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阅读相伴沐浴书香

2015-02-03姜洋

散文百家 2015年1期
关键词:读物书籍课外阅读

姜洋

河北省隆化县回民小学

与阅读相伴沐浴书香

姜洋

河北省隆化县回民小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学生的阅读兴致高,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就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有效阅读的时间就会增长,阅读效率就会随之提升。

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理解和运用的基础在于阅读,阅读贵在得法。叶老曾指出:总的教育原则必须贯穿着一个“导”字。教师“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对小学生的阅读指导十分重要。根据十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我认为指导小学生阅读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抓住上课伊始的有利时机,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精彩的开场白或话题引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之进入最佳状态,为有效阅读拉开序幕。

(2)以和谐的课堂气氛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情感活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轻松地走进阅读,而不是执行命令式的阅读。老师要真诚和蔼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让学生乐意阅读,在阅读中体验快乐。

(3)运用现代化手段激发阅读兴趣。多媒体是现代教育中一种常用的手段,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增强气氛,铺设场景或制造悬念,诱发学生阅读的愿望,使学生乐读、善读。

(4)适时强化学生成功的喜悦感,巩固兴趣。教师要特别注重让学生体会成功感,因为成功越大,兴趣越大,动力越大。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点成功,他们也会像成人完成了一个重大科研项目一样感到高兴,继而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获得巨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着进一步的成功迈进,从而形成稳定而持续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尽量多地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感受到努力的价值。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学生的阅读兴致高,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就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有效阅读的时间就会增长,阅读效率就会随之提升。

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叶老认为阅读教学目的“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晓明。课外更选读本,用意亦复如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成的。但是一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将受益终生。

1.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在课上,老师要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给他们时间去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与同龄人的对话,真实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听从老师的讲解,成为老师感受的同化体。

2.养成有目的阅读的习惯。

有目的阅读主要包括选择读物和阅读文本的目的性强。培根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阅读书籍,可以开启人们的心灵之窗,可以逆造人的灵魂,改变人的性格,引导人积极向上,但无奈书的种类实在太多,所以阅读一定要有目的性。如果漫无目的在书海闲逛,甚至是苦读,恐怕也没有多大意义。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选择不同的读物。阅读是生长梦想的重要途径,学生在长期的阅读中会不断地产生梦想。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智力开发活动,就是自我教育过程,是一种人文的情感熏陶。优秀的儿童读物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有效阅读的方法很多,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可以采取不同的阅读指导方法。

1.拓展阅读法。

我们现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单元主题,围绕单元主题精选了一些文章。除了这些文章之外,结合综合性学习还留有很大的课外阅读空间。我采用以语文阅读课为源,拓展阅读。那么怎样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持久自觉的课外阅读热情呢?在阅读课进行阅读,可以推荐读物,种类有:科幻小说、童话故事、各国的风土人情、名人奋斗故事、英雄人物故事。学生通过定向阅读,积累语言,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仅仅读指定读物是远远不够的,由课内到课外的过渡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有意识,有系统地课内外结合,扩展学生阅读量。我认为教材中的许多文章与有关书籍联系密切,就采用了联系式,要求学生读类似知识的书籍,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拓宽学生知识面。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第八组“走进伟人毛泽东”这一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了学习课本上的内容之外,还积极搜集了一些毛泽东的文章、诗词以及有关中国革命题材的书籍,大家争相传阅,然后讲述自己的阅读后的收获和体会,大家在一起交流,不亦乐乎。

2.摘抄积累法。

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每学期让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把他们从课内外阅读中积累的词、句、段、篇都积累下来,为以后的学习和写作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通过加强课外阅读,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这样就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学习,在学习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读物书籍课外阅读
鲁迅与“书籍代购”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