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引
2015-02-06海青歌
海青歌
2005年12月,经李莉老师推荐,我和几位好友在上戏剧院第一次观赏了梨园戏,剧目正是《董生与李氏》。我至今仍对彼时观演的“迷醉”之情记忆犹新。2012年初我们一群平素相熟的“戏友”中有人提出何不在元宵节去泉州看几场梨园戏,因她已做了“功课”,从网络上获悉了演出剧目和泉州元宵灯会的盛景,加之我们这群人素有结伴观剧的经验,所以便很快决定去泉州见一见久别的“李氏”。那年元宵节,我们不但观赏了《朱文》、《王十朋》等传统梨园戏剧目,还有幸结识了王仁杰、曾静萍等艺术家和部分泉州戏迷。一旦初窥梨园戏的魅力就有“根本停不下来”的感觉,对梨园戏处于“热恋”期的我便由此萌发了组团观赏梨园戏的念头。
我开始第一次组团时的“班底”依然是平日相熟的戏友,那时微博正“如日中天”。为了便于团队成员间互相联系,以及尝试认识更多对梨园戏有兴趣的戏迷,我便“试水”在微博发布了去福州看梨园戏的信息。在微博中,我戏谑地将观剧团命名为“老戏迷疗养团”。所谓“老”并非说年龄老,而是指平素就将戏曲作为爱好、经常出入剧场的戏曲观众。当时我并没有奢望那些从未接触戏曲或者虽看戏却不知梨园戏的观众会参与,而所谓的“疗养”则更多是我自身的感受。我和许多戏友一样都是传统戏曲剧目的忠实观众,但也并不是某些人眼里排斥新编戏的“老顽固”,但这十几年间在上海这个大码头演出的新编剧目少有能让我辈观众“服帖”的,加之传统剧目的传承、演出一直不尽如人意,心中难免有些块垒,所以不惜花费金钱、挤出时间去追寻我们认为尚保留有传统古典戏曲精神和趣味的剧种,算是一种“自我疗伤”。经过约一周的组织,首次观剧团汇集了上海、北京、广州等地二十多位戏迷参与,由于在福州演出,泉州也有十多位戏迷自发而来,总数近四十人。我的主要“工作”是统计人数后委托福州的戏友为团员提前订好戏票并在演出前分发和收款。由于梨园剧团当时是受邀到福州演出,剧团和剧场方面几乎没有宣传,剧场上座率并不佳,我曾无奈又“自豪”地向曾静萍团长“汇报”:三天演出,我们贡献了50%的观众,90%的票房。虽然剧场观众不多,但因为有我们这些梨园戏粉丝赶来助阵,倒也平添了一份别样的暖意,梨园剧团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又拉近了一步。
观剧团福州行初战告捷,故2013年元宵节再次组团去泉州观演已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之事了。癸巳年的元宵泉州行,我提前进行了一番“策划”,一是征求曾静萍团长的意见,让观剧团在泉州期间能参观剧团陈列室,并和剧团主创人员进行互动座谈。二是烦劳泉州友人组织一天泉州深度游,以便更加了解养育了梨园戏的这片土地。我的想法得到了曾团长和泉州好友的大力支持,2012年底方案初步定型后,我即在微博上发布了名为“聆听唐宋遗韵、探寻多元泉州之文化福旅”的活动召集帖。有了组织经验加之得到多位友人的支持,我也开始有了一些“野心”,活动的召集对象并不限于梨园戏戏迷,而是希望通过网络宣传能让更多人知道梨园戏,并亲身去感受它。要吸引新人就必须提供更多的“诱惑”,我能做的就是设法在订票、住宿、游览等方面照顾周全,尽可能提供信息和便利。经过近两个月的报名,最终有来自京、沪、苏、杭、宁、穗等地四十多位戏友成行,在泉州观剧之余,座谈、游览等活动均顺利开展,特别是在梨园剧团小剧场举办的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气氛融洽。令人意外和难忘的是,剧团还为我和另一位戏友元味悄悄准备了一份惊喜,一个我们两人的梨园戏舞台摄影展,王仁杰老师还用我们的网名将影展命名为“元味看戏、海青唱歌”摄影展。此次泉州之行,使我们和梨园团的感情从“热恋的爱情”转为了“温暖的亲情”,谱出了一曲别样的“相思引”。
刚刚结束的2014年元宵泉州行是我第三次组织集体观赏梨园戏,今年恰逢梨园戏实验剧团六十岁生日和泉州市获评东亚文化之都双喜,梨园剧团很早便已开始策划元宵剧目、演员等事宜,可谓煞费苦心。2013年底,我再次在微博发布了元宵泉州观赏梨园戏的方案,短短两天转发量便超过三百。同时还在微信平台建立了泉州行群聊组,如此便可通过微信群实时发布消息,组织工作的质量和活动的影响力借助网络通讯工具又提升了一步。这次报名人数达到了五十多人,远在大连、天津的戏迷也加入了。元宵期间剧团在六个演出日安排了8场演出,日程几近饱和,但即使在如此繁忙地演出中,曾静萍团长依然抽空为我们安排了一场异彩纷呈的传统艺术沙龙,正月初十下午,梨园剧院小剧场内几无立足之地,掌中木偶、提线木偶、莆仙戏、南音的表演使观者啧啧赞叹,而自发来泉州观摩的“昆五班”同学和泉州艺校07梨园班同学的展示和互动则开启了两个古老剧种间最年轻鲜活的交流。此次展演中,《王魁》一剧安排在正月十七上演,报名时许多戏友因假期不足无法观看这一“宋元残篇、南戏首本”而遗憾。未想曾团长竟然答应戏迷请求,在正月十二下午安排了一场几乎就是演出的特殊带妆“排练”,而《王魁》也成为了此行大家最喜爱的剧目之一。
三年的组织“工作”除了辛苦、感动、喜悦这些记忆之外,尚有一点思考,那就是现代观众与传统戏曲间的关系。我们应该自信传统戏曲尚有观众,但剧团如何去找到这些观众?如何去服务这些观众?梨园剧团专心保护、继承本剧种原已尽到本分,原本活动中不必为我们特意安排什么座谈、沙龙,但他们真诚去做了,做了某些大剧团不会想、不会做的事,他们付出后只得到一样东西:观众的口碑。而观众其实也在寻找,寻找他们想看的“戏”,寻找他们眼里传统戏曲的最后守护者,我也许就是在不经意间起到了一个梨园戏与部分观众间桥梁的作用。随着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的普及,我猜测使用这些“工具”的观众正是当前传统戏曲最中坚的观众或最大的潜在观众。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式微的现状,我们都该多一点思考,多一点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