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色彩课程教学中色彩的符号学分析

2015-02-02冷先平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4年8期
关键词:象征色彩

冷先平

摘 要:设计色彩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科交叉和学科融合是其典型的学科特征。藉此,对课程教学中设计色彩展开符号学视角的符号性分析,揭示设计色彩视觉表达的符号结构,从而探明在此结构下色彩符号语义的象征表达。以利于学生科学地学习色彩、掌握色彩和使用色彩。

关键词:色彩; 符号结构; 象征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J063;G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4)08-0169-03

Analysis of the Symbolic Color Design in the Color Design Course Teaching

LENG Xian-ping

(Hua 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 Wuhan,430074)

Abstract :As one of the basic courses of art design professional, color design has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Therefore, I analysis the semiocity of color design of semiotic perspective in the course teaching, revealing symbol structure of design color visual expression, to explore expression symbol of color symbol semantics in this structure,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students science learning, mastery of color and use of color.

Key words :color; symbol; the symbol structure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色彩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符号语言现象,在设计色彩的表达中,色彩与形象达到完美的统一,是取得理想配色效果的前提。这种统一大体上囊括了色相在视觉形态上的具象化与抽象形态的统一,在色彩表达上的写实形态与视觉语言的统一,和色彩在情感象征上的视觉心理、冷暖感受与形象的统一。在色彩符号的形与色之间,形赋予事物的可视知觉的感受,色彩赋予精神、情感的表达。因此,设计色彩在设计应用中只有它们二者的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不可分离,设计色彩的符号语言才能够得到充分准确的表达。

一、设计色彩的符号性

在中国文明发展的历程中,色彩视觉符号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应用历史悠久,在中国,色彩视觉符号有着迥异于西方现代色彩学的五色审美观,即:青、赤、黄、白、黑,并以此指导着中华几千年的色彩规范。这五种色是我国劳动人民从自然事物有规律的变化中说发现的可用于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五种基本色相。因为这五种色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在使用它们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每种色彩具体、明确的意义指代和象征:例如,青色象征平安、和平、永久,赤色象征热烈、幸福、喜悦,白色象征平淡、平静、悲哀,黑色象征恐怖、破坏、肃穆,黄色象征力度、富裕、王权等等。《周易》所载: “天玄地黄”是以色彩来象征“天”与“地”;《礼记·礼器》有“玄衣纁裳”,即“上衣玄,下裳黄”说的是在中国古代的服饰色彩搭配中,色彩搭配最为崇高的两种色彩即为“玄”、“纁”二色,这种搭配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人服饰规制的效能而且还彰显他们“制物象德”的智慧。这些都是色彩作为符号具体应用的例证。

在五色审美观这种观念下,人们在色彩的使用上是非常谨慎的,有着严格的等级使用制度,为后世所遵从。以中国传统建筑中柱子的装饰色彩使用为例:《礼记》中明确规定 “楹。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士黄。”在周代,规定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宫殿、柱墙、台基大多涂以红色。并且,红色作为高贵色彩使用传统在中国建筑的装饰使用中一直被保留下来。至汉代时,在宫殿与官署建筑上大量使用红色,因而对红色的使用有“朱阙”“丹楹”“丹墀”的说法。但是,发展到汉代以后,红色的高贵特权逐渐被黄色说取代。在汉代,人们对青、红、白、黑、黄等色彩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更多种色彩组合和规定,《周礼·考工记》中对建筑物彩绘图案的色彩使用就曾作出具体规定:“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彩谓之绣。”至明清时期,建筑装饰的色彩按照等级来分,明黄最为尊贵并为皇家说专有,而传统民居建筑则通常“是多用白墙、灰瓦和栗、黑、墨绿等色的梁、柱、装饰,形成为秀丽雅淡的格调,与平民所居环境形成了气氛协调、舒适平静的佳境,在色彩处理上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①

从设计色彩学角度来看,中国古代对于色彩的这些规定性不能简单地看作是色彩之于建筑装饰的应用,还应该看到“青、赤、黄、白、黑”五色所具有的符号性在现代设计的应用中包含着更为复杂的内涵与文化价值。因此,如果说“符号的最主要的功能——亦即将经验形式化并通过这种形式将经验客观地呈现出来以供人们参观、逻辑直觉、认识和理解。”②那么,鉴于色彩在实际的应用中说担负起的种种寓意和象征表达功能,因为色彩也就不能不被称之为符号。

