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环境下的音乐学科体验式教学设计与实证研究 *

2015-02-02

中国电化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师范生体验式学习者

王 鶄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一、信息化环境下音乐学科教学面临的挑战

在信息技术普及之前,音乐被以静态的形式储存在诸如乐谱、卡带和碟片上。随着信息化的推进,尤其是网络的出现和发展,静态、实体化的音乐呈现方式在网络上被虚拟化。英尼斯最早提出:“一种媒介经过长期使用以后,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它传播的知识的特征。”[1]信息技术带来了多种现代媒体传播形式,深刻地影响了音乐学科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也触及了音乐教育的本质特征。它不仅改变了传统音乐教育的表征方式,拓展了音乐的内涵与外延,丰富了人们对传统音乐的理解,而且改变了人们接触和欣赏音乐的方式,打破了传统音乐教育中教师对音乐的主导地位,用更为开放的媒介丰富和发展了音乐的消费方式与话语体制。事实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前音乐教学的主要呈现方式,并呈智能化趋势。教育教学中应用的信息技术由数字化走向智能化,成为促进教育教学变革的重要动因之一[2]。可以说,信息技术不仅仅作为辅助手段“介入”了传统的音乐学科教学,还作为一种新的内容、方法和手段融入了音乐学科教学当中来,改变着传统的音乐教育理念与形式,催生着音乐学科教学新常态的形成。

二、信息环境下的音乐学科体验式教学模式与方法

大卫·库伯曾指出,学习者的知识技能源于对外界的体验,学习则是一个转换体验与创造知识的过程[3]。如图1所示,库伯所描述的体验式学习包括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归纳和主动应用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四者之间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的螺旋式循环过程[4]。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首先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获得对相关内容的感性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交流和思考,并通过进一步的概念化和抽象化对思考和交流的内容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初步的假设或结论,最后通过实践应用进行假设或结论的验证与知识的迁移[5]。

图1 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四阶段循环模型

1.具体体验

学习者的知识获取不是靠简单的记忆和存储完成的,它是社会知识向个人知识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体验式学习可以让他们实现社会知识向个体经验的转变,进而内化为学习者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库伯的体验式学习首先强调的就是学习者的具体体验,即让学习者通过亲身的参与体验获得感性认识。具体体验作为体验式学习的最初阶段,它是指学习者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亲身经历来参与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2.反思观察

在库伯看来,体验式学习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知识的具体体验,还需要学习者对体验进行反思和观察。也就是说,在具体体验的基础之上,学习者要对自己的活动参与过程进行分析与思考,并尝试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或涉及的原理进行反思与总结并给出因果解释,以确定自己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所发现的问题、学到的知识以及特定情境于自身知识学习所产生的有益影响,从而形成新的见解。

3.抽象概括

体验式学习注重亲身参与基础上的具体体验与直接经验,但同时也并没有忽视间接经验的重要性。因此,库伯也强调通过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间的相互转换来达到直观与理性的统一[6]。抽象概括就是对前两个阶段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积累进行概括以形成抽象化的概念、结论或理论,实现知识的内化。

4.主动应用

体验式学习主张的是一种整体的过程观,强调学习者在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实现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共同参与,而不是单纯的认知过程。主动应用就是在具体体验、反思观察和抽象概括之后进行的知、情、意、行的深度整合过程,即将所学到的知识在新的情境中进行应用和检验,并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有效迁移。从主动应用的阶段层面说,体验式学习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知识需要学习者在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的相互作用和转换的过程中得到内化与发展。

三、信息环境下的音乐学科体验式教学设计

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实际上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具体体验的综合性学习模式。但是,体验式学习圈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一般模式,它适用于所有的学习活动,而不是针对某一类型的学生或某一特定的课程类型。对于以审美教育和艺术熏陶为主要特点的音乐学科来说,音乐专业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还应该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达到感染、启迪和陶冶学习者的目的。因此,在音乐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通过提供特定的情境来促进他们将音乐知识掌握与教学技能的提升进行有机整合是促进其专业发展的重要方法。在接受式学习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提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音乐师范生接受式学习绩效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然而,事实上接受式学习只发挥了计算机、电子白板、电子书包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极小部分的功能,且大多停留在信息呈现的功能上,它并没有真正结合音乐师范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来设计教学活动和整合教学内容。而在体验式学习中,这些数字化教学设备却在情境创设与模拟、资源整合与利用、协作交流与互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各种音乐制作软件的应用,为促进音乐师范生的切身体验和感悟反思提供了方便的技术支持。本文在库伯提出的体验式学习圈的基础之上,根据音乐学科及当前信息化环境的特点,通过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两大板块对信息化环境下音乐专业学体验式学习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1.课前准备

