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的SWOT分析

2015-02-02衣元宏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馆藏数据库数字化

关键词:高校数字图书馆;SWOT分析

摘要:文章针对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详细阐述了其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建立了一个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的SWOT分析矩阵模型。

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12-0042-03

收稿日期:2014-10-25

作者简介:衣元宏(1977-),栖霞市图书馆馆员。SWOT(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或优劣势分析法,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笔者将SWOT模型引入到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分析当中,了解各种各样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进一步促进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1优势因素分析

1.1丰富的馆藏资源

馆藏是评价一座图书馆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受科研教育的影响,高校图书馆馆藏量不断增加,馆藏结构不断完善,以2012年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的数据为分析对象,采用分层统计法,2012年我国高校图书馆纸质馆藏约18.33亿万册。丰富的纸质馆藏,为图书馆数字化图书提供坚实的保障。另外,高校图书馆有充足的购书经费,根据2012年教育部图书馆事实数据库的数据,高校图书馆中文纸质图书每年的购置总经费为254,600万元。充足的购书经费,也为馆藏资源不断地丰富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基础。

1.2高质量的管理员

目前,我国开设图书馆学专业的高校共有42所,旨在为图书馆培养高质量的工作人员。通过查看各高校图书馆招聘信息可以发现,目前我国本科院校图书馆都要求招聘图书馆学专业研究生学历的图书管理员,有的甚至要求本硕都是图书馆学专业,少数专科院校还会招聘图书馆学专业本科生,甚至有些高中学校也在招聘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

随着图书馆的数字化,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硕士生也是当代图书馆招聘的选择之一。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普遍具有高学历,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有前沿的图书馆服务意识,并通过馆际经验相互借鉴,能够不断地从实践中找到更好的处理图书馆业务的工作方法。由于“术业有专攻”,他们熟悉各种检索工具和网络信息的检索方法以及其他信息服务的相关技术,具有网络信息资源处理的综合能力。

1.3高素质的图书馆用户

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是高校图书馆介绍其使用方法的主要方式。高校师生本身素质高,加上图书馆的深入教育,高校师生更加有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意识,并在实践中不断获得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技巧。高校师生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动力,也给图书馆数字化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2劣势因素分析

2.1知识产权问题

著作权与工业产权统称知识产权,著作产权是一种独特的知识产权,是对智力成果所拥有的一种民事权利,著作权的保护对象主要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1990年9月我国第一部著作权法正式颁布,1991年6月1日正式实施,在我国,著作权实行自动产生原则,作品一经完成,无论是否发表,作者都享有著作权,不需要任何手续。

数字化把原来纸质图书数字化,在网络上用户不需要购买就能方便阅读到原本需要买的纸质图书,这一做法减少了经济收益,侵犯了著作权人的权益。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网络资源获取技术的不断提高,更加广泛地传播了原本的数字资源,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网络上的资源,随意加以修改利用,也侵犯了著作权人的权益。在数字化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引发的一系列新问题已经成为数字图书馆工程研究与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障碍。著作权人创作的文献信息被数字化上网后,其发行数量肯定会受影响,用户能够免费获取到的资料就不再去购买,这样,著作权人的经济利益就受到损害,这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一个很难调和的矛盾。

2.2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信息本身的正确完好。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计算机病毒、网络入侵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数据容易被篡改、干扰、破坏等,这些都给图书馆数字化发展带来巨大威胁。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必须保证信息的完整、保密、不可更改等。另一方面是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在带来资源使用便利的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①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同时,黑客技术、计算机病毒技术也一并发展,并且有时候系统自身的硬软件漏洞也让非法分子乘虚而入。②用户在网络上访问数据,通常会留下记录,不法分子收集这些记录获取用户信息。③即使用户信息是保密的,但是存在少数数据库管理员为了个人私利而出卖用户数据的情况。这些都使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存在泄露的隐患。

2.3检索方式不统一

目前,高校图书馆没有统一机读格式,也没有协调好书目记录的形式与内容,这其中产生的不同与差距导致各系统图书馆对书目记录的描述存在差异,互相不能等效使用,给使用带来极大不便。数据库也一样,我们常用的数据库如CNKI数据库、万方资源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等,检索方式虽大致相同但有一定的差别,而图书馆一般拥有多个数据库,检索方式不统一,容易导致检索结果不准确、不完整。

3机会因素分析

3.1知识经济的到来

衣元宏: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的SWOT分析衣元宏: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的SWOT分析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暴力》中认为,知识已为土地、资本、劳动和时间的最终替代物。知识经济是在日益枯竭的自然资源下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是以富有的资源替代稀有的资源,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如今,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掌握关键的信息对于一个企业或个人或组织都非常重要。受全球化影响,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根本无法满足当代人的文化需求,而数字化信息能跨地域、实时生动地让人们了解全球各地的消息,数字化更好地适应了知识经济到来的要求。endprint

3.2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

Web 2.0的出现,使得互联网上用户不仅仅是互联网的读者,同时也成为互联网的作者;不仅仅是单纯被动地接受互联网信息,同时也会主动地创造互联网信息。在Web 2.0 模式下,用户可以高度自由地参与互联网,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分享自己的信息。Web 2.0,也帮助图书馆创建了一个与用户进行交流、互动的信息服务环境,使之前不可能提供的服务成为可能,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让人们处在日益广泛的信息交流中,可以轻而易举地搜集到想要的信息。“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资源共享基础架构方式,是以虚拟化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以提供基础架构、平台、软件等服务为形式,整合大规模可扩展的计算、存储、数据、应用等分布式计算资源进行协同工作的超级计算模式。“云计算”技术超大规模的存储空间、强大的计算能力、服务的高可靠性等优势,给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一片广阔的天地,使得数字图书馆能够解决在技术上和服务上的各种困境。

