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约束下安徽沿淮经济带发展研究
2015-02-06孙昊朱道才
孙昊+朱道才
摘 要:采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对安徽沿淮经济带2007-2012年的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及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安徽沿淮经济带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以及一些传统工业部门对水资源消耗过大;水污染形势严峻,水资源保护仍需加强。在此基础上,为解决安徽沿淮经济带在水资源约束下的发展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安徽沿淮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足迹
中图分类号:TV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4)05003206
安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是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为响应国家推进“中部崛起”的战略,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极。安徽沿淮经济带是皖江示范区和皖北“四化”协调先行区联动发展的纽带,事关安徽能否顺利实现中部率先崛起目标。所以,加强安徽沿淮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加快推进安徽沿淮经济带的发展,对于促进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安徽沿淮经济带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也日益尖锐。
水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战略性资源,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2012年安徽沿淮经济带水资源总量59.759亿m3,人均水资源量565m3,是全国人均量的32.65%,属于严重缺水地区。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区,气候复杂多变,降雨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洪涝和干旱灾害交替发生。近年来,伴随着淮河流域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水资源缺口越来越大,水资源支撑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安徽沿淮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安徽沿淮经济带在水资源约束下的发展问题,首先需要对该区域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定量测算。
一、 文献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开展了大量有关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利用的研究和评价。2002年3月在科威特召开的干旱区水资源管理的国际会议上提出,由于农业扩张、工业化、生态环境退化、生活水平提高、迅速增长的城市化和沙漠化所造成的日益增加的需水量要求和日益增长的水污染现象,使得水资源问题正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之一[1]。Ruth Meinzen-Dick认为城市人口的过分集聚,导致了有限的水资源的供给不足,通过分析水资源不同利用方式的经济效益,来探讨水资源对城市发展的限制作用[2]。Shiklomanov等从年均水资源更新量、水资源需求量入手,研究了世界水资源短缺问题[3]。Alcamo用年均水资源量代替水资源可利用量,采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指标,评价全球尺度的水资源短缺问题[4]。Hoekstra提出水足迹概念,定量评价水资源利用管理的方法,具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总量(包括作为自然资源消耗和各种类型的水污染的的水资源总消耗)[5]。Howard D. Passell等人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新墨西哥中北部的3个县的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并对水资源规划提出了一些建议[6]。
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凸显,国内学术界对水资源问题的研究也日趋活跃。马滇珍等建立了一套水资源综合评价指标,对72个二级区以及8个流域片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综合指标的评分结果,水资源短缺程度按综合指标分为严重缺水、缺水、基本平衡三种情况[7]。 陈守煜等采用聚类神经网络法适合自适应谐振理论对辽西流域和淮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程度和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8]。黄林楠等根据生态足迹模型设立了水资源生态足迹账户,并将水资源账户划分为生活用水足迹、生产用水足迹和生态需水足迹三个二级账户,用以评价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和可持续利用的潜力[9]。王红瑞等建立了基于模糊概率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模型,对北京市1979-2005年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了研究[10]。马黎等构建了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法对全国水资源二级分区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了评价,揭示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空间分布格局[11]。刘登伟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理论,构建了水资源短缺风险指数,对京津冀都市圈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了评价[12]。高媛媛等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基于因子分析的聚类分析法对泉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中的水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13]。梁媛等利用模糊物元、模糊识别等多种单一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最后运用平均值法、Boarda法和Compeland法三种组合评价方法对单一评价方法得到的不同结果进行组合评价,建立了基于循环修正模式的水资源短缺程度评价模型并加以应用[14]。
二 、 模型的测算
(一)模型选择
本文从生态足迹角度,选择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10,16,17,18,19]对安徽沿淮经济带2市、7县(市)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测算,进而分析安徽沿淮经济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安全问题,从而为水资源约束下安徽沿淮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二)数据选取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2007-2012年《淮南市水资源公报》、《蚌埠市水资源公报》、《滁州市水资源公报》、《六安市水资源公报》和《阜阳市水资源公报》,部分来源于2007-2012《安徽省统计年鉴》及《安徽省水资源公报》。水资源均衡因子选取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2年确定的г=5.19,各地水资源产量因子按照全球平均水资源生产能力Pw=3 140 m3/hm2计算而得,如表1所示。采用分析时期内安徽沿淮经济带2市、7县(市)(淮南、蚌埠、阜南、颍上、霍邱、寿县、凤阳、定远、明光)的数据进行分析。
