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测绘通报》2015年分类总目次

2015-02-06

测绘通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测绘方法研究



《测绘通报》2015年分类总目次

标题

作者期-页

大地测量与GNSS

一种联合多历元观测信息的GPS/BDS组合单点定位方法

潘林,等(2—5)

不同空间域七参数选取对坐标系转换的影响研究

田鑫,等(2—10)

矿区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方法研究

肖杰,等(2—14)

面向智慧城市的空间坐标系统维持与转换

茹仕高,等(2—19)

基于北斗的高精度测量接收机在位移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林超,等(2—64)

地壳形变GPS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

酒正纲,等(2—67)

BDS广播星历的轨道误差分析

罗璠,等(2—70)

北斗导航系统应用于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标准化

技术体系分析

李霖,等(3—6)

卫星导航系统中对流层改正模型分析

陈瑞琼,等(3—12)

一种新型激光测距定位系统交会角适用条件研究

张超,等(3—16)

GNSS星座模拟器关键问题研究

王孟阳,等(3—19)

东日本大地震电离层异常分析

王园,等(3—22)

北京人卫激光观测站白天激光测距实现

程伯辉,等(3—58)

利用GNSS/水准实现长大隧道群高程传递的方法研究

谭衍涛,等(3—61)

基于有色噪声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GPS单点定位

夏志浩,等(3—66)

西安坐标向广州坐标的转换方法与精度分析

史经(3—69)

基于GPS数据的震前电离层异常分析

马一方,等(4—1)

北斗单历元基线解算与恒星日滤波算法

韩晓飞,等(4—5)

GPS多路径误差滤波方法比较研究

吉绪发,等(4—10)

提高GPS基线解算质量的方法研究

史仲,等(4—69)

基于移动终端广播星历的自主轨道预报及精度分析

楼益栋,等(5—1)

利用滑动式切比雪夫多项式拟合卫星精密坐标和钟差

王兴,等(5—6)

BDS实时动态相对定位卡尔曼滤波算法

李胜,等(5—9)

GPS单频实时动态定位研究与实现

周鹏,等(5—13)

CORS参考站数据自动化处理程序设计

郭际明,等(5—17)

各组合模型在GPS高程拟合中的应用研究

卢献健,等(5—20)

BDS IODE字段制定方法研究

郑洪艳,等(5—24)

现有CORS系统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伍孟琪,等(5—54)

基于相关系数迭代法的水下地形测量时间延迟探测

方法研究

桂新,等(5—57)

基于小波分析的GPS对流层延迟变化研究

杨晶,等(5—60)

GPS/INS紧组合导航姿态计算方法选取分析

黄运乾,等(5—63)

利用ICESat确定北极海面高及其变化

陈国栋,等(6—1)

利用时间差分载波相位的GNSS/INS紧组合导航

甘雨,等(6—5)

标题

作者期-页

基于四元数的三维坐标变换解析解的改进

吕志鹏,等(6—9)

基于双卡尔曼滤波器的高精度POS算法研究

郝万亮,等(6—12)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震前电离层VTEC异常扰动

研究

孙茂存,等(6—16)

地月圈层空间立体网格技术及其编码转换方法

张宗佩,等(6—20)

有色观测噪声下的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

邹韬,等(6—24)

基于GPS数据的川滇地区地壳水平运动研究

杨建会,等(6—28)

GPS/BDS组合姿态测量及精度分析

王珍,等(6—53)

利用PPP固定解提取桥梁变形的可行性分析

张耕,等(6—57)

长江干线北斗CORS建设的若干思考

张国平(7—5)

GNSS RTK技术下超高层结构的动态变形监测

熊春宝,等(7—14)

一种改进的UKF算法在捷联惯导初始对准中的应用

马宏阳,等(7—18)

CORS测量成果转换的一步法及其精度分析

杜向锋,等(7—23)

广义逆平差法详解

冯浩鉴(7—27)

考虑地形改正的GPS高程拟合研究

史俊莉,等(7—66)

GNSS天线阵列接收机数据采集与解码的实现及应用

邹进贵,等(8—1)

移动测量平台在线对准方法研究

张亚男,等(8—4)

不同星历下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分析

赖允斌,等(8—9)

GPS与MODIS数据融合的D-InSAR大气延迟改正

方法研究

张杏清,等(8—13)

超宽巷组合下的北斗三频TurboEdit方法研究

邵奎,等(8—19)

众源GPS浮动车数据中城市道路中心线分级提取的

栅格化方法

王振华,等(8—22)

