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画面编辑的功能与要求

2015-02-03史舒娅

散文百家 2015年1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电视新闻逻辑

史舒娅

河南省商水电视台

电视新闻画面编辑的功能与要求

史舒娅

河南省商水电视台

电视画面承担着传递信息的重要功能。电视新闻画面编辑质量直接影响新闻节目质量,从而影响电视台整个节目系统水平。然而,当前电视新闻画面编辑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电视新闻画面编辑要合理选取画面,科学确定画面长度,组接符合逻辑。

电视新闻;画面;编辑

电视画面承担着传递信息的重要功能,它将具象符号的色彩、形象、动态、空间等因素与抽象的语言联袂,用时空相兼的特点反映事物发展的动态,向人们传递完整的信息。“动”是人们对视象的第一要求,电视画面正好能满足人们的这一心理需求,因此画面在节目传播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电视新闻画面编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新闻节目质量的高低,从而影响着电视台整个节目系统水平的高低。由此可见,电视新闻画面编辑在决定新节目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当前电视新闻画面编辑存在的问题

1.主题不鲜明。

电视新闻不仅是播报事实,更要引入适当的点评和看法,而有些新闻节目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不能做到更深层次的挖掘。

2.模仿痕迹大。

如果节目中能看到模仿其他节目的影子,会让观众失去对节目的喜爱和关注。编辑要有自己的立意,节目形式要有自己的个性。

3.时效性不强。

新闻编辑要注重时效,高速传播,给观众第一时间的报道,即便是同一条新闻也要找到新的立足点,也就是第二和第三落脚点,深度挖掘新闻的价值。

二、电视新闻画面编辑的功能

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是用事实说话,不同的传播工具以不同的方式把新闻事实传播给受众,广播是通过“耳闻”,报纸是通过“目睹”,电视兼而有之,是“耳闻目睹”,这三种传播方式,一种比一种更真实、更具体、更准确、更形象。电视新闻的画面,是其它新闻传播工具所没有的,电视新闻和报纸、广播新闻的区别在于画面和声音的结合,在于“耳闻目睹”。画面是电视新闻的生命力,画面比声音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电视新闻表现的客观事物中,有形象运动性明显、可视性强的事物。人们对可视性强的事物,主要通过视觉器官去感受。这类事物,常见的有突发性新闻,一过即逝的自然现象,正在发生的事件。如火灾、水灾、车祸;有社会新闻中的大桥通车、工厂投产、有名胜风光、出土文物、稀有动物等等。这些事物都是具体的、实在的,它有各自的形象特征,在新闻现场容易拍摄到生动具体,能表现事实的形象,观众能从中获得新闻事件的感性认识,在新闻中起主要作用。如获得全国优秀电视新闻一等奖的作品《抢救21名落水乘客》,主要是以画面报道事实,感动观众的。记者现场拍摄军民团结一心抢救落水乘客的感人情景,是现场事实的真实纪录。画面长达几十秒,画面上没有一句解说词,信息全靠画面传递,真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因此,电视新闻在采编过程中,对形象突出的新闻主题,应充分运用画面的表现力,善于扑捉可见的生动感人的形象,优先满足观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视觉要求。

三、电视新闻画面编辑的要求

1.合理选取画面。

面对大量的画面素材,选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复杂而有意识的取舍过程。在选取画面时要注意:

(1)选择的画面要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和思维规律。不同的画面表现影响着人们收视心理,比如一个“推镜头”常会引起观众对推进方向的注意,合适于表现事物的细部特征:如果用一个“拉镜头”来表现就不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了。

(2)选择和使用的素材,要服务于节目的内容与主题,有利于结构和情节的表现。画面的选择最终的目的在于用动作性强、造型优美的素材画面组接成清晰的电视新闻节目,便于观众理解节目内容与思想。

(3)选择画面要与电视新闻节目类型相吻合。电视新闻节目时效性强、节奏快,强调真实性与客观性,因此宜于多选择结构稳固、安定的固定画面或镜头,也方便观众在较短时间看清内容:另外多选平拍的画面或镜头,因为平拍的视觉效果与日常人们观察事物的方式相近,从而给人平等、客观、公正而亲切的感觉:要慎用过度的仰拍或俯拍让人产生夸张的视觉心理效果的画面或镜头。

2.科学确定画面长度。

“画面长度确定”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节目内容的表达需要,同时更好地满足观众收视的心理需要,让他们看清、看懂。通常画面长度的确定应综合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即内容的表达、布局的长度、景别长度。

(1)从内容的表达需要来确定画面或镜头的长度,这其实是在强调画面或镜头的长短应该首要考虑是否能让观众看的明白。画面太长的滞缓或太短的匆忙,都会影响观众对节目的理解和感受。

(2)布局的长度是根据画面布局的特点来决定画面或镜头的长度。画面布局包括主体、陪体的位置,画面上的布光特点,主体与陪体的状态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等等。

(3)景别不同所包括内容繁简不一,使得其画面长度也应有所不同。远景、全景包含的内容多、画面繁杂,观众要化费更多的时间才能看清楚,所以镜头要长一些;近景、特写呈现的内容较少、画面简单,观众易于辨识,所以镜头可以短一点;如果观众很熟悉的事物,镜头要短些:如果观众不太熟悉的对象,镜头应该长些;有字幕的画面,镜头应适当长些。

3.画面组接符合逻辑。

这里的逻辑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活逻辑、观众欣赏的心理逻辑、艺术表现的逻辑。所谓“生活逻辑”是指事物本身发展变化的逻辑。这是生活本身的规律,也是画面组接最基本的依据。

具体来说,“生活逻辑”又有四个方面的内含:一是情节发展的逻辑。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有其严密的逻辑链条,而电视新闻的前期拍摄是分镜头进行的,某种程度上是对这种逻辑链条的破坏:后期的编辑就是要把被破坏的这种逻辑链条修复过来,因此画面的组接只有紧紧围绕事件发展的逻辑主线进行,才能还原新闻事件的本来面目。二是要保持前后主体动作的连贯性。三是准确表现人物事件存在的逻辑关系,比如因果关系、对应关系、冲突关系、平行关系等。四是时空转换的逻辑性。事件的发展总是与时空联系在一起,因此画面的组接必须对时空结构进行合理准确的处理,不能因组接手段而影响实际时空的可信度。要注意在整体的时空结构中,时空可以交错、倒置,但在具体的段落组接上,必须保持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连贯性。

而“观众欣赏的心理逻辑”强调的是画面的组接要能让观众看清楚画面的内容、对于电视新闻的关键信息一定要交待清楚、通过延长和延续画面的长度来满足观众情感共鸣时的需求。“艺术表现的逻辑”是指除了叙述电视新闻的事实之外,画面的组接往往还有编者某种艺术表现的需要,或者要表达某种情绪和情感。如象征、隐喻等蒙太奇表意功能的体现,比如视觉节奏的运用等等,都需要编者在画面组接时加以考虑。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电视新闻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