(三)测算结果
利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对安徽沿淮经济带的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测算,得到如下结果(见表2):
安徽沿
淮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足迹2007-2012年总体上看变化比较稳定,变化幅度不大,平均值为0.423 3 hm2/人;生产用水(包括农业、工业、林牧渔畜用水)占总水资源生态足迹的91%以上,是主要贡献者,其中,农业用水占生产用水的84%以上,远超过工业用水和林牧渔畜用水占生产用水的比重;生活用水水资源生态足迹约占总水资源生态足迹的7.3%,2007-2012以年均2.6%的速率逐年下降。生态用水水资源生态足迹占总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比重由2007的0.38%上升到2012年1.87%,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37.97%。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以年均4.4%的速率逐年下降,水资源严重短缺。同时,水资源生态赤字逐年增加,由2007年的0.146 8 hm2/人上升到2012年0.212 8 hm2/人,年均增长率高达7.7%。总体上看,安徽沿淮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足迹远大于生态承载力,且差距越来越大,水资源生态赤字愈加严重。
图1 安徽沿淮经济带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的账户构成
安徽沿淮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足迹的账户构成中见图1,农业用水所占比重最大,平均达到77.5%;工业用水次之,所占比重为10.8%;生活用水为7.3%;林牧渔畜用水所占的比重较小,约为3%;生态用水的比重最小,仅为1.4%。
在安徽沿淮经济带2市、7县(市)中,寿县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最高,平均为0.632 7 hm2/人;其次是淮南、霍邱以及定远,分别达到0.491 9 hm2/人、0.487 6 hm2/人和0.445 1hm2/人;阜南最低,仅为0.220 1 hm2/人(见表3)。
在安徽沿淮经济带2市、7县(市)中,明光的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最高,平均为0.580 4 hm2/人;定远,凤阳,蚌埠的承载力相当,均略超过0.310 0 hm2/人;阜南的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最低,为0.131 4 hm2/人,仅为明光的22.64%。
从安徽沿淮经济带各地市的人均生态赤字的变化来看,仅有明光连续6年出现了水资源生态盈余,平均值为0.292 2 hm2/人,其水资源量相对丰富,生态承载力高于其他地市是出现水资源生态盈余的主要原因;寿县由于水资源生态足迹高于其他地市,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并不突出,导致其水资源生态赤字最为严重,达到0.430 4 hm2/人,比第二名淮南高了0.136 3 hm2/人;凤阳、阜南的水资源生态赤字相对较低,分别为0.030 9 hm2/人以及0.093 0 hm2/人,凤阳在2007-2009年出现过连续3年的水资源生态盈余,但从2010年开始,水资源开始出现生态赤字。
三、结论
第一,安徽沿淮经济带水资源总量不足,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低。2007-2012年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平均仅为0.169 3 hm2/人,且以平均每年4.4%的速率下降,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不断恶化,这对安徽沿淮经济带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很大挑战。2007-2012年,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值与生态足迹的比值由65%下降到50%,在生态足迹变化幅度不大的条件下,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下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而导致从2007年以来,安徽沿淮经济带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的值不断增大,由2007年的0.146 8 hm2/人上升到2012年0.212 8 hm2/人,年均增长率达到7.7%。从具体地市看,阜南、颍上以及霍邱的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排名靠后,与第一名明光的差距较大,平均不到明光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1/3,缺水压力很大,已对这些城市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第二,安徽沿淮经济带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以及一些传统工业部门对水资源消耗过大。在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账户中,农业用水水资源生态足迹平均为0.328 5 hm2/人,占总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比重达到77.5%,对水资源的消耗很大,且从2007-2012年,始终保持很高的比例,暴露出安徽沿淮经济带的经济发展过分依靠农业生产的问题。从具体地市看,寿县、淮南、霍邱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最大,平均分别为0.632 7 hm2/人,0.491 9 hm2/人和0.487 6 hm2/人。在这三个地市中,寿县的农业产值占其生产总值的比例高于工业和服务业,淮南和霍邱的主导产业分别为煤炭采选业和黑色金属采选业,三个地市都暴露出过分依靠传统产业,没有对传统产业进行必要的改造升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弊端,这些因素导致了它们的水资源消耗严重,水资源生态足迹过高。
第三,安徽沿淮经济带水污染形势严峻,水资源保护仍需加强。2007-2012年,生态用水水资源生态足迹占总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比重不断提高,从2007年的0.001 6 hm2/人提高到2012年的0.008 hm2/人,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达到37.97%。目前,安徽沿淮经济带污染物入河排放量仍超过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过半河流的水质尚未达到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且水污染使部分水体功能下降甚至丧失,进一步加剧了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流域河湖径流季节性变化大,生态用水被挤占,有水无流或河湖干涸的现象突出,水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污染对水资源的急剧消耗,加大了安徽沿淮经济带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使生态用水水资源生态足迹逐年上升,致使水危机形势日益严峻。
四、政策建议
第一,实行跨区域调水和蓄水工程。为缓解安徽沿淮经济带水资源短缺状况,尤其是淮南、颍上、蚌埠等地市的缺水压力,提高这些地方的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实行跨区域调水和蓄水工程,补充当地水资源的不足。修建淮南引淠、引淮济阜、引芡济蚌跨区域调水工程及驷马山引江补淮工程。淮南引淠工程以淠河干渠为水源,利用渠道输水至寿县大井水库后通过管道调至淮南市山南新区;引淮济阜工程以淮河干流为水源,在南照集通过管道调水至阜阳;引芡济蚌工程以淮河北岸的芡河洼地为水源,通过管道穿越淮河至蚌埠;驷马山引江补淮工程利用驷马山工程引江输水线路,经定远县江巷水库至淮南和蚌埠,通过新开输
