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切实的爱”与“梦想中的爱”

2015-02-05张继强

文教资料 2014年30期
关键词:舍勒

张继强

摘   要: “梦想中的爱”渴望的是急功近利、立竿见影,渴望做出人人注目的壮举;“切实的爱”与之相比则是严酷的和令人生畏的,因为它可能需要经历漫长的熬炼。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舍勒都对两种爱的价值基础进行了剖析,发现了启蒙运动所倡导的博爱主义中所隐藏的危机。

关键词: 切实的爱    梦想中的爱    陀思妥耶夫斯基    舍勒    启蒙运动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书中,通过一位信仰不坚的地主太太与佐西马长老的交谈为我们展开了“积极的爱”和“幻想的爱”这一话题。现在让我们回归到当时二人对话的场景,作为一名见证者参与这一历史性的对话。

一、修道院内灵魂的碰撞

这位女士在见到她所敬仰的佐西马长老为穷人祝福之后,不禁潸然泪下。她对长老说的第一句话即是“……我明白了人民对您的爱戴,我自己也爱人民,我愿意爱他们,怎能不爱人民,怎能不爱我们出色的、伟大而又质朴的俄罗斯人民”!从她的开场白与作者对她的简单介绍让我们对她本人有了简单的了解。她真诚地对长老表示了感谢之后,艰难地提起了自己的痛苦——“不信上帝”。她在战战兢兢地表达了自己的这一难言之隐后,长老回答说:“不必管我会怎么想,我相信你的苦恼是真实的。”地主太太在得到了长老肯定的回答后,她将自己思考之后所产生的疑惑一一摆了出来,现在让我们跟随“医生”——佐西马长老,对其病情进行诊断。我们所探讨的问题就产生于这位太太的痛苦的灵魂深处。

地主太太坦率地问,怎样才能证明上帝的存在?如果上帝不存在,那我所谓的信仰岂不都是虚空,照样会像其他不信的人一样,死后“坟上会长出牛蒡草来”。长老回答说:“……但要证明实在办不到,确信其存在则是可能的……通过[‘切实的爱的经验。您要设法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去爱世人。随着您在爱世人的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您也就会确信上帝确实存在,相信您的灵魂确实永生不灭。”地主太太困惑地说,自己确实很爱人类,有时候甚至会梦想撇下一切,去当一名随军护士,照顾伤病员,自己“愿意吻那些脓疮”。接着,她自问:“在这样的生活中我能熬多久呢?”当自己的付出一直得不到肯定,那自己面对这些“毫无感恩之心”的人时,自己是不能承受的。我的付出必须伴以立即的报答,否则我坚持不下去。佐西马长老没有立刻回答她的问题,而是讲起了从前一位医生和他谈话时开的一个令人心酸的玩笑。医生说:“我爱人类,但我对自己实在大惑不解:我越是爱整个人类,就越是不爱具体的人,一个一个的人……我对具体的人越是憎恨,我对整个人类的爱便越是炽烈。”

怎样克服这种绝望呢?长老回答道:“在爱的征途上永远不要害怕您自己的怯懦心理,甚至对您在这过程中的不良行为也不必怕得要命。很抱歉,我不能对您说什么动听的话,因为与‘梦想中的爱比较起来,‘切实的爱是一件严酷和令人生畏的事情。‘梦想中的爱图的是急功近利、立竿见影,渴望作出人人注目的壮举。怀着这梦想确实连命也舍得,只要这过程不持续很久,而是像在舞台上那样快快结束,只要人人都瞧着他表示赞许。‘切实的爱则需要工作和毅力,对于某些人来说,兴许还是一门学问……”

