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达木:闪亮的民族文化之星(中)

2015-02-06甘建华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海西州柴达木蒙古

甘建华

诺日仁青

1990年初夏,《瀚海潮》杂志主编井石来到冷湖,赠我他的第一本小说集《湟水谣》,同时还有于佐臣、王贵如报告文学集《西部大淘金》,刘玉峰、陈天虬小说集《男人河》《市井细民》,秦书广、郭国庆、罗鹿鸣、田毅、郭力克、赵予萍等11人诗歌合集《瀚海诗苑》,诺日仁青翻译整理的《藏族民间动物故事》。事实上,这6本书是海西州文联编辑的“瀚海丛书”第二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7月出版时印刷匆忙,那几个关键字却忘了印上。诺日仁青,本名乔永福,1953年初生于青海互助县松多藏族乡村,时任海西州文联主席。他的文学创作涉及门类很广,包括长篇小说、散文诗歌、影视剧本、民间文学,获奖当然也不少,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藏族民间动物故事》,原因里面有许多兔子的故事,因本人生肖属兔,所以把它记住了。

井石

三木才和井石是青海卫校校友,井石曾从他的习作中挑选了一个短篇小说《蝈蝈曲》发表在《瀚海潮》杂志,极大地鼓舞和激发了三木才的创作热情,之后接连发表了好几篇小说。1991年,已是天峻县卫生局局长的三木才寄来一篇小说,井石感觉基础很好,需作一些修改,写信怕说不清楚,打电话相约去天峻面谈。当天晚上,井石乘格尔木去西宁的火车奔往天峻,正在座位上迷迷糊糊时,火车停了下来,本来在睡觉的列车员跳起来喊:“天峻站到了!天峻站到了!”打开车门,井石和其他五六个人跳了下来。火车开走了,眼前漆黑一片,四周连一盏灯也没有。原来火车是临时停车,离天峻站还远得很,碰上了一个马大哈列车员,这可怎么办?一帮倒霉的主儿只好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听着夜鸟的怪叫声,一边摸着黑顶风往前走。磕磕绊绊地走了整整一夜,凌晨6点钟才赶到三木才家,那个狼狈样儿把三木才吓了一大跳。在井石的指点下,三木才将《多布旦昂秀》修改得很成功,井石却舍不得发在州文联的《瀚海潮》,将它推荐给了省文联《青海湖》文学月刊小说组长金光中,结果很快就发表出来了。

索南达杰

“岗尖梅朵”汉语意为“雪莲花”,是藏语中最美丽、最具代表性的名词之一。《岗尖梅朵》杂志创刊于1989年,可谓柴达木藏族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2001年起成为全国唯一公开出版的藏文诗刊。期间从中编选出版两部作品集《瀚海绿洲》、《心潮》,在大漠戈壁扬起了绿色的文学风帆。前者是一部当代藏族文学作品集,分小说、诗歌、散文3部分,作为建州40周年献礼书。后者是一部藏文诗歌合集,汇集了93位作者150首诗歌,是对20世纪90年代盆地藏族诗歌创作成果的一次检阅。二书主编索南达杰,又名李科加,1966年生于天峻县生格乡霍尔措,1990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现更名青海民族大学),曾任《岗尖梅朵》主编,著有《海西藏传佛教寺志》。后来转入仕途,一路走高,现任海西州副州长。

乌席勒

乌席勒,曾为青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馆长。出生在德令哈宗务隆乡一个牧民家庭,青海民族学院是他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母校。那一年他16岁,还从未进过学校大门,当时父母正在托人给他说媳妇。一位老中医说他的心脏有问题,治疗办法只有一个——到低海拔的地方待上两三年。就这样,乌席勒赶上了1976年的青海民院招生,来海西招生的老师恰恰又是他姐姐的老师,因此他成了德令哈地区唯一的学员。在学校找到堂哥巴依斯哈力,住进了他的宿舍,每天跟随老乡们去教室上课。有一天,在宿舍楼走廊遇到一位老师,问他道:“你叫什么名字?是不是叫吴星(他的汉名)?”他说就是,老师长叹一口气,说:“我找你找了快一个月了,正准备去海西找你呢!”因为不会汉语,只能听懂一点点,他迷惘地看着老师。老师:“你是我们预科班学员,你跑到哪里去了?”他:“我每天都去班里啊!”老师:“你去哪个班里了?”他:“我每天和老乡们在一起。”老师这才明白过来,他是跟着蒙古语班学员学习,没有到文化补习班报到,现在终于“找到组织”,结束了“流浪生涯”。