首先,明晰课题内容(即研究与合作演奏)和教学环境(配有计算机、电子双板等多种媒体设备的音乐教室,建有此门课程的云盘学习空间、资源共享平台和经验交流社区,计算机都有安装音频处理软件Adobe Audition、音乐制作软件Sonar等教学支持工具)。其次,认真做好学情分析:学生对一些比较常见的室内乐合奏之构成要素已经有所了解,而且能够熟练地应用某一种或几种演奏乐器,但他们对各种合奏组合的音响效果及合作演奏的注意事项还缺乏准确、客观和全面的认识,也缺乏现场合奏的经验。第三,明确教学目标:即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能够达到如下目标:(1)能够复述各种室内乐合奏的构成要素;(2)知道各种合奏组合的音响效果;(3)了解合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和细节。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实现以下效果:(1)利用音频处理软件创设不同的合奏组合情境,引导音乐师范生正确理解不同合奏组合的音响效果;(2)利用电子双板、音乐制作软件等技术模拟真实的现场演奏场景,启发音乐师范生思考合作中必须注意的问题;(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增进音乐师范生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和把握;(4)布置课后任务,让音乐师范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掌握教学设计的相关理念与方法,并做到学以致用。在情感与态度方面达到以下目标:(1)积极参与合作演奏活动及小组协作学习项目,培养自身的合作意识及协作学习能力;(2)能够对任何一段合作演奏进行鉴赏并给出自己的评价;(3)在体验式学习和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培养自己反思性实践的能力。(4)明晰教学重点与难点:即认识室内乐合奏的特点及其构成要素,了解合作演奏的基本过程和注意事项和掌握不同乐器合奏的音响效果,理解合作演奏过程中常发生的问题故障及其解决办法。

2.教学过程

在以上课前准备充分完成的前提下,在体验式学习圈的基础之上,围绕“研究与合作演奏”这一内容,初步形成图2所示的课堂教学过程结构图。

图2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

(1)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两段室内乐合奏视频,其中一段来自专家,另一段来自业余爱好者,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欣赏——两段合奏哪个好。学生欣赏并比较两段视频的合奏质量;表示主观感觉的两段视频差异较大,但是无法从节奏、音色、音准等客观指标明确判断区别。

(2)明确任务

教师结合合奏视频说明本专题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明确本专题的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

(3)具体体验与观察反思

教师通过再现室内乐合奏视频以及呈现各种室内乐合奏的相关图片,向学生提问:室内乐合奏的构成要素有哪些?而学生通过再次观看视频,并仔细观察不同的室内乐合奏图片,说出各种室内乐合奏的构成要素。之后教师可通过利用Adobe Audition软件打开一段室内乐合奏音乐,让学生观看Adobe Audition音频轨道上不同器乐的音轨、波形。在播放一遍完整的合奏音乐之后,隐藏其中一部分音轨,例如去掉贝斯、吉他等音轨,让学生感受前后两种音乐有什么差异。通过重复上述操作,创设出不同器乐缺失时的合奏情境;另外,教师还可将某一音轨打开,其他音轨全部隐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不同器乐缺失时合奏音乐的区别;观察并分析音轨的波形变化,了解各种器乐对合奏的贡献。最后,通过改变某些器乐的节奏、某些音轨的音量以及进行变调、变速、通道过滤等操作,引导学生领会合作演奏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如节奏、音量、音色、音准等。

(4)分享经验

教师协助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并鼓励学生讨论和分享具体体验和观察反思之后的学习成果或相关经验;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分好组,并共同为本组起个名字、制定组规、分配角色等;先进行组内交流,再进行组间交流。

(5)抽象概括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抽象概括各室内乐合奏的构成要素、各种合奏组合的音响效果、合作中必须注意的基本事项等;同时,教师对学生分享的经验进行简单点评,与学生一起共同对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尤其是教学重难点进行分析、小结和归纳。

(6)实际检验

教师布置课堂学习任务:一是自主分析各种合奏组合的音响效果;二是自制一段室内乐合奏音乐。根据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学生通过使用Adobe Audition软件分析各种合奏组合的音响效果,并通过使用Sonar软件创作一段室内乐合奏音乐。