3.3移动设备的更新换代

据《2013—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预算,2012年前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总数已经突破了10亿大关,而2011年前三季度的用户量只有约7亿用户,可以看出智能手机席卷全球的速度之惊人。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上网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也催生了手机图书馆的出现。手机图书馆,又称“移动图书馆”或“无线图书馆”,即师生可以不用到馆,只要在手机上轻轻松松点一下,就可轻松方便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目前手机图书馆发展迅速且前景广阔,给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带来良好机遇。

3.4资源共享概念的提出

传统图书馆受地域限制,实现资源共享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时间与经费,且很多高校实行刷卡进馆,外校人员进不去。而数字图书馆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数字图书馆能打破时空限制,高效、廉价地实现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可以节约本馆的购书经费,使图书馆馆藏结构更加合理化,有助于实现社会教育公平,让未能进入理想高校深造的学生方便获取理想高校的学习资源。

4威胁因素分析

4.1数据库公司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子期刊数据库在我国发展迅速,经过近30年的建设,形成了CNKI、万方、维普三大综合型数据库(也称“三大数据库”)三足鼎立,其他各类小型数据库百花齐放的格局。大部分高校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以上述“三大数据库”为主,这三个数据库里面的资料非常丰富,基本上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这三个数据库各有特色,CNKI数据库内容非常广泛全面,万方在特色数据库方面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而维普则以期刊为主,收录的期刊全面而广泛。而其他小型数据库,有些是针对语言类的,有些是针对各类考试的,有些是针对公共课程的,学校在购买了这些数据库之后,基本上能够满足要求。数据库的多样化选择,导致了图书馆不愿自建数据库或者数字化本馆馆藏信息资源。

4.2公共数字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对于高校数字图书馆也是一种威胁。一方面,公共图书馆馆藏一般代表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或地理特色,对保护文化遗产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要查找与地方特色有关的资料,都会选择地方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则起到了一个辅助作用。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具有社会性,服务更加广泛,且提供免费服务。促进信息公平是公共图书馆的使命。公共图书馆的非营利性要求最大限度地免费服务。而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在校师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公共图书馆属于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在技术、资金上有国家或政府的支持,有开展图书馆数字化工作的坚实基础。

4.3商业性数字图书馆

商业性数字图书馆,顾名思义是以营利为目的数字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宗旨不同,商业性数字图书馆更注重商业价值。受利益驱使,商业性图书馆可能不顾著作权人的著作权,将很多没有经过授权的作品扫描上网,供用户查找、利用、搜索及修改等。随着网络版权问题的出现,商业性图书馆再调整发展策略,或者给予著作权人一定的补偿。如面对Google侵权门,在2005年,由法国牵头的19个国家在巴黎发表声明,对抗Google的“文化入侵”,然后,Google公司做出一系列的版权风险规避方案。受利益驱使,商业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更加贴近用户需求,更加人性化,更加迎合用户的使用心理。目前我国数字图书馆并没有形成规范的系统,当用户无法使用免费数据库的时候,商业性数字图书馆就是唯一的选择。此外,我国当前信息资源在世界上所占比重还很低,需要鼓励商业性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以此来带动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4.4Google与百度等搜索引擎

在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众威胁中,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威胁是搜索引擎。根据普遍的使用习惯,大部分师生遇到问题首先会想到的是使用搜索引擎,如Google、百度等,只有少数读者才会使用数据库。学校为了保护本校的数据资源,数据库一般有IP限制,师生只能够在特定的地点,或者是使用特定的网络才能够使用。最重要的是,即使没有数据库,搜索引擎也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如在百度文库上,也能查到相应的学术资源,甚至很多在数据库中找不到的文献都能够在搜索引擎里面找到并且下载下来使用。如Google学术搜索里,很多文章能够供给用户免费下载;或者在特定网站上注册一个账号积累金币值,用金币值换取一篇论文;有些是不能免费使用的,会给你提供20%的免费阅读量,如果你觉得还需要后续的资料就可以花钱买下来,这样既保证了著作权人的权益,又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既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又能适应用户的使用习惯,在数字化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借助丰富的物力、人力资源,积极探索应对竞争对手的发展策略,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数据资源利用率。WT战略

加强自身竞争力;与其他数据库公司开展合作共赢;将自身馆藏特色作为开发重点,加强竞争力。研的作用。针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发展途中所遇到的威胁和挑战,高校图书馆必须以用为主,注重实用性;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注重技术性;在服务方式上贴近用户,注重规范性;在数据资源上,突出特色,注重以优势资源为主。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还必须适时改变发展策略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关注读者的需求和使用方式的变化以适应图书馆的内部需求,内外兼顾,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王运景,王林毅.浅析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4 (5):8-9.

[2]吴汉华.对我国高校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及其增长情况的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 (6):38-44.

[3]王发社.高校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2):84-86.

[4]湛乐.高校数字图书馆著作权合理使用的相关问题[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 (12):36-41.

[5]赵振萍,赵爱民,初丽娟.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研究[J]. 情报科学,2001(12).

[6]N S Harinarayana,N Vasantha Raju. Web2.0 features in university library web site[J].Electronic library,2010 (1):69-89.

[7]陈臣,马晓亭.“云”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与对策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 (5):58-60.

[8]温芳芳.试论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资源重复建设问题[J].新世纪图书馆,2008(2):69.

[9]赖碧淡.从Google侵权门谈我国商业性数字图书馆规避版权风险的策略[J].新世纪图书馆,2011(1):65-66.

(编校:周雪芹)endprint

猜你喜欢

馆藏数据库数字化
树德娃的太空之旅 学习设计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2004年~2012年档案馆与图书馆馆藏量发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