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育改革
2015-02-03王丽
王丽
江西省鄱阳县芦田乡大吉小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育改革
王丽
江西省鄱阳县芦田乡大吉小学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共识。所谓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和提高全体公民的基本素质为最终目的的教育。而小学的素质教育是指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培养和提高儿童各方面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文化(包括思想品德)的传播为宗旨,以心理品质培养为中介,以身体素质训练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其最终目标是造就具有良好素质的合格公民。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教育改革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我国公民应具备的的文化素养之一。因此,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直接影响人的文化素质、思维品质、思想品德、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形成。
一、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指脑、口、耳、手等各种器官的协调活动的程度。社会文化素质品德素质——爱祖国、爱科学、爱数学,具有勇于进取、勇于开拓、敢于竞争、不甘落后的学习精神。知识素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审美素质——指数、形、图、式等的审美修养,能从美的角度去审视和欣赏数学知识。劳动素质——具有热爱劳动的情感,养成劳动习惯,掌握一些劳动技能,会制做一些数学模型、学具、测量数据等。心理素质智力品质素质——记忆力、思维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非智力品质素质——兴趣、情感、性格、意志等。上述素质教育的内容,要在具体数学教学中,突出各个侧面的基本要求,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各自不同的个性。
二、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特点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比较,具有明显的五大特征:
1.基础性。
科学而全面的认识素质教育,必须从人的发展实质考察。人的发展应包括人的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包含着一系列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性的较为稳定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循序渐进。
2.全面性。
实施素质教育是为了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这就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既提高个体素质,还要提高群体素质。全面性的第二层含义是要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不能有任何偏见。
3.整体性。
一是把素质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它以怎样的结构形式和运动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二是使学生主体形成在认识与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知识与行为等方面的和谐完整的形态;三是从素质教育各要素横向联系看,要方向一致,协调发展,相互发展;从纵向运动看,要层次清楚,衔接紧密,浑然一体;四是把每一年教育对象都作为一个整体对待,针对素质构成特点,扬善救失,使每一个学生都相对的最优发展。
4.开放性。
素质教育要把教育过程视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性系统,要保持教育与社会实践联系,把单一的封闭的教育逐步改变成开放的格局,逐步建立”班集——学校——社会“的教育系列。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建议
现在我们来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在上述这样一个大环境中来进行的。改革绝不能割断历史,这些年来,广大数学教师所积累的丰富的教学经验,是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是宝贵的、有价值的,应该充分肯定和发扬,同时也要从素质培养的高度来提炼和深化。下面着重谈几点建议。
1.教书与育人相合。
小学是实施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促进人的心理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根据最近国家教委关于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调整,按六年制统计,小学数学占六年各科总学时的20.5%,几乎每天都有一节数学课。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能力的培养,课业负担是否过重,心理素质能否得到发展,都直接影响到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对他们的一生均有深远的影响。
2.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素质是由多方面的要素结合构成的。素质水平的高低与知识水平有密切的关系,这是其一;其二是具有同一层次知识水平的人,他们的素质也时有明显的差异。这是为什么?这往往是每个人能力结构效应的反映。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由于个体对所学内容的情感、态度以及学习方法的不同,导致在信息摄取、转化、贮存、提取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由此产生了能力结构的差异。因而在数学教学中,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如数学思考方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使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3.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相结合。
智力因素一般指感知、思维、概括、识记等方面,是属于人的认识活动的范畴。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有不少争论,亦无最后定论。燕国材教授认为,广义的理解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狭义的理解是指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林崇德教授则认为非智力因素是以智力作为参照物,并与智力活动比较而言的,是指除智力与能力以外,又同智力活动效益发生相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这样看来与燕国材教授狭义的理解趋于一致。根据心理学专家们的意见,我们也基本可以把它界定为指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是属于人的意向活动的范畴。在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自始至终相互作用的。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信每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会不断提高。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理解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和个性;更应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唤醒、鼓舞,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