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职业教育的别样版本:老区教育扶贫星火工程

2015-02-06

红土地 2015年7期
关键词:蓝领星火老区

刘 华

中国职业教育的别样版本:老区教育扶贫星火工程

刘 华

“老区教育扶贫星火工程”(以下简称星火工程)是中国老区经济开发基金老区教育专项资金承办的一个公益平台。该工程动员了社会各界力量特别是老区系统的资源,为老区青年提供就业指导、岗前培训、素质提升、创业引导、信息咨询以及资金、技术、网络等相关方面的支持帮扶。该项目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职业培训、企业员工继续教育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一线实施经验,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形成了成熟的老区教育扶贫“星火模式”,受到了贫困家庭和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认可。目前已有几十家东南沿海地区企业加入该工程平台,包括服装、纺织、汽车、制鞋、茶业、农副产品、食品加工、电子、机械加工等多个行业的企业。该工程累计帮扶了近千名老区贫困子女完成学业,取得中专、大专文凭,以及相关的技能证书,还帮助转移了近万名老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帮助他们就业,并培训职业技能,提升其社会竞争力,为今后再就业或自主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特别是该工程实施的“蓝领计划”、“扬帆计划”、“引巢计划”等具体精品项目后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为职业教育的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星火工程给我们了一个别样的版本。解读这个版本就是在梳理当下中国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

“老区+教育+扶贫”:

中国的扶贫教育公益平台比较多,但针对革命老区,把老区、教育、扶贫多个元素特色搭配起来的公益平台,星火工程实属独家。

第一个元素是“老区”。中国革命老区是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遍布全国的28个省(区、市)的1600多个县,是新中国的摇篮。

星火工程就是立足于革命老区这片有着丰富人力资源储备的红土地上,也正是有这样广阔的空间,星火工程的项目也一步步地逐渐丰富起来,从简单的为来自老区的职工提供资助开展素质提升教育到现在的为老区进行整体的人力资源区域规划。

第二个元素是教育。老区教育是一项支持老区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教育也是星火工程的核心。该工程在搭建平台之初,就把教育这一环节放在重要位置。该工程在企业里开设星火工程培训班时,发现许多职工有圆大学梦的愿望,于是该工程就把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结合起来;在职业教育规划时,该工程与用工企业一起研发教材,设计课时,策划上课形式,并对教师进行严格筛选。颠覆了原有的职业学校偏重理论,实践课时较少,学生毕业到企业里不受企业欢迎的状况。更可贵的是,该工程立足中国品牌之都晋江市,与中国有代表的行业协会共同制定行业培训标准,针对食品、服装等行业进行培训课程开发及培训流程标准制定。该工程具备这些核心竞争力,保证了老区教育的活力。

第三个元素是“扶贫”。扶贫是星火工程的关键元素,正是扶贫性质确定了该工程的公益性。翻开星火工程的履历表,这个发起于福建的公益平台,其服务内容有“两条线”,一条是经线,一条是纬线。经线(即纵向线)是:为老区上进青年搭建求学、就业、创业的通道。纬线(即横向线)是:东西部老区间劳动力转移培训及东西部产业转移的对接。不论是经线还是纬线,星火工程都是在凝聚社会力量,给老区贫困青年一个成长的空间,让东部发达地区支持西部欠发达老区,让老区青年有美好的未来,让老区能均衡发展。

“蓝领计划”:为企业招人育人留人的独特样本

星火工程“蓝领计划”是在《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2—2014年)》精神指导下,发起的一个针对老区企业蓝领青年群体素质教育的行动计划。旨在促进老区企业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建立适应老区员工和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有力推动老区职工素质建设工作的向前发展。

“蓝领计划”的独特之处在于,首先,把职工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结合了起来。员工通过两年到三年的学习周期,使他们对企业有较深的认同感。通过员工学习这一举措,帮助企业达到育人留人的目的。也使有上进心的企业员工通过认真学习,在企业里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使自己职业综合能力上了新的台阶。国务院扶贫办培训中心的任铁民主任在听了这个项目后,很高兴地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职业教育模式,在企业里蹦出大学生,很了不起!

