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念报道如何书写历史
——品评《悲壮的起点,不屈的抗争——1931-1937年局部抗战启示录》

2015-02-06陈文举

中国记者 2015年10期
关键词:抗争抗战局部

□ 文/陈文举

纪念报道如何书写历史
——品评《悲壮的起点,不屈的抗争——1931-1937年局部抗战启示录》

□ 文/陈文举

在众多抗战题材的新闻报道中,标志着抗战全面爆发的1937年“七七事变”后的历史,得到媒体较多的着墨。而1931—1937年这段可歌可泣的6年局部抗战史稍显沉寂和单薄,这不仅体现在历史学界的研究分水岭,而且在相关的新闻报道中表现尤为明显。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到来前,新华社组织记者奔赴东北三省、河北、内蒙古、上海等地,寻访1931-1937年发生在中华大地的那段抗争史,遍访坚守14年抗战的抗联足迹、江桥抗战、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旧址及英雄家属后裔、研究学者专家,采写了重头文章《悲壮的起点,不屈的抗争——1931—1937年局部抗战启示录》(后文简称“《启示录》”),于2015年8月10日播发。在短时间内被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广为转载和传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作为新闻传播领域的特殊种类,纪念报道绝不仅仅是重温历史,缅怀历史,相比较而言,思想性、可读性、启示性应成为衡量报道质量的重中之重。《启示录》一文相对不少纪念报道而言,较好地实现了上述目的和要求。

主题与历史

《启示录》这篇通讯选题的价值和意义,从这段历史较少出现在大众视野就体现出来。除了纪念“九一八事变”之外,包括东北抗联在内的英勇抗争的这段局部抗战史涉及太少,这固然与之前强调“8年抗战”的史学论证有关,也与这段历史是“耻辱的开始”“未放一枪一炮”的认识误差有关,因这段历史长期以来容易被忽略或被遮蔽,也让该文在史料的叙事中占得先机。

纪念报道的价值在于追溯历史,观照现实,启迪未来。要实现这一目标,主题的开掘是报道成功的基础。在主题的开掘上,《启示录》从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起点、拉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高度谋篇布局,将落脚点放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生死攸关之际,作为重要力量肩负起民族的重任,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在东北独立领导抗日力量发挥主导作用等重大历史史料上,从而揭示民众觉醒的悲壮历程,从血与火的淬炼中诞生的伟大的抗战精神,以及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魂所在。

主题与历史的咬合则是还原现场的最佳手段。文章以历史回溯、纵横交织的方式,分“这个战争,从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义勇军领袖都是共产党员”“这块土地是我们的”三大板块展开叙述,彰显了局部抗战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在其中的先锋性作用和同胞们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的坚定捍卫,既有对抗战历史的打捞和挖掘,又有重点的突出,且以爱国热情为贯穿其中的纽带,将全文紧密地交织在一起,通篇读来,给人以一气呵成、意犹未尽之感。在梳理和集成丰富历史材料的基础上,文章以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较为详尽地展示了东北军驻北大营620团的第一枪、辽西抗日义勇军、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一二九”学生运动的爆发,直至最终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新闻事实的过程,并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分析解读,其价值显然与传递单一信息的体裁不可同日而语,加深了读者对1931-1937年局部抗战的全方位了解。

与此同时,记者用凝重的笔触、客观的形式对抗战的悲壮过程进行分析解释,从而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了报道的内容。报道没有停留于对史实的重复陈述,而是以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对大量的、复杂的新闻素材进行分析、归纳、梳理、加工,带领读者进入一个个复杂、壮阔的历史场景,以穿针引线的文字探寻和解释历史的归因,并将之与民族复兴的梦想相勾连:“一个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籍由无数悲壮的牺牲,从这里浴火重生。”

宏大历史与细节表达

抗战全面爆发前的6年,波澜壮阔,充满了不屈的抗争和残酷的牺牲,非一篇短文可以尽述。作者在充分掌握历史和现实材料的基础上,精心挑选有代表性、极富感染力的历史细节,以不长的篇幅,勾勒出抗日战争的宏大画卷,提纲契领地点出局部抗战对全面抗战的精神孕育作用,可谓四两拨千斤。

历史细节的象征表达,照进现实。在强敌入侵、民族危难之际,中国的抗日战争从“悲壮的起点”开始。记者选取了一个典型细节,既是历史事实,又在冥冥之中隐含着巧合与象征:“东北军驻北大营620团团长王铁汉接到了‘不抵抗,等候交涉’的指示后,忍无可忍,违令阻击,持枪杀出一条血路。”正如王铁汉最终“杀出一条血路”一样,中国的抗日战争在经历了14年艰苦卓绝的战斗之后,换来了最终的胜利。“落败的北大营旧址定格了那个耻辱的夜晚,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依旧肃穆庄严,两地相距还不足5公里。”——“它们是中国抗日战争真正的起点和极富象征意义的终点。”

