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作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2015-02-05刘良安
刘良安
在教学中,我们要把素质教育贯穿于职业教育的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也应充分利用作文教学,对学生渗透素质教育。
古人云:“文无定法。”是不是作文真的无法可循?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文章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固定的模式,但并非无规律可依。“无定法”恰恰道出了写作的一个真谛——不求其形,但求其意。正因如此,在我国漫长的文学史上才有了风格迥异、灿若繁星的文学样式:先秦散文、两汉大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不同的“法”、不同的思维方式催生了文学样式的丰富多彩。
鲁迅先生在逝世前一年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时说:“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多看和练习——这就是写作的“要道”,这就是写作的规律,同样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由之路。而我们许多老师只注重练习,忽略了让学生多看、多想。
多看包括阅读(看作品、书籍)和观察(看社会、人生),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
首先,说一下观察社会、人生的问题。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不少学生认为文章无物可写,或者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件事:老师冒雨家访、同学助人为乐、父母谆谆教诲等,没有一丝新意,让人读了昏昏欲睡。为什么会这样呢?就因为学生们不熟悉社会,不懂得观察人生世相,还自以为网络世界就是现实世界。这样的学生走向社会也会被人视为“书生气浓”、素质低等。《红楼梦》第五回里曾有这样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客观世界的诸般事物都能洞察明白,就是“学问”;现实生活中,人情世故都能熟悉、通达,这样就自能“化”作文章。如果学生做到了这点,写作时就不会感到无物可写,也不再是空话连篇。
我国古代的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正是有了“行万里路”的丰富经历,才写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屠格涅夫所说的“生活是一切艺术家的永恒的源泉”也正是此意。
其次,再谈谈“多读”的问题。古人讲写作,每每要强调“多读”。诗圣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说如果万卷书你都读通、读熟了,下起笔来就会轻松自如有如神助。正因如此,他才有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些流芳百世的佳句。所以学生要想写好文章,除了要有生活的体验做素材,还必须多读别人的文章。语言学明确告诉我们,创造性的模仿是人们获得语言的主要途径。写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汉代大辞赋家杨雄说过“能读千赋则善赋”,还有清代诗人孙沫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很好地说明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我们中职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读书人是幸福人》的文章,里面就指出读书可以给人精神的感化和陶冶,“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中学得人格的刚烈”。多读可以让我们“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多读可以让我们汲取大家文中的灵气,多读可以让我们的文章有一种内在的恢弘气势,从而去吸引读者、感染读者,也让我们自身素质得到提高。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有些学生的作文感情丰富,扣人心弦,很能打动人;也有一部分学生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写不出好文章。为什么学生们基本相似的经历和学习环境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恐怕主要原因就是有的人读的书太少,不能领略古人名家作文的那种气概风范。
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也是学生素质高低的表现,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我们班有位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十六年前的一个冬天的夜里,雪花衔着我来到了这个世界。”这个“衔”字用得很新,我及时在班内表扬了她这种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她写作的积极性。
总之,我们应在作文教学中的每个环节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从而使他们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责编 陈 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