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林达《历史深处的忧虑》三部曲

2015-02-06

法制博览 2015年23期
关键词:收银机林达宪政

殷 艳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 广汉618307

林达是夫丁鸿富,妻李晓琳的笔名,他们1952年出生在上海,文革期间中断学业,插队于黑龙江。恢复高考后考入同济大学,李晓琳后来考取硕士研究生,师从陈从周学习建筑。夫妇于九十年代初移居美国,最后定居在乔治亚州的乡下。在国内,他们主要从事建筑相关工作,出国后同样“干的活在农业、仓库、建筑、运输等等的边缘”。闲暇时开着一辆类似“依维柯”的小货车走街串巷,赶集出售一些小艺术品。朱学勤在美国时,林达夫妇去哈佛探望他,“圣诞来临,有两个小贩从南方开车来波士顿看望”。他们为“小贩”二字笑弯了腰,却喜欢这样的称呼。这也正是林达夫妇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他们以最普通的“劳动人民”游走在北美大陆乡村、城镇的生活方式,这样积累沉淀旅行的感受都成为林达夫妇创作素材和思考的源泉。加上半年劳动,半年思考写作,使他们更能微观地了解与分析美国社会。

林达夫妇自1996年开始写作《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几年间,三联书店连续出版了其三部姊妹篇。他们不是像写学术著作般摆出大道理,而以书信体《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三部曲拉近焦距。第一人称的讲述,以实际生活中的感受与听书者“卢兄”探讨美国政治、法律的思想原则、建立与发展、运作方式及为民主自由需用随的代价。把沉重的历史、不同的文化近距离的观察,以书信像老朋友聊天一般娓娓道来,平实地向读者讲述在异乡美国所见所闻及心得,有小说式的叙事,也有散文式的抒情。

林达三部曲作品如果要用形而上的两个词来概括内容的核心,一个是“自由”,另一个就是“代价”。正如文中所说“如果你追求阳光,你就躲不开身后的阴影”。作者一直在用一种辩证的思维去看待问题,自由与代价永远是共存的,推崇自由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是要付出代价。这种代价或许是金钱,或许是安全,甚至于是生命。林达剥洋葱般介绍美国的宪法制度及宪政文化,抽丝拨茧,淋漓酣畅。

一、林达作品多样化的法律制度叙事策略

林达夫妇《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三部曲主题意图系统向国人介绍美国宪政文化,在当时,国人对美国社会大都还处于一知半解的阶段。在介绍美国宪政文化时书信体与叙事策略相结合。使用书信休,有人给你写信,觉得亲笔信更亲切,更有意思。作品中交待,“卢兄”叮嘱作者“你可别忘了给我聊聊美国大选”从而引入讲述到美国第一个“大选年”,在一个“清寒的夜晚”,街头一长串形形色色的普通百姓排队等候投票参加选举”,彷如新闻现场,读书者不自觉中便被带入到了场景之中。林达一步一步切入主题,从大选入手,系统介绍美国的国会、行政行支、最高法院的权力构架。不是使用政治性作品惯常的一些煽动、坚定性的词语。而是用书信体这种当今代不再常用的“旧瓶”,装上这个宪政文化这瓶“新酒”,如诙谐小说、如抒情散文,却让严肃、呆板的政治法律文章不再枯燥乏味,阅读起来反而顿感轻松,充满趣味。

叙事结构决定了作品的大致轮廓和必要特点,作者的表达意图,变换一种叙事结构往往可能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历史深处的忧虑》三部曲以事物形象为线索。运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使用平行叙事模式。三部作品不按时间线索同时叙述个案案例,如“辛普森案”、“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水门事件”等等涉及到国会、行政分支、最高法院、媒体力量四个方面,表面上相互层叠,互不干涉。在貌似结构混乱的细碎故事中,以马赛克的形式拼凑到一起。听书者对美国政体的架构逐渐由模糊到清晰,在阅读过程中慢慢理解并形成美国宪政文化的大致完整框架。

林达也善于微观捕捉具有有象征意义的细节和场景,用细密的语言步步递进,层层展开在读者的面前,“这是一个四周有一圈大理石柱廊的大厅,天花板很高,足有十几公尺。在紫红色的帷幕前,大法官们身着黑色法袍,一字排开高高地坐在法官席上”,细致的描绘,让读者从参观最高法院的游人角色转换为瞬间对法庭的庄重变得肃然。

善用反讽叙事。情境反讽着眼于小说的细微处,是较易被读者看透并接受的。“那天,并不是一个月黑风高,看上去要出事儿的夜晚。公正地说,那是一个相当晴朗美好的晚上”。安装窃听器的望风者没有重视一辆普通汽车下来两个“嬉皮打扮”的年青人,偏偏这两个“嬉皮士”就是接到报案而来水门现场察看的警察,由此引爆出水门事件。

