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雨径流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分析

2015-02-03黄建波刘海凤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水土流失关系

黄建波 刘海凤

摘要:水土流失属于环境问题,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水土流失问题,分析水土流失发生的各种原因。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土壤类型、降雨径流、地质地形条件、植被覆盖率、降雨量、土地整体利用等,其中降雨径流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研究水土流失和降雨径流的内在规律和关系,帮助我们分析降水径流和水土流失实际状况,进而制定科学的方法来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

关键词:降雨径流  水土流失  关系

1 概述

随着人类文明不断推进,人和自然的矛盾日益突显出来,土地水土流失是常见的环境问题之一,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自然,特别是植被条件和降雨情况。因此,要保护环境,必须要治理水土流失问题,研究水土流失问题发生的各种原因。水土流失是土壤、降雨、地形、植被等多种因素整体作用的结果。降雨因素对高原地区的土壤侵蚀具有重要影响。我国土壤侵蚀问题是否严重,每年都会因为水土流失问题而损失很多耕地,如果水土流失严重,会导致水源涵养力大大降低、土层变薄,生态环境发生恶化,河床变高,河流交通发生阻塞,水利工程泥沙淤积变化,严重影响水资源开发利用。

2 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危害

水土流失对人们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保护及经济发展具有极大危害。水土流失对地面完整与土地资源具有破坏作用,它使土地的沙化退化更加严重,甚至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具体表现为分散土壤、剥离土壤,使土壤发生沉积,因为雨水冲刷和击溅土壤,土壤坡面会被切割破碎,使砂砾增多,细土减少,肥力降低,土壤沙化,耕地面积变少,生产条件恶化,发生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循环,加剧水土流失和贫穷。水土流失也会恶化生态环境,加剧区域水旱灾害,影响区域气候。水土流失对生态系统具有破坏作用,使环境的生态功能渐渐衰退。另外,水土流失也会导致区域气候多变,使沙尘暴、暴雨、干旱和洪水等灾害频发,加剧滑坡、山洪等自然灾害,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及居住环境。水土流失也会使可利用水资源建设,水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很多山区植被被破坏后,附近土壤的涵水能力就会降低,蓄水量减少,土壤渗入量变少,水位下降。

3 分析水土流失和降雨径流关系的地域选择原则

要了解水土流失和降雨径流间的内在规律,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试验与研究工作,前期要深入了解所研究区域实际情况,具体有几个方面要了解。首先,要清楚所研究区域的经纬度、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日照系数、面积大小、降雨情况及年均气温;其次,区域附近的土壤结构、土壤种类、植被种类及植被覆盖率;再次,区域所处的气候带和径流变化周期,所选区域气候带要具有代表性作用,降雨量要有可参考的标准。径流变化周期关系着水土的综合治理,它是人为方面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综合治理区域水土流失问题时,很可能对目前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进而使区域降雨径流和水土流失存在差异,对小流域河流来说,小流域生态环境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容易被破坏,所以,人为因素对小流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分析水土流失和降雨径流规律时一定要将其考虑在内,保证所有试验记载数据都符合自然特征规律。

4 制定研究区域水土流失和降雨径流关系的方案

水土流失和降雨径流关系的研究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记载数据、分析数据、计算数据,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必须有科学方法做指导,观测径流、降雨及水土流失情况时要根据它们的特征侧重不同方面,具体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特别是观测数据时,必须运用多种观测方法记载数据。实际研究过程中,常见的观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4.1 径流观测法

径流观测区域多数位于河道周围,在观测径流时,通常要选择河段较顺直的,并且合理设计测流断面,再按照河流流速变化情况与河流断面形状设置测速的垂线。河流流量的计算通常利用流速面积法,通过流速面积测定流量,注意要及时把握测流的最佳时机,严格控制流量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另外,河流测量次数要符合定线标准,进而才能构建正确的流量水位关系。按照所观测的水位来推算每天的平均流量,从而计算洪水径流量。

