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其东门》
2015-02-03
诗经·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安全婚姻
《出其东门》里的“东门”,是郑国游人众多、云集出行的地方,所以那东门之外,必然会是一处邂逅的佳所,会有佳丽秾艳、会有裙裾飞扬。然而这首诗里的主人公,那个从东门缓缓而出的男子,目遇了如许美色,却淡然而坚定地吐出一句:“虽则如云,匪我思存。”即使有美女如云,却不是我心所爱。———那他所爱的是谁呢?是家里那个着白衣系围裙、衣着朴素的女子,那是他的妻,这就是诗里说的“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就这样淡淡的一句心事吐露,使这首《出其东门》堪称古今女子心中最动人的情诗。虽然不能确知诗里的男子相貌如何、身居何位,可他一句话就表露出的性情,足以使他成为天下最好的丈夫。这样的丈夫,也许给不了妻子锦衣玉食,却给得起一心一意、一生一世的许诺。
如果对女人来说,好的丈夫,就是安全感的给予,好的婚姻,就是安全感的保证,那么《出其东门》中那一位可能是寒门布衣的男子,已经用满满的决心给了一个女人对爱情和婚姻所期望的全部。
一个男人最大的能力,也许是带给爱人富贵无虞;而一个男人最大的爱意,是能送给爱人一份安心无忧。妻子安心,源于丈夫的心是定的;妻子无忧,源于丈夫肯在世事纷扰、烟火红尘中说一句:“虽则如云,匪我思存。”那代表着,纵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来饮。
千帆从身旁过尽,而他的小船早已入港,那是他为爱人遮风挡雨而永远停驻的、一处名叫家的港湾。
红尘修行
诗人把他的爱人赞得那样美、把他的情感说得那样好,让读者听来,也浸染了深深感动。然而,这些话全是诗人的主观诉说,也就是,都是他当下的一厢情愿———而在客观的现实生活中,在未来长远的考验之路上,他真能兑现他的承诺、真能不改他的初衷吗?
上天给人心中种下了爱的天使,也会悄悄埋下一个狡猾的魔鬼,那个魔鬼会在人阳光灿烂的时候躲进角落、隐忍不发,而当爱一旦出现松动,它就会冷不防跳出来,拉扯上时间、惰性、诱惑、世俗等等一切负面的攻击性武器,对抗心里的爱。人们想防备,却往往不堪一击,在心中魔鬼横扫一切的冲击下,溃不成军。
有时候,理想是强大的,而人力是渺小的;有时候,向往是神圣的,而意志是卑弱的。
所以人是需要修炼的,需要向着人性的弱点挑战,需要向着可能的失败进发,需要在炼狱里成佛,需要在魔鬼的掌中逃脱。
而最难的是,那魔鬼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那炼狱不在别处,就在我们心里。每个人心里,都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有一处隐秘的心狱,囚着一个魔鬼,它能在我们最脆弱时,诱使人一念成魔。而我们必须与魔鬼作战、成仁成佛,必须在高尚的辛苦与堕落的快感间殊死交战———而这,就是人类进化的走向:努力消除天性中的野蛮与恶念,努力走向文明,走向光明。
于是我们注意到,《出其东门》中的男子说着“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说着他不受诱惑的坚定,而当他站在美女如云的东门外,他的这些诉说其实并没有对象,他是喃喃念给自己听的。这段心事剖白,等于是一份自我表白书,更是一份自我宣誓书———在美艳撩人中,他对自己发誓:谁也不看,只爱一人。
而这种自我的提醒,未免不是一种危机意识的表现。或许,是他已经隐约察觉到了自己内心的不安分,他已经看到了心里的魔鬼在蠢蠢欲动,他已经开始张皇不安、隐隐负疚。于是他再一遍对自己重申:不会变节、不会改志。
若诗中的情景果真如此,我们读者也不必对这位“最好的丈夫”感到失望。就算这位男主人公,在他努力坚守的婚姻之路上曾有过内心动摇的隐忧,我们也无需求全责备,相反还应该看到他的可贵,并向他学习。因为,这就是他的修炼,尤其是在他对自己不放心时,以无上咒语般的爱情誓言,一遍遍压制心中就要出笼的魔鬼,安稳那颗晃动不安的心,重新召唤一时遗落的天使。
因此,其实这首诗,是一位男主人公说给自己听的誓言,这是一场他自我主动进行的修行,依靠定力,阻断干扰。让我们为他庆贺吧———在人生这条艰苦、漫长、考验无所不在而难赢易输的修行之路上,他勇敢地走下去了。
所以,不要惧怕心中魔鬼的偶尔冒头。魔鬼的存在,是提醒我们该去加强善、该去强化爱。
人生处处是修行,而真正的大修行,也一定是在人间完成的。那些避于山林、遁于世外、逃离红尘的修为方式,只是一定程度上戒断欲望的一种修持,而不是本质上的修行。正如“小隐隐于林,中隐隐于世,大隐隐于朝”,在隐居中,只能修心而度己,在红尘中,才能修行而度人。济世心才是慈悲心,修行人才是勇敢人。
如《出其东门》中那男子,预感到诱惑,便果断修行。也许他选择从游人众多、美女如云的东门而出是故意的,故意走进一场无形炼狱,经受一次有心的修行。走过之后,忽见前方伊人玉立,等他在门前。
他,到家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