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服务我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策略研究

2015-02-03王会莉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4年6期
关键词:校企职业院校实训

王会莉

自2010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开始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以来,产业集聚区在全省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年底,全省各地先后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达180个。截至2013年9月底,全省集聚区建成区面积已达到1777平方公里,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908家,产业集聚区的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据统计,2013年前三个季度,全省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7%,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9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区拉动全省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同期,全省集聚区完成投资8940.2亿元,同比增长29%,集聚区投资占全省投资的比重达到50.3%,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59.5%,重大项目拉动作用进一步凸显。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推动我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依托。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是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建设的基础,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人力资源总量和提高人力资本价值的根本途径。产业集聚区作为我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对劳动者的素质有着更为强烈的需求。而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劳动者技能的根本途径,在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当前,我省产业集聚区正处于快速推进的重要发展阶段,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升区域竞争力,全面实施中原经济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三大战略,都赋予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的任务和要求。另外,随着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规模、水平、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更多、更好适应我省产业结构的技术技能人才,是支撑产业集聚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是提高区域竞争新优势的有力保障。因此,研究职业教育如何服务产业集聚区发展,对于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推动产业集聚区加快结构调整、提升发展质量、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形成职业教育助推产业、产业促进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职业教育服务我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促进职业院校与产业集聚区对口合作,实现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与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对接

2013年召开的全省职业教育工作推进会议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建设100所品牌示范职业院校和200所特色院校。全省各市、县在规划建设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时,首先要紧紧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大职业院校布局调整工作力度,实现职业院校与产业集聚区在空间上的集合。同时,鼓励产业集聚区内企业以股份制、“公有民办”“民办公助”等形式参与职业院校建设,有意识地在职业教育园区引进企业进驻,实现职业院校与产业集聚区的空间集聚,增强两者的协同效应。除了空间上的集聚,职业院校与产业集聚区要更注重实质性的对口合作,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要充分体现产业集聚区的需求,具体在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材建设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要主动吸引产业集聚区企业人员的参与。另外,职业教育品牌示范职业院校和特色职业院校建设,要加强校、区共建,学校可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协议,吸纳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和骨干企业管理人员成为职业院校理事会或董事会成员,形成校企合作的决策机制。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要加强本地人才统计与需求预测,定期发布人才需求预测报告和紧缺人才需求导向目录,为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培训项目设置等提供信息支持,参与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评估,促进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更加符合产业集聚区的发展需要。可继续通过开展“百校千企”对接活动,由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共建生产实训基地,推动职业院校与产业集聚区重点用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设置,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培训,支持院校与产业集聚区企业联合共建实习和实训基地,采用“工学交替”模式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增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针对性,实现职业技能培训与产业集聚区企业用工需求无缝对接。

二、建立各省辖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组织架构,推动区域职业教育与产业集聚区协调发展

在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的组织架构下,各省辖市可根据本地实际,组建当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组织机构,通过省、市两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组织机构,发挥政府与企业间、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院校间的桥梁作用,积极为企业开展人才培养、职工培训等做好服务工作。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要充分发挥行业专业、信息、咨询等方面的优势,参与制订行业职业教育培训规划及本行业特有工种的职业岗位规范、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和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要指导和督促职业院校与本地产业集聚区、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形成稳定有效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三、加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集聚区产业结构的对接

政府部门要根据产业集聚区产业结构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制订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指导性意见,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对接”的原则,引导地方和学校根据区域产业需求,加快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扶持新兴产业对应的专业,加强重点产业对应的专业,做强特色产业对应的专业,保留现有主流产业对应的专业,改造传统产业对应的专业,控制落后产业对应的专业。同时,要加大专业机构调整优化的力度,改变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重复、滞后和盲目的局面,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与产业集聚区发展相对接、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我省产业发展实际,可围绕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新型建材等6个高成长性产业,确定一批省级示范专业;围绕化工、钢铁、有色、纺织等4个传统产业,确定一批省级特色专业;围绕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四大战略新兴产业,确定一批改革创新重点专业;围绕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等四大现代服务业,确定一批改革创新示范专业;等等。通过这些举措,培育特色专业,打造专业品牌,引导全省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全省“十二五”规划确定的18个重点产业以及产业集聚区对接,增强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形成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支持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的专业布局,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endprint

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现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与产业集聚区骨干企业的对接

可围绕我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在汽车、电子信息、电子商务、装备制造、食品、轻工、建材、能源、化工、现代农业、旅游、交通、现代物流等专业领域,重点建设一批装备先进一流、设备对接企业、技术对接企业、管理水平较高,具备教学、生产、培训和鉴定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实训基地和生产性实训基地,推动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有效对接,提高职业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水平和支撑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能力。支持产业集聚区内企业与职业院校以合作、合资、股份制等形式共建区域性或专业性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支持产业集聚区企业在职业院校以合作、合资、独资、股份制、租赁场地等形式设立产品研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或产品售后服务中心。制订优惠政策,支持职业院校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在产业集聚区内开办独资校办企业,校办企业享受产业集聚区土地、财政、税收和融资等各项优惠措施。

五、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劳动力素质与产业集聚区人才需要的对接

围绕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食品、电子、冶金、化工等产业集聚区六大用工需求增长最快的行业,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等,满足集聚区技能人才的需求。针对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用工需求,结合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坚持“六路并进”,统筹安排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民政、扶贫、残联等部门的职业培训项目和资金,创新职业培训模式,提高产业集聚区技术技能人才培训规模和质量。建立以职业院校、企业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载体的职业培训体系,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学校与产业集聚区合作的方式,为产业集聚区企业提供定向培训。完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服务平台,建立全省统一高效的产业集聚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各地设立就业服务窗口,积极开展代理招聘、用工推荐、人力资源培训等业务。建设产业集聚区就业信息网络,加强对产业集聚区人力资源需求的日常动态监测,及时发布人力资源供求信息,加强用工监测和政策指导,促进产业集聚区内人力资源供需衔接。制订优惠政策,发布产业集聚区各层次人才需求目录,举办专场招聘。依托产业集聚区现有培训机构,加强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开展产业集聚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组织产业集聚区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加大返乡农民工培训力度,依托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立返乡农民工工作台账,为返乡农民工提供转移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社保接续等服务,促进返乡农民工在产业集聚区实现转移就业和就近就地就业。

六、建立职业教育服务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保障机制

职业教育在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作用需要一定的保障机制才能得以有效发挥。市县级政府要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集聚区协同发展的领导,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在当地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要建立激励表彰机制,政府应把各地职业教育与产业集聚区协同发展情况纳入产业集聚区年度发展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考核;对支持职业教育与产业集聚区协同发展的市、县政府,行政部门,企业,院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另外,财政要积极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专业、实训基地和师资项目建设;要积极建立健全、落实有关校企合作的财政、税收激励政策;省、市、县三级财政要设立专项资金,对在企业建设的公共实训基地、实践中心和承担学生实习实训任务的企业给予财政补助;各地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要积极扶持校企合作成效显著的企业和职业院校。通过行之有效的保障制度建设,切实推动职业教育有效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

(责编 赵 河)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企职业院校实训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