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2-03张义程恋婷秦海燕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民

张义 程恋婷 秦海燕

摘要:开展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西部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西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培养。当前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

视;内容枯燥方法单一;资源不足;缺乏有效的教育平台和手段;优秀传统文化缺位。为加强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应:加强环境道德观念的宣传力度;努力拓展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创新环境道德教育的方法;完善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平台;加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的队伍建设。

关键词:环境道德教育  农民  西部地区

当前,我国西部农村生态环境仍在恶化,该地区农民的环境道德意识仍较淡漠,实现该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亟需道德上的引导与维护。因此,对该地区农民开展环境道德教育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其实质是要求广大西部农民以道德理念去维护农村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以及不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

本文首先论述了加强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接下来介绍了该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几条针对性的对策。

1 开展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西部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经济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向自然界排放产生各种废弃物,一旦这种排放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吸纳能力就会产生各种生态环境问题。近代市场经济以追逐现实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目标,导致出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目前这些问题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已比较严重。开展环境道德教育,提高该地区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促使人们在道义上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市场交易、竞争获利的同时考虑自己对生态环境所负的责任和道义,无疑非常有利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重建和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我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如水土流失、石漠化、耕地与水域被污染、土壤盐渍化、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降低。这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取得的发展,往往得不偿失,是不能持久的,必然会遭到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惩罚。开展环境道德教育,提高该地区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积极推进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减轻农业资源污染,既有效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又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和竞争力,从而能促进西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有利于西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把它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这是在对我国近几十年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深刻反思基础上提出的符合实际的应对之道,其实质是寻求人与自然的高层次的和谐相处。

通过开展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倡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正确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规律,高度重视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1.3 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实现西部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就必须改变当前该地区广泛存在的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而这必然要求开展全面、深入的农民环境道德教育以提高该地区农民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而要改变当前西部农村生活环境普遍存在的脏、乱、差现象,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目标,首先就要使该地区农民认识到这些现象的危害与不道德,因此开展环境道德教育也就是非常重要了。

1.4 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培养

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长期以来,西部地区很多农民潜意识里还认为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自觉地购买造成严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产品,而且盲目攀比、暴殄天物、铺张浪费。这样的资源观和消费观,无疑会进一步加剧我国的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通过加强对农民的环境道德教育,宣扬资源有限,倡导绿色消费,崇尚节俭生活,是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要求与需要。环境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理性生态人。因此,开展环境道德教育,有助于西部地区塑造“理性生态农民”。所谓“理性生态农民”就是指依据生态规律进行农业生产生活实践活动的主体。简单来说,“理性生态农民”就是具有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鲜明的生态道德情感、坚定的生态道德意志和崇高的生态道德行为的现代新型农

民。

2 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正如上述,加强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该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环境道德教育关乎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它直接关系着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大问题,它反映了环境道德教育在农村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广西宜州市某乡政府工作人员(主要是农技人员)、农村成人教育机构的负责人以及有关的中小学教师交流中了解到:对“环境道德教育”认为“很清楚”的人很少,大部分人表示“知道得不多”或“第一次听说”;他们中只有很少的人员参加过一定形式的生态环境教育方面的培训学习,包括开会、座谈;政府工作人员、农村成人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关心的是农民的技术培训,对农民的环境道德宣传教育不够。从对当地农民的走访与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民认为“对农民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是“可有可无”或“没必要”。当地农民环境道德教育的开展情况更为糟糕: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所在村庄没有进行过环境道德教育。因而,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在目前还没有受到政府、农村成人教育机构和农民自身足够的重视。

2.2 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枯燥方法单一

当前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停留在对农民进行生态环境知识和环境伦理知识上,缺乏对农民的环境伦理意识教育和环境伦理行为的养成教育,不能真正地引导和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观、价值观。与此同时,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当地农民环境道德教育的途径较为单一,方法较为陈旧,基本上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以领导人讲话、专家授课等有限的几种方式进行。农村成人教育机构的教育者在具体实施相关的农民环境道德教育时习惯用灌输方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着严重的重理论传授、轻实践体验的做法。这种方法,没能将环境道德教育内容与农村的生产生活建立广泛联系,很难实现农民的环境道德的内化,压抑了农民的环保主动性和积极性。

