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球参考

2015-02-03

中国对外贸易 2014年9期
关键词:蒙古国非洲贸易

WTO未敲定《贸易便利化协定》重启谈判前景不被看好

7月31日,世界贸易组织称,其成员未能在截止日期前通过有关《贸易便利化协议》的议定书,这既意味着《贸易便利化协议》的批准和实施程序将被无限期推迟,也意味着巴厘岛成果处于夭折边缘,多哈回合再次遭遇挫折。“阻碍者”印度在农业问题上的立场也再次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据法新社报道,WTO总干事罗伯托·阿泽维多在一份声明中称:“我们未能找到让我们消除分歧的办法。”WTO去年12月在巴厘岛达成《贸易便利化协定》的草案,该草案原打算于今年7月最终敲定。美国驻WTO代表迈克尔·庞克称,未能达成协定“已经令该组织处于非常不确定的新境地”。他说:“我们显然感到遗憾和失望,一小部分国家不愿履行其在巴厘岛会议期间的承诺。”

《金融时报》的文章认为,WTO贸易便利化协议旨在减少全球跨境贸易中的繁文缛节,该协议的挫败立刻引发了来自商业团体的担忧。而这一挫败距离WTO成员在巴厘岛达成该协议只有7个月。世贸组织巴西籍总干事罗伯托·阿泽维多(Roberto Azevedo)警告说,此次未能达成妥协,意味着世贸组织正进入“充满不确定性的……状态”。

《印度时报》的报道说,为了保护本国农民利益,印度不得不提议推迟一年签署此协议,以便各国谈判代表继续考虑印度的需求。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部长尼尔马拉表示,印度不想等到2017年才来商定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永久解决方案”,而是就相关粮食储备和粮食补贴项目等未解决的问题立即举行密集协商与谈判。

主持者言:多年来,WTO一直在十分艰难地证明其作为全球贸易磋商场合的价值。据称,该协议能够为全球经济每年增加最多1万亿美元贸易额,创造2100万个就业岗位。

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该议定书遭到了印度、古巴、玻利维亚、阿根廷、南非等国的反对,未能按计划如期通过。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世贸组织成员发展水平不平衡、利益诉求不统一,基于共识的决策机制导致世贸组织效率低下,而印度等国的反对,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另外,这些国家拒签《贸易便利化协议》,将对世贸组织多边贸易机制及其信誉造成沉重打击,其重启谈判不被看好。

长此以往,世贸组织和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将岌岌可危。或许正因如此,一些国家对多边贸易体系的兴趣大减,纷纷转向推进区域贸易协定、双边贸易协定等。比如,美国和欧盟(EU)这类贸易伙伴冒险绕过WTO,就区域性贸易协定开展磋商,其中包括12国《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甚至还包括规模更大的跨大西洋协定。

美非峰会落幕美国对非战略转型

8月4日,美国-非洲首脑峰会在华盛顿举行,近50个非洲国家的首脑和政府代表参会,标志着美国政府的对非外交重心开始转移——从传统的以安全利益为主转移到经济发展机遇上。这种机遇不仅对非洲国家,对正致力于经济复苏的美国也是如此。

《金融时报》撰文称,在对非洲投资建设方面,中国已经主动向美国抛出了“橄榄枝”。据悉,中国方面去年就曾邀请美国加入刚果英戈大坝的建设,该工程耗资约120亿美元。《金融时报》认为,中国率先邀请美国的做法,可以称得上是“前所未有”的姿态。如果中美能够在这个项目上携手,那么在世界最欠发达的地区建立一个最大水利枢纽的设想就极有可能成为现实了。无论这个项目最终能否成为中美在非洲合作的“奠基之作”,无可否认的是,谈到非洲大陆,美国已经无法再忽视中国的存在。本周召开的美非峰会,无疑就是美国方面在认识到这一点后急于弥补的举措之一。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称,美国称将通过峰会帮助建设非洲,更加注重与非洲的经贸合作,但其是否能履行承诺令人怀疑。

非洲BBC新闻报道称,美国公司将在非洲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投资140亿美元。通过举行首届美非首脑峰会,美国希望加强美非纽带。未来,美国还会通过各种渠道,对非洲追加总额约170亿美元的投资。

奥巴马在接受《经济学人》采访时表示,所有在非洲看到投资机会并愿意与之合作的国家都应受到欢迎,中国在帮助非洲发展基础设施方面能发挥关键作用。未来,在帮助非洲实现经济发展时,美国应该不会再“单独行动”,但他也强调,美国仍然会在促进非洲经济发展、帮助非洲融入世界经济版图的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

《世界新闻》网站认为,中非贸易总额令美国相形见绌。目前,中国与撒哈拉以南的49个非洲国家的贸易总额,已经是美国在这一地区的217倍。在2009年以前,美国一直是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今,中非贸易总额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国,中国也已经成为了对非洲投资无可争议的第一大国。

