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专业背景的暑期社会实践育人成效探究*——以地方农林院校农科类专业为例
2015-02-03福建农林大学俞超维詹丽玉吴祖建
福建农林大学 练 勤 俞超维 詹丽玉 林 平 吴祖建
依托专业背景的暑期社会实践育人成效探究*
——以地方农林院校农科类专业为例
福建农林大学 练 勤 俞超维 詹丽玉 林 平 吴祖建
该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福建农林大学参加依托专业背景暑期社会实践的 220名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开展调查分析,探究其育人成效。研究发现:学生在能力、认知和思想情感、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方面有较大进步,育人成效较好;实施体系评价良好,与育人成效存在显著相关;寻访优秀校友、科技支农等暑期社会实践的开展方式对育人成效的促进作用更大。该文还提出实施并强化项目化管理、实践地点基地化、制度化建设和长效化发展的举措。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育人成效 农林院校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作为培养青年大学生的高度综合性育人活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对于高等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重要举措。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由此兴起了依托专业背景的暑期社会实践,即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以专业知识或技能为实践内容、选择专业相关行业企业的生产一线作为实践地点、由教授等专业老师带队指导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该实践集实践教育、素质教育、社会教育于一体,是体现“三结合”的有效载体,也是高等教育育人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1]。
学界对依托专业背景暑期社会实践研究较少,仅有的研究主要探讨依托专业背景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开展形式[2];暑期社会实践成效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3];多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较少,以大学生这一主体为视角探究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效的研究更是鲜见,然而高校育人工作的核心在于对大学生这个主体的关注[4],因而本文从参加依托专业背景的暑期社会实践农科类大学生的视角出发,深入探究暑期社会实践育人成效实现状况,为完善依托专业背景的暑期社会实践提供借鉴。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参加依托专业背景暑期社会实践的农科类大学生,考虑到农科类大学生的同质性较高,因此从方便可及性原则出发[5],选择连续 27年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的地方农林院校之一——福建农林大学(以下简称福建农大)农科类专业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结论具有一定的推论性。福建农林大学依托专业背景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经过多年的实践已取得显著成效,《中国教育报》、《福建日报》等国家级、省市级报刊先后以《农民得到实惠,师生找到课题》、《科技下乡,用专业服务社会》等文章报道福建农林大学依托专业背景的暑期社会实践取得的成效。我们采用问卷调查随机抽样的形式,分别对该校有暑期社会实践经历的130名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和2014年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10支农科类专业社会实践队(共50人)开展问卷调查。面向130名农科类专业大学生的问卷共发放了130份,有效问卷119份,问卷有效率91.5%。面向实践队的问卷共发放50份,有效问卷 45份,有效率 90%。研究对象还有主要负责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教授、管理人员和学生政治辅导员共10名、有代表性的30名大二至大四的相关专业学生,以访谈方式调查。
1.2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为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依托专业背景的暑期社会实践育人成效问卷借鉴潘懋元提出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6],结合苏彭勉等设计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7]与福建农大实际设计而成。问卷信度为 0.97,信度良好,主因子解释总变异0.73,因子载荷大于0.6,结构效度良好,问卷质量良好。问卷包括基本信息、能力提升、思想和情感提升、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提升以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体系评价五大部分。除基本信息部分外,每部分各设计了7-8题,第二、三、四部分测试学生在参加暑期社会实践之后进步程度,按进步程度设置问卷选项:“1”代表进步非常小、“2”代表进步比较小、“3”代表进步一般、“4”代表进步比较大、“5”代表进步非常大。最后一部分测试依托专业背景的暑期社会实践实施体系对学生成长起作用程度,按作用大小设置问卷选项:1到5的递增含义为从作用非常小递增到作用非常大。
1.3 统计处理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做了描述统计、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统计分析。其中,独立样本t检验的因变量为学生的育人成效,自变量为不同水平的实施体系。经检验,自变量与因变量皆符合正态分布,因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判定不同水平的实施体系对育人成效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2 数据结果
2.1 暑期社会实践育人成效均值描述统计
每个指标上学生的进步状况表现为均值和标准差的大小,均值越大,进步程度越大,方差越小,各项指标上学生的进步程度相差越小,见表1。
表1 依托专业背景暑期社会实践育人成效描述统计
续表1
2.2 实施体系均值与育人成效均值相关性分析