这同样也是折磨思想家伊万的难题。伊万认为“恰恰对邻人是不可能爱的,只有对远一点的人或许还可能......”他讲到一个圣徒救助一个饥寒交迫并且饱受疾病折磨的人的事情时,他“深信这样做是一种伪善的矫情,是出于义务所规定的爱心,是硬拉到自己身上的宗教惩罚”。因此他得出结论——“要爱一个人,必须让那个人躲起来,只要他稍一露面——爱就没了。”他坦白承认不知道问题是在于“人们的恶劣品质,还是他们的本性使然”。但是他相信人们不可能真正地感受到对方的痛苦,“因为他是另一个人,不是我,况且很少有人愿意承认别人是受难者(好像那是一种头衔)”。他敏锐地观察到人们更多的只是高高在上地施舍,而不是真正地去怜悯。他说:“抽象地爱邻人还可以,或者从远处爱也行,但在近处几乎绝不可能。倘若一切都像在舞台上跳芭蕾那样,乞丐出场身穿丝绸破衣服,戴着破花边,一边乞讨,一边翩翩起舞,那时还可以欣赏他们。欣赏,但毕竟不是爱。”

二、对启蒙主义中的“博爱”思想的审视

陀思妥耶夫斯基面对伊凡的尖锐的质疑声,开始审视近代发源于欧洲的启蒙主义中的“博爱”思想。“陀思妥耶夫斯基着重分析了真正的博爱与启蒙范畴中的自保、自利、自决原则的不相容,认为如果只是要求平等权利,利益均分,是不可能达到博爱的,相反,博爱是要求奉献和牺牲的,这不是泯灭个性,而恰恰是最高的个性。他认为:欧洲人把博爱当作人类的伟大推动力来谈论,却没有想到,如果事实上没有博爱,那么博爱也就无从谈起。博爱是无法造成的,因为它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存在在天性里面的。”

舍勒从价值现象学的角度对近代启蒙主义所宣扬的“博爱”主义的价值根基进行了清理。他认为,近代启蒙运动所宣扬的“博爱”主义中的“爱人”看重的是人的外部需求得到满足,注重满足人的感官欲望,但精神的需求却越来越被压抑,甚至被边缘化。博爱主义的“爱人”并不是为了追求人之为人的自由和尊严,同时拒绝承认人为了尊严应当忍受苦难,它所渴求的只是现实的利益本身。为了获得可见的利益,它不惜将人性中的客观存在的价值差异拉平,让人愈来愈成为所谓的“平等”的平面化的群体人,而非一个个鲜活的个体。

感觉欲望得到满足后的快乐和被拒绝后的痛苦成为了这一新“博爱”主义的核心。启蒙主义的“博爱”的价值根基不再建立在上帝之国的神圣价值基础之上,而演变成为施爱者对于他人的福利的促进,并且注重观察这种行为是否能促进社会成员的“总体福利”的增加。

舍勒认为近代的“博爱”的观念以及“人本主义”的思想的价值基础是源于怨恨。在“上帝死了”的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抛弃了人身上的“神性”基础,不再认为“天赋人权”是人人平等的基础,取而代之的是“单纯的人”。这种观念下的“人类”的范围仅仅被局限在当前、可见的作为自然生物之一员的“人”,而祖先与“邻舍”都被撇弃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舍勒在对启蒙主义的清醒的批判中取得了共识:人不能抛弃神圣的价值根基而空谈“博爱”。因为剥夺了人身上的神性,那人就将被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所奴役,所谓的“爱人”将变得空洞无物。在对病因进行剖析的同时,陀思妥耶夫斯基亦从俄国东正教的传统的精神资源中汲取力量去面对人本主义中所隐含的精神危机。

三、接受神圣之爱的维度

在此,让我们看一下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宗教背景。俄国作为信奉东正教的国家,天国是人民所渴望的灵魂的归宿。作者在扉页引用《约翰福音》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约翰福音12:24)基督信仰的核心是十字架,即舍己的爱。耶稣作为神,道成肉身,经历人世间的种种诱惑与苦难,最后被钉于十字架,成就上帝的救恩计划。他对世人的爱是切切实实的,将人类从罪的捆绑中拯救出来,将自由归还给人类。

