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念念不忘,必有“回声”

2015-02-03德国图书信息中心

出版人 2015年1期
关键词:徽标出版社德国

德国图书信息中心

“出版人利西特·布赫霍尔茨(Lisette Buchholz)是一个发现者。不同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她发现了那些藏于浩瀚书海中而被后来的新书所淹没的文学作品。”德国文学评论家岩思·布吕宁(Jens Brüning)曾对回声出版社做出如此评价。

回声出版社(Persona Verlag) 由利西特·布赫霍尔茨一人支撑,通常每年只出版一本新书,成立30年来共出版了35本书。就是这样一家超微型出版社,先后于2001年和2012年两度获得“巴登-符腾堡州优秀小型文学出版社奖”。

发掘流亡文学

利西特·布赫霍尔茨曾在芬兰为歌德学院工作了一段时间,对纳粹主义以及被占领国遭受的战争恐怖做过深入的了解。回到德国后,她有了创建一个自己的出版社,让那些被遗忘失落的1933年?1945年德国和奥地利流亡文学重现天日的想法。1983年11月1日,她在曼海姆创立了回声出版社。

“回声”一名来自拉丁语personare——意为“回响”,Persona意为一个听到自己声音的人,后来又有了“面具”的意思,意为公众眼中的“我的样子”。在曼海姆艺术家赫尔曼·赫罗尔德(Hermann Herold)为出版社设计的徽标中,这一意境也非常贴合流亡作家的处境。那时候,除了自己的语言,他们什么都不能带在身旁。这种面对的只有自己的境地在镜像化的侧面像中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如果把徽标的左右边缘盖住,你会看到中间是一个笔尖的形象。

最初,利西特对出版业知之甚少。尽管在她的祖先中曾经出过两位非常成功的出版商:鲁道夫·撒迦利亚·贝克尔(Rudolph Zacharias Becker,1752年-1822年)和尤斯图斯·佩特斯(Justus Perthes,1749年-1816年)。鲁道夫·撒迦利亚·贝克尔的《米尔德海姆村悲喜事启示录》(Noth-und Hilfsbüchlein für Bauersleute)是自“路德圣经”以来德国发行量最大的图书,也是德国启蒙运动时期最为成功的书。尤斯图斯·佩特斯是哥达出版社(Gothaer Verlag)的创始人。

直到1984年10月,也就是成立一年后,回声出版社才推出了第一部出版物:奥地利女作家安娜·格美讷(Anna Gmeyner)在英国流亡期间所著小说《曼雅:关于五个孩子的故事》(Manja: Roman um fünf Kinder)。这部小说曾于1938年由阿姆斯特丹Querido出版社出版,当时的德语出版部负责人弗里茨·兰斯霍夫(Fritz Landshoff)给利西特这位年轻的出版人引介了这部作品。而这本小说的作者安娜·格美讷当时居住在英国的一家养老院,利西特通过多方寻找终于找到了她并拿到授权。现在,这本小说已经再版了三次。

慢出版,高质量

最初几年,流亡文学的发掘给利西特·布赫霍尔茨带来了充满激情的工作。她定期去法兰克福的德国国家图书馆查找档案资料,频繁地与作家等相关人员通信——那时候还没有互联网。后来,出版社涉及的题材也越来越广。从时间上看,横跨上世纪20年代的表现主义到当代作品。从地理上看,回声出版的书从北极圈一直延伸到西奈半岛。

翻译是回声出版计划重要的一部分。出版的书籍主要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挪威、芬兰、法国和俄罗斯等国所带来的政治和社会后果。目前出版的政治文学题材书籍包括一本关于围攻萨拉热窝的回忆录和奥地利作家汉泽尔·罗珍施韬赫(Hazel Rosenstrauch)的两卷散文。

回声出版社还有一份独一无二的出版物——与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有着长期的合作和情人关系的丹麦女作家露丝·贝劳(Ruth Berlau)的文章,其中的畅销书《每个动物都能做到》(“Jedes Tier kann es”)是一本颇让人抓狂的书,讲的是男女之间爱情的种种可能与种种不可能。

2012年回声的出版项目是阿尔及利亚作家卡迈勒·达乌德(Kamel Daoud)的短篇小说集,负责将这本书从法语译成德语的是桑雅·芬克(Sonja Finck)。达乌德的《牛头怪504》(Minotaurus 504)是他的第五本书,描述的是阿尔及利亚人民的境况。

猜你喜欢

徽标出版社德国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我等待……
刺与柔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石油工业出版社
徽标的解答——由“形”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