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复》的先锋气质与本土化抱负

2015-02-03李玲

青春 2015年1期
关键词:网络小说缺席迷宫

李玲

传统写实小说是在线性时间和具体事件的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叙述规范与审美规范的,而先锋小说以其新颖的形式拆解和颠覆了这样的规范,建造属于自己的迷宫。然而当读者在迷宫中渐行渐远时,先锋小说的断裂、反因果和任意编织语码的等缺陷也渐渐引起读者的不满,于是八十年代末先锋小说偃旗息鼓,九十年代写实小说大张旗鼓,而当下小说又试图回归先锋性,但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复归,有着本土化的抱负。

《报复》有着网络小说故事的情节,却有着先锋小说的气质。小说以常见的戏码上演,高校教师因为学术整合问题,被另一对手大放厥词而失去唾手可得的项目,心怀怨恨,伺机报复,闭门寻求报复手段。到此为此,故事情节老套,一直在我们的期待视野中,然而越读越诡异,发生转折的是“我”只做了一个梦,并没有实施计划,但是梦境与现实却高度叠合,报复计划完全按梦境实现,惊醒了梦中人也迷糊了现实中的读者。作者似乎有意架空现实与梦境这座桥,让小说的主人公在现实与梦境的重复中缺席了。在场的我与缺席的我构成了两种分裂的姿态,在场的我是在冥思苦想,蓄谋已久,而缺席的我被自己在场的梦惊醒,已无力实施报复,转而害怕被报复,但是不在场的我却借助梦境实施了计划,也就是说在场的我成为一个否定性力量破坏了故事性,在场与不在场的力量合谋谋杀了故事与现实,而结尾“感觉自己像个盲人,完全迷失了方向……”正是以自己的在场性证明自己在报复中的缺席性。这种缺席在根本上改变了故事的常规语义而走向对自身的否定与颠覆,用语言乌托邦完成了作者《报复》之为报复的梦想,也完成了小说从网络小说到先锋小说的蜕变。

《报复》虽然爱制造阅读的迷宫,使用先锋小说惯用的写作手段,如空缺与重复,随意打断故事的进程,但是已不像八十年代的先锋小说抱负只在建立文字的迷宫。八十年代的先锋小说家们在写作中表现出彻底的怀疑精神和大胆彻底的怀疑精神,在叙事中表现为有意识地删减或藏匿故事因素事情的起因,过程和结果经常不明朗,造成故事线索的空缺或断裂。而《报复》这篇小说却是以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开头,颇具网络小说的噱头,文中开始也一直是围绕“我”为焦点展开故事。先锋小说家的报负在于彻底颠覆政治与传统文学的规范,企图为文学争场地,所以态度决绝,显然与《报复》作者的意图迥异。《报复》的作者生活在当下文学与政治界线清晰,文学与市场交合的年代,既有保持小说先锋性的意图,又有向像读者靠拢的感觉,所以才会在文中开头给人造成是个可读性小说的错觉,直到后半段小说的可写性透露出了先锋的气质,增加了小说的开放性,更像国画中的留白,给读者流下了想象的余地。正是这样的意图让《报复》的作者摆脱了先锋小说阅读困境,又造成了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效果。

猜你喜欢

网络小说缺席迷宫
你缺席的那些年
骆浩:记录思考从不缺席
网络小说标杆作品2019
父母这一刻,你一定不要缺席
从影视改编看网络小说的人物形象重塑——以《花千骨》为例
网络小说与明清小说之比较
大迷宫
迷宫
捕网迷宫
影响网络小说流行度的要素研究——以起点中文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