乌席勒第一次参加文化补习班考试,老师在黑板上写“四人帮”三个大字让学生造句,身后一位女老师用生疏的蒙古语告诉他:“写上‘DADAO’二字。”他发挥跟着海西军分区独立连骑兵学的几个大字,听老师的话如是造句:“‘大刀’四人帮”考官看了开心大笑,后来才知道闹了笑话。考过后分班,因为之前没有上过学,所以在全班文化底子最薄。不久迎来第一次正规考试,他准备好所有课本和参考资料,孰知老师让收起来,说是闭卷考试,只给每人发一张纸。他傻眼了,问同桌女生:“什么叫白卷考试?”她说:“闭卷考试就是不能看任何书。”无奈交了一张白卷。多年以后,乌席勒成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青海各种文化艺术学会(协会)会员,获得过文化部“群星奖”、青海摄影艺术金奖、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等殊荣,是一位集美术、书法、摄影、文学于一身的怪才,德都蒙古文艺工作者的领头雁,柴达木民族文化传播中心创始人,国家级非遗项目那达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巴义(巴音)

2015年4月6日,清明小长假,中国发生了两个引起我比较关注的事件。一个是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毕福剑的视频,背景是在一个酒局开始前,老毕为中外友人说唱《智取威虎山》中《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选段,并且边唱边戏谑(其实是一个东北地方版),从而引发全国范围内的极大争议。另一个是几千里外的德令哈,蒙古族著名作家巴义(又名巴音)因患突发性疾病,经抢救无效遽然辞世,享年49岁。海西州文联主席斯琴夫悲怆地告诉我,巴义开创了当代德都蒙古文学的先河,曾在全国各种蒙汉报刊发表诗歌500余首,其中《梦中的青海湖》被选入全国蒙古族大专院校教材,有20余篇各类文学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项。他也是“德都蒙古小说之父”,曾以惊人的才情写作出版德都蒙古两部长篇历史小说,《神奇的青海湖》获得全国第二届“朵日纳文学奖”和全国网络文学奖,《固始汗》则被改编为电影文学作品。

僧格

海西州德都蒙古文化研究会组织专家学者发挥优势筛选课题,2014年在民族出版社出版一套7部8本丛书,全面记载了德都蒙古数百年间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时代特征。它以《德都(青海)蒙古历史考论》开篇统领全书,以事为经,以志为纬,纵贯时空,横陈百业,资料性、思想性、可读性均达到了新的高度。海西州舍得投入,特意向国内外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图书馆,以及相关档案馆、图书馆无偿赠送,第一版1000余套很快发售一空。丛书作者除斯琴夫以外,我只见过僧格博士,《德都蒙古民间文学研究文集》、《德都蒙古民俗与文化变迁研究论集》二书编者。这位西北民族大学教授,1957年生于乌图美仁草原,对本民族及其家乡格尔木地区的学术研究,见解精湛,成果丰硕。其人个子高大,身材魁梧,留着浓黑的小胡子,发型像著名小品演员朱时茂一样爱往右偏,说话却声音细柔和蔼可亲。

