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评价法在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
2015-02-03吕菲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是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指标。目前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方法仍以奖惩性、鉴定性为主,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高职院校教师评价引入增值评价方式,为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另辟了一条蹊径。了解和研究增值评价的内涵,对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不无裨益。
关键词:高职教师 专业发展 增值评价
国内的教育评价主要仍以鉴定式、评定式为主,发展式评价方式逐渐为学者和教育者关注。增值评价法在近几年从西方英美等国借鉴以来,在教育界引起不小的波动。该方法主要研究三部分:一为通过实证研究教师教学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二是作为评价学校效能的工具,第三就是评价教师发展状况了。教师评价方面的研究不多,尤其在高职院校方面。本文借鉴该方法,尝试着引入到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当中,为解决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压力大、科研任务重、职业倦怠问题提供理论方案,丰富高职院校评价理论体系。
1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1.1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教育质量直接决定人才质量,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当前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大量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效能的提升,培养和提高教师素质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高素质和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历来是高校教学质量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高职教育的特征是高教性和职业性,而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因此,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和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还需具备一些与职业相关的素质和能力。以下罗列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必备的三点内容:
1.1.1 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教师作为一种高尚的职业,必须拥有优秀的思想品德,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道德情操和人格特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自身做到了端正的职业态度,才能形成严谨的教学治学之风,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然而,现在高职院校由于历史因素以及现有制度掣肘,多有教师信念不坚、职业倦怠、疲于应付等态度,对集体的认同感不高,十分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1.1.2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首先,高职教师能够判断对学生承受能力的把握以及个体差异,能够因材施教。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在理解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别,教师教学需掌握学生学习规律,新旧知识对学生经验与学习能力的影响。其次,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能力的发挥,拥有扎实的专业学术功底,才不至于受制于书本,困于有限的学识井底之下。另外,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运用是目前考核的重点指标之一,只不过目前并未区分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班级之间的标准。
1.1.3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有了新的要求,既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又不同于一般的职业教育,有其特殊性,要求“以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为培养目标”。同样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也必须适应新的时代需求,以培养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拥有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师型素质人才为发展方向。
1.2 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方式 虽然迄今为止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还没有统一标准,不同的高职院校要求不尽一致。高职院校对教师评价的方式仍是以奖惩性评价为主,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的考核方式也通过多种渠道、多个方面给每位教师打分,以此为参照作为教师业绩考核、教学评优、职称评聘、职位升迁和利益分配的依据,用过分量化的方式期望达到公平公正、有效激励、调动教师积极性的目的。这些传统意义上的考核方式,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教学技能、科研能力等都量化为分数指标,忽视不同专业、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造成了部分教师疲于应付各种考核,专注科研,只为完成科研任务绞尽脑汁,忽视质的保障。大学组织结构原本松散,目标多样,教师工作自主性、自由性更强些,师生交流较少,在考核的压力下,师生交流更显贫乏。而评价的初衷便有明确的目的性、系统性、高效性等特点,这些矛盾,给现今的教学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教师和学生并未从中获得良好的反馈,也难提升教学质量,评价本身就失去了最初的教育意义。
2 增值评价方式
2.1 增值评价由来 简要而言,增值评价方式是指通过追踪研究设计,对比同一个体(行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整改、提升之后,所得结果与初始值之间的残差值,来判断该个体(行为)的增加值或负值程度。长期以来,我国对学校评估多采用鉴定式评价方式,不顾及学校区域间差异、发展水平不一,“一刀切”的处理方式拉大了学校间的发展差异,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国内的增值评价研究起步较晚,几乎全是西方尤其是英美国家增值评价研究国际化的结果。增值评价研究还处于理论接受阶段,少数学者运用此方法进行了小范围的实证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或者标准。随着统计技术和相应软件的发展,增值评价的应用范围和区域也逐步推广。它打破了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的局限性,排除了先天基础不一、经济社会条件差异、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外在影响因素的干扰,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公平发展。
2.2 增值评价法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曾有学者认为教育评价的历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测定教育目标在课程和教学方案中究竟被实现多少的过程。将增值评价的概念引入高职院校组织评价体系当中,将为高职院校组织评价方式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实现客观评价。传统的评价方式是关注学生成绩在班级、学校排名的结果,以此也作为教师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好坏的评价标准之一,增值评价方式实现了关注点的变化,它的基本理念是学校和教师应该保证所有水平的学生都以相同的速率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基于每个学生自身的进步来考察学生学习的效果。利用增值评价的结果,可同时为教师提供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信息,从而为教师的自我提升提供依据。高职院校引用增值评价法考核教师专业发展,将为现有评价制度打开一条新的通道。
2.2.1 增值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首先,转变教师教学效果决定学生成绩好坏的片面性观念。学生学不好,挂科严重,或者是实践操作不合格,管理者往往会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失败。增值评价法的运用,将学生、教师个体分开来,并且追踪的是个体的纵向发展潜力,将外来的教学环境、其它学科的交互影响等干扰因素排除,更加直观的考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身学习能力的考察。教师教学的考核方式将不再是单一的决定于学生的成绩分值,关注教师自身的成长变化。其次,增值评价对教师个人发展的提升作用。通过增值评价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过程能估量出教师的整体水平,了解教师存在的问题。通过连贯性的评价反馈,教师可以了解经过自己的努力所取得的进步。教师通过增值评价可了解专业化发展的期望,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确立发展目标。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科的教师都应该有不同的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和策略,鼓励教师创新,尊重教师追求自己的教学特点和风格。每个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情感、素养都不尽相同,当然就会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价将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它是一种动态、多元的评价制度。最后,增值评价法推动高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增值评价法以定量的方式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幅度,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给教师工作带来的实际变化,对学生和学校的影响。增值评价从教师培训模式、教学反思、学习支持工具等方面研究各变量对教师队伍成长的作用,探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原则、目标内涵和对策措施,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2.2.2 增值评价法的局限性。首先,增值评价法并不是万能钥匙,应避免全盘使用或者是全盘否定局面。增值评价属于外来事物,在我国的运用还不成熟,尚未形成理论体系,也没有建立较完善的评价模型。其次,在运用该方法上,应清晰界定增值评价法的地位。它并不能直接提高教师专业队伍的素质,只能像温度计一样,测量出目前的发展状况。因此,在运用增值评价法的时候,评测者应该结合自身团队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测教师专业发展状况,指导教师专业发展建设方向。
3 结论
增值评价法作为一种新兴的评价方式,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吸引了诸多学者的研究。尽管该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统计技术和方法的不断进步,相信会越来越趋于完善。增值评价法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应用,对教师个人发展、高职教师专业队伍建设方面,其独特的优势将会越来越鲜明。在教育评价领域方面,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应用,为教育评价领域方法的创新带来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刘海燕.美国高等教育增值评价模式的兴起与应用[J].高等教育研究,2012(5).
[2]冯宁.论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2(27).
[3]冯胜清.实施底线评价与增值评价 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J].职教通讯,2013(20).
[4]杜屏,杨中超.对学校效能增值评价的回顾与反思[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基金项目:本文系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科研基金项目“增值评价法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QZYY1321)。
作者简介:
吕菲(1988-),女,浙江衢州人,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