《圣经》中记载耶稣走向十字架之前,在客西马尼园祷告时也曾深感痛苦,他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正因为耶稣亲自经历这些痛苦,所以才能体贴人的软弱。神对人的最大的诫命就是爱,第一,要尽心、尽力爱主你的神;第二,要爱人如己。另外,使徒保罗的关于爱的教导也是至今被人传颂。“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爱是很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家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书13:1-8)

爱的功课也许需要整整一生来学习。佐西马长老回忆自己的哥哥时说道,这个年轻人最初坚称“根本没有上帝”,可是在他猜到自己身患绝症时,他的生命竟被彻底翻转了。他开始用自己即将走到人生尽头的残缺的生命去爱此前一直被他忽视的身边的人。他对前来点灯的老保姆说:“点吧,亲爱的,点吧,过去我不让你们点,我真该死。你点灯的同时在向上帝祈祷,而我也乐意为你祈祷。”

当母亲看到他“夜里发烧、咳嗽,胸膛都快被给撕破了”时,就说,你哪里还有什么快乐可言!他劝母亲不要哭,答道,“活着就是天堂,我们人人都生活在天堂,可就是不愿理解这一点”。

“母亲,我们每一个人在所有的人面前都是有罪的,而我是最大的罪人。”

他向小鸟认罪,请求小鸟的宽恕。他流着泪说:“是啊,在我周围充满了上帝的荣光:小鸟、树木、草地、天空,只有我过去一直生活在耻辱之中,只有我把这一切都玷污了,全然没有察觉这般美景和荣光。”

当母亲哭着说他把太多的罪过揽到自己的身上时,他对母亲解释说他的眼泪是因为高兴才流的。“......我自己愿意在他们面前承担罪责,因为我不知道怎样去爱它们。纵使我在天下众生面前承担罪责,众生也会宽恕我的,那便是天国。现在难道我不是在天国里吗?”

佐西马长老回忆自己年轻时曾经作为军官在盛怒之下打了勤务兵,后来产生“可鄙可耻的感觉”。他明白了这是因为他不能接受“人竟被糟蹋到这种地步,这是人在打人!这是何等可怕的罪行”!他想到了自己的哥哥生前对仆人所说的话,“我凭什么要你们服侍我”?他也开始自问,“我凭什么要另一个和我一样都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出来的人来伺候我”?他在认识自己的罪之后,首先向勤务兵道歉,然后“顾不得当时穿着军装、配着戴穗的肩章,啪的一声跪倒在他脚下,前额着地”,请求他的饶恕。《圣经》教导说:“你们当以基督的心为心。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了人的样式。”(腓力比书2:5-7)此后,他也不再顾及外在的虚荣而请求决斗对手宽恕自己的鲁莽和愚蠢。那一刻他经历了重生。

阿辽沙是佐西马长老的教导的实践者。

长老对阿辽沙说:“听我说,我儿(长老对他喜欢用这样的称呼),今后这里也不是你待的地方。记住这话,我的儿。一旦上帝把我召去,你就离开修道院。永远离开。”虽然阿辽沙听完打了个寒战,并且他在遇到纷繁复杂的家庭矛盾时也会对长老让他离开修道院的命令产生疑问。“我干嘛要出去?出去干什么?他为何要打发我‘到尘世去?这里安谧宁静,这里庄严圣洁,而那边纷乱扰攘,那边一片黑暗,一下子就会走丢,就会迷路……”但是他在走出修道院后在混乱、败坏的世代安慰了那么多的受伤的灵魂。

在后文中我们终于看到长老命令阿辽沙到尘世经历熬炼背后的良苦用心。当长老看到德米特里脸上隐藏的凶相,对着德米特里行了大礼之后,长老后来给阿辽沙解释说他是为着德米特里即将经受的苦难行礼的。因此,他希望阿辽沙能以爱的力量来劝阻家庭悲剧的发生。他对阿辽沙说,“阿列克塞,我打发你去找他,因为我想,你做弟弟的面容对他会有帮助。然而一切都由上帝安排,包括我们大家的命运。‘一粒麦子落在地里如若不死,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会结出许多子粒来。记住这话。阿列克塞,我曾因你的面容默默地为你祝福许多次,现在我让你知道,”长老面对安详的微笑说,“关于你我是这么想的:你将走出这里的院墙,在红尘中你会像一个修士那样做人。你会有许多敌人,但是连你的敌人也会爱你。生活将带给你许多不幸,但你将从这些不幸中得到祝福,你将为生活祝福,也促使别人如此——这比什么都重要。你就是这样一个人……”