纳·才仁巴力

拙作《西部之西地理辞典》采用地理名词与盆地风雅共构的独创文体,让静止的地名与流动的人文相互辉映,空间的地域变迁与时间的逝水流年,交织成柴达木一幅幅壮美的历史画卷,因而引起了许多阅读者的兴趣和专家学者的探究。那天在斯琴夫办公室见到一本《海西州地名志》,本想索要,无奈他说只此一本,只得作罢。恰逢《德都(青海)蒙古历史文化丛书》到货,一眼觑见《德都蒙古地名例释》,编者纳·才仁巴力,1955年生于德令哈宗务隆乡,1982年毕业于青海民院少语系蒙古语专业,获硕士学位。曾在青海省社科院从事研究工作,现任青海省人民政府翻译室副主任,职称译审。长期从事蒙古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及民俗学田野调查研究,专著及论文甚夥。《德都蒙古地名例释》收集了1300多个词条,包括地名名称、类型、读音、含义、所处地理位置以及相关文化背景等,譬如“柴达木”“大柴旦”这两个地方,他的解释就与别人有所不同,给我进一步研究柴达木盆地的历史地理,提供了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照日格

1990年夏,在青海文学院第五期学习期间,没事时就与李向宁(汉族)、才旦(藏族)、照日格(蒙古族)打麻将,哥仨被我赢了不少饭钱。有一天,应一个女同学之邀,去坐落在海东地区平安县的青海毛纺厂游泳。我生在湘江边,从小闯过大风大浪,一下子就游到了深水区。照日格是来自乌图美仁草原的“旱鸭子”,居然跟着游过来,这下可就惨了,两手在水面上乱抓,咕冬咕冬喝了不少水。开始我还以为他是闹着玩儿,看到岸上人都在大呼小叫,赶快游过去救他。怕他拖住我不放,先一拳把他打晕,之后用肚子把他顶出水面,往浅水处拉过去,醒来后他再三跪拜感谢。24年后驱车来到德令哈,照日格从海西州政协文史委主任张珍连处得到消息,与夫人保红花立马赶到,见面直呼“救命恩人”。席间夫妻俩为我轮番献歌,尤其是保红花唱的德都蒙古歌曲,纯属原生态,十分优美动听,羞涩的表情犹如一个少女。

可可西里

照日格又名可可西里,早年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少语系,1990年西宁学习归来,1995年又到北京鲁迅文学院作家班进修,已经出版《穹庐晚照》、《失落的草原》两部诗集,主编出版《德都蒙古当代文学选集》,先后获青海省文学艺术创作奖等。除了担任海西州文联《花的柴达木》编辑部主编,他还兼任海西州作协主席,青海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职称高级编辑。那天下午,我们走在德令哈丽日蓝天下,他的头上戴着一顶美国西部牛仔帽,脖子围着一条花围巾,皮肤粗糙黧黑,牙齿雪白整洁,脸上的线条刚劲有力,如果腰间再挎上一把火枪,就更像19世纪好莱坞明星了。他的普通话不太流利,说得缓慢,但是我都能听明白。知道我不懂蒙古文,也就没有给我送作品集,只是简单地向我介绍诗歌写作状况,说是正不断尝试现代派的表现手法,讴歌柴达木的历史人文景观,展现德都蒙古人的内心世界。近两年,中国作协特别关照、扶持少数民族作家,许多人赶潮般入会,照日格无论文学创作还是编审工作,都不在他们之下,缘何没有抓住这个机会?他想了想,一字一顿地说:“咱、再、努、力、努、力、吧!”

格·孟克巴雅尔

格·孟克巴雅尔任《柴达木日报》副总编辑。我在德令哈见过这个高大的蒙古族汉子,感觉待人热情谦逊有礼节,但是没有来得及闲聊。近日与之通微信,见其头像戴着蒙古礼帽,围着一方大红围巾,英俊儒雅,风神潇洒,有影视剧中北方文人气象。孟克巴雅尔,生于1965年2月,海西州乌兰县人,1987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蒙古语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记者职称。他用蒙古文写作,诗集《洁白的礼物》分“洁白的礼物”、“我的富饶高原”和“独岛的鸟儿”三个部分,都是赞颂祖国、人民、大地、山河的主旋律作品,充分显示出诗人对民族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另有一部新闻作品集《高原骄子藏羚羊》,其中《六个大学生的蒙古族母亲》一文获得全国蒙古语报纸新闻奖。1999年被评为青海省第二届“十佳新闻工作者”,2002年被评为第五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