从119份农科类专业大学生的问卷统计中发现,依托专业背景的暑期社会实践实施体系与育人成效存在显著相关。限于篇幅,本文仅以几个主要的育人成效事例为例进行说明,有代表性的育人指标即进步程度得分大于3.75的指标,详见表2。
表2 实施体系与育人成效(能力提升部分)相关性
2.3 实施体系均值与育人成效均值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以实施体系指标的评价为依据,将其质量划分为质量较好实施体系和作用程度非常小、比较小、一般(即质量较差)实施体系两组,对两组育人成效进行 t检验。实施体系中各指标与育人成效的t检验结果显著,且质量较好实施体系的育人成效均值都大于质量较差实施体系的均值。限于篇幅,仅以实践过程中导师指导程度与育人效果(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部分)的独立样本 t检验结果为例进行说明,详见表 3的t检验部分,表中各个指标的Sig.值都大于0.05,所以接受方差相等假设,而 Sig.(双侧)值在方差相等时的值皆小于0.05,表明t检验结果显著,即不同水平的指导对学生的育人成效均值存在显著差异。
表3 导师指导与育人效果(部分)均值/t检验
2.4 不同实践队育人成效对比
根据访谈结果,发现不同实践队开展依托专业背景的暑期社会实践时,其活动形式存在差异。以此为依据,探究不同实践队的育人成效,限于篇幅,本文仅以存在成效差异较大的活动形式对育人成效之一——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为例说明,见表4。
表4 不同实践队育人成效均值对比
3 结论与分析
由统计数据可知,参加完依托专业背景的暑期社会实践,学生的进步普遍比较大(均值大于 3),由标准差的范围可知学生之间的变化程度差距不大,育人效果较为明显。从实施体系与主要育人成效(得分大于3.78的指标)相关性分析可知,实施体系对育人效果存在显著影响,两者之间存在中度线性相关。从实施体系与育人成效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构可知,良好的实施体系是学生取得进步的关键。从活动形式对育人成效的影响结果可知,寻访优秀校友、科技支农等活动形式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更大的作用。调研结果充分表明,实施体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显著的作用。访谈中出现频次较多的关键词“进步比较大”、“收获很多”、“感受很深”等进一步验证了这一数据分析结果,这与暑期社会实践的目标“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相似,也与张成翠等提出的暑期社会实践“激发了学生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品德修养、扩大视野培养主人翁精神”等已有的研究结论相似[8];也与郭平等提出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素质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这一结论相似[9]。
3.1 能力提升分析
能力提升部分包含8项指标,由表1可知,学生的能力提升程度均高于一般(3分)的水平,其中沟通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提升的程度较为明显,接近于比较大的水平。这与农科类专业实践性强、综合性强跨学科特色明显密切相关,也与良好的实施体系密切相关。这可从实施体系与育人成效相关性分析表中看出,实践过程中学生与指导老师和实践单位的互动程度、实践前的规划知识储备程度、实践过程教师指导力度、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实践单位配合程度都显著影响着沟通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提升。具体表现为:专业相关的暑期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锻炼平台,指导老师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而学生在利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时,由于实践前个体知识储备不同,不得不积极沟通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促进了沟通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实践过程中,指导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将以往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际中,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提升较大,这与实践过程中导师的指导程度与育人效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相吻合,得到老师较好指导的学生能力提升程度更明显。
表达能力的提升相对一般,与不同实践队的活动形式存在差异相关。一些开展农技知识宣传的实践队表达能力提升较大,而有开展宣讲活动的实践队数量不到整体的1/3,使得整体表达能力提升不够明显。学生们在宣讲农技科普常识的同时,学会了如何让基层的群众“听懂自己的话”,甚至为了让专业知识通俗易懂而将知识点“串联”,融会贯通,提升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相对较小,这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侧重实践应用与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及科研能力的理解认知有关:学生普遍认为暑期社会实践是增强实践能力的机会,而科研能力主要表现为论文写作与理论研究能力,因而对自身科研高等进步评价不高。由此可知,要想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还应增加知识宣讲活动项目,并明确学生对科研能力的认识,鼓励其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时大胆创新。
3.2 思想和情感进步分析
该部分包含7项指标,测试的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对自我的认同和信任、对广大基层群众的热爱程度、对自我社会角色的认知等指标进步比较大。这从实施体系与育人成效相关性分析表可知,如学生与指导老师和实践单位的互动程度分别与对社会的认识了解和对自我的认同和信任等的相关性达到了0.677、0.68,达到中度相关以上。数据结果也在访谈中得到解释:学生们表示,在与基层从业人员以及农户等人的交流中感受到社会对本专业的巨大需求,在增进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中也明确了自我价值,增进对大学生涯的信心,意识到自身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基层人员的热情接待和朴素风情也增加了学生们对基层群众的热爱。依托专业背景的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均在基层,住宿条件和参加活动的条件比较艰苦,紧凑的活动安排使得学生们在忍受较差条件的同时,不得不晚睡早起完成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和品格,也使得学生们对自我的接纳认同和信任感增加。
