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元制”模式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改革

2015-02-03郑凯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摘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实行“双元制”模式下其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革,破除旧的课程框架,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够用、实用”原则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解决学时少、课程多的矛盾,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突出技能应用,培养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双元制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1 概述

“双元制”最先是由德国大学生的职业培训模式发展而来,其实双元的意思主要指的是,通过两种途径对人才进行培养,即二元化的培养模式,第一是在职业院校接受基础理论课的培训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第二是让学生到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去实习锻炼,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学习实际工作技能,并接受企业的专业培训。现阶段,我国的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采用“双元制”教学,我院现在推行的是学生在校学习两年,最后一年及前两年的寒暑假有学校安排到企业顶岗实习。推行这种模式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缩短至两年,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双元制”教学彻底打破了我国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模式,因此需要对传统教学模式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革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按照以“行业认证”、“模拟项目教学”、“校企结合”为核心,专业教学与职业岗位要求相对接模式进行改革,在知识、能力、素质等职业能力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课程体系。同时依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中各课程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优化课程结构,实现主要课程模块化,课程模块包括专业群基础课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专业拓展课程模块,扩大相关专业的就业岗位和职业技能。

以双纲指导、双师执教、双课施教、双向考核、双证就业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线,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教学与岗位的“无缝对接”。

①双纲指导

“双纲指导”指用理论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指导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纲指导,教学目标更明确,提高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学中的时间比重。在“双元制”教学模式下,原有的教学内容太多,对学生的负担太重,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需要整合教学内容。但是教学内容的整合不是简单的砍掉一部分课程、缩短某些课程的学时,而是在原来课程内容上合并一些关系紧密的课程,删除重复的内容,加入新内容。将理论课程模块化,每一个模块对应着一项或几项专业核心技能,专业基础知识以“够用、实用”为原则,着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②双师执教

“双师执教”是指既具有理论教学水平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任教。在现有教师中,选拔若干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通过培训、进修、承担科研课题、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手段,加强培养,使其业务能力快速提升;根据学院师资培训安排,结合专业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派教师参加国培、省培或到对口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了解企业生产技术状况,增加其企业生产经验,提高技能水平,学校在培养教师方面,还需要继续加大投入,优秀的教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培养内部人才的基础上,学校还要不断引进外界人才,适当聘请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定期到学校开展讲座,将先进的一线生产管理技能,不断向学生进行传授,通过企业一线的实际经验,更好地结合学生们的理论知识。

③双课施教

“双课施教”是指在理论课堂与实训场地现场教学,应用符合执教规律的启发式、讲座式、讨论式、实习式和指导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高职学生的素质普遍不高,如果按照传统模式下的上课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都不高,课堂气氛也不热烈。应积极推行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结合的双课施教法,课堂教学要特别注意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模拟仿真教学、课件教学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回到课堂。实训场地现场教学较好,大多数学生对新事物都有好奇的心理,新的教学环境,新的实验设备,都能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们愿意动手,愿意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

④双向考核

“双向考核”是指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常规考核与技能测试相结合制度。按照“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专业设置、质量评价等方面为起点,构建新的教学考核体系,新的考核体系突出实践技能考核。理论考核以“够用、实用”为原则,突出针对性和时效性。技能采用过程评价和总结评价相结合的形式,以过程评价为主,总结评价为辅,加强考核过程,突出“边做边学,产学互动”。

⑤双证就业

“双证”是指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高职教育首先也是学历教育,毕业证书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证明,学生素质的培养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良好的理论基础才能为娴熟的操作技术提供保证。同时,应充分利用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的优势,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进行技能考核与鉴定,并在现有技能考核的基础上提高技能考核的平台。

3 校企合作建设

校企合作是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知识水平尤其是技能水平为目的。推进校企合作要以学校和企业的双向需求为着力点,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找准实际工作岗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需求,在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时,要考虑学生未来的实际就业情况。学校和企业之间,要逐步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让在校生成为企业未来人才来源的重要基地。学校任课教师也要深入企业工厂观摩学习,通过合作开发教材、工学交替、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模式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使开设专业和企业对接,设置课程与岗位对接。

4 结束语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环境下,高等职业学校仍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教学应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校内实训基地可以为两者提供更灵活多变的结合方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真正做到“理论够用、技术实用”。学校作为办学主体,主动寻求企业合作,仍然是校企合作的主要途径,大胆尝试引进来(将企业引进校园来)和走出去(专业建设走进企业),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德国“双元制”是以“行业主导”为根本特点的职业教育模式,解决了普通高等教育无法解决的问题,成为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随着我国高校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职业技术院校的改革也要尽快赶上时代步伐,在经济结构升级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的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多,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是技术密集型企业最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双元制”办学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是一次挑战,也是高职教育的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根据我国高职教育的特点,辩证的借鉴国外“双元制”教育的经验,摸索出适合我国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为职业教育改革服务,培养更高水平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天炎.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推进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11(09):35-37.

[2]霍览宇,陈杰金.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2+1”模式下课程内容的整合和开发[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01):104-105.

[3]阙红艳,李秋辉,阎芳.高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现状分析和对策[J].新余高专学报,2010(06):99-100.

[4]徐朔,陈浩志.德国职教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案例分析[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3(03).

[5]林桂花,阚丽.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探索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之路[J].辽宁高职学报,2009(12).

[6]洁安娜姆.德国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4).

[7]易峥英.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的成功因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6(17).

作者简介:郑凯(1984-),男,安徽广德人,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教师。

猜你喜欢

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我对德国篮球的理解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