高原五驹

魏晋时期有“竹林七贤”,柴达木盆地有“高原五驹”——德都蒙古五位诗人,因为2009年3月在作家出版社出了一本汉译同名诗歌合集而得名。五个人中,我认识斯琴夫、格·孟克巴雅尔,前者现在是海西州文联主席,后者是柴达木日报社副总编辑。巴义今年过世,生前曾任州民语办副主任。都格尔苏荣是格尔木市民族中学高级教师,出版诗集《高原的叹息》、散文集《岁月不复返》。巴·巴拉玛道尔吉是都兰县宗加镇一个牧民,出版诗集《蒙古印》、散文集《阿兰雀鸟的啼鸣》。

才让旺堆

少年时期囫囵吞枣地读过西方名著《荷马史诗》,长大后到了青藏高原,才知道这儿有一部藏族伟大的英雄史诗——被誉为“东方《伊利亚特》”的《格萨尔》。1990年岁末,尚在冷湖油田工作期间,青海电视台播出18集《格萨尔王》,饰演格萨尔王的高兰村演得真不赖。读西藏著名女作家马丽华的《藏北游历》,才知道格萨尔王故事是靠世世代代的民间说唱艺人传承下来的,有的牧民原本不知道它,在雪山圣湖边迷糊几天,神灵附体了,一开口就打不住,唱啊唱啊,唱成了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至今没人知道这个故事到底有多长。格尔木市唐古拉镇有一个叫才让旺堆的人,属于“神授说”史诗说唱艺人,据说能够说唱148部,为我国演唱格萨尔史诗部数之冠。他本人并不识字,1987年青海省首届《格萨尔》民间艺人演唱比赛夺冠后名扬八方,被邀请到省文联格萨尔研究所说唱。1989年赴北京演唱,轰动世界史诗节,被首都新闻界称为国宝艺人、世界奇人。

李成录

说起这事真有点奇异。之前并不知道李成录其人,也没有读过他的诗文。前些日子,偶然在网上见有思念其一篇小文,称其生前曾任海西州茫崖行委主任、冷湖工委书记,在多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茫崖、冷湖两地与我有缘,暗中思忖,是否为其在《柴达木文事》留名。因其文名并不大,期间诸事缠身,所以并未放在心上。但他好像知晓我的心思,非要挤进这本书,冥冥中竟以各种方式闯入我的视线,譬如在某本书中现个面,在某人文中露个名。2015年5月20日凌晨,他突然托梦于我,将海西州群艺馆馆长乌席勒微信指点一下,倏忽不见踪影。猛然惊醒,想那蒙古人乌席勒我也不曾见过,只是早几天应邀给即将创刊的《德都蒙古》杂志发去一篇文章,海西州文联主席斯琴夫告诉我负责人乌席勒的手机号码,微信也随之开通,但怎么就会这么巧合呢?打开乌席勒微信一路查找,见其清明那天一首短诗悼念李成录,并有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李的诗集《瀚海深处孤屋的灯盏》书影。再查肜子岐《柴达木文学艺术帙稿》,得知其生于1963年,藏族名华瑞·漠然尖措,毕业于青海民院汉语系,民族学在职研究生,青海省作协会员,80年代中期进入柴达木盆地工作。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不幸英年早逝。诗集收入其86首诗歌及11篇散文,网上有其《黑夜里我给你写诗》,指明写给其爱人。忽然想起历代“诗谶”之说。唐朝崔曙《奉试明堂火珠》诗有云:“夜来双月合,曙后一星孤。”进士及第翌年即殁,唯遗一女名星星者。北宋诗人秦观死于藤州,之前梦中作诗《好事近》,内有“醉卧古藤阴下”,仅此一句中谶。徐志摩生前写过一篇《想飞》,不久飞机失事遇难。郭小川1975年写了一首《秋歌》,内有不祥的谶语:“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化烟,烟气腾空;但愿它像硝烟,火药味很浓,很浓。”次年10月18日,在河南安阳招待所一楼房间,服安眠药后入睡,因未灭的烟头点燃衣被窒息而亡。李成录诗集及诗作之名也似有不祥之兆,“瀚海深处孤屋”那是什么地方?“黑夜里写诗”那是什么情景?阿门!愿他的灵魂得到安息!

