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5-02-03王彦肖

散文百家 2015年1期
关键词:应用题数学知识思维

王彦肖

石家庄市藁城区南董学区四公中心小学

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王彦肖

石家庄市藁城区南董学区四公中心小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把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

自主学习;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能力培养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二、创设开放型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环境是课堂内各种因素的集合。它是由课堂空间,课堂师生人际关系,课堂生活质量和课堂氛围等因素构成的课堂生活情景。开放型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新思想,即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这是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条件。

1.让学生在思考问题过程中有一定的开放度。

教学就是教学生会学,一个好的开放的教学情景是一节课是否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条件。例如教学比多(少)求和两步计算应用题时,例题:果园里有梨树1480棵,桃树比梨树少280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教师在教学时没有直接单一的引入例题,而是让学生自己来编出多个以最后求和为基本数量关系的应用题。采用开放性的编题引入,使学生在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认识这类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横向联系,从整体上把握解题规律,同时又训练了思维能力,使学生体验获取新知识的成功感。

2.设计开放型的训练题。

(1)条件不唯一。就是学生先对题目从不同角度补充条件,然后解答。这种训练在教学应用题时使用较多。例如,补上一个条件使下面的题目成为一道分数应用题:某电器厂今年四月份生产洗衣机500台,----,五月份生产洗衣机多少台?此题条件的补充方法很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补充不同条件,再解答出结果,这就体现了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

(2)问题不唯一。就是让学生在补充不同问题中,得出不同的解答。例如:六年级(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学生可补充如下等问题:男生是女生的几倍?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男生占全班的百分之几?女生占全班的百分之几?

(3)解法不唯一。就是一题多解,思考方法不一样,它的解题策略也就不一样。例如:有些应用题可用算术解,也可用方程解答,而同样是算术或方程解答,找到的等量关系不同,列出的算式也不同。

(4)答案不唯一。就是一道题目有多个解答结果,而且大部分题目在解出不同结果的同时能总结出解题规律。例如在教学倒数后,让学生写出几组互为倒数的数。学生写出许多不同的答案,同时更深入掌握了倒数的规律,即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通过设计开放型的训练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辨证思维,而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基本组成,可以充分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古人日:“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给他们学习方法,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加强动手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抽象数学知识和原理,就需要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获得大量感知认识,建立表象,以此作为进行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实践证明,这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抽象概括的一个重要方法。

2.训练语言表达,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正确的思维方法离不开语言的支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敢说。不同年龄、不同智力基础、以及不同个性差异的学生,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差别很大,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给全体学生说话的机会,说错了不要紧,只要大胆说就可以。同时要让学生认真听别人说,提出自己的补充意见或不同意见,使学生说的水平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逐步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善说、善辩,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

3.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

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上的数学表达方式,抓住重要的词和句,依据自学提纲,寻找答案,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应用题数学知识思维
应用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思维跳跳糖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