法国《回声报》发表的一篇以《中国在对非投资领跑》为题的报道称,2013年,非洲所吸纳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达57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从摩洛哥的丹吉尔到南非的开普敦,非洲大陆正成为新的投资天堂,而中国在其中似乎占尽了先机。“中国需要确保自己的原材料供应,而这在非洲有很多。”

主持者言:长久以来,非洲在美国对外政策中不占优先地位。

目前,日本、中国、印度、欧盟包括土耳其等国纷纷建立对非多边合作平台。在国际对非多边平台构建之争中,作为曾经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的美国显然不愿落后于其他国家,关非峰会显然是对这一现实的回应。

美国第一次召开如此大规模或者说真正意义上的美非峰会,被视为是美国对非战略转型的重要标志,即美国对非洲从援助向投资、贸易倾斜,扩大美国在非商业利益,希望激发美国工商界加快对非投资和贸易的步伐。

对于美非峰会,中国是绕不开的话题。中关两个大国在非洲大陆的投资版图,再次成为人们关注与比较的焦点。美国试图通过峰会,挑战中国作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但无论是在外交还是在经济上,中国在过去数年中已经占据了优势。目前,中非贸易发展势头良好。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中非双边贸易额达到了2102亿美元,是同年关非贸易额的两倍多。

因此,仅仅举行一次美非峰会,远远不能达成美国的目标。通过经贸往来增进美非关系,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中韩贸易合作区启动实现货币互换离区免税

8月15日,中韩贸易合作区在青岛市黄岛新区正式启动。主要有五大功能:一是突出以贸易便利化为中心的中韩创新合作,重点在金融合作、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开展先行先试。二是突出健康产业和蓝色海洋经济发展,着力打造中韩新产业集聚区。三是突出人员往来自由化和便利化,力争在会议、会展、商务及旅行便利、离区免税、货币互换、自驾旅游等政策上争取先行先试。四是突出以中韩优秀文化为重心的中韩人文交流,积极探索开展与韩国在影视、动漫等文化领域的合作。五是突出以绿色智慧生活为特色的中韩生态化示范域,按照韩国新都市开发的先进理念,打造宜居宜业的国际新城。

韩联社称,为加快韩国企业进军中国内需市场的步伐,韩国今年接连举行各种出口相关活动。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1日表示,公社将于本月28日在首尔邀请100家年销售额达1千万-1亿美元的韩国企业,举行“中国商务广场”出口洽谈会。届时韩国300家中小和中型骨干企业将参加活动,在化妆品、生活用品、汽车、信息技术等领域进行出口洽谈,出口合同目标金额为1亿美元。

《韩国经济》刊登韩国贸易协会研究员李奉杰的评论称,过去20年中国一直充当韩国经济增长的支柱,特别是在1997年和2008年两次大的危机中,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对韩国经济渡过难关起到很大作用。韩国对华出口减少,主要原因是韩国企业未能认识到中国经济的变化,现在中国正在以扩大内需为中心升级产业结构,但多数韩国企业还是将中国当做生产基地对第三国出口。

韩国《首尔经济》的社论认为,韩国产业界和企业界正在因为中国而发生“动摇”,中国企业甚至已经影响到韩国“财界版图”。三星电子最近业绩不佳,主要原因就是小米等中国企业跃进,而中国已经连续两年在船舶建造量、手握订单数等方面位居世界第一。随着中韩技术差距的缩小和消失,韩国企业必须要走出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对华出口习惯。

韩国《亚洲经济》报道,8月24日是中韩建交22周年纪念日。一项报告指出,韩国应该制订新路线,以进一步提高与中国交流合作的质量。

主持者言:目前韩国已成为青岛市第二大外资来源地和第二大贸易伙伴。截至2014年6月底,韩国累计在青投资项目11513个,合同外资243.4亿美元。

作为中韩创新产业园的启动区,青岛中韩贸易合作区将重点发展中韩服务贸易相关产业。重点领域的先行先试政策已逐步落地。比如,在海关互认方面,建立企业经营主体认证体系,只要有认证,中韩双方贸易主体不需要对每一单业务都进行确认,提高了效率。在货币互换方面,中韩双方已建立起定额货币互换制度。同时,中韩双方正在推进在合作区内实现签证互免。

合作区离区免税政策的先行先试,可以使企业节省出口关税,增强产品竞争力,但成本能降低多少,届时中韩双方会有一个博弈过程。但可以肯定的是,更多的韩国进口商品将以更低的价格进入青岛市场。

发改委开12.35亿元最大罚单折射本土零部件之殇

8月20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对日本住友等8家零部件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8.3亿余元,对日本精工等4家轴承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约4亿元,合计罚款12.35亿元。这是我国反垄断部门迄今为止开出的最大罚单。

彭博社报道称,中国监管部门发现十二家日本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在定价方面违反了中国《反垄断法》规定,于是对这些企业开出了自六年前相关规定出台以来金额最高的反垄断罚单。