我将李成录托梦这则笔记发到微信,引起海内外诸多师友惊悚骇异。青海著名作家王文泸网信叹息道:“你说的事情确实罕见。为了青史留名,竟然托梦于生人,实在可叹!文人之重名,一至于此乎?而‘诗谶’一说,自古屡见不鲜,难以用‘巧合’二字做简单解释。清代雍正时期文坛泰斗、吏部尚书尹继善去世前一月,让他的几个儿子做送春诗,幕友解吉庵写的是:‘也知住已经三月,其奈逢须隔一年。遗爱只留庭树好,余晖空托架花鲜。’尹尚书大加叹赏,动笔加圈加点。尚书殁后,众人再读,方知无意中写的全是谶语。不管怎么说,既然李成录如此执着,你就满足他的愿望吧!”又接现居海南岛的大学同学凌须斌来电,说是在柴达木盆地工作期间,与李成录是酒友兼文友,熟谙其人其事。李身高一米八,长相看似粗犷,内心却很柔婉,喜爱诗歌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当与朋友相聚,浮一大杯后必定朗诵自己新作,以“官员诗人”自矜。其诗集《瀚海深处孤屋的灯盏》2007年出版,翌年夏天赴省城西宁开会,在橡皮山往青海湖之间遭遇车祸身亡。

郭占雄

那天从海西州文联楼上走过,见到一个面相文雅的书生,与在某本刊物上所见照片相似,猜测可能就是郭占雄。这位藏族作家1964年生于青海民和县,毕业于青海民院中文系,在职研究生学历,从事文秘工作多年,历任海西州总工会副主席、《柴达木报》总编辑等职,现任海西州文联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青海省作协会员。散文集《高原天空迷人的眼睛》曾获青海省第六届文艺创作奖,长篇小说《百年祈祷》2012年获青海省“五个一工程”奖。后者向读者打开了青海牧区生活的真实画面,叙述小说主人公周佳明一家三代在高原地区奋斗的故事,最引人关注的是他们先后娶了藏族姑娘,把根留在那儿。

骏马奖

曹有云出生于海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的兴海县,那儿是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核心区,后来到了海西州格尔木市。他的诗作近年在全国许多有影响的报刊发表,入选多种权威选本,组诗《诗歌,词语,春天》获得《民族文学》2014年度奖诗歌奖,诗集《时间之花》2012年获得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授奖词:“‘时间之花’即生命之花。这部诗集意境苍茫悠远,语言精确洗练。曹有云以坚韧的苦思和灵动的笔触,表达了时间与生命这一哲学命题中丰富的存在体悟,字里行间透示着信念的执著和彻悟的旷达,生发出了超越民族、地域和诸种文化边界的广远意蕴。”我在他的新浪博客上阅读了《颂辞的片段:格尔木的场与景》,感觉似乎受到了昌耀、海子的影响,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气象,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诗人。

那仁居格

《花的柴达木》杂志副主编那仁居格,本名向阳,1968年生于海西州乌兰县铜普镇一户德都蒙古人家。网上见其一张照片,穿着一袭枣红色镶着白边的蒙古长袍,面如满月,仪容隽朗,坐姿颇似汉人仕女图。其新浪博客首页照片,骑在一匹扬蹄昂首的马上,右手擎着一架“大炮筒”,头发被风吹拂有男儿豪迈之态。两张照片中都是黑骏马,都缠绕着五颜六色的丝带。其人擅长双语写作,出版专著、合著十余种,诗集《梦之叶》据说是青海蒙古文学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个人诗集,部分单篇(首)作品还被译成英文、维吾尔文、藏文、哈萨克文,有的入选全国蒙古语大专院校教材和多种选集,获得正规奖项30余种。读其《柴达木的早晨》,蒙汉杂糅,语言机巧,有中国画小品速写的意境,也有西方油画粉彩的唯美倾向。诗曰:“满浩特的山羊/安详地伸肢体/柴达木的艾里/迎接新的阳光/两匹英俊的马/竖起耳朵嘶鸣/一对可爱的鸟/从套那上飞过/安谧的牧人家/一派幸福吉祥。”注:浩特,指羊盘。艾里,指人家、牧户。套那,指蒙古包天窗。