三层模型的BP网络在GNSS高程拟合中的应用研究

谭立萍,等(8—56)

GNSS失锁状态下车载移动扫描系统的点云数据精度分析

段龙飞,等(8—60)

PLAOD支持下高时间分辨率的可降水量分析

葛玉辉,等(9—51)

GPS高程拟合方法研究及精度对比试验

张潘,等(9—54)

手机平台下的导线平差系统研究

何菊红,等(9—57)

浅谈北斗多星系统 RTK测量坐标转换参数测设的

质量控制

黎彬(10—69)

一种平面坐标系转换的新思路及在曲线测设中的应用

唐佑辉,等(10—72)

GNSS一机多天线远程监测系统的研发

赵西安,等(11—4)

精密轨道定位方法的改进

任锴,等(11—8)

基于高斯过程的GPS高程转换模型

罗亦泳,等(11—11)

北斗区域导航定位精度分析

曾琪,等(11—15)

利用多面函数拟合法建立区域地壳水平运动模型的

改进算法研究

葛栩宏,等(11—20)

标题

作者期-页

我国高精度地心坐标框架确定方法研究

张鹏,等(12—1)

对流层映射函数对南极地区GPS基线解算的影响

李斐,等(12—5)

GLONASS偏差校正补偿算法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刘馨蕊,等(12—10)

板块运动几何模型的比较

吕志鹏(12—15)

无迹卡尔曼滤波衰减记忆算法研究

王仁,等(12—20)

CORS与静态相对定位技术下的坐标转换研究

颜金彪,等(12—54)

摄影测量与遥感

星星跟踪重力场测量任务优化设计方法

刘红卫,等(1—2)

ZY-3卫星轨道拟合与预报精度分析

向夏芸,等(1—8)

ZY-3卫星姿态插值与拟合方法研究

范城城,等(1—15)

遥感卫星在轨机场变化检测方法

肖化超,等(1—22)

微光图像对比度增强技术研究

胡海波,等(1—26)

高分辨率航空遥感高光谱图像稀疏张量目标检测

谷延锋,等(1—31)

航空和地面重力测量数据的一体化处理方法

翟振和,等(1—39)

机载SAR运动补偿残余误差建模及影响分析

毛永飞,等(1—44)

一种无人机动态监测遥感数据快速处理方法

张春晓,等(1—50)

基于SURF算法的无人机遥感影像拼接技术

胡同喜,等(1—55)

基于Contourlet-GSSIM的无参考遥感图像质量评价研究

解天鹏,等(1—59)

半逆法自动云检测

徐永强,等(1—63)

基于深度图像的地面激光雷达与近景影像数据无缝

纹理映射研究

胡春梅,等(1—66)

鱼眼镜头全景影像可测量关键算法研究

詹总谦,等(1—70)

一种改进的遥感影像地形校正方法

臧熹,等(1—75)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面向对象水体提取方法研究

殷亚秋,等(1—81)

结合数学形态学与多角度模板匹配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

救灾帐篷识别

叶昕,等(1—86)

基于最优尺度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提取

张采芳,等(1—90)

地理国情普查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自动分类技术研究

曾波,等(1—95)

面向对象的高分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技术研究

常虹,等(1—99)

面向对象的多源异构数据关联组织与分析

石宇,等(1—102)

一种基于非线性主成分分析的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方法

孙康,等(1—105)

资源三号卫星全色与多光谱影像融合方法

黄先德,等(1—109)

基于嫦娥二号数据的高分辨率影像拼接方法研究

杨一曼,等(1—115)

一种高分辨率可见光遥感影像中车辆目标检测方法

谷正气,等(1—121)

卫星姿态误差对多通道SAR成像质量的影响

吴亮,等(1—124)

标题

作者期-页

面向立面大角度影像拼接的稳健匹配方法

徐振亮,等(1—131)

3D Hough Transform在激光点云特征提取中的应用

李明磊,等(2—29)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成像的立体量测方法

徐殿成,等(2—73)

遥感影像融合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王乐,等(2—77)

轻小型无人机航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毕凯,等(3—27)

车载全景影像与激光点云数据配准方法研究

闫利,等(3—32)

水田SAR后向散射强度及干涉相干特性研究

王延霞,等(3—37)

省级像控点影像库的设计与应用

魏国忠,等(3—71)

基于全景图的地理现实增强技术研究

陈令羽,等(4—14)

改进的二维小波超分辨率重建方法

周靖鸿,等(4—18)

