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5-02-02职业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研究课题组
职业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研究课题组
河南省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第一农业大省,基本省情是“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目前全省总人口突破1亿,其中近70%是农民。在全省4700万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仅占10.1%,大专以上的仅占0.93%;全省城镇从业人员中技能劳动者仅占40%,而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从业人员占技能人才总数不足20%。劳动者素质偏低和高技能人才紧缺已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增长的瓶颈。
另一方面,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原经济区建设已列入国家规划,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实施,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为紧迫。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全省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同时,我省每年仍有80万左右的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有30万左右的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大学,其中大多数学生未能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就直接进入社会,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还很大。要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十余年来,河南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务实求效的作风,切实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制订并启动我省职教攻坚计划,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以赴地把职业教育抓紧抓好,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努力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
为消除传统观念的影响,从整个社会层面推广职业教育,河南省政府不断提高对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紧迫性的认识,认真制订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并纳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通过多种途径,大力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舆论氛围,促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200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出台。2008年10月17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职业教育攻坚动员大会;11月份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全省多渠道筹措经费100亿,重点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同时,我省与教育部签署《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协议》,启动了省部共建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工作。同年,省政府又召开了全省职业教育攻坚推进会,并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印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的若干意见》。2010年,为全面提升全省人力资源素质,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集聚区发展,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我省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签署了《共同推进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备忘录》,启动了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201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2010年人力资源素质提升行动计划》,旨在加快我省人力资源素质提升,切实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在2010年出台的《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精神, 增强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能力,2012年,省政府出台《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推进“三改一抓一构建”,进一步加快我省职业教育发展。
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从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不断深化对职业教育重大意义的认识,精心部署安排,勇于实践探索,形成了重视职教、发展职教、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在工作推动上,坚持把职教攻坚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按照“三改一抓”、“六路并进”的要求,围绕职教攻坚的具体目标任务制订年度计划,细化攻坚责任,确保每年都有新进展、新成效。鹤壁市把职业教育发展列入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区的六大攻坚战役之一,大力推进资源整合和职教园区建设,全市17所中职学校整合为7所,入驻职教园区5所,入住学生6000多人。信阳市平桥区整合部门职能,专门成立了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局,实现了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的无缝对接,统筹培训资源,通过发放“职业技能培训券”等方式,实行“全员职教、免费职教”,减轻了受教育者的经济负担,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在政策支持上,各地出台了不少含金量很高的优惠政策,从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郑州市率先出台了加强校企合作的意见,明确企业税费减免等一系列具体政策,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经过多年发展,我省中职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全省中职院校在校生达到184.7万人,高职院校在校生74.1万人,比2007年分别增加28.4万人和29.4万人,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49.3%和51%,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据统计,2008~2011年,全省71个职教强县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增速均高于全省县市的平均增速,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几年来,我省中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保持在95%和80%以上。通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城乡新增就业45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加快提高,据统计,2011年全省劳务收入2340亿元,比2007年翻了一番。经过十年的发展,职业教育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全社会也形成了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改革封闭办学模式,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有效对接
一是加强了顶层设计。省政府2008年出台的《关于实施职教攻坚计划的决定》、2010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职教攻坚工作的若干意见》和2012年出台的《关于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快职教发展的若干意见》,都明确提出了加强校企合作的要求。为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培养支撑产业发展、改善民生、提升竞争力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能力,2012年我省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的通知》,明确了校企合作的基本原则,强调了政府的推动作用、行业的协调作用、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双主体”作用,规定了各参与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提出了校企合作的多种形式。同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的通知》出台,成立了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作为全省职业院校与省内外行业企业单位联系的桥梁与纽带,着力于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组织框架,建立校企合作新机制,积极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全面合作,探索有特色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平台,从而真正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形成综合优势和整体合力。2011年出台了《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职业教育集团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职教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和《河南省关于加强省级职教集团建设的意见》。河南现有职教集团60个,吸纳成员单位2054家,进一步凸显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功能。endprint