雪夫

提起青海海东地区乐都县,我的记忆马上蹦出两个要好的大学同学,一名王忠平,一名王永刚,他俩根在乐都,现在一居西宁,一居民和。乐都文风颇盛,“虽裙钗流咸知礼义,是屠沽辈粗解章句”(谢彭臻《乐都赋》),知名文学评论家郭守先坚称其桑梓为“青海高原文化大县”。从乐都流寓柴达木盆地的回族作家雪夫,原名马学福,又名伊斯玛仪,1993年毕业于青海民院汉语系,现为海西州电视台专题部主任,德令哈市作协主席,《巴音河》内刊执行主编。2007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天堂之路》,是一部以回族农民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描述以萨克力为代表的族裔,在马步芳统治青海晚期的悲苦遭遇,但在追求天堂般幸福生活的路上,他们的理想和信念显得那样固执。手头有斯琴夫赠我雪夫散文随笔集《高原上的私语》,其中一篇《与张承志先生的约定》,谈到张承志对其眉飞色舞地说起年轻时候,在乐都柳湾村从事彩陶发掘和研究,与当地一个汉族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同时传递出一个信息,张承志要补充修改名著《心灵史》,“把信仰与名利挂钩,必然把信仰带进死胡同……唤醒人们理性的信仰非常紧迫和必要”。

乔纳

与海西州文学艺术界失联多年,重新结缘是一年前上网时,偶然看到“德都蒙古乔纳”的博客,自称《瀚海潮》诗歌编辑。按照邮箱地址试探着发出一封网信:“请寄《瀚海潮》杂志一阅。”估计他将此信转给了领导,执行主编李占国不但立即回信感谢关心,同时寄来《瀚海潮》、《柴达木》各一期,这才知道除《瀚海潮》外,还有另一新刊《柴达木》。2014年8月21日下午,与照日格漫步德令哈街头,迎面走来一个长得壮实、戴着眼镜的小伙子,他俩打招呼时我心念一动,问道:“是乔纳吗?”照日格惊奇地说:“是呀!你怎么认识他?”然后给我们双方做了介绍,乔纳像个大姑娘一样羞涩地笑了。照日格说:“他是斯琴夫的儿子,本名嘎尔迪,90后蒙古族诗人,去年参加鲁迅文学院第七期少数民族作家班培训学习,已经在《诗选刊》、《草原》、《青海日报》等报刊发表了上百首诗作,还出版了一部《今夜我在德令哈》诗集。”我夸赞道:“果然虎父无犬子!”

群克加

青海佛学院教授群克加,从柴达木走出去的文化学者,为人十分低调,写出来的东西一般不轻易发表,想到什么立即修改臻于完善。3年前创作完成《古今柴达木史诗》,在德都蒙古文化网站文都思发布后,立即产生轰动效应,2014年5月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部叙述柴达木千年历史和人文地理的长诗,达1000余行,有学者称之“一部以史诗形式写出的柴达木千年历史书”,也有人说“以诗歌古体写出的柴达木地方志”。全诗语言优美,行文严谨,层次迭起,构思巧妙,读来让人兴奋不已。图书样式新颖别致,仿照藏文经书格式,盒装册页,具有青藏高原的历史厚重感和蒙古族古朴典雅的风格。西北民族大学著名学者才布西格教授为序,对家乡之事、之人、之景、之文,不吝赞美之辞。

永阿

永阿1977年生于乌兰县,2002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现在是柴旦镇副镇长。搞不明白的是,他生于青海长于青海,怎么会成为内蒙古书法家协会理事?2012年8月16日,在德令哈召开的青海省第三次蒙古族创作会议暨第六届孟赫阿尔察诗歌那达慕会议上,他挥写并展出的德都蒙古英雄史诗《汗青格勒》书法长卷获得特等奖,现由海西州文化活动中心收藏。这是青海省第一部蒙古文书法长卷诗文,长33米,宽0.5米。按照新闻报道的说法,内蒙古自治区文联主席巴特尔、青海省文联主席班果以及海西州副州长李科加,看过这个长卷后均深表赞赏。