(7)讨论评价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室内乐合奏作品,并鼓励大家一起参与到作品的讨论和评价中来;引导学生回忆本专题学习的过程,启发他们思考体验式学习的教学设计流程应该包括哪些环节;学生通过展示自己创作的室内乐合奏作品,并积极与教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回忆本专题学习的主要过程,反思并画出体验式学习之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设计框架。

四、信息环境下的音乐学科体验式教学实证

基于了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体验式学习对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之习得效果的影响的需要,并进一步掌握该学习方式的改进方向,以更好地提高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学习绩效,笔者选择了某师范院校音乐学院中两个男女比例一致、知识基础相当的班级(以下称为A班和B班),对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传统接受式学习和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新型体验式学习分别进行了实践应用,其中A班学生采用的是接受式学习方式,B班学生采用的是体验式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为音乐课程教学设计——以《管乐合奏及室内乐教学》中第二章(即“研究与合作演奏”)为例。需要强调的是,在本专题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音乐知识,还要向学生传授教学设计方面的知识。

立足于信息技术支持环境下的音乐师范生教学活动,上述从接受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的角度展开的设计,其效果如何是本部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一方面对这两种教学设计的学习效果进行了课后调查和对比分析,另一方面通过对比性研究发掘体验式学习所存在的关键问题和主要优势。前者主要是通过知识技能测试的方式开展的,在音乐理论知识及教学设计知识习得效果的分析上,笔者采用的是专题知识试卷考试的方法获取相关数据的:一是通过统计不同分数段的人数来判断哪种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二是通过计算两个班的平均成绩来判断哪种学习方式更适合大多数人专业知识的获取。在音乐专业技能和教学设计技能掌握情况的分析上,笔者采用的是作品设计评级的方法获取相关数据的,并通过统计不同等级的作品数量来判断哪种学习方式更适合音乐师范生专业技能的掌握。除此之外,笔者还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与统计的方法对采用不同学习方式的音乐师范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了对比。

而为了获取体验式学习存在的关键问题及主要优势的相关数据,笔者对体验式学习者(即B班学生)关于本次体验式学习的印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音乐师范生的学习方式偏好、接受式学习偏好者不喜欢体验式学习的原因、体验式学习偏好者喜欢体验式学习的原因、继续参与体验式学习的意愿等;二是影响音乐师范生体验式学习绩效的主要原因,如缺少教师的引导、提供的学习资源不够、遇到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小组协作学习的气氛不够浓厚、自制能力不行等;三是体验式学习过程中的哪一个环节(包括教师讲授环节、实践体验环节、成果分享环节、学习评价环节和自我反思环节)最受音乐师范生喜欢及其原因。

问卷调查所搜集的数据及知识技能的测验考核结果表明,与传统接受式学习相比,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体验式学习不仅更有助于音乐师范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还有助于其音乐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提升,以及教学法知识技能的迁移与应用。很明显的是,信息技术支持的体验式学习具有与信息技术支持的接受式学习更好的学习效果,对于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激发和维持音乐学科学生学习热情

在了解信息化环境下体验式学习对激发音乐学科学生学习热情的影响上,笔者主要是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统计师生之间的互动次数来分析的,虽然这种方法并不能够全面、准确地测出学生学习动机的变化,但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反映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调查结果显示:采用体验式学习方法的音乐专业师范生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总体次数都要远远高于采用接受式学习方法的音乐专业师范生(如图3所示)。除此之外,笔者还观察到采用体验式学习方法的音乐专业师范生的课堂注意力要比采用接受式学习方法的音乐专业师范生集中。种种现象说明,与接受式学习相比,体验式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为活跃,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更为高涨,学生注意力更为集中。

图3 在接受式学习与体验式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积极对比(单位:%)

2.有助于音乐学科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深化

为了了解不同学习方式对音乐学科学生理论知识理解的影响,笔者在课后分别就本授课专题的学习内容对这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知识测验,并按照统一标准对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如下页图4所示。首先,我们从两个班级的总体平均分来看,实施体验式学习的班级平均分要比实施接受式学习的班级平均分高出整整7分,这说明信息化环境下的体验式学习在促进音乐学科学生概念知识的理解上还是发挥了一定程度的作用的。其次,从各分数段的人数分布来看,实施体验式学习的班级中位于高分数段的人数明显多于实施接受式学习的班级中的高分数段人数(在“81-90”和“91-100”这两个分数段中分别高出了4和3人),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信息化环境下的体验式学习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还是一条提高自身专业成绩的有效路径。另外,在笔者的后期访谈过程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体验式学习有助于他们对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的领悟,尤其是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和分享对于消除不同学习者心中的不同疑问具有重要作用,而真实情境中的相关体验也通过抽象知识具体化的方式加深了学习者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