其次,在职业教育帮扶资金使用上有创新。“蓝领计划”的帮扶对象是老区企业的员工或企业的老区员工。把帮扶资金落实到企业职工头上,这是一大创新举措,区别于常规的把资金集中在职业学校学生补助上,这对提升企业员工素质有很实际的帮扶,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务院扶贫办“雨露计划”相关负责人在听到该项目汇报后,准备把“雨露计划”的扶持资金从职业学校学生向企业员工逐步转移一部分做试点。

第三,“蓝领计划”与当地工会大学校结合,融入企业职工素质建设体系中,增加了其社会价值。2012年,晋江市总工会与福建老区教育扶贫星火工程办公室一起,联合晋江市民政局、晋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晋江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共同发文,开展老区企业职工素质教育“蓝领计划”工作。晋江市总工会为每个参加“蓝领计划”职工教育的员工提供书费资助。

“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农不稳”,一个地区的发展必须要有实体经济的支撑,而实体经济的脊梁就是广大的产业工人。稳定而又具备良好素质的职工队伍是企业的血脉,“蓝领计划”通过职工教育创新模式,为企业招人育人留人提供了独特的样本。

“扬帆计划”:老区青年就业的别样路径

星火工程“扬帆计划”(即老区就业助学计划)是由老区教育扶贫星火工程办公室、远达国际教育集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开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福建省商业专科学校和泉州轻工学院等共同发起,协同《中国职工教育》杂志社以及公益伙伴企业联合实施。为贯彻国家中长期职业教育改革政策,星火工程“扬帆计划”进一步延伸开展老区成长助学项目,项目有效整合了多种公益资源和教育资源,通过公益伙伴企业和教育机构的公益承诺,推出创新型“工学一体化学习模式”,为老区上进青年搭建一个有计划、有保障、可持续的全面成长成才教育公益平台。

“扬帆计划”核心价值在于,为中西部老区上进青年打通了求学、就业、成才的通道,为老区青年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职业规划方案,通过在学校学习课程的设置到在企业实习以及储备人才的全套培训,实现了学生从学校到社会最后一公里的培训全覆盖,真正把老区青年打造成有价值的企业储备人才。

该计划目前已经在东南沿海地区发展了几十家加盟企业,在中西部地区也有几百家职业院校加盟其中。经过多年的运作,星火工程“扬帆计划”模式不断成熟,资助绩效不断扩大,得到了受助学生、项目合作企业和高校的欢迎。为老区青年就业提供了别样的路径。

引巢计划:东西部产业转移的全新探索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呈现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回归的态势,越来越多的人们更喜欢在家门口就业。针对这种趋势,星火工程“引巢计划”应运而生。该计划对于老区青年个人而言,引导老区青年带着一技之长和在东南沿海的视野回到家乡创业,带动一片老区共同富裕;对于中西部老区,该计划已经承接中西部地区政府的区域人力资源整体规划,以人力资源为抓手,开始了东西部产业转移的全新探索。

星火工程的加盟企业福建九牧王集团公司,在2012年时在四川建立分工厂,动力就是该企业有大量的四川籍工人,这些熟练工人及班组长等储备人才带着技术和管理经验集体回到四川家乡,在家门口的九牧王分厂担任重要角色,实现在家乡就业和发展的梦想。这是一个东西部产业转移的案例,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地区有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就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砝码!

星火工程的四大模式创新

星火工程经过十年的发展,其服务内容逐步丰富,带动的模式创新集群效应也逐渐浮出水面,给我们深深的思索。

○企业职工教育模式的创新

把职工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结合了起来;与当地工会大学校结合,融入企业职工素质建设体系中。星火工程的这些创新举措,正丰富着职工教育的内涵。

○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的创新

从中西部老区人力资源源头开始,整体规划老区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及流向,为老区青年建立从培训到就业到回家乡创业的整套档案跟踪服务体系,切实打通老区青年成才通道。星火工程的“扬帆计划”为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了创新模式。

○扶贫模式的创新

当下的扶贫形式已经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星火工程把关注点放在老区教育的扶贫上,本身就有其独特之处。而把扶贫资助落实都老区企业员工头上的举措也为扶贫资金的使用提供了很好的试点。

○产业转移模式的创新

老区的建设需要产业支撑,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是重要的元素,而前提是抓好老区教育工作。让中西部老区的青年到东南沿海学习一技之长,扩大视野,再引导这些老区青年带着经验随着产业转移的流向回到家乡创业或承接东部企业分工厂的加工业务,实现自身价值。星火工程为东西部产业转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探索经验。

(作者: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国家机关老干部支持老区建设工作部部长助理)

猜你喜欢

蓝领星火老区
背着《星火》去厂旅行打卡照
《星火》梦之队
第二届星火学年
老区在努力奔跑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
采取超常规举措 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
一慢改写星火绘画
蓝领“高薪”背后的尴尬
窘境中的高收入蓝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