索宝

我家书斋“青海专柜”藏有一本《雪域情》,这是从未谋面的索宝诗集,但不知道是谁送的。索宝是青海天峻县阿亥达拉草原第一个土生土长的藏族诗人,也是《瀚海潮》杂志的诗歌编辑。大学毕业获得的是藏文文学学士学位,却非常喜欢用汉语写诗。因为生长于牛羊遍野之乡,便在一种自觉不自觉之中,抒写对雪域草原的挚爱和远祖远宗的敬慕。诗集后记中如是说:“我很自卑地躲着热闹的诗坛,我很真诚地写点属于自己心灵深处的东西。对这种理想境界的追求,使我对诗爱得如痴如醉,也常使我忧郁流泪。”井石1989年主编《瀚海丛书》第二辑时,计划内有他的一本诗集,因为只有47首,叫他在一个月里再写出几十首来,他说完全可以。但是一个月后向他索稿时,他说实在憋不出来,试过好几次,可写出来的东西就连自己也不想看第二遍,因此无法为出诗集而出诗集。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雪域情》,只有这47首诗,薄薄的66页,这是他第一本诗集,也是最后的诗集。出版之后没多久,不满30岁的索宝因病下世。

胡日查

胡日查来自海西州蒙古族和硕特部落(现为都兰县宗加镇),从小在牧区长大,非常喜爱唱歌,对蒙古长调歌尤为喜爱,曾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习声乐专业,后在呼和浩特市组建蒙古摇滚乐队达尔罕。2006年春天,胡日查北漂京城,成为伊立奇的好友。翌年和七个来自不同地区的蒙古族小伙子组建杭盖乐队,很快成为北京民谣摇滚界最有影响力的乐队之一,现在则是当今国际音乐节舞台上最负盛名的中国乐队之一。英文乐评网站Rapsody称:“杭盖已经从民间音乐现象飞跃到跨界音乐的先锋,同时他们从未失去自己的灵魂。从蒙古草原广阔的疆域上生长出来,这种音乐会使你想家,虽然那个地方你从未到过。”胡日查当初一边在北京开创事业,一边在都兰安了自己的小家,娶了一个本民族姑娘,还找了一份德令哈市文化馆的工作。他以马头琴在世界上摇滚,草原则被他随身带着,在他的歌里,在他的酒里,也在他的蒙古族长袍里。

杭盖乐队

杭盖,蒙古语的意思是“纯净自由完美的大草原”。杭盖乐队用现代音乐形式传承民族音乐,引领着听众们进入蒙古文化和历史,充分展示了德都蒙古的魅力。他们的乐器包括马头琴、图卜硕尔(蒙古族弹拨乐器)、吉他、贝司、鼓等,也许还应该算上那种奇特的乐器—— 呼麦。主唱胡日查除了有着蒙古族的清亮嗓音,还长了一副典型的蒙古摔跤手的身坯,是现场演出最富激情的歌手。我第一次知道他是海西州张珍连相告,后在拙著《冷湖那个地方》写过他的一则笔记。杭盖乐队走向《中国好歌曲》现场,并赢得所有评委转身,最终被刘欢组抢到手中。我特地记下《杭盖》歌词,以飨读者。“沉静的杭盖/飘落在遥远的天边/悄无声息的寂静/弥漫着乳香的芬芳。”“蓝色的杭盖/飘落在遥远的天边/骏马奔放的绿色/生机勃勃的杭盖。”在这样两节之后均有胡日查的蒙古语演唱,歌词大意:“杭盖无边的大草原啊/赋予我生命自由的胸怀/长生天庇佑的家园/祖先赐予的古老神灵/呼唤着我们生存的灵慧/苍天恩赐的摇篮。”

猜你喜欢

海西州柴达木蒙古
蒙古语族语言概述
柴达木映画
柴达木映画
蒙古靴
柴达木映画
明英宗羁留蒙古陪侍考
我的蒙古 我的草原
柴达木映画
通过物流一体化促进海西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