《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称,中国的反垄断当局认定电装、三菱电机、矢崎和日本精工等12家日本汽车零部件及轴承厂商违犯反垄断法,认为上述企业存在通过结成价格垄断联盟等抬高汽车零部件及轴承价格的违法行为。在中国以外资企业为对象的反垄断调查中,此次的处罚力度最大。

《纽约时报》的报道说,受罚的全都是日本企业尤其引人关注。文章还称,许多全球性大企业在华曾财源滚滚,占据让中国本土竞争对手羡慕的市场份额。不过跨国企业也转让了大量技术,给中国创造大量工作岗位。

《华尔街日报》的文章称,对日本12家实施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价格垄断的企业处以巨额罚款。这是近期中国对外国企业在华实施价格垄断进行打击的最新动作。《华尔街日报》举例说,日本轴承制造企业精工近期在全球受到一系列罚款,欧盟委员会今年3月也因精工轴承销售行为违反欧盟竞争法而对精工及其子公司处以6240万欧元的罚款。今年1月,加拿大因精工汽车轴承销售违反加竞争法对其处以450万加元罚款。

主持者言:这为跨国公司敲响了警钟。事实上,这次对12家日本零部件企业反垄断调查,力度很大,但并不是针对日企的,也不是只调查外资。去年中国就处罚了茅台和五粮液的垄断,并调查了奶粉行业的垄断,对内资企业和其他外企同样照开罚单。

一些日企此前已在世界多国遭受过反垄断处罚。相比之下,美国对日企违规行为罚款数额更大,像丰田因为隐瞒安全隐患,没造成安全事故就被罚12亿美元。

汽车反垄断调查的初期效应已经显现,不少车企已经开始降价。发改委的调查还将继续深入下去,以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保护中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史上最大”反垄断罚单表明,中国汽车业的零部件软肋——大而不强,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核心零部件技术和产业的双重缺失。虽然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连续5年成为全球最大新车市场,但绝大多数乘用车的核心零部件企业由外资独资设立或者绝对控股。中国的乘用车零部件企业缺乏掌握核心高科技的零部件企业。

汽车零部件是做强做大汽车工业的根基,汽车工业做强的核心在于握有核心技术,打造综合竞争力。如果没有强大的零部件体系的支撑,自主品牌的做大作强将难以为继。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本土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关注度和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

习近平出访蒙古 中蒙经贸合作驶入快车道

8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关于建立和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其中,两国在经贸领域达成的一系列重要共识引人关注。

宣言提出,双方将继续本着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合作“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原则开展全方位互利合作。

美联社的文章称,面临外资萎缩、通货膨胀、失业率升高等经济问题,蒙古国正寻求更多方式出口其丰富的煤炭资源。蒙古国希望能更好进入中国的港口,通过中国的港口将该国的矿产资源运出去。据称,目前中蒙正在协商的11项协议中,其中4项与交通运输有关。报道还特别提到,蒙古国目前正在建造一条从其最大焦炭矿通到中国边境的铁路。

路透社的报道称,蒙古国政府似乎乐见中国进一步参与蒙古国采矿业和基础设施行业,这是蒙古国长期发展计划的两大支柱产业。路透社还称,蒙古国有意成为中国最大的焦煤供应方,而这将借助开采蒙中边境地区塔旺陶勒盖煤矿实现。塔旺陶勒盖煤矿是全球最大的未开发煤矿之一。

法新社认为,时隔10多年,中国国家主席到访蒙古国,贸易固然是其最重要的访问内容。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蒙古国的能源,另一方面,对于蒙古国而言,中国则是其煤炭与铜出口的最大市场。

主持者言:蒙古国是内陆国家,人口稀少、土地广袤、资源丰富。目前,倚重矿业的蒙古国正谋求从“单色经济”转变为“彩色经济”,寻求与外界开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多方式的合作,重振自身经济。近平主席访问蒙古的议程包括了能源、运输和基础设施相关的大量协议,希望帮助包括煤炭在内的蒙古的自然资源利用中国的港口更多地进入海外市场。合作将是两国政府在港口走廊,矿产开发,能源和金融等方面的最优先级考虑。

过去十年,中国一直是蒙古国的头号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国。2013年中蒙双边贸易额近60亿美元,占蒙古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

中蒙经贸合作已进入快车道,成为两国关系的压舱石。宣言既为中蒙贸易提供了合理的量化目标,也蕴含了鼓励双边投资,促进中国资本、技术等优势产业要素与蒙方优质资源相融合的深刻内涵。

猜你喜欢

蒙古国非洲贸易
An Uncommon Trip
非洲村庄
中国家猫起源于非洲
中日韩贸易数据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蒙古国被列入反洗钱“灰名单”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美今日重开贸易磋商
蒙古国也想接办美朝峰会(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