基于阿基米德螺线的地铁隧道建模方法

孙森震,等(4—72)

无人飞艇低空航测系统自动建模技术研究

潘宝玉,等(4—75)

GIS与面向对象结合的遥感影像震后损毁道路快速提取

李强,等(4—78)

基于机载LiDAR数据的城市建筑物高度分级方法研究

黄明,等(4—82)

平朔露天煤矿土地利用变化的遥感监测

于颂,等(4—86)

重复观测条件下线阵卫星影像直接定位

闫利,等(5—30)

基于各向异性的自适应拟合推估及其在缺失数据

拟合中的应用

郝蓉,等(5—33)

基于图像代数的资源三号卫星居民地要素变化检测方法

及其有效性评价

陈峰,等(5—38)

基于二次曲线拟合的隧道激光点云滤波方法及其应用

徐光华(5—42)

一种从LiDAR点云中提取海岸线的新方法

于彩霞,等(5—66)

基于摄影测量的基础地理数据库在线更新系统研究

常学立,等(5—69)

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要素处理和优化技术研究

余咏胜,等(5—73)

基于Cyclone的三维建模研究

樊琦,等(5—76)

Matlab平台下遥感影像的北方岸线提取研究

——以大连长兴岛为例

魏东岚,等(5—80)

利用A3数码航摄仪进行复杂地形控制点布设的研究

蒋春华(5—84)

利用机载LiDAR测绘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可行性研究

胡耀锋,等(5—87)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新疆矿山储量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杨青山,等(5—91)

基于TM遥感影像数据的乌鲁木齐热岛效应分析

孙茂存,等(5—95)

地理国情普查中容易混分地表覆盖类型定量统计与分析

高志宏,等(6—32)

一种基于传播模型和位置指纹的混合室内定位方法

崔斌,等(6—35)

利用升降轨道SAR数据获取DEM的试验研究

王琴,等(6—39)

LiDAR点云生成DEM的水面置平方法研究与实现

张弓同,等(6—61)

标题

作者期-页

地震灾区中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测绘技术的应用方法分析

汪燕麟,等(6—65)

基于机载倾斜摄影数据的自动贴纹理方法研究

张天巧(6—69)

遥感技术在矿业活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张端阳,等(6—72)

利用移动最小二乘法进行点云变形分析的研究

吕志鹏,等(7—32)

一种新的基于高分辨率全色影像的城市建成区边界

提取算法

李海江,等(7—36)

面向对象的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分类研究

薛梦姣,等(7—42)

高时空分辨率地面沉降监测体系研究与实现

张杏清,等(7—68)

欧拉参数的选择对小范围应变率场求解的影响

杨凯钧,等(7—72)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在土地监管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郭冬娥,等(7—75)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外业核查全景影像采集系统

研究与应用

计春祥,等(7—79)

一种便捷的历史影像制作方法

戴江鸥(7—82)

灰度共生矩阵和模糊分类的高分辨率光学影像欠发达

村落提取

梁晓莉,等(8—25)

不同场景的地面激光点云配准方法研究

郑敏辉,等(8—30)

广义交叉准则与有偏估计下的坐标重心化转换模型

王仁,等(8—35)

PCI gxl与ERDAS Imagine在西部地理国情普查DOM

生产中的对比研究

孟小梅,等(8—63)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下线特征提取方法比较

杨志刚,等(8—66)

短基线集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谢荣安,等(8—70)

GB-InSAR技术及其形变监测

龙四春,等(9—1)

资源三号卫星境外高精度定位方法研究

刘楚斌,等(9—6)

面向对象和规则的高分辨率影像分类研究

李朝奎,等(9—9)

利用卫星监测热点数据的湖北电网林火灾害时空聚类

分析及其应用

陈孝明,等(9—14)

车载激光扫描测量系统整体误差模型建立及其分析

周阳林,等(9—19)

固定点法GBSAR大气扰动误差改正方法研究

汪学琴,等(9—24)

NBCORS及车载LiDAR系统POS数据处理技术在道路

竣工中的应用研究

文学东,等(9—60)

机载LiDAR铁路测绘关键技术及应用

武永斌,等(9—64)

单人背包式三维全景技术在室内虚拟三维场景中的应用

胡宇楠,等(9—68)

地表面积计算方法研究

韩买侠,等(9—72)

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数据平差计算效率提升策略

胡海彦,等(9—75)

MASK在遥感影像水系提取中的应用

桂新,等(9—79)