二、设计色彩的符号结构

(一)设计色彩的第一层表意结构

结构主义符号学者认为:符号的象征意义及其表达本质上是人为所建构的,符号作为诱导人作出反应的刺激因素,它是由其能指和所指构成。其中,能指是符号的物质形式,所指指的是符号意义的所在,两者之间的联系具有任意性。但不能片面地理解这种“任意性”。索绪尔指出:“任意性这个词还要加上一个注解,它不应该使人想起能指完全取决于说话者的自由选择。我们的意思是说,它是不可论证的,即对现实中跟它没有任何自然联系的所指来说是任意的。”③他强调了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任何自然的、内在的联系,而是约定俗成的。对此,巴特尔继承了索绪尔的传统并对符号结构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他指出,索绪尔所建构“能指+所指=符号”的符号结构只是符号表意的第一个层次,而只有当这个层次的符号作为第二个层次表意系统的能指时,由之所产生的新的所指,才是“内蕴意义”或者“隐喻”的所在。endprint

1.能指

作为传播的符号,色彩符号同其它的传播符号一样,是由形式与内容组成。有着具体可视觉感知的符号形式。在索绪尔看来,符号形式的能指和符号内容的所指是语言相互依赖的构成成分,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在由之构成的符号系统中,每个成分的价值是由同时存在的其它成分决定的。内容是在它以外与它同时存在的东西(即,形式)决定的。作为系统的一部分,内容不仅被赋予了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赋予了价值。④因此,色彩符号形式和内容的组合,决定了其符号的实体和意义。

(1)底层结构——色彩与点、线、面等语素构成的视觉语言

丹尼尔·钱德勒在《符号学入门》中认为,任何符号的编码都有两个结构层,高一层次的叫“第一分节层”、低一层次的是“第二分节层”。在“第二分节层”的层面上,符号的各组成部分被分为像音素一样的基本功能单位,即,元语言,它们本身虽然没有意义但可以在建构符号的编码中反复出现。只有当它们的组合结成有意义的符号单位时,它就构成了符号系统中最基本的语言单位,形成高一层次的分节层。由此双重的分节使人们能用少数几个低一层次的语言单位,构成无限个意义的结合体。按照这个理论,色彩符号可以分为底层结构和上层结构两个部分。

由色彩所构成的符号,是已经被普遍接受的视觉图形符号。它的能指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即物质性。物质性通常是指那些构成色彩符号的具体物质材料或物质的运动状态,包括与色彩共同建构符号的诸如点、线、面等视觉元素。在这里,“点、线、面”是高度抽象的语素,组成了色彩图形符号建构中最为基础的底层结构。

在底层结构中,语素既是构成色彩图形符号最小的语言单位——元语言,作为个体,它们又都是完全的符号,而且都由各自的能指与所指构成。在由这些语素编码、组合所构成的上层结构中,它们是上层结构语义所寄托的中介质。也就是说,人们总是习惯从形式着手去掌握所指的内容,因而,透过这些介质以待挖掘隐藏在能指背后的所指。与言语符号中的最小功能单位音素不同,作为视觉符号语言,色彩符号底层结构中的点、线、面等语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早就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内容。它们图形编码中是有意义的最小结构单位,它们都有完整的信息并能传达一定的意义。

一般来说,能指背后的意义是多元分歧的,是“浮动的意义”⑤。根据语言符号最本质的特征是任意性的理论,也就是说符号作为人类社会传达意义的工具,能指的中介并非是一条直接联接所指的途径,基于“浮动的意义”的不确定性,那些借助文化传承和社会的公众约定俗成的“意指”就会出现,以遏制意义的浮动,剔除不确定的、多余的信息,获得对符号的确切解读。因而对“点、线、面”等底层结构的语言要素意义的挖掘显得很重要。

