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海天然气开发走到哪?
2015-02-06资料来源中海油年报本刊编辑部整理
资料来源 中海油年报 本刊编辑部整理
我国南海天然气开发走到哪?
资料来源 中海油年报 本刊编辑部整理
最近,中国南海石油开发消息不断,先是“海洋石油981”打出千亿立方米级别的大型气田,后有高温高压气田开采技术的突破。南海称为“第二个波斯湾”由来已久,但中国在南海的天然气开发究竟走到了哪一步?
南海天然气看上去很美
我国是煤炭消费大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近70%,石油的消费量也是天然的4倍以上。从产量来看,2013年,中国石油产量大约是天然气产量的2倍。不过要想保住“APEC蓝”,中国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南海大陆架已知的主要含油盆地有10余个,面积约85.24万平方公里,几乎占南海大陆架总面积的一半。据了解,南海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180个。按照最为乐观的估计,南海地区潜在石油总储藏量为550亿吨,天然气20万亿立方米。
20万亿立方米是一个什么概念?按照国内通行标准,这可以换算成200亿吨石油当量,相比之下,创造石油行业奇迹的大庆油田的预计储量为60亿吨左右。不过,这么大的天然气储量至今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据美国能源署数据,至2011年,中国南海的天然气产能仅为6000亿立方英尺(约合170亿立方米),中海油2013年年报显示,全年的国内天然气产量为107亿立方米,当中还包括渤海和东海的产量。
两项新技术突破瓶颈
南海天然气开发迟滞不前,突现了中国海洋开采能力的严重欠缺。此前,中国的自主勘探能力仅限于珠江口、北部湾的浅海,而南海70%的油气储量位于水深超过300米的海域,而真正的大气田往往要达到1500米以上的深度。
比如,深度达到1300米的荔湾3-1是中国的第一个深水气田,为了开发这一气田,2006年中海油联合李嘉成的哈斯基、挪威海洋石油钻井公司,租用了国外的“西方大力士”号半潜式深水钻井船,这使得中海油首次接触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深水平台和钻探技术。
去年服役的“海洋石油981”很大程度打破了这一瓶颈,其钻探能力达到3000米,并于去年在南海西部取得了首个钻探成果,发现了储量千亿立方米级别的陵水17-2气田,这是我国在南海发现的最深气田,其储量达1760亿立方米。不过仅从储量来看,陵水17-2虽然可以达到大气田标准,但与东方气田、荔湾气田没有多大差别,无法让中国的天然气产量出现飞跃。
值得注意的是,随后不久,我国海上首个高温高压气田——东方1-1气田成功完钻。据报道,东方13区气藏的压力系数达到1.8~2.1,井底温度近150度,按照国外一些专家相关理论,这样的高温高压环境无法成藏。中海油创新了“双高”天然气成藏理论,加上钻井难题的攻克,使得探井钻井周期由原来的200天缩短为40天左右,成本大幅下降,并在东方发现了东方13大气田,在崖城和陵水区发现了“双高”气田。
除了深水钻井平台,高温高压也是南海天然气开发的重要阻碍。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官方一直坚持对南海天然气的储量估计。因此,尽管目前的产量远远不能值得夸耀,但近期这两项重大突破,可以说为实质性开发南海打开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