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法国设计师的艺术反扑
2015-02-05何蒨
何蒨
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最近正在展出的设计艺术展“正反面——八件图像作品”(Recto Verso : 8 pièces graphiques),由八位来自法国的平面设计师/小组参展,分别是Akatre小组、Christophe Jacquet、Fanette Mellier、Helmo小组、Jocelyn Cottencin、Mathias Schweizer、Pierre Vanni,以及Vier5小组。展览现场分配给每位设计师/小组一间面积在30平米左右的空间,由设计师/小组自行创作,从设计、艺术两种立场切入,呈现他们所理解的设计师与艺术家的身份关系。
如今,设计师身份所拥有的优势不容置疑。在设计与艺术的边界越发模糊、审美日常化的今天,设计师位于市场需求的前沿,时刻有成为明星的可能,这都不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能够轻易获得的关照。但是,传统的艺术共识似乎也认为,设计是为了迎合顾客的需要,创作受限于外部要求,因此难以称为独立的艺术创作。设计创作的艺术价值一直是法国艺术界讨论的热点。这次展览追随的仍是这个框架,立足点则是当代设计师的“艺术反扑”。所谓“反扑”,即设计师从创作语言出发,将更多艺术性注入到设计中。显然,在商业社会与消费主义极度发达的今天,这样的反扑会遭遇来自顾客的阻碍。设计师必须不断地调整策略,让自己的艺术语言进入流通渠道。在这种不断摩擦和彼此适应的过程中,当代设计的艺术性才得以显现,并展现其与纯艺术创作之间的张力。
参加展览的八位设计师/小组年龄跨度不一,包括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生人,其中既包括设计界前辈,也不乏设计新人,但都在各自领域获得一定知名度。展览邀请设计师/小组对以往的设计成果进行“艺术回顾”,也可以通过纯粹的艺术语言,对自己的设计师身份进行再定义。八个空间内的作品呈现方式不一,包括平面设计、装置、雕塑、行为与影像。
展览从Christophe Jacquet的作品空间开始,他也是最早利用艺术语言质疑设计师身份的先驱者之一。Christophe Jacquet出生于1955年,毕业于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于上世纪80年代数码革命开始时投身设计工作。他是最早利用电脑及扫描仪进行创作的设计师之一,曾利用扫描和摄影的形式创作了大量静物作品。在他的创作中,观众总能观察到设计师对造型艺术与平面设计边界的不断挑衅。对于Christophe Jacquet而言,平面设计首先应当是一门图像艺术,这也是他对自己的身份定位。本次展览中,Christophe Jacquet带来的系列作品题为《亲爱的》(Chérie),占据展厅最大的空间。创作者意图呈现一套无限循环的视觉逻辑:即在数码技术的运用过程中,不断纳入社会景观与海洋生物的图样,形成一套不断循环的视觉与符号对话系统。观众首先看到印有“亲爱的”字样的粉红色小招牌被反复并置于整面墙上。随着观众的位移,充满商业气息的景观让位于经过数码重构的工业空间摄影、扫描仪再现的海洋生物,又或是以数码影像记录的带有色情暗示的女性身体轮廓。在部分图像中,Christophe Jacquet特意加入了带有象征意义的鲑鱼。这种能够同时生活在海水与淡水中的生物,也暗示了创造者对自身身份的解读。
在视觉效果上,三人设计小组Akatre无疑最为引人注目。这个神秘的、拒绝媒体报道的设计小组带来的作品是雕塑《2.5吨》,以及一本配有三段电子音乐的艺术家书《924页》,书中介绍的是Akatre以前的作品。显然,Akatre并不打算浪费观众的时间,让他们猜测设计师的意图与身份。黑色空间里的巨型正方形雕塑,由2.5吨边长4公分的木条反复横竖排列搭建而成。所有的木条经过碳化处理,一端全部呈现为黑色,碳化程度沿着木条整体慢慢过渡,到另一端显现出原木质色。这个巨大的渐变黑色正方体几乎充满整个空间,与同样是黑色的展览空间形成完美共振,附上颇有压抑感的电子频率音效,观众可以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件当代艺术作品。
然而,当你仔细观察与雕塑配套的、嵌套在黑色墙面上的影像作品时,你又会感到Akatre的设计师身份仿佛无处不在,但是难以把握,似乎随时会消失在漫溢整个空间的艺术气质中。Akatre带来的影像作品,延续了雕塑碳化的过渡手段,转变为影像中的平面“覆盖”。那种“漫溢”的气质,从木质的碳化过渡,到影像中逐渐覆盖自然风景或人像的黑色流滴液体,在慢速播放中被观众捕捉为一种静观式的审美。有别于极简主义的构思与观看模式,Akatre强调材料的物质性,将材料的视觉多样性在影像中不断演化,极大地丰富了观看者的视觉经验。影像作品中“漫溢”的力度,可以表现为对风景的缓慢遮蔽,如黑色液流侵蚀自然的过程。这种力度也会逐渐加强,转变为高压液流对人体的冲击。这种冲击,由于施加在肤色各异的模特身上,视觉效果既有明显的设计因素,也让观众感受到Akatre对社会身份问题的关心。
