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外国人的视角讲述中国抗战故事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波兰‘哈尔滨人’忆抗战”多媒体报道实践
2015-02-06□文/杨晨
□ 文/杨 晨
以外国人的视角讲述中国抗战故事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波兰‘哈尔滨人’忆抗战”多媒体报道实践
□ 文/杨 晨
中国媒体怎么对外国受众讲好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中国故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波兰语部通过精心策划,巧妙选取报道角度,综合利用多媒体平台,成功推出了“波兰‘哈尔滨人’忆抗战”系列报道,在国内外受众中都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为今后的国际传播报道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抗战 国际传播 国际台 波兰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波兰语部以此为契机,策划了以“波兰‘哈尔滨人’忆抗战”为主体的系列多媒体国际传播活动,在国内外都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鱼多吃,国际传播内涵丰富
此次报道活动以抗战时期生活在哈尔滨的一批波兰侨民为报道对象,波兰语部派记者在波兰采访了这批波兰人中的健在者和他们的后代,并且赴哈尔滨寻访这些波兰人当年生活和见证中国人遭受日军暴行的旧址遗迹。报道历时大半年,横跨中国和波兰两个国家,涉及北京、哈尔滨、什切青三地。国际台波兰语部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多媒体报道方式,分别制作了该主题报道的视频、文字和广播多媒体节目在国内外社交网站、视频网站、新闻门户网站、微信客户端、电视和广播等平台播出。一系列报道在抗战胜利纪念日前后推出,引发国内外受众的强烈兴趣和中波两国媒体的广泛关注。
2015年8月25日,纪录片《夜幕冰城——波兰、中国两国亲历者讲述日本占领下的哈尔滨》在国内视频网站上推出。9月3日起,“国际在线”波兰文网、波兰语Facebook和YouTube账户上同时发布该片波兰文版。9月1日和2日,在波兰语部微信公众号及微博、国际在线中文网发布特稿《波兰“哈尔滨人”忆抗战:在那里我们共同经历好与坏的年代》。9月15日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前期,在国际在线波兰文网和对波广播中推出了该报道的波兰语广播和文字特别节目《波兰“哈尔滨人”的回忆》。
广义的国际传播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由外向内的传播,即将世界其它国家的重要新闻传达给本国民众;二是由内向外的传播,即把本国的信息传达给国际社会。国际台波兰语部正是利用语言和媒体优势,既把波兰人同中国抗战的历史传达给中国受众,同时又以波兰人的视角把中国人抗战的历史传播给波兰受众,有效地完成了一次带有中国立场的重大新闻报道的国际传播。
精心策划,通过波兰人的视角讲中国抗战故事
波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先遭到德国法西斯侵略的欧洲国家,但是同样作为法西斯侵略的受害国,波兰人普遍对中国人民遭受到的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和迫害历史知之甚少,更很少有人知道在日本侵略中国时期在哈尔滨还生活着大概上千名波兰侨民。因此,如果像对国内报道那样,在对外报道中直接介绍日本侵华和中国人民抗战的历史,波兰受众接受起来会比较生硬,缺乏针对性和兴趣。但是,如果以波兰人的视角来讲述中国抗战的故事,尤其是这些波兰人是亲身经历那段历史的见证者,那他们讲述历史的方式方法是易于波兰受众接受的;而且波兰受众通过同胞讲述历史得出的结论也会比较客观、符合事实。
波兰语部从2015年2月开始策划这个项目,搜寻中国和波兰在抗战时期的历史交集。记者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发现,在20世纪初,有一批波兰人来到中国东北的哈尔滨修建中东铁路,并留下来定居生活。这些波兰人出生于20世纪二十年代,成长于三四十年代,五十年代波兰建国后离开中国。他们都对中国抱有深厚的感情,回到波兰后成立了“哈尔滨人”俱乐部,不仅包括在哈尔滨出生的波兰人,其后代包括第二代和第三代也以“哈尔滨人”自居,还每年定期举行聚会活动。他们有的成为了著名的汉学家,有的为中波友好和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些波兰人既是中波两国早期友好交往的见证者,同时也见证并经历了中国东北被日本殖民者统治的历史。请这些波兰“哈尔滨人”亲口讲述早期在哈尔滨生活的历史,主要回忆抗战岁月日军不仅对中国人也对波兰人的残酷统治,挖掘抗战时期哈尔滨的波兰人和中国人互相帮助、共同抗日、共度时艰的故事,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增进中波两国人民的友好,更是让更多波兰人了解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并且通过第三方国家人物之口,驳斥战后日本对战争罪行的遮遮掩掩。