MODIS影像支持下的渤海海冰时空特征变化分析

陈艳红,等(9—83)

柱面基准下的深度图像建模研究

黄明,等(10—24)

垂线偏差自动测量系统CCD星像去噪方法

代杰,等(10—30)

标题

作者期-页

遥感聚合图像的快速拓扑矢量化方法

瞿华蓥,等(10—34)

大气散射理论的遥感影像雾霾去除新方法

刘文静,等(10—38)

激光点云与航空影像融合分类

闫利,等(10—44)

西安市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因子分析研究

张瑜,等(10—47)

半严格模型在机载LiDAR系统自动检校中的应用研究

李乐林,等(10—76)

eCognition影像自动解译及精度评价

蒋好忱,等(10—81)

一种低空无人机航摄系统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

谢建春,等(10—85)

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城市绿化与城市热岛研究

——以永新县为例

熊淑娣,等(10—88)

基于航空影像的盘锦湿地监测空间数据采集方法研究

马婉婷,等(10—94)

义乌市遥感影像应用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寿春法(10—99)

地理国情普查样本数据入库质量方法研究

程滔(10—103)

利用机载激光三维点云构建张家界地貌DEM

段佳,等(10—107)

地面激光扫描点云数据预处理综述

李广云,等(11—1)

激光干涉测量三维点坐标的PDOP模型研究和应用

范百兴,等(11—28)

顾及系统误差的三维激光扫描坐标转换

贾象阳,等(11—32)

利用无人机LiDAR点云数据进行电力线危险点检测

叶清泉,等(11—57)

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在大比例尺地形图质检工作中的

应用研究

侯亚娟,等(11—60)

融合增强型模糊聚类遗传算法与ISODATA算法的遥感

影像分类

郭云开,等(12—23)

激光扫描点云准确快速去噪方法

李明磊,等(12—27)

结合SIFT和RANSAC算法的InSAR影像配准

陈华,等(12—30)

城市水体空间分布与地表温度之间的关系研究

龚珍,等(12—34)

一种航空摄影测量自动加密方法

巩保胜,等(12—37)

综合机载LiDAR与高分影像的煤矿区典型地物提取

方法

卢遥,等(12—57)

工程测量

特长隧道贯通误差预计方法研究

付宏平,等(2—80)

削弱道路勘测放线中投影变形的允差分析法

梁海文,等(2—84)

基于Skyline的地质模型属性识别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史少维,等(2—88)

高速铁路轨道位置测量误差的分析

全志强(3—74)

基于EPS2008的管线接边方法研究

赵海涛,等(3—76)

基于未确知理论的采动区房屋损坏评价

廖孟光,等(4—25)

高速铁路道岔精密测量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陈龙,等(4—30)

基于SketchUp的输电杆塔三维建模研究

尹晖,等(4—34)

公共建筑运行安全性评估信息数据采集分析研究

张亚雄(4—91)

基于SPSS的高层建筑物沉降预计模型研究

朱庆伟,等(5—99)

标题

作者期-页

建筑荷载作用下老采空区上方覆岩与地表残余变形

规律研究

徐良骥,等(5—10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平面控制测量坐标系统投影面转换方法的应用研究

银志敏,等(5—109)

轨道交通信息模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及应用

徐狄军,等(5—113)

隧道三维信息化监测技术与工程应用

李长青(6—75)

地铁盾构隧道断面测量数据的处理研究

贺磊,等(6—79)

桥轴线拟合的分期回归方法

徐兮(6—82)

一种改进的隧道盾构机姿态确定方法

龙四春,等(7—46)

基于测量机器人的高支模变形监测研究与应用

卢松耀,等(7—85)

一种公共点坐标系转换中的粗差探测方法及其应用

杨福芹,等(8—38)

三角高程网严密平差全新方法的研究

达乾龙,等(8—42)

卡尔曼滤波算法在长白山天池火山水准测量中的应用

刘俊清,等(8—74)

有限元模型下大桥合龙顶推方案的研究

孙清娟,等(8—78)

施工控制与碎部测量同步实施方案及其应用

陈永林,等(8—82)

一种拟合三维空间直线的新方法

许辉熙,等(9—28)

校园标志物空间形态的测量与分析

郭雪瑶,等(9—87)

地铁隧道结构稳定性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段伟,等(9—91)

城市轨道交通不动产产籍信息数据库设计

王晓静,等(9—95)

厚松散层开采条件下覆岩运动与地表移动规律研究

徐良骥,等(10—52)