水干渠和兴建滁河四级站、江巷水库等措施,为淮南、蚌埠及沿淮地区部分城镇提供重要的后备水源。同时,通过新建江巷水库、抬高淮河干流临淮岗坝上及蚌埠闸以上河道和城西湖、城东湖、高塘湖等湖泊蓄水位;充分利用淮南因煤炭开采形成的大量采煤沉陷区,因势利导,发挥其蓄水作用等举措,提高驷马山引江补淮工程供水效益,增加可供水量。
第二,调整产业结构。针对安徽沿淮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足迹过高、水资源消耗量过大、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应该着力从产业结构上做文章。依托区位条件,发挥产业基础及资源优势,以结构优化和转型发展为主线,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依托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平台,充分挖掘沿淮地区人才资源的潜力,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提升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打造特色鲜明、技术领先、综合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带动沿淮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做好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工作,其中淮南应重点拉动煤炭产业链,扩展煤炭增值空间,充分利用上游丰富的煤炭资源,依托煤气化、液化等技术,生产下游产品,并推动下游产品深加工,生产烯烃、PVC、二甲醚等高端产品;由于安徽沿淮经济带水资源缺乏且农业和工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应该重点发展和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先进制造业与商贸物流、电子商务联动发展,培育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金融、法律等商务性服务行业,促进服务业的结构优化,提高服务业占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立足沿淮农业区位特点,发挥粮食、水产、蔬菜等主导产业优势,加快建成淮河流域有重要影响的特色现代农业基地,利用沿淮及周边地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加快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加工产业链,促进农副产品资源转化增值,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第三,做好安徽沿淮经济带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工作。重点是加强城镇污水和工业污染治理,开展重要水源地和采煤沉陷区的保护与修复,着力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结合雨洪资源利用和水系沟通,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大兴植树造林,加快瓦埠湖、香涧湖等重要水源地涵养保护,开展八里河、龙子湖、沱湖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强淮河干流和主要支流河道闸坝生态联合调度。实施矿山复绿行动,重点治理矸石山、电厂粉煤灰堆放场,消除视觉污染。治理矿坑污水、选煤废水,改善水体环境。按照“优先利用地表水、严格限采深层水、合理开采浅层水、创造条件逐步补给深层地下水”的原则,加强地下水功能区管理,建立地下水应急与战略储备水源地安全保障体系。参考文献:
[1] Hoekstra A Y. VIR. Virtual water trade: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expert meeting on virtual water trade[R].Value of Water Research Report Series No.12,UNESCO-IHE, Delft,The Netherlands,2003(2):65-75.
[2] Ruth Meinzen-Dick, Paul P Appasamv. Urbanization and Intersectoral Competition for Water[J].Urbanization and Water,2001:27-51.
[3] Shiklomanov I A, Rodda J R. World water resource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D].UK: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03.
[4] Alcamo J, Doll P, Henrichs T et al.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the water GAP 2 global model of water use and availability[J].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Journal des Sciences Hydrologiques, 2003 48(3):317-338.
[5] Shadananan K Nair. An Assessment of the Water Resources in the Catchments of Kerala,India[J]. Geophysical Research Abstract,2001(2)3:23.
[6] Conan C, Marsily G de, Bouraoui F, et al. A Long-Term Hydrological Modeling of a Semi-Arid Mediterranean Watershed[J]. Geophysical Research Abstracts,2001(6)3:39.
[7] 马滇珍,张象明.水资源综合评价指标[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1(1):42-55.
[8] 陈守煜,李庆国.一种新的模糊聚类神经网络及其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水利学报,2005,36(6):662-666.
[9] 黄林楠,张伟新,姜翠玲,等.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方法[J].生态学报,2008,28(3):1 279-1 286.
[10] 王红瑞,钱龙霞,许新宜,等. 基于模糊概率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水利学报,2009,40(7):813-821.
[11] 马黎,汪克献.我国缺水风险分布状况及其对策[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8,6(2):131-135.
[12] 刘登伟. 京津冀大都市圈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J].水利发展研究,2010,10(1):20-24.
[13] 高媛媛,王红瑞,许新宜,等.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2):204-214.
[14] 梁媛,许新宜,王红瑞,等.基于循环修正模式的云南省水资源短缺程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3,28(7):1 146-1 158.
[15] 刘子刚,郑瑜.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区域水生态承载力研究—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1(6):1 083-1 088.
[16] 汤冠华,刘永.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浙江省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J].浙江水利科技,2013(185):45-47.
[17] 王宁,粟晓玲.陕西关中地区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赤字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21-227.
[18] 王文国,何明雄,潘科,等.四川省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1(9):1 555-1 564.[责任编辑:范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