4.2 降雨观测法

要观测区域降雨,必须保持在一定期间内进行特殊记载,一般情况下,观测降雨多数选择每天的清晨某一时刻来进行,准确记载实际降雨的降雨强度、降雨量及降雨历时,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大量的观测实践表明,当降雨量固定时,降雨历时短,降雨强度大,降雨历时长,降雨强度小。降雨雨滴形状、大小、到达地面的冲击力及降落速度具有紧密联系。在观测和记载降雨数据信息时,一定要认真记录数据,保证准确,科学严谨,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防止工作疏忽造成记载数据失真或错误,进而影响分析结果,使后期研究工作失去意义,保证记载数据准确是研究水土流失和降雨径流关系最关键的一步。

4.3 水土流失观测法

观测水土流失情况的方法常见的有两种,第一种用的最广泛,是在河流流速变化非常大或河道断面非常大的垂线上布置取沙的垂线,通过取沙垂线测算河流断面的平均含沙数量,进而得到次洪水的侵蚀模数及输沙量。第二种是利用观测场所的记载数据总结河流水土流失情况。

5 对土壤水土流失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5.1 自然地带性的因子

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自然地带方面因素。降雨量和植被的密度及植被类型具有一定对应关系,当降雨量固定时,降雨时间越长,降雨强度就越小,反之,降雨时间越短,降雨强度就越强。降雨雨滴形状、雨滴大小、雨滴对地面冲击力及降落速度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在雨强度较大,降雨时间较长时,坡度如果较高,植被的覆盖率就很低,附近土壤就容易发生大量水土流失。

5.2 人们不合理的活动

人们不合理活动对土壤水土流失具有重要影响,人们不合理的活动主要有对植被肆意破坏,利用水土资源的方法不科学、不合理,在开垦陡坡过程中,常常将土壤裸露在外面,这样极易发生水土流失。

5.3 非地带性因子

土壤水土流失也常常受到非地带性因子的影响,地貌因子的作用非常大,地貌因子主要有坡长、坡度及土质等,部分区域土壤结构具有疏松的特点,土壤土质不紧密,会风化作用影响较大,因为雨水会产生一定冲击力量所以易引起塌方,进而易出现泥石流及滑坡等。

6 水土流失和降雨径流间的内在规律及关系

降雨对土壤水土流失和径流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当降雨达到一定水平时,土壤径流量与每天侵蚀模数都会出现变化,日侵蚀模式增加,降雨量增加。所以,水流流失总的规律为当降雨涵盖一定区域时,雨量保持一定时间后会结束,在降雨期间,降雨量会有所增加,径流量也随之增加,水土流失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所以,降雨、径流量与土壤流失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经过长期观测、记录和分析数据后可以得出,如果某个流域较长时间内没有降雨的情况下,突然有中雨或小雨出现时,不会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如果某一区域已经持续十几天的中雨,该地区的径流量及水土流失情况就会有所变化,发生产沙现象,当土壤坡度较大时,也可能会有流沙现象发生,但通常情况下,种植产沙或流沙现象都不严重,仅仅是出现小的侵蚀沟。当区域河流径流量、降雨量及侵蚀量都达到较高程度时,特别是接近它们的临界点时,径流量、降雨量及侵蚀量的关系会出现恶性循环。

7 结束语

人们要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必须要先认识自然、研究自然,开展一系列的科学试验,记载准确的试验数据分析水土流失和降雨径流直接的内在规律,积极探索他们之间的联系,不断总结经验充分认识它们。因为思想方面的科学指导对科学的方案制定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水土流失工作的治理方案一定要结合水土流失和降雨径流间关系而展开。某种方面讲,正确理解水土流失和降雨径流间的关系,对我们制定治理水土流失方案,保护区域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贾拥军.小流域降雨径流与水土流失之间的关系[J].科技风, 2013(19).

[2]彭清涛,张光友.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及防治[J].广东化工, 2012(02).

[3]党玉才.减少氮磷随降雨径流流失的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11).

猜你喜欢

水土流失关系
水土保持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