MIMU信号下的变形预测

杨金显,等(10—57)

附加约束条件的半自动复杂建筑物重建方法

张瑞瑞,等(11—64)

基于产权空间分析的房产测量方法

赵海云,等(11—69)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异型建筑物竣工测量

谢宏全,等(11—72)

大型建筑结构长期安全健康监测系统设计

祝小龙,等(11—76)

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丁鹏辉,等(11—92)

地图制图与GIS

空间决策支持的技术框架

华一新(2—1)

语义服务支持下的地理协同设计研究

葛小三,等(2—34)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及空间可分性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

章文,等(2—38)

吉林市城市扩展监测及模拟研究

马晶,等(2—42)

GIS辅助下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图的绘制

——以四川省攀枝花市为例

王喜娜,等(2—46)

基于Google软件的农地区高程获取及精度评价

黄琪,等(2—51)

国家重大测绘地理信息工程成果质量评价标准的探讨

张莉,等(2—55)

一种基于云GIS技术的地理信息服务新方式

李明巨,等(2—92)

规划监督全过程检测数据处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程远达(2—95)

标题

作者期-页

二三维图数一体化“房管一张图”房产管理系统建设及应用

——以武汉市为例

郑举汉,等(2—98)

在线高速路网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姗,等(2—102)

基于地图的城市演变的空间信息提取方法

刘彬,等(2—106)

基于WebSocket和GeoJSON的WebGIS的设计与实现

丁克奎,等(2—109)

顾及邻域变化的图斑群合并方法研究

翁杰,等(2—113)

GIS与GPS在矿石码头调度中的应用

李亚辉,等(2—117)

网状地图自动化示意化设计规则研究综述

遆鹏,等(3—1)

网络可达性与服务范围绿地空间分异研究

杨俊,等(3—40)

基于云计算的空间矢量数据并行处理

祝若鑫,等(3—4)

矿山开发要素空间拓扑关系的判定与应用

李学渊,等(3—49)

移动终端GIS地图数据模型研究

王柯,等(3—53)

利用地图API实现多时相遥感影像地图在线浏览

贺佑,等(3—79)

基于Arcpy的影像地图自动处理技术研究

余咏胜,等(3—82)

基于公开版地图数据库的区域地图集编制

——以编制《福建省情地图集》为例

何小娟(3—86)

数据库制图技术在小比例尺世界地图出版中的应用

赵娟(3—90)

地理信息质检数据库建设和应用的技术探讨

韩文立,等(3—94)

智能化中药资源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孙成忠,等(3—97)

应急决策地理信息平台建设技术研究

——以内蒙古平台建设为例

薛志忠,等(3—101)

城镇建成区调查地理信息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冯存均,等(3—105)

一种基于空间语义特征的浮动车轨迹匹配技术

罗跃军,等(3—108)

基于最小二乘原理的组合模型在建设用地需求量

预测中的应用

孟成,等(3—111)

基于ArcGIS Engine组件实现瓦片地图的应用

张广春,等(3—115)

基于空间插值法的公交客流分布可视化分析

张健钦,等(4—38)

基于知识的GlobeLand30耕地数据质量检查方法与

工程实践

刘吉羽,等(4—42)

基于规则引擎的空间数据分发服务研究

宋炜炜,等(4—49)

矢量地理信息更新增量的传播

张保钢,等(4—53)

基于Oracle SDO_PC的点云数据存储管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尚晓娟,等(4—57)

基于VGI的地震灾情速报系统设计与实现

马磊,等(4—97)

在线专题地图自动化平台设计与应用

林筝(4—101)

图文表一体化的可配置叠置分析框架设计与实现

贺彪,等(4—105)

面向灾害风险评估的台风数值模拟及可视化

王中山,等(4—108)

标题

作者期-页

利用高精度DSM数据提取建筑物轮廓算法研究

马红(4—111)

基于地理国情监测的某帝陵水土流失评价分析

王永红,等(4—114)

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监理方法研究

付治河(4—118)

基于WebGIS的网络地理信息资源获取与坐标投影

转换技术研究——以天地图为例

左伟,等(4—122)

移动GIS支持下的海洋渔业信息采集与管理

梅元勋,等(4—125)

基于基态修正模型的矢量数据增量更新机制研究

霍亮,等(5—46)

一种智能移动高程点注记的改进算法

蒲朝旭,等(5—50)

一种基于最短优先的最短路径算法的实现

萨贤春,等(5—117)

浙中城市群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

叶远智,等(5—120)

