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如何为孩子制造惊喜?
2015-02-03贾华瑞
贾华瑞
2014年岁末,在接力出版社主办的一场名为“如何让孩子在作品中找到惊喜——中外童书作家创作谈”的活动上,比利时著名漫画家皮埃尔·巴伊、法国著名插画师家乔治·哈朗斯勒本,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金波、王晓明、巩孺萍,漫画家夏吉安等一线童书创作者从创作的源头解密如何为孩子制作阅读的惊喜。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表示,孩子们会把在阅读中得到的惊喜将变为终生的阅读记忆,他希望能够通过此类有关于儿童文学创作的交流来为儿童创造出更多阅读记忆。
灵感来自生活
白冰说:“儿童文学创作的特殊性,在于为儿童创作的画家和作家要有一个生命状态的转换。”这种转换最直接的纽带便是创作者个人的童年体验,从自己的童年记忆中汲取创作灵感是画家和作家们共同的秘诀。漫画作家夏吉安谈到,他的作品“酷虫学校科普漫画”系列创作灵感就来源于儿时的记忆。“我在童年的时候就对昆虫特别感兴趣,曾在树下观察过蚂蚁搬运虫子,也和小伙伴一起捕过蜻蜓、追过蝴蝶,在摘花的时候被蜜蜂蜇过手指,在夜晚的时候拿着手电去捉过蟋蟀。”因此,他在画昆虫故事的时候,觉得这是对自己童年的回味,更是为远离大自然的孩子们提供了观察这一丰富多彩群体的机会,捧腹一笑的同时,也能获得很多有关的知识。与夏吉安一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也不断地从童年体验中汲取养分,“我曾经坐在房檐底下,看房檐上的雨水一滴一滴的往下坠,叮咚叮咚作响,那声音到现在还清晰地在我耳边回响。”
儿童文学创作的另一灵感则来源于创作者对生活中平常事的提炼和升华。曾经写过儿童诗的巩孺萍,在创作《没想到婴儿创意绘本》时将生活中的平常事进行了深化和提炼,把一些故事当诗歌一样去写。比如,《下雨了吗》就来自于生活中楼上的邻居晾衣服,水滴不小心溅到楼下的体验。她用水滴将各种动物串起来,从小到大,从矮到高,不停用“下雨了吗”的错觉,展现出人与人之间的连锁关系。高洪波在作品“小猪波波飞”中,也是赋予了“拔牙”这一生活中的平常事一种特别的夸张和想象,为儿童制造惊喜。
技巧提升趣味
在有了足以吸引儿童注意的选题项目之后,用特别的设定进一步凸显阅读的趣味性成为了创作者的另一项必备功课。巩孺萍在文字创作外,还是编剧和导演。她常把文字当作电视脚本来写,考虑场景、人物、画面,同时要设计剧情的脉络,何时该铺垫,何时要暗示,何时有悬念,何时出现高潮,结尾如何出其不意,在叙述的过程中都要把握好节奏。她在创作“没想到婴儿认知启蒙图画书”时,还大量使用疑问句,通过提问引发孩子思考,增强孩子的想象力,也让故事充满悬念。比如,在《发生了什么事》一节,每页图都不断重复“发生了什么事”,故事的悬念在不断加强,让孩子对更加迫切知道结果如何。
这样精心的设计细节同样体现在科普漫画《酷虫学校科普漫画》的创作中。从选题开始,夏吉安就在脑海中幻想过各种可笑的画面:一间教室里坐着形形色色的学生,有翅膀的、没翅膀的,腿多的、腿少的,触角长的、触角短的……在这个学生的外貌和习性都很复杂的班级和学校里,本身就具备了有趣的基因。而夏吉安在角色设定时,也根据昆虫本身的体型和习性,进行性格设定。比如水蛭雌雄同体,他将其角色定位为阴阳怪气并有选择恐惧症的“娘娘腔”,这样的设计在幽默的同时又融入了知识元素。
儿童文学创作的要义莫过于让孩子在阅读时既能领悟主创者所传达的情感,又能从中获得惊喜。因此,一部佳作的诞生,技巧只是“锦上添花”,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才是决定其品质的根本。正如乔治·哈朗斯勒本所说,“情感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也是最能俘获小读者的。“快乐都是一样的,要在作品中把内心的东西完全地表达出来。”皮埃尔·巴伊所所言,或许正是儿童文学创作如何抓住小读者的心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