图4 音乐理论知识专题测试中不同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

统计显示,信息化环境下的体验式学习除了能够在帮助音乐学科学生概念知识的理解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还能够在促进音乐专业师范生演奏技能的提升上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为此,笔者特对两个班音乐学科学生的演奏技能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主要是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演奏表现和评价学生的作品完成质量来进行的。从学生的课堂演奏表现来看,实施体验式学习的班级明显要比实施接受式学习的班级表现得更为投入、标准和细腻,这不仅体现在学生对不同乐器演奏技巧的把握上,还体现在学生对不同音乐情感的理解上,以及团队在合作演奏的默契和配合上。从学生的作品完成质量来看,实施体验式学习的班级比实施接受式学习的班级也要更加高质量,尤其是在“优秀”这一评价等级上,前者要比后者高出23%,而在“良好”这一评价等级上也要高出3%,具体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整体来看,体验式学习班的现场演奏技能、后期音乐处理技能等要比接受式学习班要熟练的多,且多数优秀、完整且具有创新价值的演奏作品都是出自体验式学习班。而学生自己也反映,体验式学习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实践操作和模拟训练机会,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础技能不是很牢固的学生来说,更多的动手机会将更有利于他们正确掌握相关技能。

图5 完成作品所获评价等级的分布情况(单位:%)

3.有助于音乐学科学生教学法知识技能的掌握

笔者除了对音乐学科学生本次课结束之后所学的音乐理论知识进行了测试,还对其所学的教学法知识(在这里主要是指与教学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如图6所示。从该图中我们可发现:实施体验式学习的班级中处于高分数段的人数要明显多于实施接受式学习的班级中处于高分段的人数,如在“81-90”分数段上多出了5人,在“91-100”分数段上多出了2人;从不及格人数上来看,实施接受式学习的班级要比实施体验式学习的班级多出2人;从班级平均分来看,实施体验式学习的班级要比实施接受式学习的班级整整高出6分,这个分差让我们相信信息环境下的体验式学习有助于音乐专业师范生教学法知识的理解,至少对大多数人来说,采用体验式学习的方法获取教学法知识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因此,综合看来,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体验式学习对音乐学科学生快速获取和真正内化教学法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图6 教学设计知识测试中不同分数段的人数分布情况

虽然教学法知识对音乐学科学生而言是其职业素养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使用这些教学法知识,即如何根据现有教学条件和音乐学科特点将自身所学的教学法相关知识灵活应用于具体实践。为此,笔者特对学生教学设计的技能进行了单独考察,让每位学生对下一章节的内容(即“在演奏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作曲家作品时所要把握的音乐风格”)做一个教学设计,并按照统一标准对每个教学设计作品评定一个等级。调查结果显示,在“良好”和“优秀”两个等级中,实施体验式学习的班级要比实施接受式学习的班级作品数更多,共多出14%(具体如图7所示)。进一步对比笔者发现,参与体验式学习的学生的作品更多地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特点,尤其是在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上,设有多样化的学生自主探究和协作交流环节;另一方面,参与体验式学习的学生的作品更多地结合了人的认知特点与学习需求以及数字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深度整合,这不仅体现在教师学习资源的提供、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过程的引导上,还体现在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协作团队的组建、学习作品的创造上。从这几点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体验式学习更有助于音乐学科学生教学实践技能的掌握。

图7 教学设计作品所获评价等级的分布情况(单位:%)

五、结束语

伴随着当前教育改革对传统音乐教育中曾盛极一时的“能力本位”“理想主义”和“训练模式”的突破,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技能培养的有机整合,主张将音乐教育置于多样化的活动情境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支持教师的体验式学习,以促进他们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知识的发展和信息化环境下音乐教学技能的提升。信息环境下音乐学科体验式学习的提出对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有助于改变当前音乐教师教育中关注理论、技术、软件等操作性知识而忽视技术与学科教学法知识融合的现状,并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音乐教学的效果。

[1]哈罗德·英尼斯.传播的偏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祝智庭.以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5):4-8.

[3]大卫·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Kolb D A.Experiential learning: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84.

[5]石雷山,王灿明.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49-50.

[6]单云德.体验式读与写[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猜你喜欢

师范生体验式学习者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小学生体验式写作教学策略探讨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