阿辽沙偶然地介入了伊柳沙一家的生活,后来才知道哥哥德米特里对伊柳沙的父亲的侮辱,从此他竭尽全力地用自己的爱来化解仇恨。在伊柳沙和曾经为仇的小伙伴及阿辽沙和解之后,他们一起度过了一段艰难却令人难忘的日子。现在伊柳沙死了,小伙伴们一起来为他送葬。阿辽沙想到伊柳沙生前一直感到痛苦难耐的一句话——“爸爸,爸爸,他怎么能这样侮辱你!”他想告诉这些孩子们要以积极的爱的力量来面对仇恨和凶恶。他说:“……今后即便我们忙于种种重要的事情,不管是功成名就,还是遭到什么大不幸,——都永远不要忘记,当年我们被一种美好而善良的情感联接在一起,曾在这里度过多么有意义的一段时光,在我们向一可怜的小朋友献爱心的同时,这种感情使我们也变得可能比实际的我们更好。”

四、怜悯——人性的光芒

怜悯作为一种积极的爱贯穿于整部作品。佐西玛长老对于前来修道院寻求帮助的每个信徒的安慰和帮助让他们有力量来面对艰难的人生;阿辽沙对身处精神危机中的伊凡、受情欲捆绑的德米特里、深陷贫穷与疾病的折磨中的伊柳沙一家以及名声不佳的格鲁申卡等都充满着深深的爱;内心善良但性情粗暴的德米特里在梦中看到那些流离失所、衣不蔽体的母亲和“娃子”,“一种前所未有的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即使是宣称不信上帝的伊凡也为那些无辜受难的孩子鸣不平。

“……怜悯对于人生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使处在不幸境地,需要帮助的人们得到实际的帮助,也有助于把那失去了对生命的意义感的人从虚无主义的深渊中拯救出来。这种怜悯是不区分对象的,它指向所有的人,就像《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格鲁申卡收留无处可去的、懦弱无能的小老头马克西莫夫时所说:‘每个人都是有用的,……谁知道谁比谁更有用呢?以及斯涅吉辽夫说他的残疾的、自认为是‘废人的妻子时所言:‘她没有什么不配的,她用那种天使般的温顺态度替我们向上帝祈祷,没有她,没有她平静的话语,我们家将成为地狱。”

虽然看到了“切实的爱”的艰难,但是人类仍需要藉着彼此相爱让人生充满希望,正如作家借佐西马长老所言“一旦您惊恐地发现,尽管您做了一些努力,您非但没有向目标靠近,反而像是离得更远了,——恰恰在那个时刻,我可以向您预言,您将一下子达到目的,并将在自己的上方清楚地看到上帝神奇的力量,他一直在爱护您,一直在冥冥中指导您的行动”。

参考文献:

[1][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荣如德,译.卡拉马佐夫兄弟[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2]何怀洪.道德·上帝和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问题[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德]舍勒,著.林克,等译.爱的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95.

[4][俄]罗赞诺夫.论宗教大法官的传说[M].张百春,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5][俄]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信集》(下)[M].郑文樾,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舍勒
从舍勒的“持续去象征化”论“文学经验”
舍勒的“爱序观”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基于模糊数学法的阿舍勒铜矿深部岩体岩爆倾向性预测
舍勒的“爱序观”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幸亏有个冒牌货
聪明的舍勒
舍勒与卡西尔对“人是什么?”的回答
幸亏有个冒牌货
羞感:道德生成的情感机制——马克斯·舍勒羞感理论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