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羊肉味最鲜
2015-02-05杨忠明
杨忠明
20世纪80年代初,沪上书画篆刻家钱君陶先生同我谈起真如古镇时,很兴奋地说:那里有许多明清老屋很入画,真如寺额枋上还遗留着700年前的元代墨迹;真如羊肉味最鲜,常吃羊肉可以强身健骨补血。他解放前曾去吃过几次,感觉比他家乡海宁的羊肉还要入味!卜居真如30多年的我,发现来这里羊肉馆吃羊肉的朋友几年来总是几个老面孔,春夏秋冬,一盅老酒、一盘白切羊肉或羊杂碎,蘸着一种深褐色黏稠的调料,边吃边聊,最后,再呼噜呼噜吞下一大碗羊汤面,一种享受美味快乐的咀嚼声夹杂着羊膻味融化在晨光中,升华成一片青紫色的烟雾,屋外不远处从杏黄色墙体的古寺内隐隐传来一阵阵鼓乐,伴随着素食者的诵经声……
今年90岁高龄的周老伯是镇上羊肉老饕,他说:“已有200年历史的真如羊肉为何长盛不衰?从前真如属嘉定,农民伏天喜食羊肉。旧时,每天凌晨三点半,农民上街吃茶,四点半许,进羊肉馆要上一碟羊肉、一杯白酒、一碗羊汤面,吃完下田最有气力。后来许多老农民就此吃上瘾,引得街上有的居民也常常来尝尝。”解放前,这里有6家羊肉馆,当以北石村的王阿桂烹制出来的白切羊肉最佳。周老说,他曾看见阿桂杀本地山羊,带皮切块出水后放入一个有陈年老汤的大锅中烧煮,那个羊肉呵,色泽淡红,香气四溢,入口鲜酥,当然要蘸点酱料,食之难忘!听说前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先生早年也曾随他的祖父来真如品尝羊肉,有一次,来此地视察还买了1.5千克白切羊肉回北京。
真如的红烧羊肉也有特色,史料记载:在乾隆年代,真如羊肉名震江南,一条老街上竟有30多家羊肉馆。民国年间,镇上扶栏桥东有赵群林、赵云山兄弟在北大街卖红烧羊肉(又名生糟羊肉),用稻草作柴,大灶头上烧出来的红烧羊肉香鲜、卤浓,嚼之糯黏、肥甜;多汁,又不腻,酥烂;而且又不碎。但一定要出锅趁热吃才最佳。
又是几十年过去了,真如古镇桃树浦里的木船、河边的明清老屋、街上的青石路、行走的老农早已烟消云散。但是,每届春暖,河边桃红柳绿,一片缤纷灿烂,那口烧了200年羊肉的铁锅里浓香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