又如,在展现“不屈的抗争”时,作者采取了欲抑先扬凸显细节的手法。先看今天的东北大地,“山川竞秀,沃野千里。冬天,是滑雪爱好者的乐园。夏日,是民众消暑胜地。”随即将镜头闪回到80多年前抗联老战士周淑玲和黄殿军充满细节的回忆:“环境异常艰苦,只能靠野菜、树皮、草根充饥,被围困的时候一根萝卜坚持一个礼拜。有时候吃不上饭,只能喝尿。”“饿得皮包骨,我们还是坚持与日伪军频繁作战,饿死、冻死和战死者不计其数。”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穿插对照,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后人铭记历史,勿忘先烈:为挽救国难的抗日将士们挑战人类生存极限的方式是何等惨烈!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中国共产党人付出了如此巨大的牺牲!

细节中的人物凸显历史的宏大力量。历史不仅是由史实构成,更是由人构成,由那些走在时代前列、体现时代精神的英雄所书写、所构筑。因此,报道事实,要通过的人的行动来体现。对人物的细节化表达,更勾画出这幅历史画卷的悲壮、凄美。习近平总书记9月2日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记者的笔下,为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人物们从历史的画卷中走出来,走到我们的面前,鲜活立体,毫发毕现。

孙铭武的昂首陈情、陈翰章的父子“反目”、赵尚志之父的沉郁坚韧、马占山将军的拍案而起……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充满血性的、大写的人,正是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构筑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史,而这些远去的历史事实因“人”而生动,因“人”的可歌可泣而具有永恒的价值。

当年涌动在白山黑水间不屈的信念,通过这些英雄个体的言行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全家30余人作为“反满抗属”被追捕,房屋地产全部被没收的情况下,孙铭武昂首陈情:“国破家亡,有产何用,倘东北有光复之一日,讵患其没收耶!”言辞慷慨,大义凛然,国难当头毁家纾难、决不放弃抵抗的神情跃然纸上,给人以极大的感染。

抗联英雄赵尚志之父在作者短短的白描中,沉郁坚韧,予人以极大的震撼。赵父得知其子死讯后没有落泪,平静地对家人说:“我死后,在我坟前戳个板儿,上面写上‘赵尚志之父’五个字足矣。”

思想的叙事与议论

体现思想性,需要正确处理纪念报道的叙事与议论,这是本文另一个成功的实践表达。作者洞幽烛微,以旁观者的身份客观叙述,但历史的启示力透纸背,从丰富和悲壮的史实中生发出拳拳的忧国之心、爱国之情。这是通过夹叙夹议的文字娓娓道出的结果。这些文字既是新闻报道本身,同时又超出了一般的报道而具有了历史的意义,超越于一时一地的价值而具有了历时性的内涵和力量。

突出史料的思想性。该文不仅仅有紧凑的结构、流畅的语言,更为突出的是以史实和思想取胜。作者将自己的思想寓于恰到好处的议论中,善于用议论作过渡,让议论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使文章衔接自然,又增加了文章的深度。在回顾了东北抗战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东北14年抗战中,有70位以上的中共将领献出了生命”“仅在1931年到1937年间,抗联歼敌就达10.35万人”后,记者从中引发的议论自然而然却惊人猛醒,如“局部战场的抗战,牺牲惨烈、何其悲壮!”“84年沧桑,历史在冥冥中总有些巧合,昭示出正义的真谛。”

基于历史的叙议交融。这篇报道寓议于叙,不露痕迹,使人难以区分哪些段落是叙,哪些段落是议,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表现技巧。如“为了这块土地,为了最后的胜利,无数英魂长眠在白山黑水,长城内外。”“无数的牺牲换来了最终的胜利。”回望历史后平实的叙述,充满了悲壮之情和难平之绪,作者的议论也与叙述一起,成为水乳交融的整体,不可分割。

在报道的最后部分,作者以历史的启示作结:“回首那悲壮的6年,那些在抗争中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起自民众的觉醒,化成民族的意志。四万万同胞在她的先进分子带领下,英勇投入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的滚滚洪流。历史无言,精神不朽。”寥寥数语,将6年局部抗战的最重要意义点出,有烘云托月之效果。而这些议论之所以精彩,是因为记者写出了自己独到深刻的见解,且用如此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来,达到了“人人意中之所有,人人笔下之所无”的境界。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中心;报道原文载于2015年8月11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时的标题为《1931-1937:局部抗战启示录》)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

猜你喜欢

抗争抗战局部
局部分解 巧妙求值
非局部AB-NLS方程的双线性Bäcklund和Darboux变换与非线性波
Enabling the Movement
Enabling the Movement
我们家的抗战
顺命或抗争,接着《天注定》往下讲
局部遮光器
吴观真漆画作品选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