CAD规划成果数据GIS建库的技术与研究

杨娜娜,等(6—44)

基于多元模糊推理的空间分类匹配模型研究

李进强,等(6—49)

基于事件本体的三维产权体变更分析

汤开文,等(6—85)

基于CGAL的三维空间布尔运算功能分析与设计

贺彪,等(6—89)

基于地理空间大数据的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平台研究

穆宣社(6—93)

基于ArcGIS Engine的三维场景快速动态建模方法

吴锋,等(6—97)

利用托管ObjectARX和DAO技术实现图库联动功能

吴献文(6—101)

地名地址普查与建库研究

陈玉萍,等(6—103)

城乡规划一张图系统的建设实践探讨

张娜娜(6—108)

数字地球环境下矢量数据可视化方法研究与应用

李金贵,等(6—112)

多源数据的地籍动态更新模式研究

——以深圳市地籍数据管理为例

肖海波,等(6—116)

地图编制出版流程的精细化管理初探

——以Lonely Planet地图生产为例

马珊(6—119)

省市县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一体化建设

模式及试点思考

李爱勤(7—9)

室内地图数据标准体系探讨

任玉环,等(7—50)

GIS与小波神经网络下热带气旋路径的预测

孙海燕,等(7—54)

灾害风险地图中黄土高原地貌自动综合研究

潘东华,等(7—58)

一种任务自适应的空间关系缺陷自动识别方法

曹亚妮,等(7—62)

采用NFC通信的RTK GNSS接收机及Android终端

软件设计

胡昊,等(7—89)

省域测量标志动态监管信息系统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

宋拥军,等(7—94)

陆海地理信息数据融合关键技术研究

白亭颖(7—99)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协同生产系统开发与应用

王海银,等(7—103)

标题

作者期-页

利用地理国情普查信息数据研究和实现地图自动化

陈燕妮,等(7—106)

MapXtreme下WebGIS的优化研究

吴开兴,等(7—109)

城市路网下旅游医疗救援路径选择TR-LRP模型研究

施蓓琦,等(8—51)

适用于县级大比例尺测绘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整合

方法与实践

钱小龙,等(8—87)

利用激光点云数据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方法

吴晓章,等(8—90)

历史地图集优化设计与实践

——以《广西历史地图集》为例

韦清嫄,等(8—93)

《中国·武汉》丝绸地图创意设计赏析

刘美春,等(8—97)

机载LiDAR支持下的铁路地目二三维一体化管理系统

卢小平,等(8—101)

靖江王陵三维数字化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周国奎,等(8—105)

制图数据自动对象化方法研究

王宏,等(8—110)

在GEOPAK中用高程点和断裂线生成等高线的关键技术

孙晓云,等(8—112)

SOA下市区公房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李江,等(8—115)

结合机载LiDAR技术的移动端的开发及应用

张天巧(8—119)

测绘应急数据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耿丽丽,等(8—123)

ArcGIS下附件资料管理方案的研究

徐佳沅,等(8—126)

室内定位导航地图一体化设计

李华蓉,等(9—32)

面向自动推荐的表示方法规则的形式化表达研究

江南,等(9—36)

河道流动水体三维仿真方法研究

余伟,等(9—39)

基于用户应用特征的导航电子地图要素分级体系构建

赵军喜,等(9—44)

市县挂图更新方法的研究

于惠娟(9—99)

四维数字城管的建立与应用

刘全海,等(9—102)

.NET平台下二维地图控件的设计与实现

卫启云,等(9—107)

便携式小型移动全景地理国情调绘核查技术研究

王海银,等(9—109)

AutoCAD平台下DLG建库的关键技术研究

刘仁峰,等(9—113)

GIS支持下的煤田大地测量控制点成果信息管理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肖海红,等(9—117)

移动终端下土地整理储备移动监管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康振达,等(9—122)

利用Geotools开源库对等高线进行批量赋值的方法研究

卢伟,等(9—125)

结合微博数据挖掘的时空特征分析

何宗宜,等(10—60)

地理矿情监测内涵浅析

程琳琳,等(10—65)

ArcGIS支持下的土地利用时空数据库设计与功能实现

丁春雨,等(10—110)

Hadoop支持下的地理信息大数据处理技术初探

王凯,等(10—114)

电网GIS全过程管理及数据获取技术研究

陈亮,等(10—118)

直接地理参考中轨迹插值算法对精度影响的评估

宗文鹏,等(11—35)

标题

作者期-页

城市传感网观测数据的多层次摘要模型

向隆刚,等(11—39)

