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需求的作文教学改革

2015-02-02李彩霞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作文目标生活

李彩霞

根据我校的教学现状,我校设立课题《以学生需求引领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能的实践研究》,试图寻找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教学设计的契合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在满足学生的需求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新知时,会把知识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上,挖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素材。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而作文教学却是让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一件事,作文教学的低效是不争的事实。实事求是地说,目前的作文教学还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没有系统的写作教学计划、随意性强;作文课上缺乏具体的方法指导;讲评方式陈旧,讲评比较随意与缺乏设计,无针对性。新课标对写作教学有总体的目标要求和建议,但初中三年要达到怎样的具体目标,每个学段的具体要求是什么,三年的作文教学应按照怎样的具体方案实施,很多教师心中不清晰。基于作文教学的现状,我校开始了实践研究。

学生需求是教学设计的前提

我们对初一、初二的学生进行需求调查问卷,问卷从七个维度了解学生的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爱和归属需求、求知需求、审美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从数据看,安全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得分较低,提示我们教师要更加注意满足学生这三个层次的需求。

因此,我们提出了基于学生需求的初中作文教学。这种作文教学,就是教学目标的设计和作文内容方法的确定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学生心理特点和各种需求,给学生创设安全、和谐的写作环境,尊重学生,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体会到成功和价值感。

基于学生需求的作文教学改革

1.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研制序列化训练方案及细化训练目标

语文教师组结合新课标7-9年级学段写作能力的要求,制定明确的分年级教学目标。初一年级重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重点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初二年级重在方法的指导,进一步解决学生“怎么写”的问题;初三年级重在技法、技巧的传授,解决学生“怎么写好”的问题。

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我们提倡作文教学目标的细化。所谓细化,就是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针对性。我们以前的作文教学往往是布置学生写一篇作文,然后给学生一个分数,最后讲评。这样的作文课对学生的发展有多大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为了让学生得到发展,我们要求作文的教学目标指向明确,即一课一得。

作文目标的细化包括一个学期、一节课、同一话题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的细化。首先,不同学段的备课组每个学期都要制定好本学期的作文训练计划,包括每次训练的目标以及写作的题目,一个学期的若干单元训练彼此也要互相联系。其次,每一节课的目标必须清晰明确,解决什么问题,教授什么方法。第三,同一话题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更要细化,它不能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应是不同侧面、不同目的的设计,是对以前知识、方法的补充和提高。

2.从学生的情感需求出发,教学目标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习惯养成

叶圣陶先生主张“作文”与“做人”统一。他告诫教师:指导学生作文不能只着眼于技能,必须把精神训练放在首位。这里的精神训练包括陶冶道德、训练思想、培养情感、锻炼观察。当前,语文教师在设计作文教学目标时,考虑的是一个个知识点、能力点、方法和技巧,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往往成为某种陪衬和点缀,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致使学生的作文变成了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无关的文字操作,变成了与学生的真实情感无关的语言表述。因此,我校语文组强调作文教学要从学生的情感需求出发,将人格形成、习惯养成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每次作文情感目标的设计也是教师重点关注的。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目标:“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分享感受”“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留意生活、发现精彩、善于思考的习惯”,等等。

3.从学生的尊重需求出发,设计“生活化”和“学生化”的作文训练内容

在作文教学中,“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作文教学首先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包括教师要求学生写什么和学生作文应该写什么,以及教师要给学生讲什么三个方面。

从学生的尊重需求出发,就是要作文成为学生愿意表达的载体。作文教学的内容要源于生活、要反映生活,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表现生活;启发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选择写作内容,表达真实的个性情感。例如,社团活动、读书、演讲、辩论、歌唱都是生活。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社会、观察自然,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形成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从而摒弃写“假”文、做“假”人的不良写作风气。同时,网络、电视、报纸、书籍都是学生了解生活的媒体,在有限的时空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和书籍,了解周围的人和事,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生活作出不平凡的思考,对相同的生活作出多元的解读与审视。

尊重学生,要设计“学生化”的作文训练内容。所谓“学生化”就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去教师化。作文课讲什么并不是教师凭空想象出来的,而应该基于对学生写作现状、写作中的困惑,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的设计。作文教学能解决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就是课堂对学生最好的尊重。

我们语文组的作文指导课都是基于对学生作文学情的调查分析而选择教学内容和授课的方式。例如,作文指导课《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消息》,这是从学生的尊重需求出发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而设计的一节课,教师在设计这节课前对学情进行了分析:在本节课之前,教师已针对两种小作文教了方法,习作之后,又针对问题给予了讲评,学生对感谢信及消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写法是了解的。在讲解、练习的基础上,学生的感受是感谢信好写而消息难写,故选择消息讲授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学生虽然已经能写出成文,但在消息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何能写出一篇优秀的小消息成为了摆在师生面前最大的难题,学生迫切想知道自己的习作存在怎样的问题,迫切需求各个组成部分的标准与要求。在这种分析下,教师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用选择最佳写法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消息的各个部分在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明确各个部分写作的标准、要求。

4.从学生求知需求出发,作文教学指导重视写作全过程的方法指导

作文教学的设计要重视写作的完整过程,包括“写作之前的准备指导”“写作之中的方法指导”“写作之后的提升指导”三方面。

教师重视写作全过程的具体方法指导和运用。例如,在作文指导课前先要求学生完成一副树叶画,提醒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感悟美,这就是具体的素材准备指导;在另外一节课上,教师布置学生选定班级的一位同学或老师进行观察,提示从语言、外貌、动作不同角度观察一周,并做好观察记录,这就是具体的观察指导。写作前的这些准备,教师有明确的指向和具体的方法,为学生写作奠定基础。另外,要重视写作之后的提升,即修改、反思的能力。

5.从学生的社交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出发,作文评改做到互动分享,创造条件扩大作文的阅读群

作文教学要改变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让学生甚至家长参与到作文评价中来,促进作文的互动、交流、欣赏。通过教师评、同学评、家长评、自评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明确作文的不足,看到作文的优点,激发学生写好作文的愿望。教研组设计了作文诊断表,让学生自评和分组互评作文,提出修改建议,组内交流后推荐例文,全班共同交流。

除评改和交流外,我们还要给学生大范围展示作品的机会,如班级日记、班级周报、班级优秀作品集,学习园地作文展览、走廊作文、校报佳作专栏等,让更多的学生分享习作的成功体验。

实施成效及未来研究方向

首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训练重点的分散,教学目标的明确,指导的到位,让学生觉得达到这一目标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并非像过去那样似乎怎么写也达不到教师的要求,因而对于写好作文有了信心。

其次,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的系统化与指导的针对性,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写作环节中满足学生的安全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求知需求、发展的需求等,即增强了学生写作的信心,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三,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教师对初中阶段的作文要求进行了一一梳理,学习课标的精神,借鉴名师的作文教学经验;查阅大量关于教学目标、课堂提问、评价方式的资料。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了自身专业知识的发展。

在作文教学的改革中,序列化作文训练的分阶段作文教学目标还在探索,没有形成系统的训练体系,更多的还是一些零碎的想法在课堂上的摸索和实践。阶段目标怎样更合理的制定;指导、讲评的措施和形式怎样更多样化;怎样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怎样更好地实现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全过程的作文指导;怎样更好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视野投向生活,主动观察生活并进行思考,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

编辑  王宇华

猜你喜欢

作文目标生活
生活感悟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