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召唤戏剧批评理想

2015-02-06王沭文

上海戏剧 2014年3期
关键词:评论者沙龙戏剧

王沭文

随着网络时代、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多渠道、多媒体以及“人人都有话语权”的特点,使中国戏剧批评形式上更加多样,观念上更加开放。比如微博戏剧批评的崛起,令2013年的戏剧圈很是热闹,掀起了一股戏剧评论热潮。

那么,2014年戏剧评论圈又将会有哪些具体动向?

对戏剧批评的期待

据上海戏剧学院汤逸佩教授介绍,5月“E时代的戏剧评论”学术研讨会将在沪召开,研讨会由上戏文学系、上戏戏剧批评工作室承办,而其中的上戏戏剧批评工作室是去年6月新成立的,由丁罗男教授执掌。

丁教授一直在从事戏文系本科理论班的戏剧评论教学,在他看来,戏剧专业本科学生的评论还比较弱,所以,工作室任务就是结合教学,搞一批关于戏剧评论的教材。但在教学过程中,他遇到一个大问题,就是学生看戏机会太少,而评论是要关注当下的戏剧现象的,作为老师,他希望学生更多地关注现实。

上海戏剧学院罗怀臻教授将在今年10月举办的戏剧评论班,学员则锁定45周岁以下,第一线的戏剧评论者,由各省各地剧协推荐,根据成就、影响力择优录取四十多位。10月正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举办期间,特意选在这个时候开班,是为了给学员提供更多观摩的机会。作为作业,将要求学员进行关于剧目的现场微观评论,关于国际艺术节的宏观评论,进而探讨当代戏剧的生存现状。

这个班就是要让学员“重返校园、重温理想、感悟时代”,旨在“建立一支戏剧评论队伍,更新一种观念,培育一种坦荡、真诚、睿智、大度的理论风度,生长出一批评论精英,最终形成当代戏剧批评的声音”。罗教授认为,目前戏剧圈思维过于钝化,应当重新磨砺思想的宝剑,重新召唤戏剧批评的理想情怀。

评论与创作的距离

关于戏剧评论与创作的关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宫宝荣认为是相互独立的,是“我”做评论,表达“我”的感受喜好。评论是绝对主观的,评论者要有自己的品位,评论甚至也是一个创作。他认为现在的创作者对评论有个心态误区——想要评论者了解他,想让评论者变成他的代言人。这应当是媒体做的事,而不是戏剧评论者。

南京大学的吕效平教授表示:“现在评论和创作是不健康的,很少有剧评人能直率地讲出自己的意见,也很少有创作人能够接受温和善意的否定,哪怕是部分的否定。”作为一个戏剧评论者,吕教授说自己就不和导演交朋友,因为他认为“戏剧评论者与创作者保持一定距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评论处在弱势,本来就容易被钱买去给人站台。评论界本来有年纪大、资历深的评论者,可以强势地自由谈论,但出于好意,想扶持戏剧创作,不知不觉都去给人站台。戏剧评论者的独立性是非常必要的,或许开始是善意的,到后来难免会被侵蚀”。

对此,罗教授也持有相同的看法:“评论不应依附于创作,更不能依附于权利与金钱,也不能用来发泄私愤,而是要讲求对真理、真相、真实的探究,对创作的深度发掘,对创作的鉴赏品评。评论是再创作,是独立的。评论和创作,没有主客体,相互砥砺,相互理解尊重,不狂暴地针对,也不是一团和气,是朋友间的互文关系。”

那么,作为创作者,应当怎样看待剧评,怎样对待戏剧评论者?

罗教授认为,创作者也要有一种自觉的理论意识和批评意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创作者,首先有他信奉的文艺理论,比如喜爱的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等,价值观、审美观会深受影响,然后形成自己的生命哲学、美学趣味、人生观念。创作者应当自觉接受评论家的检验,因为评论家始终在找参照物,可以判断出创作者的作品在历史纵向上的位置,在当下横向水平上的高度。

对于目前的戏剧评论现状,罗教授非常辛辣地指出:“目前是没有评论,评论被评奖取代,评奖成为终极性评论,评论被夹叙夹议式的新闻报道取代。而长期的评论缺席,就导致创作者不习惯看到评论。”

网络“押沙龙现象”

2013年网络上出现了“押沙龙在1966”的戏剧评论,顿时激起戏剧圈千层浪。吕教授很高兴地看到,本来一潭死水的戏剧圈搅动了起来。在吕教授眼中,“押沙龙在1966”就是一个带着假面的侠客,正因为带着面具,才可以讲真话。对于其匿名行为,罗教授却有不同意见。他认为,匿名违背戏剧批评的底线,那就是真实,所谓文责自负。

丁教授曾在微博上与“押沙龙在1966”有过几次对话,他觉得其评论总体来说是严肃的,文章比较尖锐,但还是讲道理的,不是毫无道理的谩骂。丁教授认为,其出名有两个原因。一是匿名,因为匿名,话语可以毫不客气地尖锐,也只有匿名才能畅所欲言。二是,很长一段时间在平面媒体上没有真正的评论,而网络是相对自由的,于是就出现了“北小京看话剧”和“押沙龙在1966”。也正是因为目前戏剧批评萎缩,所以他们才能备受大家关注。同时,评论的缺乏,也造成艺术家批评不起,破坏了评论的气氛。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培养评论的氛围。

自从“押沙龙在1966”在网络出名之后,圈内就有不少对其身份的猜测,笔者同样将这有趣的问题抛给了几位教授。

吕教授从知识结构上分析,认为其肯定是女性,应当是35岁以下,上戏戏文专业,硕士以上学历。吕教授认为她思维敏捷锐利,文章的思辨性强,很难得。罗教授也觉得这些评论风格具有女性笔调,有一股清新之风,也有点凌厉和杀气。罗教授还分析了这些评论文章,很多都是依据外国经典西方理论,肯定是学院派,受过西方文艺思想的熏陶,带有很强的“愤青”、“文青”特点。而其他几位教授,从文章量巨大、质量参差不齐的角度分析,“押沙龙在1966”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的杰作。

关于“押沙龙在1966”的猜测有很多,但其文章还是得到了比较一致的肯定。吕教授还会将其文章拿到课堂上让学生学习,他觉得这些文章可贵在于 “一语中的”。吕教授打了个比方,如果每一句话就是掷一个飞镖,那么普通学生的成绩都在五环以外,而“押沙龙在1966”的这些评论大多在九环和十环。吕教授还发现,她有个基本立场,就是剧场做得再精致都不能讨她欢心,而舞台呈现哪怕粗糙一点,只要有思想性和文学性,她都会原谅和接受。

采访最后,吕教授透露,他正在积极筹办《剧评》杂志,拟今年七月出第一期。新年伊始,回望2013,展望2014,笔者欣喜地看到戏剧圈内的积极变化,戏剧评论的春天是否即将到来了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评论者沙龙戏剧
网络新闻评论者的伦理责任问题及应对路径探析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ABC ENGLISH SALON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沙龙
新闻评论的写作方法讨论和研究
仲夏夜·轻时光生如夏花
新闻评论少不了科学精神
消失的沙龙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