基于语义优先的土地利用图斑综合的空间信息评价研究

杨俊,等(11—44)

保持分布特征与重要性意义的高程点选取方法

章铭芳,等(11—47)

拓扑模型下的导航地图道路曲率引入

张攀,等(11—52)

一种多要素地物地貌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张兵,等(11—80)

大数据时代下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展望

曾元武,等(11—84)

数字城市数据运维平台初探

李东阳,等(11—88)

基于天地图Web API的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系统研发

——以锡伯族大西迁为例

牛文渊,等(11—96)

移动终端上的室内地图表达研究

宋龙,等(11—102)

疾病数据的时空聚集分析及可视化

胡雪芸,等(11—106)

西安市土地利用格局动态演变及其驱动力研究

李凤霞,等(12—41)

基于球面QTM的大范围有源淹没算法研究

邢华桥,等(12—46)

顾及居民地分布特征的建筑物分组合并算法研究

刘洋,等(12—50)

校园地理信息自主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肖海平,等(12—60)

SHAPE与DWG数据格式转换方法及在地理国情普查

中的应用

肖锋,等(12—63)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估

彭俊婷,等(12—66)

WebGIS下的中国城市历史地理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卜庆华,等(12—70)

全景地图隐私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研究

李海亭,等(12—74)

城市地下管线共享平台建设模式探讨

吴思,等(12—77)

低功耗蓝牙手机终端室内定位方法

苏松,等(12—81)

AutoCAD数据自动创建ArcGIS“地图瓦片”服务的方法

研究

洪涛,等(12—85)

NoSQL空间数据管理在省级水利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中

的应用

胡应龙,等(12—88)

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数字化监管与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研究

吴小芳,等(12—93)

智慧网格化社区协同服务平台研究

刘丹,等(12—98)

海洋测绘

1∶2000海岛(礁)制图数据成果质量检验

谢雯君,等(3—117)

港口航道陆域形变监测动态空间基准框架构建

周立,等(4—22)

分形原理评估特殊曲线测量精度

——以海岸线为例

廖永生(4—65)

海岛(礁)DEM成果质量检验关键技术研究

程鹏飞,等(9—48)

瓯江口滩涂工程三维海洋测绘基准建立与研究

项谦和(12—101)

测绘仪器

FAST馈源舱精调机构位姿测量系统性能分析

詹银虎,等(2—23)

标题

作者期-页

基于MS05AX测量机器人的精密三角高程误差来源

与精度分析

白少云,等(2—58)

传感器观测服务的性能评估与方法

陈能成,等(4—61)

利用电子经纬仪改进望高法测算立木材积

宋姗芸,等(7—113)

电子测树仪用于单木测量误差分析研究

张琳原,等(8—46)

U-Blox 6接收机解码与定位测试

王君刚,等(11—24)

测绘地理信息教学

基于CDIO模式的“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创新型实验教学示范

李刚,等(1—134)

通识教育背景下“摄影测量学基础”教学的思考

叶勤,等(2—121)

测绘工程专业地理国情监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赵健赟,等(2—125)

互动式教学用于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方法研究

吴政庭,等(2—129)

遥感原理类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谭琨,等(3—129)

定向越野对测绘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

徐国娟(3—133)

海洋测绘学科体系及其专业建设的探讨

郭立新,等(4—129)

通过拓展体验教学优化测绘学生团队作业素质的探索

徐国娟(5—129)

国家精品课程“遥感原理与应用”创新教学实践

方圣辉,等(6—127)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实验课程的优化设计

蔡忠亮,等(7—124)

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院校设置管线探测课程的实践

高绍伟(7—128)

“测绘法规与管理”课程教学策略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李峰,等(8—130)

基于Flash的陀螺经纬仪逆转点定向教学模拟平台实现

陈国良,等(9—128)

融入网络GIS的网络安全“未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郭明强,等(9—131)

利用SensorML构建传感网教学模型实例

孟小亮,等(10—126)

创新型测绘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

林卉,等(10—130)

卓越测绘工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改革与优化

王永志,等(11—122)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

陶秋香,等(11—125)

故事教学法在GIS专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开发”

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程钢,等(11—129)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与实践研究

林卉,等(12—114)

融合CDIO理念的“GIS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杨林,等(12—118)

基于卓越计划的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余莹,等(12—122)

标题

作者期-页

测绘地理信息论坛及其他

测绘历史档案分级管理与应用

张勤(3—121)