“管子工”暗讽白宫特别调查组。美国建国者对于“权力是私欲和犯罪的酵母”这样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的。“水门事件”尼克松总统的所做所为,将其淋漓暴露。在述及尼克松政府的“白宫调查组”时,林达使用了“管子工”暗讽白宫调查组成员。“这个小组的代号叫管子工,就是对消息管道堵漏的意思。”指出政府狼狈试图打压新闻媒体报道,封堵人们获知真相的渠道。且一语双关讽刺这些调查组成员扮演蹩脚的水管工人,其头目李迪的计划“充满电影情节,从绑架、破坏、色情诱惑、到谋杀专栏作家”。弄得司法部长米切尔对李迪这样的狂热极右派“特工狂”受不了,事后悔恨“当时真应该把李迪从窗子里扔出去”。让人忍俊不禁。

二、林达作品中形象的比喻手法

(一)以“收银机”解释美国的实用主义文化

总的来说,美国文化以实用为主,不过多进行哲学思考,以解决实际问题出发,经验主义一直是主流。林达夫妇抛开人性善恶的争论,以俄亥俄州一个小杂货店主儿子发明的“廉洁的出纳员”——“收银机”为切入点,形象的来解释美国的宪政文化。他将美国普通人民喻为“雇主”百货店老板,公务人员喻为“雇员”收银员。整个美国政府体系运行如收银机,“人”的道德问题,在收银机机制的监督控制之下,而不再由店主在经营过程中费心。

其中逻辑非常简单清晰,收银员要完成一笔买卖,需要录入交易项以打开现金抽屉,同时与交易有切身利益的顾客也在进行监督,一天营业完成店主仅需核对交易记录,如有差错可立即发现。也就是说,此种机制保障了对不可靠行为的监督和发现。附带放现金抽屉自动锁收银机的意义就在于,人是会犯错误的,仅以道德作为约束,有时候是不可靠的。收银机的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解决了繁琐的劳动,更在于运用监督机制防止雇员伸手。

林达夫妇开篇便巧妙地用设计精巧的“收银机”将美国宪政文化的分权与制衡原则形象化,让读者一下产生兴趣。接着,在该篇信的末尾话锋一转,建国者们在制宪会议中设计下收银机后草草上路,匆匆离去。正是这样的“离去”,给这台收银机按下了“启动”按纽。那么,这台收银机是否会正常运转呢?是否会遭遇挑战呢?留下悬念,暗示情节跌宕,牢牢吸引听书人的注意力。

(二)用“未成年的少年”来形象化十九世纪初的最高法院

讨论1803年马伯里诉杰克逊案时,“最高法院在它的权威建立前,就一下和行政分支及国会碰僵在十字路口,其局面就好像一个还没成熟的少年与两个壮汉的对峙”,“未成熟的少年”贴切出最高法院的弱势,同时铺垫在19世纪初,美国还是一个“蛮荒”时代的生存环境,最高法院“单薄”的少年体格与国会、政府高大威猛的“壮汉”对峙,使作品充满美国本部片中决斗的画面感,也让读者心一下提了起来。最终峰回路转,马歇尔大法官大智远见地解决了这场宪法危机,赢得了两个“壮汉”和人们的尊重。

三、结语

人们接受文化控制时是潜移默化而非强制性的。每个人从一出生开始,他就继承了祖先们遗传的生活习俗与文化。从严格意义讲,我们并不是单纯的个体,而是与周围环境联系在一起的相互联络的“社会人”。而美国的社会文化,很大程度上,就是宪政所赋予并延续的:建国伊始,社会精英们为如何制约人性“自利”弱点,如何保障普通人民自由而设计建构这个国家运行模式“收银机”所做的努力依旧历历在目,一代接一代美国人的努力,只不过是先贤们行为的延续和修正。宪政文化的最大意义在于,它细润无声地影响着美国人的思想,成为美国人信崇尚的一种文化价值体系。

欧洲哲学文化的无赖原则“应把每个人视为无赖——在他的全部行动中,除了谋求一己的私利外,别无其他目的”。这种典型西方文化积淀而成的思维定势,从一方面可以一窥同中国文化的差异,我们受儒家文化为正统,教育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大多提倡道德嵌入,提高人的素质。当然,这两种文化所要求的制度也不大一样,一种就是把人稍稍置于制度之上,相信道德的约束能抵消人的贪欲。还有一种是把人置于制度之下,相信人是靠不住的。

[1]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2]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第二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收银机林达宪政
论晚清宪政运动与民治精神
来客收银机:移动时代的店铺管家
我的收银机
宪政视野中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
现代儒学的宪政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