(2)上层结构——语素编码、组合后的视觉形象

色彩符号上层结构的组成,是由其底层结构的色彩语素,即,各种不同色相的语言单位和与之匹配的点、线、面等视觉元语言,组合所形成的色、形、义同体的色彩符号系列,是色彩符号可视觉感知的具有形象特征的表层形式。在这层结构中,色彩符号通过基本的色彩语义符号的有机组合,实现由形象建构到意义的表达。实际上,上层结构语素的编码及其组合的过程也是色彩符号建构过程中涉及的造型、塑造、艺术处理的过程。是处于底层结构的色彩基本语素所形成的色彩符号能指最为直接的视觉表层结构形态,即,色彩符号的上层结构,的组构过程。因此,尽管艺术形象不是色彩符号所要表达的全部,但它们能够借助色彩符号,客观地反映艺术创造主体和审美接受双重审美感知以及审美理想的追求。

2、所指——色彩符号的意义约定

色彩符号的另外一个构成部分是所指,即当能指在社会约定中被分配与它所涉的概念发生关系,并由之引发的联想和意义的部分。色彩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是其符号结构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中,能指的着重于以色彩符号建构的物质材料为依托的“实体性”;所指的关键则是,它所代表的色彩图形符号在现实的普通民众生活中存在的某一具体意义,即其“现实性”。例如,“粉红色”经常作为服装的面料,在这里,人们能够接触能指的物质实体——服装是非常清晰的,作为装饰功能,“粉红色”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对象,那么,隐藏在它视觉表象下的意义——人们的心理形象,则要通过“粉红色”所隐藏在符号背后的“热烈、激情、幸福、甜蜜”这种色彩象征文化的深层次解读才能是这种色彩符号的意义明确起来。

色彩符号的接受离不开视觉,对此,阿恩海姆指出:“视觉不是对元素的机械复制,而是对有意义的整体结构式样的把握。”⑥“视觉的一个很大的优点,不仅在于它是一种高度清晰的媒介,而且还在于这一媒介会提供出关于外部世界的各种物体和时间的无穷无尽的丰富信息。”⑦按照他的观点可以推知,视觉作为一种接受外界信息的重要源泉,它与思维同样具有认识功能。因此,色彩符号作为视觉观看的对象,本身就有着系统的、有意义的整体结构样式。这里的意义,就是人们对自然或者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们赋予色彩符号的象征含义,也是人们在有色彩发和所建构的这个特殊媒介中,以色彩符号的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从视觉符号语言的角度来看,是人在传播活动中符号的交流过程,意义所指必然会同能指的色彩符号发生联系。形成由色彩表层视觉形式的能指与所指意义的对应。 因而可以这样理解,色彩符号的所指它的使用者依据其所指的意义约定来选择心中的理想化解读。

(二)设计色彩的第二层表意结构

色彩符号所构成的视觉元素物质如点、线、面等等,都已经是被高度抽象化了的视觉语言符号单位。所构成色彩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分别指向形式和内容,能指表现为色彩图形物质化了的表层视觉符号结构;所指则是指经过编码、组合后色彩符号的内容、意义。在巴特尔看来,任何符号都含有两个层次的表意系统,只有当索绪尔的“能指+所指=符号”作为第二个层次表意系统的能指时,才能产生的新的所指,才能在新的所指中挖掘符号的“内蕴意义”或者“隐喻”的所在。根据这个理论,可以建构色彩符号的第二层表意结构,如下图所示:endprint

据此,可以清楚地看到色彩符号第二层表意结构中,色彩符号内蕴意义与色彩图形符号所象征意义的客观事物之间所发生联结。

三、设计色彩符号的语言表达

(一)色彩符号语言的指向

色彩符号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每一个图形都不能简单地视为视觉符号的能指之一,在致力于研究色彩图形造型层面的点、线、面与色彩之间的编码、组合关系的时候,还要注意由色彩图形艺术形象视觉表层所支持的视觉信息的指向——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的关系,这种关系构成了色彩图形符号的意义指向。

