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教学改革
2015-02-03吴凯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启动的推进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高等院校要充分认识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意义、把握好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以及如何利用精品课程建设来加快教学改革的实施和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精品课程 建设 教学改革
自《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的通知》(教高[2003]1号)以来,各高校根据本校的专业特色和地区优势的进行了大量的精品课程建设。所谓精品课程建设,就是我们常说的“五个一”工程,即 “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建设。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当前各个高等院校都已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精品课程体系。
我校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于2006年8月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和改革,以精品课程为依托,2007年10月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被评为湖北省第四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11年11月验收通过被认定为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2008年5月又申请到中央财政支持的建筑施工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012年5月验收通过被认定为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09年6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被评为教育部水工教指委精品课程。在整个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利用精品课程建设来加快教学改革,提升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积累的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思考加以总结,以期对其他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动精品课程建设的深入。
1 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精品课程建设是促进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教育部[2006]16号文强调: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要求: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1.1 工学结合,体现教学理念改革的特色
我校成立以来,依托三峡区域,面向水电行业,着力打造“三峡品牌”和构建“水电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依据办学思想,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强化对学生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积极探索教学的途径和方法通过更新观念,确立了“理论以‘必需、‘够用为标准,积极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所需技能”的教学理念。选择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设计实训教学项目。
按照企业真实项目的生产岗位要求,以项目驱动、任务导向为主的教学方法实施实训教学项目,在实训教学环境和氛围上营造工学结合场景,让学生感受真实工作场景。实训设备企业化,学生着装企业化,老师和学生角色企业化,实训记录企业化。
1.2 以职业为导向,突出实践教学,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我们依据学生毕业后多从事水利工程施工、监理等相关领域工作的培养目标,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在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充分体现了针对性和适用性的特点。摒弃现行教学内容中存在理论脱离实际,操作性、实用性、创新性欠缺的弊病,教学内容注意反映水利施工行业的新思想、新理论、新动向;选择综合性教学内容,缩短理论教学时间,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我们培养的学生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我们在教学内容上更应该突出技能和应用而不是理论,所以我们采取的是在压缩理论课时的同时,增加实训教学课时。根据社会对施工技术的应用需求不同,我们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共分9个模块14个单元。包含专业基本技能训练项目、施工方向实训项目、监理方向实训项目、测量方向实训项目。根据各专业方向岗位群的不同选择职业认证模块,满足学生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取,不同专业方向学生还可以根据其专业岗位需求和就业目标,可灵活选择职业技能模块、职业认证模块和基础理论模块进行组合,构建成不同层次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以实现其培养目标。
1.3 利用校企合作,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课程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结合企业需求和课题研究,尝试构建“参与型”、“案例型”等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大程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法方面,我们在采用高校教学传统的讲授法、发挥其固有优势的同时,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效果。
1.3.1 项目导向法
对施工技术课程,每种工种的施工技术就是一个项目。在教学中,把理论教学划分成模块,每个模块有配套实训教学,实训内容以工种施工过程和工艺为导向。教学过程就是施工过程,师生教学活动共同围绕一个个项目进行,各个项目之间既独立又互相联系,大项目中套小项目,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
1.3.2 任务驱动法
本课程以水电工程施工工艺的掌握为最终教学目的,这个教学目的通过各模块和各职业岗位工种的操作技能实训教学体现。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要掌握的技能目的明确,任务清晰,从而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1.3.3 模块教学法
把教学内容按模块划分,每个模块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学生易于学习和掌握。如本课程划分为爆破工程模块、地基开挖与处理模块、灌浆工程模块、土石坝施工模块、地下建筑物施工模块、混凝土坝施工模块、大坝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模块、水电站厂房施工模块。
1.3.4 案例教学法
本课程充分利用三峡区域水利工程集中的有利条件,在教学中最大程度运用了案例教学法。在每个模块教学中,都安排了有代表性的实际工程为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对这些实际工程的案例,先期进行编辑和整理,首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然后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学习。如土石坝施工中,选择水布垭面板堆石坝为案例;水电站厂房施工中,以三峡右岸地下厂房为案例等,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如何利用精品课程建设来加快教学改革
2.1 提高精品课程的“建设”意识
首先精品课程贵在一个“精”字,精品课程作为课程中的精品,应该是高水平的、前沿的、有特色的课程,因此,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时期、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提高“建设”意识,注重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管理,以建促管、以建促改、建改结合。加强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动态评价和分析,在精品课程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及时反馈给老师,这样就能成为可供大家借鉴和共享的资源,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由此得到更为有效的发挥,教学改革也会朝着适应社会、适应学生的方向发展。
因此精品课程也应坚持科学研究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化课程建设和改革。只有这样,精品课程才能真正达到“精”的境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从06年建设到现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也向着国家级精品课程冲刺。
2.2 完善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是搞好教学改革的前提。特别是实训教学条件是完成学生技能培养的保障。为保证精品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每年拿出专项经费加强实训教学软硬件的建设,支持与精品课程相关的实验室、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计算机机房、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完善教学软、硬件教学设备的管理制度,保证教学改革措施能够顺利实施。
2.3 充分发挥课程团队力量
精品课程建设首先必须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正是因为该课程拥有我院最好的教学团队,课程建设和改革才取得丰硕的成果。该课程主讲教师都是我院骨干教师,其中一人还是学科带头人,硕士学位教师达半数以上。这支团队的职称、学历、年龄及专兼职教师数量的结构合理,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能胜任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团队的整体素质水平、教学改革与研究能力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顺利完成,随着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教学团队正向着“高职称、高学历、高素质”的“三高型”优秀教学团队目标稳步迈进。同时精品建设和教学改革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要做好“传、帮、带”,加快青年教师成长,促进老教师知识更新,做好产学研相结合。只有发挥了每位教师的积极主动性,这样我们的精品课程建设才会大步前进,教学改革的进程也随之提速。
参考文献:
[1]王玉华.对深化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的思考[J].济宁学院学报,2009(6):101-103.
[2]孙玉君.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探索,2010(1):59-60.
[3]李巧平.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106-107.
作者简介:吴凯(1983-),男,湖北宜昌人,讲师,从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