2.3 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资源不足

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仅靠县级环保局的力量很难应付日益繁重的环境监管及环保教育任务。迫切需要及时调整思路,下移环保工作重心,在乡镇设立环保派出机构,以扩大有效的环境监管及环保教育覆盖面。以四川省为例,据初步调查,全省所辖4408个乡镇中只有435个乡镇设有环保机构,占比不到10%,而且这些机构大多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以抓经济工作为主,真正从事环保道德教育的人员很少。

2.4 农民的环保节能意识缺失

西部农村地区的居民对环保节能问题的实质认识不足,对政府的环保节能工作和环保节能措施以及环保节能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较低,即便引入了环保节能产品,一些人也不一定愿意使用。这就需要广泛宣传,逐步改变农民的意识。

3 加强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的对策

3.1 由政府牵头大力宣传环境道德观念

政府在环境道德宣传方面应该带好头,充分运用舆论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弘扬传统道德观念,提高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可以通过悬挂宣传横幅,设立宣传台、宣传展板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民道德宣传活动。在农村地区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发放《新环保法》、《农村环保明白人》、《垃圾分类小指南》、《随手能做的环保小事》等知识读本、小折页、画报等宣传资料,提高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另外,政府部门还应该针对西部农村的生态环境特点增加信息化投入,为农村环保工作造势,尽全力实现农村环保信息化。

3.2 努力拓展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

首先,积极推进环境价值观教育。农民群众对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美好愿景需要在端正认识、培养责任心的基础上萌生。要环保认知及责任心的培育则需要构建正确的环境价值观。鉴于此,环保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引导人们认识自然,清楚自然的内在价值,懂得尊重自然,这样才能亲近自然,对自然报以感恩和关怀;其次,以“传承”为核心理念,引导农民群众正确认识当代人的社会活动对后代子孙生存环境的影响,学会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而基于平等的前提实现资源共享。

其次,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开展道德教育。通过教育,使人们认识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自然生态系统,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自然的承载能力,这既是人类行动的共同界限,也是人类应该共同遵守的伦理准则。

再次,要开展生产和消费生态观教育。通过环境道德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学会在与生产系统和谐共处的前提下科学安排生产活动,尽力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并且在生活领域,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减少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浪费。

3.3 创新环境道德教育的方法

首先,要注重教育过程的循序渐进,坚持从基础抓起。我国西部地区农民文化水平整体较低,因此要注重教育内容的通俗性、易懂性,针对农民知识水平组织教育素材、设计教育方式。

其次,要注重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结合。西部农村地区经济还比较落后,生活水平仍不高,因此当地农民的迫切愿望依然是经济发展。由此决定了要提高当地农民参与环境道德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认同感,一定不能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相脱离。生态农业理念的提出,提高了农业产品食用安全的可信度,农业生产效益不断增加,促进了农民增收,这必定能调动农民学习利用生态环境知识、遵循环境道德规范的积极性。

第三,要与对农民的法制教育相结合。运用信息技术强化法制管理。环保问题涉及面广,单一的治理手段往往难以奏效,需要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的手段,确保环境治理的每一个环节畅通无阻。一是,需要信息整合和共享,完善信用制度,加强对信用数据的归集、分析、挖掘和深度利用,实现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有效预警。将恶意破坏环境的违法主体或单位纳入经营异常名录或黑名单,从社保、贷款、保险、进出口、税收等方面加以限制。二是,环保事件的处理需要更多部门积极介入,以提升监管的精度和效能,从单一部门监管向多部门协同监管转变,形成治理合力。除了政府部门之外,社会力量不可或缺。最新修订的《环保法》将在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其亮点之一就是扩大了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凡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都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对于推进西部农村的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第四,在西部农村地区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理念,使环境保护与对农民的科技培训相结合。如今,节能环保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声。一般说起节能环保,首先想到的是垃圾分类、办公环保这类名词,然而这类名词都局限于一个

