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风吹
2015-02-03田继伟
田继伟
在大唐长安城的北墙外,居高临下的大明宫含元殿前,不可一世的太宗李世民注视着城南,那里虽有几座寺庙,我们熟悉的慈恩寺却还没有诞生,耳熟能详的大雁塔更是没有什么踪影。辽阔的蓝天,画着可爱的天际线,平直而美丽,偶尔有一些凸起凹陷。李世民自信的笑了,回头对着自己心爱的臣下,指向南边:“看看,这才是我心中的长安呐!”唐长安城无论是从设计理念还是施工,都很符合这位帝王的“胃口”,可谓是震古烁今。
此时,一位历经千辛万苦、九死一生、西行求法的大德正在回国路上。这位高僧游历天竺18载,在那烂陀大寺虚心学习,成为佛国世界的“大乘天”,声震五印度,事成犹念国。他就是释门龙,俗名陈袆,释家名玄奘。没有风能比这位高僧回到大唐弘扬佛法的脚步更急促,走过千山万水,层叠山峦,他演绎了一段踏实的足迹,最终归来。公元645年,长安,万人空巷都来一睹这位精神导师的真容,就连皇室公卿也在长亭静候,以示自己的谦恭。朝廷在慈恩寺举行了空前盛大的欢迎仪式,出动了1500多辆轩车、200多幅刺绣佛像、500多幅以金线绣出的经幡,入寺和送行的高僧分坐500辆庄宝车,盛况空前。步辇两边随行人员在烈日下,手搭凉棚,尽量的望远方。与出去的窘迫不同,玄奘归来可谓风光无限,蔓盖蔽天,鲜花遍地,香烟袅袅,信众云云,派头十足!
转过年来,在为文德皇后祈福修建的慈恩寺内,归国多年的玄奘在佛前敬香,他尽力推掉了皇家的宴飨,臣公的请吃,一心只想着尽快浴佛理经完成宏愿。西天取经,玄奘带回佛经657部,先后在弘福寺、慈恩寺、玉华寺等处翻译佛经74部,共计1335卷,翻译佛经之浩繁,任务之艰巨可谓空前绝后。后世在评价玄奘时,非常肯定的认为玄奘在我国佛教四大译家中译书最多,译文最精。公元652年,玄奘为了展示佛法的伟大,适时的推出了一项工程———建慈恩寺塔。玄奘按照当时在印度流行的金刚顶宝塔的图纸亲自主持规划设计施工,初为5层土心包砖塔,现就大雁塔,但具体样貌如今只能从古老的诗篇中摩挲。岑参曾写过《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硷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自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呼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净理了可悟,腾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诗句中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你看悠悠的宝塔撑起了青的苍穹,雄伟壮阔的诗篇绵绵的为他赞颂,还有什么能比这具象和想象结合的如此曼妙的建筑更令人动心的呢?同时,能在大雁塔题铭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文人立世的资本。白居易在塔下得意的题铭时,那种意气风发,将自己的未来和高端大气上档次结合在一起的笔力,岂不正是唐代文人致高的人生境界与价值体现吗?
后来大雁塔又经改建,从5层到7层,又从7层变为10层,外形也作改动,如今的大雁塔是楼阁式四角攒尖的浮屠宝塔,它巍峨耸立了1300年,就其挺拔的身姿始终给我们向上的动力,显示着进取的昂扬,下大上小的造型,给人一种稳重感。侧面的轮廓则线条感十足,切面有种延伸视线无限远的感觉。作为皇家寺院———慈恩寺的重要建筑,大雁塔是唐代长安城宗教空间、政治空间以及世俗空间所共享的视觉景观。它不仅是玄奘实现其宗教理想的重要阵地,同时也因为位于新宫殿区(大明宫)的轴线上,从此参与了唐代新的权力空间的建构。
大雁塔是长安人共同的心理坐标、等级刻度。以它为节点,宗教、权力体系接受着万千人民的膜拜和敬仰。大雁塔上的历史之光照耀万方,凝结着长安人对于文化的认同和向往。这里古韵幽幽丝路花雨迎万福,这里贝叶梵语句句真言播神州。这里“吼”着秦腔,这里“奏”着华章,只有你亲临大雁塔的身旁,你才能了解“不到大雁塔,怎言到长安”的真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