另一间引起观众好奇的作品空间,来自设计师及造型艺术家Jocelyn Cottencin。这位以跨界闻名、但又热衷于字体设计的创作者,让人难以将他简单定义为设计师或艺术家。Jocelyn Cottencin的创作手段十分独特,使他的身份自然而然地游离在两者之间。例如,他将身体表演与舞台在场转变为字体设计的素材来源。艺术家邀请舞者摆出不同姿势,舞者的衣服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作为字母之间的连接点,然后通过摄影,将舞者多样的姿态如扫描般记录下来,从而形成别具一格的字母字体,再以这些字体进行平面设计。在行为与影像作品《丰碑》(Monumental)中,Jocelyn Cottencin更进一步发挥了身体与舞台的优势,尽可能地扩展了当代创作的跨界魅力。艺术家在世界各大城市选取了多件具有历史意义或大众熟知的艺术作品和社会事件,例如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美国《生活剧场》(the Living Theater)著名剧目片段、让-巴蒂斯·卡尔波为巴黎歌剧院创作的舞者雕塑群,以及占领华尔街运动的祖科蒂公园(Zucotti Park)现场等,并通过与12名舞者合作,将这些视觉画面通过舞蹈演员的肢体及身体运动,再次连贯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整个行为表演延续45分钟,舞者穿着随意,但在色彩上与参照作品有所呼应。Jocelyn Cottencin在大众的图像记忆与个人的创作手段中搭建了一座桥梁,将人类的身体塑造成具有多种可能性的灵感来源。
Vier5由两位出生于德国、在巴黎定居的设计师Achim Reichert和Marco Fiedler组成。其中一人学习平面设计,另一人学习艺术史。他们对艺术、时尚与奢侈品的关注,对创作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他们在设计过程中,极力维护造型艺术的维度,甚至刻意削弱信息的可读性,这样的艺术手段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顾客的审美方式。在这次展览中,Vier5将展厅分为两部分,墙面用于展示他们为一些双年展及艺术节设计的海报,而展厅中央则依次更换四件系列作品,包括电影、时尚走秀装置、为第二届卡塞尔文献展准备的平面作品,以及Vier5的设计杂志《童话》(Fairy Tale)。在我们看到的走秀装置环节中,Vier5小组录制了一系列普通人身着随意衣物,模仿T台走秀的环节,投射在坠下的幕布上,观众可以由此看到艺术家对时尚话题的某种反讽。
Pierre Vanni是一位80后设计师,毕业于法国图卢兹实用艺术学院,对综合类图像的参照问题十分感兴趣。他经常借助3D技术探讨数码形象与人类感官之间的微妙联系。这样的研究方向似乎更接近一名艺术家。不过,他为这次展览带来的作品,却刻意强调了自己作为设计师的一面,即他自2012年开始为Google构思的一系列作品《Google讲故事》(Google raconte)。这是一套类似连环画的平面设计。Pierre Vanni构思了一个带着面具、头顶礼帽、身披长斗篷的神秘人物。这个传奇人物将经历一系列冒险,而场景都与Google有关,例如Google图书馆、Google地图,甚至是幽秘的黑暗网络。展览现场展示的正是设计师为这个人物进行的平面构思,观众可以像翻看连环画一样了解Pierre Vanni讲述的冒险故事。
Mathias Schweizer作为一名平面设计师,更关注创作过程中的图像符号问题,并对那些时刻包围我们、却被我们忽略的图像感兴趣。他为展览带来一套六件装置,命名为《翻转》(Invert)。事实上,这是六件彼此交叉为十字结构的海报,画面的交叉性促使观众思考对立意义的图像。Mathias Schweizer将这些装置视为雕塑,并在墙面上增加了一些带有个体记忆的影像,为空间带来一些私人气息。Fanette Mellier的装置《回放》(Replay)通过两个特别定制的展柜,展示多年以来她为各大出版社、艺术机构等设计的平面作品,包括名片、海报、书籍、笔记本等。设计师还在其中点缀了自己的个人创作作品,通过空间关系与色彩的呼应,邀请观众思考她的设计与创作手段的差异。Helmo小组的两位设计师Thomas Couderc及Clément Vauchez,已经在一起工作近十年。他们更关注设计领域,创作以海报、出版物、字体设计为主,其作品经常出现在法国文化界。对于Helmo小组而言,平面设计与艺术创作之间根本不存在隔阂,是设计师的意愿主宰每个设计方案。这次,他们带来特意为本次展览创作的《X+X+》。这是一套可以旋转活动的装置,展示设计师在日常图像制作中如何引入艺术思考。观众可以通过操作装置进行不同的图像组合,感受不同的视觉效果。
总之,这八位法国设计师通过各自的创作方法,探讨了商业设计与艺术创作的边界,并且将创作者的身份思考置于探讨的重点。参与“正反面”展览的设计师,不愿意再走前辈的老路,即通过社会或政治问题来探讨设计师的社会身份。他们更愿意从艺术语言本身出发,从语言批评的角度强调自身的定位。这次展览给观众提出如下质疑的机会:如今,平面设计师到底是一名传媒高级技术人才,还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但无论如何,艺术思维的活力才是设计与创作得以彼此自由穿梭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