3.3 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进步分析
该部分学生的自我定位明确程度、对专业相关职业/行业的认识、对专业的认同度、专业技能得到锻炼的程度以及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意愿进步较大,达到了 3.5分即接近进步比较大的水平。这可从实践过程中导师的指导程度与育人效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得到解释,接受到较好指导的学生在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部分的进步均值比未接受较好指导学生的均值平均高出了1分至2分的水平,两者差距较大,充分说明了导师的精心指导是学生进步的关键因素。从不同实践队育人成效对比表中可知,是否寻访优秀校友对学生在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部分各项指标上的均值差值最大即对其进步程度影响最大,其次为是否为挑战杯实践项目、科技支农,充分说明优秀校友对学生在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进步上的重要作用。
数据结果也从接受访谈的学生中得到验证。学生们表示,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的负责人(公司经理、主管或县市相关负责人、行政村村长等)在指导老师的邀请和学生们的诚恳请教下,往往会专门召开座谈会,给予学生较多的职业规划建议,并详细介绍不同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与人才类型等。实践过程中,相关企业人员较高的职业素养和农户们在得到指导老师的建议后感激兴奋之情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们,使得学生的专业认同度、自我定位、对专业相关职业及其行业的认识程度等得到较大的进步。如表1所示,虽然每项指标的进步程度有所不同,但都高于进步一般(即3分)的水平。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的程度与职业规划清晰度的进步程度相对较小,只达到了3.45分,只比一般水平多一点。这与暑期社会实践注重增加学生对专业相关行业及其职业认知,以及暑期社会实践开展时间较短,普遍为一周左右有关,较短的时间内,学生难以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职业规划上也只能给予启蒙的作用。
3.4 依托专业背景暑期社会实践实施体系评价分析
依托专业背景的暑期社会实践的实施体系评价中(具体见表1),实践过程中教师指导力度、实践单位的配合程度、实践中与老师/单位互动度、个人主观能动性大小、实践前规划知识储备程度、实践经费支持力度等的评价均大于3.5分,接近作用比较大的水平,说明福建农大依托专业背景的暑期社会实践实施体系良好,为学生的进步确立了良好的保障。其中,学生们给教师指导力度的评价最高,超过了4分,即起的作用比较大,相关性分析(见表 2)与实施体系与育人成效的独立样本t检验表也显示,实施体系对学生能力的成长起着显著作用。访谈中学生们普遍提及暑期社会实践中,指导老师在为基层解决生产问题的同时也不忘教会学生如何在实际中解决问题,其较强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对基层的关注在潜移默化中促进着学生的成长,与实践过程中导师的指导程度和育人效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相吻合,表3中导师的指导程度对学生的成长程度有着显著的影响,说明福建农大的暑期社会实践师资力量配备得当。
对学生成长起较大作用的还有实践单位的配合程度,从实施体系与育人成效相关性结果可知,实践单位的配合程度对学生进步的影响达到了中度相关的水平,访谈中学生也谈到实践单位的积极配合让学生有机会详细了解本专业相关行业及其具体岗位的情况,明确专业需求。这与福建农大领导班子与实践单位负责人的有效沟通密切相关,开展与专业相关的暑期社会实践之前,该校领导班子主动与实践单位负责人沟通,阐明良好的实践环境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出发前的培训力度和学生个人的知识储备程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较小,这与暑期社会实践开展之前未能集中安排时间组织统一的专业技能培训有关:访谈中,学生表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之前的时间正好处于期末复习时期,学生为暑期社会实践准备的积极性不高,也难以统一时间集中培训,出发前指导老师只是提供相关的书籍和网站让学生先行了解与社会实践相关的专业知识。
4 对策与建议
综合问卷分析结果、访谈情况和福建农大对依托专业背景的暑期社会实践多年的探索经验可知,要优化依托专业背景的暑期社会实践效果,必须实施并强化项目化管理、实践地点基地化、制度化建设和长效化发展这四个方面的建设。
4.1 项目化管理
为了有效提高依托专业背景的暑期社会实践实施体系管理水平,福建农大在多年的实践中探索出了项目化管理对策。由学院党委书记、团委书记、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项目管理委员会,形成校党委统筹规划、校团委和院党委负责落实的组织网络,负责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管理,具体实施分为活动的准备、实施和评估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由学生个人或团队根据社会需求和生产实际需要,结合所学专业撰写项目申报书,向学院提出立项申请,项目管理委员会根据申报书进行可行性评估,对内容丰富、具体、有创意、有特色、可操作性强或能产生实际效果的项目在资金、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给予有层次、有重点的支持,针对此次社会实践的调查结果,应强化准备阶段的评估,将是否开展活动前的专业技能培训纳入评估体系;实施阶段,项目管理委员会不定期调研暑期社会实践情况,及时提出改进建议,针对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的结果,学院应在调研中,鼓励指导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更好的育人成效;评估阶段,项目管理委员会根据实践队所撰写的调研报告、相关论文、实践效果等指标评估活动效果,对表现优秀的实践队给予一定的奖励。针对此次调研结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评估体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多年的实践表明,项目化运作方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实践主体的积极性和优势、优化活动资源、规范管理行为、降低管理成本以及提高管理效率,提高暑期实践活动的质量。项目化管理是福建农大的暑期社会实践实施体系评价得分能够得到 3.7分即作用比较大水平的重要原因。