范围,那就是城市。其实,西部农村的节能环保也不容忽视。

笔者认为,在农村进行环保节能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农村的空间更广阔,日照时间也更充足,这就为太阳能产品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过,虽然太阳能的加热设备在农村得到大力推广,但是,同样是节能环保的led灯具,在农村很少有人听说,也很少有人使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快农村基层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让村民切实感受到国家对农村环保问题的重视。

另外,还要增加农村环保节能建设资金的投入,切实为农村环保节能提供资金支持与物质保障。节能环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推广环保节能的生产生活方式可让西部的农民节省开支,有更多的钱提高生活质量;农村省电增加工业用电,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农村节能可保护植被,涵养水源。因而,加强农村的环保节能工作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更需要增强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只有政府、农村居民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改善农村的环境现状,建设一个个美丽的西部农村。

3.4 完善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平台

首先,设置农村环保教育机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线长面广,涉及多个方面和领域,仅靠县级环保机构管理,往往鞭长莫及。因此,设置乡镇环保机构已成为环境道德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另外,在全县设立多支环境监察及环保宣传中队,各中队分别配置6人~9人。各乡镇配备一名农村环境监察员和一名农村环境道德教育人员,工业重镇配备两名环境监察员。通过环境监察中队、农村环境监察员和农村环境道德教育人员的配合,实现农村环境管理的延伸,通过分散管理、集中执法,加大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力度。

其次,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充分发挥村委会的组织保障作用,把环境监管机制延伸到乡镇,建立乡镇环保所。县劳动人事部门将部分公益性岗位设为镇村环境监察协管员,由财政出资聘请专兼职环保员,负责村庄连片整治的后期运行,建立起县、乡(镇)、村3级环保工作网络。明确乡镇环境保护及环境道德教育工作职责。职责包括:负责辖区环境监管及农民环保道德教育工作,做好对排污个体的日常巡查和环保知识宣教工作,及时处理环境突出问题;负责对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源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监督检查,针对农民开展环保知识讲座,开展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以及绿色学校、绿色社区、优美乡镇、生态村等绿色生态系列创建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5 加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的队伍建设

第一,针对西部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开展环境道德教育。基层领导干部是民意的代表者,也是农村建设的领头人。可以说,基层领导干部对自然及生态环境的理解以及对环境保护的各项决策直接影响环境道德教育在西部农村开展的最终效果。要在西部农村普及环保道德教育,首先确保基层领导干部有环保的思想认识。

第二,针对西部农村乡镇企业领导人普及环保道德教育。乡镇企业的发展思路、员工的环保教育以及企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企业领导人以何种环境道德标准做出何种决策。

第三,针对西部农村环境科技从业者普及环境道德教育。当前,农村地区生产技术及经济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科技力量的发展。从事生产技术培训及科技服务的人员是农民素质教育的主力军,针对科技人员进行道德环境素质培训,对于环保理念在西部农村的普及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徐莹.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民生态道德教育论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5-7.

[2]张永斌.农民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8.

[3]惠保德.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民生态道德教育[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2-34.

[4]贺新春,黄伟良,黄梅珍.关于农民生态道德及生态伦理教育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成人教育,2010(9):28-30.

[5]王念哲.和谐社会视域中的农村环境道德教育[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34-38.

[6]张义,张合平,李丰生.近年来国内农村环境教育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17):427-433.

基金项目:

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西部农村成人环境教育研究”(2010C145)。

作者简介:

张义(1978-),男,湖南湘潭人,副教授,主要致力于环境教育、生态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西部地区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农民丰收歌
促进农民增收 粮食部门责无旁贷
以法治提高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实效
影响西部地区承接转移产业的原因分析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