智慧城市背景下地理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

熊伟(3—125)

地理信息产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分析

陆梅琴,等(5—124)

浅谈信息化时代测绘档案的管理

董旭琴(6—124)

“测绘4.0”:互联网时代下的测绘地理信息

肖建华,等(7—1)

测绘强国指标体系研究

宁镇亚,等(7—117)

组件式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建设思路研究

吴满意,等(7—121)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与更新

刘建军(10—1)

30 m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生产体系与实践

廖安平,等(10—4)

国家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张鹏,等(10—9)

国家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获取现状及发展

李明,等(10—12)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应急测绘保障服务现状与展望

周治武,等(10—16)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建设

翟永,等(10—20)

地理信息的安全特征综述

周卫,等(10—122)

我国地理信息安全政策与法律的现状与问题

朱长青,等(11—112)

国外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建设研究

周鸿昌,等(11—115)

关于开展自然生态空间监测的思考

乔朝飞(11—119)

浅析传统纸质地图的转型

丁旭华(12—105)

智慧城市中地理平台的价值研究

任志峰,等(12—108)

徕卡测量新技术应用专栏

地铁隧道自动化监测精度分析

吴灿鑫,等(1—137)

徕卡全站仪和电子水准仪在高速铁路CPⅢ控制网

复测中的应用

刘士旬(2—133)

徕卡Nova MS50全站扫描仪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吴列,等(3—136)

徕卡ScanStation P20在钢轨检测中的应用

韦志龙,等(4—133)

徕卡D810 touch在古建筑测绘上的应用

吴志峰(5—133)

北斗兼容多星系统的CORS中心系统软件测试

宋玉兵,等(6—131)

徕卡Viva GNSS在金塘大桥防撞试验中的应用

李科伟,等(7—132)

徕卡ADS100相机使用运-5飞行平台在1∶500

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张峰,等(8—133)

三维激光扫描仪在临街老旧建筑改造中的应用

王兴(9—135)

激光平地控制系统在混凝土地面整平作业中的应用

隗彦宏(10—133)

TS30在跨江线缆垂弧测量中的应用初探

桑百川(11—133)

徕卡ADS100数字航摄系统无地面控制点空中三角

测量精度验证

屈伟军,等(11—135)

基于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的铁路勘测方法

朱雪峰(12—125)

标题

作者期-页

天宝测绘解决方案专栏

Trimble Business Center中国报表定制

张建林(1—139)

Trimble Business Center软件技术概述

徐以厅(2—136)

天宝UX5无人机航测系统在公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

魏方震,等(3—138)

基于Trimble MX7移动实景影像测绘系统的公路

运营管理

韩彦伟(4—135)

利用新技术打造现代化测绘公共服务平台

牟应录,等(5—135)

Trimble三维数字技术在消防工程中的应用

张艳敏,等(6—133)

天宝全站仪机载油罐测量程序开发

王瑞鹏,等(7—134)

无人机技术在邢台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项目

中的实践与应用

刘慎栋,等(8—135)

基于微型无人机序列影像的快速数据获取

丁佩,等(9—137)

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土方量估算中的应用

刘慎栋,等(10—135)

天宝无人机系统在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王长健(11—137)

正射影像加速器DOM快速生产系统应用研究

郑江荣,等(12—127)

中海达·开启智时代

基于iView高清街景的天地图共享服务平台集成应用

赵卫宾,等(1—141)

中海达ZNetVRS算法软件在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中

的应用分析

邹盛,等(2—138)

中海达iScan-P便携式移动三维激光测量系统概述

余建伟,等(3—140)

中海达智能燃气管网巡检系统功能建设

刘合良,等(4—137)

“数字城市”中三维模型数据的建设与应用

刘影(5—139)

三维激光全景技术在交通行业中的应用

骆朝亮(6—135)

应用北斗高精度位移监测技术打造在线变形监测预警平台

——HTSG变形监测解决方案助力云南高原山区公路、

桥梁远程无人值守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

张永,等(7—136)

国土一张图移动执法实时巡查系统建设方案

周伟杰(8—137)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项目应用

郑晓华(9—139)

中海达机载激光测量系统在城市规划监测中的应用

余建伟,等(10—137)

中海达云服务系统的应用

唐刚,等(11—139)

超宽带厘米级实时定位技术在监狱管理中的应用

何雪锋(12—129)

测绘4.0:拓普康索佳应用方案专栏

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在铁路线测量中的应用

李雪义,等(12—131)

猜你喜欢

测绘方法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