二是建立了校企合作激励机制。2012年9月,河南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表彰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先进单位的通知》,对我省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的60所职业学校和58家企业、行业、协会(学会)予以表彰。这是全国省级职业教育表彰活动中第一次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进行表彰奖励,《中国教育报》以《河南:2000万元重奖鼓励职业教育开展校企合作》为题专发消息予以报道。
三是组织编写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教材。我省围绕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采取教学专家和行业企业专家“双主编”制,组织编写了机械加工技术等5个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校企合作教材,促进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
职业教育的快速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了技能人才支撑,扩大了教育需求,推进了经济增长。2008年以来,全省职业院校累计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320多万人,我省人力资源优势进一步凸显,成为扩大招商、承接产业转移的“金字招牌”,显著提升了区域竞争力。富士康集团、格力电器等一批境内外知名企业落户河南,很大程度上缘于这一优势。
三、增加经费投入,建立多元办学机制,提高职业教育投资效益
各职能部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职业教育加强监督、管理,是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我省在持续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探索了多渠道投资、多元化办学的机制。一是完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11年出台了《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省属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财政拨款标准意见的通知》。二是建立了多渠道筹措职教经费的机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各级财政投入资金42亿元,教育费附加投入38亿元,社会筹资120亿元,职业院校学费投入45亿元。三是开展了多元化办学改革探索。2010年,我省印发了《关于开展多元化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支持公办职业院校采取公办民助、民办公助、股份制等多种形式进行改革。
在资金投入上,职教攻坚计划实施以来,全省共投入资金近200亿元, 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420个,比原计划投入100亿元的预算增加了一倍。全省财政投入逐年递增,累计拨付资金约71亿元,资助学生1177万人次,促进了职教攻坚工作顺利开展。全省88所中职学校进行了多元化办学模式改革,吸纳社会资金26.4亿元;省属中职院校全部实行生均经费财政拨款办法,机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效果;组建了60个职教集团,校企合作逐步深入;全省民办职业院校达到305所,在校生35.3万人,比2007年增加15万人,形成了各级各类院校共同发展的局面。
在多元投资办学改革中,我省涌现了几种典型模式。一是“引厂入校、校企一体”模式,如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引进4家企业投资4000多万元入校建厂,每年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1000个左右,企业年产值7000多万元。二是“多元投入、股份办学”模式,如商丘市政府以原永城职业学院净资产作为投资,河南煤化集团出资3亿元,以股份制形式组建了新的永城职业学院,商丘市政府持股30%,河南煤化集团持股70%。三是“政府引导、民办公助”模式,如西平县吸引私企投入8000万元,合并4所弱小公办中职学校,新建了一所占地18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容纳5000名学生的民办性质的职教中心。滑县、汝南县、武陟县等一批县(市)也相继采用了这种做法。
四、调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有效对接
我省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出发,对职业教育实施积极的布局结构调整。由于各类职校规模、质量、投入渠道、办学效益差别很大,必须调动政府部门、行业和学校各方面的积极性,利用行政、市场、经济等多种手段,从实际出发,因校制宜,采取兼并、重组、共建、联办、划转等形式进行积极的布局调整。对那些规模偏小、资源贫乏、办学艰难的学校果断进行调整,从根本上实现资金、校舍、师资等职教资源的优化组合。2009年出台《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等4个实施意见的通知》,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提高规模效益。为推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2010年出台了《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评选实施意见的通知》。
全省中职学校由1163所调减至874所,校均规模由1613人提高到2166人,优化了职教资源配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持续推进,规划的17个职教园区已有14个开工建设,入驻学校21所、学生8.6万人,提高了集聚发展能力。
五、开展职教强县活动,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2009年,省教育厅出台了《河南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印发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县(市)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我省连续开展了“职教强县(市)”创建活动,把职教中心建设和“近三年初、高中毕业生除升入普高和高校者外,均应一个不少地接受中职教育或参加三个月以上的技能培训”作为核心指标,每年评审一次,县长亲自答辩。已认定的85个“职教强县”中,每县都有职教重大工程,累计增加职教投入40多亿元,改善了职教办学条件,堵住了农村新“技能盲”产生的口子。
“职教强县(市)”创建活动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接受教育、提高素质、增强技能,不仅提高了农民进入城市后的预期收入,破解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内在“瓶颈”,加快了我省新型城镇化进程,而且培育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新型农民队伍,为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
六、抓好学校内涵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一是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项目。201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转发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发布,把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作为全省职业教育的支撑予以重点支持,首批73所项目院校确定。省财政投资26亿元,对每所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分别支持1000万元和800万元,各地政府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予以配套。为确保配套资金到位,省、市政府还签订了共建协议书。通过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办学条件优、教学质量高、改革成效好的品牌职业院校,发挥骨干、示范和引领作用,提升职业教育的服务力、吸引力和办学活力。二是加强专业建设。2011年,《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发布,旨在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目前,全省共认定国家级重点中职院校165所,确定了28个重点专业、196个重点专业点。中职院校专任教师达到5.83万人,“双师型”教师达到1.07万人,比2007年增长13.8%。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吻合度不断加深,涌现出一批规模大、质量高、信誉好的品牌院校。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省的职教工作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2008年的全国师资工作会议上,我省介绍了打造职教专家领军团队的做法;在2009年的全国年度职成教工作会议上,我省介绍了职教集团化办学的经验;在2010年全国职成教工作会议上,我省介绍了职教攻坚和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情况;2011年,《中国教育报》以《打造强县富民的金钥匙——河南省职教强县创建活动纪实》为题,对我省开展的职教强县创建活动给予了大篇幅系列报道;在2012年全国职教体制机制创新会议上,我省做了典型发言。这些做法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引起了教育部领导的高度重视,教育部领导多次到河南调研指导职教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将河南的一系列改革实践誉为“河南模式”。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贯彻,河南的经济发展迅速,受其影响,职业教育也正在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格局。因此,我省从各个方面出台政策举措,帮助职业院校在办学理念、目标、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职教办学模式,取得了重大进步,为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做出了贡献。
(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ZJA11029,课题主持人:张红延;成员:赵河、王会莉、窦芳)(责编 周继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