依据传播符号学理论,色彩符号的意指及其意义的显现在表达方式上,是“在感觉的范围之内与感觉的主体与被感觉的对象之间互为基础是关系之中,把意指形式的地位确定为可感知的与可理解的、想象与现实之间的一种关系空间。”⑧即,色彩符号的一个能指在往往会有多个所指的内容,而一个所指也可以有多个能指的实体与之对应。从而使能指与意指两者的结合构成意指语义无穷无尽。但意指的实现并不是简单的将若干个色彩符号的所指意义相加,它实际上是通过色彩符号语言的解释将对色彩符号的分析、编码、组合转化为概念和思想的心理过程,同时,也涉及到将色彩符号的概念和思想转化为扩展性语言表达的心理过程。在这个心理过程中,人们使用言语将所感知的视觉符号在大脑中进行加工和有序的划分,形成与色彩视觉符号相关的言语解释,这种解释会因使用者的文化背景、经验、习惯和修养不同而不同。但人们能够借用这种解释获得对色彩视觉符号深层次的认识。例如在设计色彩中,不同的色相所具有的意指关系就能够充分说明这一点。

(二)色彩符号内蕴意义的解读

由于能指与所指之间任意性的存在,色彩符号视觉信息的多义性是客观存在的。因而在解读色彩符号的意义过程中,应当注意一些具有社会性代码及其对色彩符号的解读,诸如红色与爱情、红色与喜庆甚至是红色与恐怖等等,所起支配性作用的约定,这些意指都是搭建色彩符号意义解读的关键;同时,所有对装饰符号意义的解读都必须以色彩符号与受众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前提。无论从哪个层次的分析来看,色彩符号意指的直接面总是与其所指的自然与社会的客体事物是相对应的,是明示的;而内蕴意义则需要人们对符号所指作出心理感悟的主观认知,即隐含义的归纳。

巴特尔指出,每一个符号的意指都包括一个表达面和一个内容面。还是以“粉红色”为例,粉红色在视觉的表达层面上,表现为以对服装面料所进行的装饰,在内容层面上,表达出被装饰过的服装的概念,即,粉红色的衣服。如果对色彩符号的分析研究停留在这里,很显然是不够的。巴特尔在研究符号语言的时候,将语言学研究的成功引入到符号学领域,以涵指符号学的名义,在符号系统之间的意指关系中分出两个意指面,即,直接面和涵指面。当符号系统的意指作用的时候,往往会由一个符号系统与另一个符号系统之间发生意指关系。以此形成涵指符号学的符号链接模式。在色彩符号系统的意指关系中,第一符号系统“能指+所指1=符号”构成意指的直接面——即表达出被设计色彩中色彩的概念,在第二系统中充当意指关系的涵指面(新所指的内容)——即“粉红色”符号下蕴含的“热烈、激情、幸福、甜蜜”的设计色彩象征文化的向往和追求。

因此,作为内蕴意义的解读,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同一色彩符号会产生不同的解读。也就是说色彩符号传播的语义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被理解,被接受。以国旗中的红色为例:在中国,国旗中的红色象征革命、而美国国旗中的红色则是强大和勇气的象征;在意大利,国旗中的红色象征烈士的鲜血、而新加坡国旗中的红色则是全世界人民的友谊与人类平的象征。凡此种种,都说明色彩符号意义的解读会因时、空等条件的不同而语义不同。这些都说明了设计色彩符号学学科交叉的分析对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意义重大。

注释:

①王东涛.论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与外观形象及其文化特色[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3).

②(美)苏珊·格朗.艺术问题[M].滕守尧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28.

③(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03.

④转引自:郭鸿编.现代西方符号学纲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48.

⑤所谓“浮动的意义”,是指传播符号特别是非语言形式的传播符号存在某种不确定性。因为非语言形式的传播符号在能指和所指之间不像语言符号那样具有全社会的约定规则,而且不具有很强的历史传承性,它们往往是一种行业约定,或者是受传双方的特别约定,或者是随着传播需要而出现的临时约定,所以作为能指和所指的中介项意指很难被理性地确认,不能成为所有的受传者的共识。

⑥ (美)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6.

⑦ (美)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4.

⑧ 余志鸿.传播符号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78.endprint

猜你喜欢

象征色彩
秋天的色彩
缤纷夏日
神奇的色彩(上)
安托瓦内特的悲壮宿命:《茫茫藻海》中红色的象征意义
《愤怒的葡萄》:主题与人物形象的探析
电视广告中象征的运用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