4.2 实践地点基地化
依托专业背景的暑期社会实践最终要在专业相关的企业或基层开展,因而保持与实践单位的良好合作关系,建好实践基地极为关键。福建农大主动与企业或地方政府沟通,探讨高校农科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或地方发展相结合的新思路。鼓励专业指导老师带领学生为企业或基层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从而吸引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福建农大在与企事业单位以及地方政府的多年合作基础之上建立了多个稳定的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先后与农业行业共建涵盖植保、园林、农学等多个农业行业一百多个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学生通过与正规专业相关企业的接触,对专业的认同度提高程度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对专业相关职业及其行业的认识程度、专业技能得到锻炼的程度、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实际意愿等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的进步也达到了比较好的水平。
4.3 制度化建设
福建农大依托专业背景的暑期社会实践注重制度化建设,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逐渐总结出一套经验,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先后确立了预期管理制度、专业指导制度、支持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为暑期社会实践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预期管理制度主要是指行前经验交流会,由项目管理委员会成员或已参加过暑期社会实践的优秀队员从暑期社会实践的准备、实施等各个阶段对新生进行辅导,消除其对暑期社会实践不切实际的期待,为社会实践的开展做好知识技能以及心态上的准备。支持制度是指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为了让专业指导老师能专心指导学生,学院为实践队安排了一位管理的老师(一般是团委书记、副书记或辅导员),负责学生的安全和后勤工作,解除专业教师的后顾之忧。
专业指导制度是指学院为每个实践队配备至少一名拥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教授级别指导老师。在暑期社会实践开始前,学院采取两种方式为实践队配备相应的导师:一种是让有实践课题的教授自行挑选学生组成实践队,另一种是学生自行想出课题后挑选至少一位与课题相关的教授当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将负责指导实践队行前的课题选择和专业培训、活动期间的专业问题解答和活动之后的论文写作指导。此外,福建农大还在实践队的组建上实行高年级和低年级混合搭配的形式,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的优势,指导低年级学生。
4.4 长效化发展
依托专业背景的暑期社会实践长效化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依赖于党政部门、高等院校和社会各界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参与和协调运作,是各方面多种要素协调配合的结果[10],对长效化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保障和资金等要素。
人力资源保障方面,福建农大除了专门成立项目管理委员会管理暑期社会实践,还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专业教师成为暑期社会实践的专业指导力量,并与企事业政府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暑期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条件。资金的有效投入是保障依托专业背景的暑期社会实践长效化的一个关键因素。在这方面,福建农大首先确保国家划拨的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资金得到合理使用和监督;其次加强与企事业、政府单位、社会团体的联系与合作,利用专业所长为学生争取锻炼机会。
[1] 王钟誉.依托专业背景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 24):108-109.
[2] 胡树祥,吴满意.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 邢红斌,李芬.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4(4): 51-56.
[4] 卢旭东,李剑琦,潘蕾.国内高校大学生校园归属感的调研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4(10):109.
[5] 李同果,范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功能探析[J].文教资料,2006(4):1-3.
[6] 潘懋元.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1):7.
[7] 苏彭勉,翟怀远.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测评体系研究与系统实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8] 张成翠,张 杰.暑期社会实践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影响研究[J].前沿,2013(13):107-109.
[9] 郭平,杨越,熊艳.论大学生社会素质发展的内容与路径[J].中国青年研究,2011(11):101.
[10] 徐艳兰.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福建省植物保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111ZS0810);福建省“三面向”植物保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11ZR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