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德育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价值实现

2015-02-02刘文灵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4年5期
关键词:道德计算机学科

刘文灵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现状

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信息的冲击。中职生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从网络中学到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然而,中职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对信息缺乏思辨力,思想尚未成熟,很容易受到来自网络的不良信息的影响。目前,从中职学校计算机的教学现状来看,不少教师只重视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却忽视了课堂教学的德育。特别是中职生在网络虚拟世界中的角色认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容易与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混淆,与现实社会脱离,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定位自我,导致其人格裂变,严重影响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因而中职计算机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与提升他们良好的信息道德素养。

二、德育在中职计算机学科中的价值体现

德育是教育者用社会思想道德规范教育影响学生,使之转化为学生个人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专指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的总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许多问题,如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互联网诈骗、网络谣言等,这就对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人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在信息社会的人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责任感和高尚的信息道德,才能抵制住不良信息的污染,自觉地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因此,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实现中职学生养成强烈信息责任感和良好信息道德的需要。

三、如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实现德育价值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重要场所,也是教师传授知识、塑造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阵地。计算机教师应能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将德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循循善诱,潜移默化,从而实现德育教育。

1.通过设计任务驱动模块培养学生信息道德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计算机教学中比较好的方法。因此,教师在进行一节计算机教学内容的任务驱动设计时,就要考虑本节课涉及到哪些方面的信息道德,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如何渗透这些信息道德,从而让学生提升自己内在的信息道德修养。例如,在学习网页制作时,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网页。先展示“5·12”汶川大地震、交通事故现场、网吧失火等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及感恩教育。接下来,学生根据自己设定的主题,选择已有的图片素材插入到自己的网页里面。

2.渗透传统美德到课堂

计算机学科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学科知识将一些耳熟能详、妇幼皆知的传统美德渗透到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中去。比如在教学生做爱国题材的网站时,教师可以准备诸如“郑和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丝绸之路”“抗日战争”等史事素材,制作出一个以爱国教育为主题的网站,展现中华民族为了真理、自由和正义事业不屈不挠的民族英雄,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明和文化。

3.渗透德育教育到作品中

在计算机学科中,作品最能反映一个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水平。因此,教师在布置作品时可以有选择地将德育的相关理念及元素植入学生的作品中,在学生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Flash动画设计之后,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观察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尝试去做类似的动画短片,如制作“Family”“妈妈的等待”“公交车让座”“给妈妈端洗脚水”等,可以培养学生感恩父母、感恩他人、尊老爱幼等道德情感。在教授了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后,教师可让学生完成《我国濒临灭绝的动物》作品。学生通过收集诸如野生东北虎、长江江豚、四川大熊猫照片等素材,产生要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保护珍稀物种的感受。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布置一些需要学生合作才能完成的“大作品”,让学生在合作中培养互帮互助、团队协作的道德品质。

4.将德育融入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

教育作用的发挥仅靠某一学科的力量是不够的,它往往需要多方面协同进行,特别是道德的教育,需要更多教师参与,需要更多的实践与陶冶。为此,德育需要与其他学科整合,共同教育学生,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道德归根到底是人的道德,所以职业道德课成为整合的首选。如在学习“尊重他人”时,我们提出不仅要尊重他人的人格、风俗习惯、信仰,还要尊重他人的作品、隐私等,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在公用电脑上操作,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查看、删改他人作品。

总之,信息技术知识是基础,德育教育是教学目标。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将德育和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二者紧密结合,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在知识讲授及上机实践过程中进行渗透式教育,让学生既学到了信息技术知识又受到了深刻的德育教育。

(责编 赵 河)endprint

猜你喜欢

道德计算机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跟踪导练(五)(2)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道德
“超学科”来啦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