前后方联动,国内国外优势互补
确定报道主题后,还要克服跨国采访的障碍。很多波兰“哈尔滨人”年事已高,不适合国际旅行来中国,只能派前方记者在波兰老人家中采访。国内负责策划的同事要求,前方记者尽可能多接触采访对象,多搜集采访音、视、影素材,以为后续多媒体报道打下良好基础。
利用国际台驻波兰记者站的优势,按照波兰听众提供的线索,找到了位于波兰西北部小城什切青的“哈尔滨人”俱乐部,并与89岁的俱乐部主席斯皮哈尔斯基老先生建立了联系,他也是目前仅存的最年长的在哈尔滨出生的波兰人。2015年3月6日国际台记者参加了“哈尔滨人”俱乐部组织的“波侨环岛”命名仪式以及他们的聚会,获得了很多一手的音频和影像素材,并确定了深入采访对象。
国内后方的波兰语部同事根据前方采访素材和资料,并综合分析后续多媒体节目播出平台,制订出了详细的采访计划和提纲,交由驻外记者第二次采访。今年6月的第二次深入采访中,选取了六位有代表性的“哈尔滨人”俱乐部成员,其中既有在哈尔滨出生和成长的第一代波兰人,也有刚在那里出生就回到了波兰的第二代成员,还有从未到过哈尔滨但是从父母那里得到很多哈尔滨回忆的波兰人。他们共同回忆抗战岁月的历史,对同一话题从不同的角度做出回应。
在拿到波兰采访对象的素材后,开始筹备国内部分的采访,此时距离9月初节目播出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根据波兰老人回忆中提到的地点和事件,国际台记者先后两次赴哈尔滨采访俄罗斯和波兰侨民研究专家、老哈尔滨人,走访哈尔滨档案馆、城市规划馆、皇山波兰人墓地、天主教堂、波兰商人旧宅以及731遗址纪念馆等。在北京又采访了波兰驻华使馆新闻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专家和新华社前驻波兰资深记者等。
通过综合调动国内和国外记者资源,既采访到了宝贵的波兰“哈尔滨人”亲身口述和历史资料,又在哈尔滨旧地重访,带着这些波兰老人的回忆,逐一验证,做到了历史和现实的统一。
□ 波兰国家电台转载“波兰‘哈尔滨人’忆抗战”相关报道截图。
多平台,多特点
此次多媒体报道分别呈现出视频、文字和广播三种形态的成品,并且是中文和波兰语双语版本。
在制作视频纪录片《夜幕冰城》时,最初构想做一部以口述历史为主的纪录片,如果安插一个主持人进去就会有点画蛇添足、不伦不类的感觉,而且与口述人的关系不好协调。所以在最终的剪辑里,导演没有使用主持人配音,而是使用了大量拍摄的空镜头来弥补没有主持人的所谓“缺憾”,真正做到了用镜头语言来说话。这样,主题更加突出,而且结构清晰。
在文字专稿《在那里我们共同经历好与坏的年代》里,记者补充了更多的采访细节和史实资料,更加突出波兰人、哈尔滨和抗战三者之间的紧密关系。
在波兰语广播节目《波兰“哈尔滨人”的回忆》里,充分贯彻外宣“三贴近”原则之“制作贴近国外受众思维习惯的节目”要求,力争做到符合波兰听众收听习惯的广播节目。在30多分钟的节目里,音响多达40多处。除了人物音响外,还有现场背景音响以及配乐,让听众平均几十秒内,耳朵就会听到一个新的声音,增强了节目的生动性,调动了听众的收听兴趣,可以说做到了用声音说话。节目的结尾处是一位第二代波兰“哈尔滨人”朗读自己写的表达波兰人和哈尔滨感情的诗,圆满收尾。
国内外传播效果显著
虽然国际台波兰语部主要负责对波兰传播,但我们也利用资源积极做好“对内外宣”。视频纪录片《夜幕冰城》中文版在优酷纪录片频道上线后,受到了网站的特别关注,该网站迅速将该片放置首页进行推介,并将其纳入了优酷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专题中。仅一周时间,在优酷网总播放次数已超过70.6万次。凤凰网上播放次数近16万次,获“赞”超4000次,收藏近1000次,评论近200条,站外转发95次。国内其他各视频网站也均有转载播放,总播放次数已超100万,收视效果显著。随后,黑龙江卫视也在其品牌节目《新闻周刊》中播出,并且得到业内同行的高度赞赏。特稿《在那里我们共同经历好与坏的年代》在“国际在线”中文网站发布后,得到了数十家国内各大媒体网站转发。
波兰“哈尔滨人”系列报道在波兰推出后,还得到了波兰受众的众多反馈。截至目前在获得的多位网友评论中,其中一位兹比舍克(Zbyszek)波兰网友留言:“做这个片子很好,让更多的人知道那段历史,知道日本人是什么样的。尽管事实清楚,但他们从不认错,甚至还把属于中国的钓鱼岛说成是自己的。”波兰语部的忠实听众卡林斯基(Kalinski)认为:“在波兰乃至整个欧洲对于二战中亚洲战场的情况了解较少。中国可以通过举办纪念活动来吸引世界,特别是欧洲人的关注,让他们了解当时亚洲战场的情况,认识中国在战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系列报道激起在华波兰人热烈反响,波兰驻华使馆看到“波兰‘哈尔滨’人”系列报道后给予高度评价。陪同波兰众议长参加国庆阅兵的波兰驻华使馆新闻官姚伟涛(Wojciech Jakobiec)表示,这种报道的价值在于以历史见证者的眼光看复杂残酷的过去事件,记录见证者的珍贵回忆。让我们意识到战争对老百姓生活有多么深刻的影响。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