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学校建立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的相关问题研究

2015-02-02翟明广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4年9期
关键词:顶岗服务体系就业指导

翟明广

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所以职业学校应该注重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的建立,也就是要将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结合起来。中等职业学校应通过系统综合的方法,帮助中职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需求、获取职业信息,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使学生根据社会需要、职业要求和自身优势选择职业、适应职业,获得长足发展。职业学校要为中职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和终身教育规划。

一、中职学校建立完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中职毕业生是社会宝贵的人才资源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做好中职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也需要教育系统相关部门及各个中职学校共同努力。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职学校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中职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好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率一直比较高,据不完全统计,大多数学校的就业率可以达到90%。但是深究就业的质量,我们发现,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专业不对口现象比较严重,初次就业后短期内跳槽情况比较常见,就业后发展空间有限、社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不断探索和完善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体系。这是中等职业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中职学校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的内容

中职学校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体系不同于一般事务性的体系,必须具有教育、管理、服务和研究的功能。

1.传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原有的比较传统的职业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包括职业学校、用人单位、劳动服务部门等。往往是职业学校负责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且建立自己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教师队伍。用人单位根据自己的需要,到职业学校或者劳动服务部门招聘毕业生。劳动服务部门则进行信息的登记处理以及信息的反馈等。这种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已经存在多年,对毕业生的就业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传统的体系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主要表现在:各个部门工作协调不够;职业学校的就业辅导等工作流于表面;对毕业生的后续指导和服务工作不足。所以职业学校必须探索出一套更加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2.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的新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所以,职业学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必须依托社会和企业的力量,成为一种新的促进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的体系。

职业学校就业与服务体系建立时,可以借鉴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纳入规划,使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之初就能够有一个对自己将来就业的规划和目标。职业学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通过在校实践和到企业实习,巩固自己的就业目标,为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提出更加清晰的设想。学生临近毕业时,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核,考核合格后,学校和企业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自己选择是继续升学,还是坚持自己当初的职业规划。学生毕业初次就业后,该体系仍然发挥作用,帮助解决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使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并对需要的学生进行额外培训。如果毕业生仍无法适应企业的工作,则可以回到职业学校,由该系统给予指导服务,推荐再次就业。综上所述,与传统的体系相比,这个新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应具有的特点包括:

①参与该体系的对象更多,包括范围更广

从如今的社会发展来看,这个体系所包括的对象明显增加了。不但包括职业学校、企业、政府,还包括行会和企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以及一些网络媒体等。这些对象中,职业学校与用人企业处在主体地位,政府处于政策措施制定、沟通、协调的地位,其他对象处于辅助地位。

参与该体系的各方都是独立的,在进行职业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时,应该协调一致,目标统一,共同进退。不论是职业学校还是企业,不论是政府还是行会、企业联合会,其共同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和输送适合企业生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

②该体系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跟踪管理体制

职业学校希望学生能够就业、合适就业、快乐就业。这种希望是好的,但是想要实现,就需要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跟踪管理体制。职业学校在做好就业教育并为学生提供就业平台的基础上,应该及时了解毕业生就业后的动态,协助用人单位建立健全学生就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推行“依法用工,诚信用工”机制,创建校企之间和谐稳定的人才供需关系,这是提高学生就业稳定性和满意度、增强用人单位对学校和学生认可度的关键环节。做好跟踪管理及服务的意义在于通过与用人单位保持经常性联系,定期回访就业或实习学生的工作情况,及时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和学生愿望调整岗位,一方面促进学生稳定就业,另一方面可以了解用人单位新的用工需求和空岗情况。在这方面,学校应该从自身实际和特点出发,出台并实施《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实施意见书》《学生顶岗实习及就业跟踪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及就业跟踪管理调查表》《学生顶岗实习及就业安全管理责任书》《顶岗实习及就业学生信誉承诺书》《顶岗实习及就业学生维权办法》《顶岗实习及就业学生应急事件处理办法》《顶岗实习及就业学生思想道德评价方法》《顶岗实习及就业学生社会评价方法》《学校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典型实施方案》《教职工推荐学生就业工作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措施,建立健全跟踪管理体制。

③实现完全信息化管理

鉴于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的参与对象和部门比较多,并且各个对象之间要进行充分的协调,为了掌控各个对象的情况和学生的学习与就业情况,就要建立一套完备的、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完全的信息化管理。目前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为该套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学生、家长、学校、企业、政府等都能够很轻松地通过这套信息管理系统,了解多方面信息,共同协调、共同发展,真正做到工作透明化、制度化,让家长、老师、企业更放心。

④该体系更加体现出对学生的服务功能

过去的就业指导体系体现的主要是管理、指导,忽视服务功能。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的建立将更加强调对学生的服务功能。

在职业学校学习阶段,该体系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提供不同的职业规划指导,加强相应的能力培养,为他们将来的就业提供心理、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服务。

在实习和就业阶段,该体系需要对学生进行工作中的角色转化辅导,使他们尽快适应企业的需要,同时也要认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让家长和学生没有后顾之忧。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年龄小,不够成熟,碰到一些突发事件不知怎样处理,该体系要有处理这种突发事件的功能,为学生提供全方面的服务。

在学生就业碰到困难的阶段,该体系需要对学生进行重新评估和培训,让他们重新定位自己,为他们再次就业提供服务。

总的说来,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要加强服务功能,将社会功能充分发挥出来,真正实现“社会重视就业,学校突出就业,老师关注就业,学生积极就业,大家快乐就业”。

三、建立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时应注意的问题

1.强调职业学校和企业在该体系建立中的主体作用

德国的“双元制”强调学校和企业的共同作用,我国的职业学校在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建立时,应该充分体现出职业学校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在我国,职业学校从来就是职业指导的主体,而企业一直处于配角的地位,不能够很好地发挥积极作用。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建立起来后,企业有能力、有责任在学生就业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加切实可行的指导和服务。

2.特别强调行业和企业联合会在该体系中的作用

职业行会是联合同行业企业的民间组织,是为某个行业和同行业企业发展服务的组织。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行会或者企业联合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行会或企业联合会可以为行业发展制定标准和目标,可以将中小企业联合起来,改善其生存环境,使它们可以和大企业、大集团竞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大多数会进入中小企业就业,所以,在该体系中应该更加强调行业和企业联合会的作用。行会和企业联合会可以为学生认识某个行业、树立职业理想提供非常专业的辅导,也可以收集所属企业的用人需求,为职业学校和企业之间搭建桥梁,共同完成学生的培养和就业服务工作,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各方面的保障。总之,行业和企业联合会在该体系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责编 陈 颖)

猜你喜欢

顶岗服务体系就业指导
多元协同视角下宿迁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管体系研究
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公共心理服务体系”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快递企业在高校快递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分析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