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宽浅河道航路变化特性与现场判断技术

2015-02-03张小成高俊生何志平陈文涛李建军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变化规律判断航路

张小成 高俊生 何志平 陈文涛 李建军

摘要:黄河河道不同于其他任何河流,其主要特点是冲淤严重,河势多变,没有固定的航路。在黄河滩中,找不到航路是十分危险的事情,轻则影响工作,重则使船舶丧失脱浅的机会,使船舶长期浅泊于黄河滩上。因此,船舶驾驶人员应熟悉黄河航路的特性,认真观察水面各种现象,正确选择航路。

关键词:黄河  航路  变化规律  判断  技术

1 概述

黄河测验的重要设备是船舶,根据河道水流大小情况可以选择操舟机与中小型机船。有时为操舟机单独作业,有时机船单独作业,有时两者同时使用。对黄河船舶驾驶来说,最重要的是船舶航路选择。如何正确选择航道,选择比较切合实际的行船方案,是驾驶员应考虑的关键问题。黄河宽浅、游荡的特点使黄河航路复杂多变,在黄河滩中,找不到航路是十分危险的事情,轻则影响工作,重则使船舶丧失脱浅的机会,使船舶长期浅泊于黄河滩上。

在黄河上从事船舶驾驶有很大的风险,特别是潼关~三门峡河段,来水来沙条件不一样,河道冲淤变化大,河床游荡频繁,主流摆动幅度比较大,船舶行驶没有一个稳定的航路,给船舶驾驶和安全行驶带来很大困难和不确定性;在这样的河段中,船舶的行驶全靠船舶驾驶人员长期的经验积累,或者从前辈言传身教的传、帮、带作用下,得到一些船舶驾驶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尤其是在实际操作和航路的选择上,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远远满足不了现实生产的应用,有很多技术需要在实践中去摸索,去掌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的在现实工作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才能顺利驾驶船舶航行,安全完成各项水文测验任务。

2 黄河航道的不确定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铁路运输的高速发展,以及黄河水流量的逐年减少,黄河航运日益衰落,其优势也逐渐丧失。尽管黄河在古代积累了一定的航道基础,但其航道并未被系统的开发建设,其航运功能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航运能力有待提高。在内陆河湖或其他水域船舶行驶都有一定的航道,而在黄河上没有,在黄河上只有航路。航道和航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我们通常说的所谓航道,是指在长江或其他流域经过航道测绘,有一定的水深尺度,弯曲半径,而且有固定的航标、航灯信号指示的航行道路。只要你驾驶的船舶各种指标尺度符合航道内的一切航行标准即可在航道内安全航行。

在黄河上驾驶船舶就不能按照航道的标准去航行。黄河河道的游荡特性使黄河没有规定的航道,也可以说是没有航道,没有航道标志。在黄河上,各区段有各区段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黄河水的含沙量大,冲淤变化大,水流中夹杂着各种水草、漂浮物,水流急,河床游荡性频繁,航路变化无常,再加上季节性的变化,黄河上的航路是有现象、有标准,但没定性,没有固定的航道模式,照抄内河的航行规范根本行不通。黄河上的航路是活的,在每个驾驶员的心中、眼中、实践中,需要驾驶人员时刻关心、注意、分析、判断。

3 航路选择

在选择航路时,驾驶人员要以河流的主流为依据,选择流势较高的一侧,尽量拉长定向航距。一般地,季节、天气、水位、含沙量等因素都会对航路的选择产生一定影响,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3.1 夏季流量大于1000m3/s时的航路选择

桃汛后至主汛期第一场洪水到来,流量大约500m3/s左右。由于长时间的干旱无雨,河床变的宽浅散乱,河道变的河渠沟叉纵横,形不成主河槽,河槽内到处是杂草丛生。汛期第一次涨水,一般都是水面漂浮物甚多,含沙量较大,水流湍急浪大,洪水涨落急剧,尤其在主流的边缘,上行船道上,都出现水草等杂物,航路判断比较困难。

从以上水流形成的河道状况,依据本船的具体条件,上行船应选择在主流水的边缘和浅滩,水落位的地方。应尽量避开水草杂物区,选择水深条件相符,水草较少的地方作为最佳的航道。下水船应避开浅水走主流,应注意控制船位,调整时应尽量注意水流方向,水面流速及船行的速度,用车用船应适当。

3.2 秋季流量500~3000m3/s时航路选择

一般来说,在黄河上到了秋季(9-10月份),强降水的暴雨季节已过,多为小到中雨,特殊情况例外。所以在这个时间内,河流水面比较平稳,浪花很少,河流水深平均在1.0~1.50m左右,况且又处于无风状态,水流流速又没明显的主缓流之分,在这种情况下航行作业,水面没有特征标志,对航路判断带来了很大困难。

有句俗话:“夏走直路,秋走弯。”这也是前人总结出来的季节性航路的大致所在。所谓的秋走弯,即是在秋季,在流量含沙量逐步变小,水浅的地方流速会相对的变小,泥沙也会沉积在流速小、水浅的地方。而在弯内的地方水流比较集中,水比较深,再加上时间的延长,航路也逐渐形成,便于航行。这里指在弯内,可你不能总在弯内行。出弯往下怎样行,弯和弯的过渡段怎样行,俗话说“走上弯看下弯”。此话讲起来容易,但到实际中去做起来又有很多复杂的局面,比如:上弯和下弯的过度段特长,弯与弯的相对位置上也有差异,弯曲半径大小又不一样。再加上水深尺度仅到船的吃水深度。在这种复杂水流航行作业,要求每个驾驶员应就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果断的做出判断,采取有效措施使之顺利通过。

笔者根据多年的行船经验,总结出了一些成果,供船舶驾驶人员参考。面对秋季复杂的河势和水流局面,首先要正确掌握水流量的大小,认真观察上下弯的弯曲半径。半径小水集中,反之水流分散。再加上上弯与下弯的相对位置相差很大,这时就应仔细观察河势的走向。先看大弯老弯,再看水中浅水区的半径程度,上下弯的间隔及位置。也可观察水面漂浮物的流向。其次,还可以利用光的作用综合性的选出正确的航路。在水面发白的地方,白水从上到下连成一条线(不成规律),为我们的航路。大面积发青微黑的水域,水面流速明显减小的地方为浅水,一片一片不相连的白水为深浅不一的水域。航行到这样的水域应常四望,借光望浅,看河势、看流向,必要时可调头下行,这样可帮你延续识河时间和采取操纵手段的时间,减小搁浅的机会。

猜你喜欢

变化规律判断航路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进行定性判断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压变化的规律性临床研究
基于交叉航路影响的航路容量模型研究
应召反潜时无人机监听航路的规划
托勒密世界地图与新航路的开辟
基于Event改进模型的交叉航路碰撞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