩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数学是做出来的,学生只有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一过程中,教师把探究权交给了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再发现”“再创造”,让课堂“悟而有序,扶而有度,生成共享”。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对比课堂。

改进前的教学 让学生准备了正方形的纸,然后教师说:“请你把正方形的纸对折后再对折,再用彩笔涂出其中的一份,说一说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几分之几?”学生就按照教师的要求很快操作完了,也很快说出了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而学生涂色得到的四分之一几乎是完全一致的。

改进后的教学 教师提问:“你能通过动手操作,把这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四份吗?并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说一说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也很快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但答案却是多样的。

同一种教具,同样是教学活动,教师不一样的引导,课堂效果却大不相同。学生从“操作者”转换成了“探究者”,正方形纸也变成学生手中的“金箍棒”,可以变换出不同的花样,在操作中学生的思维也得以拓展。

互动交流,捕捉生成资源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准确地洞察学生的心思,敏捷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稍纵即逝的变化;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对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应及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适时调控,充分利用,激活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有效生成。

例如,小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平均分》一课的“试一试”:“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每3根、4根一份呢?先分一分,再说一说。”学生通过分小棒,交流,很快得出: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6份;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4份;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3份。随后,教师提出:“除了每2根、3根、4根一份,还可以怎么平均分?”

生1:我是每1根一份,分成12份。

(师相机完成板书:

每1根一份,可以分成12份

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6份

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4份

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3份)

生2:我发现了,接下去可以每5根一份,每6根一份。

(这时,一部分学生赞同生2的说法,一部分学生反对生2的说法)

师:生2通过自己的观察,提出了自己的猜想,那么,每5根、每6根一份是不是平均分呢,你有什么好办法来验证?

生:动手分一分。

生3:每5根一份,每份分得不是同样多,不是平均分;每6根一份,可以分成2份,每份同样多,是平均分。

(师增添板书:每6根一份,可以分成2份)

师:对呀,如果按照生2的观察方法,大家来看看这几种分法,你发现了什么?

在这个例子中,学生2的抢答是通过观察按照数字的顺序得出的,这也反映了部分学生的直觉思维,但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并没有简单地对其进行对与错的评判,而是巧妙地借用了这一生成性的资源,让学生想办法验证,通过正反两例进一步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同时,还肯定了学生2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继续探究,从而发现:这些操作都是按每份多少进行的平均分,每份的根数越多,分成的份数越少。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练习得以纠正,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过程。课堂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偏差”“失误”也必然是其中的一部分,有时数学中一些“旁逸斜出”的不顺反而会给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

练习拓展,鼓励思维生成

练习题的设计,应该有弹性、有层次、有开放性,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可以使课堂中学生积极的思维得以延续。教师既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什么样的新问题。但是,可以看到学生探索空间带来成功的喜悦,以及学生自主探究生成的宝贵财富。endprint

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课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将一张长16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做成一个无盖的纸盒,求做成的纸盒的长、宽、高都是整厘米数,请学生设计一下,并计算出所做纸盒的容积。

(要做一个小小设计师,课堂很快就活跃了)

生1:我把长方形硬纸板的四个角切掉了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做成的纸盒长是14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1厘米,容积是84立方厘米。(图1)

生2:我也是这样做的。不过,我把四个角切掉的是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做成的纸盒长是12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容积是96立方厘米。

生3:我把四个角切掉的是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做成的纸盒长是10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3厘米,容积是60立方厘米。

师:很好。谁还有自己的设计?

生4:我发现这三种设计都有浪费,能不能设计一种没有浪费的方案?

师:这位同学的想法有新意,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这样的设计?你们能不能设计出来?

(学生们以小组形式聚在一起,认真地讨论、研究)

生5:我们有方案了。这个长方形正好可以分成两个正方形,再将其中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个小长方形,拼起来另一个正方形的周边就成了一个无盖的纸盒了。(图2)

师:真是一个伟大的设计!

生5:做成的纸盒长是8厘米,宽是8厘米,高是2厘米,容积是128立方厘米。

生6:老师,我们也有一种设计。将长方形左面的宽平均分成4份,每份长2厘米,再在两个角上剪下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拼到右边去(图3)。这样也可以做成一个纸盒。纸盒长是14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容积是112立方厘米。

师:这又是一个巧妙的设计!

生7:按照学生6的做法,沿着长来平均分,(图4)……

学生通过练习,既可以激发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开阔视野,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意识。

反思回顾,促进抽象生成

现代教学认为,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用心的体验与创造学习。反思是一种内省行为,必须由学生亲身的体验才能进行。因此,让学生学会反思,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感悟基本数学思想,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这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举措。

例如,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通过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获得问题的答案,还要继续提炼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课上安排了两次回顾反思。第一次:回顾列举过程,反思相关活动。例题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引导他们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做法。这里的回顾与反思,起先是相当具体的,包括如何想、如何计算,采用了什么形式,进行了哪些活动,小棒是怎样有条理地摆,表格是如何有序的填……然后揭示这样的活动是一一列举,这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深刻体会“有序”“不重复”“不遗漏”都是一一列举的要领。如此,让学生经历这个环节,反省自己的学习活动,就能促进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二次:回忆曾经进行过的列举,丰富列举活动的感受。对个体来说,策略不是无本之木,更不是天降之物,总要在已有的经验上萌发。可以说,已有的经验越是丰富,形成的策略越是厚实。一一列举策略虽然是在五年级教学中出现,但学生早就进行过许多类似的活动,尽管那时他们还不知道“列举”这个词语,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一一列举。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回顾曾经运用列举策略解决过的问题,如10的分与合是一年级学过的,3张数字卡片排出三位数是二年级学过的,12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是三年级学过的……让学生说出更多应用列举方法解决问题的实例,从中体会列举解决数学问题的作用,理解它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使学生对列举策略有更多的体验,有更深的感情。

结束语

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更有活力。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学生因为平等、安全而敢动,因为贴近生活经验、有丰富交流的基础而能动,因为有教师精心的组织、精彩的点拨而会动,从而使数学课堂成为师生互动、互促教学相长的过程,成为激发师生智慧潜力的过程,使课堂焕发出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横泾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纸盒平均分正方形
剪正方形
这样做合理吗
剪拼正方形
教你学会平均分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纸盒变身机器人,低碳环保又好玩
小纸盒有大作用
纸盒的奇思妙想
卖纸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