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情感在新闻采访中的运用
2015-02-02叶凌
叶凌
初次接受采访,人们往往会有一种戒备心理,对符合自己审美认可、情感需求的记者,表现出接纳的情绪,对不符合自己审美认可、情感需求的记者,则表现为不配合甚至排斥的态度。这就需要记者巧妙地运用情感技巧,搭桥铺路,拉近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寻找洽谈的有效突破口,以激发采访对象的倾诉意愿,使之敞开心扉,说出心里话。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采访结果。
那么,新闻采访中如何运用情感技巧呢?
一、寒暄得体,注重“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心理学表明,第一印象主要是根据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言谈举止等“外部特征”来判断的。人们往往会仅凭第一印象就“以貌取人”妄加判断,并成为以后认知与评价的重要根据。实验表明,第一印象形成的肯定的心理定势,会使人在后续了解中多偏向发掘对方具有美好意义的品质。若第一印象形成的是否定的心理定势,则会使人在后续了解中多偏向于揭露对象令人厌恶的部分。所以,记者注意仪表,寒暄得体,态度和蔼,初次会面给采访对象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十分必要的。
通常,初次面对陌生的记者,人们往往都会有些拘谨不自然,这就需要记者首先进行恰当的寒暄、搭讪,没话找话,有意跟采访对象套近乎,以打破僵局,释放善意,缩短与采访对象的情感距离,这就要求记者,在与采访对象见面时,除了得体的着装外,还要选用恰当的寒暄问候语,让采访对象对记者产生好感,为进一步的采访交谈做好铺垫。比如跟初次见面的受访者寒暄,通常用“您好”、“很高兴能认识您”;也可以更随意一些,如“早就听说过您的名子”、“某某人经常跟我谈起您”等等。跟曾见过面或相熟的人寒暄,则可以显得亲切一些,如“好久不见了”、“又见面了”,“您比几年前还显年轻”等等。无论采用什么寒暄语做开场白,都要具备简洁、友好、尊重的特征。在寒暄问候时,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能牵涉到个人隐私和禁忌话语,同时,还要注意问候语鲜明的民俗性和地域性特征。比如,北方人见面爱问“吃过饭了吗”,这仅是一句见面打招呼用语,而在其他一些地方这句话则被认为有打探别人隐私之嫌。在豫东农村一些地方,即便是早起见面,热情的乡亲也常用“住下吧”这句话打招呼,这并不代表邀你住宿之意,只是表达请你歇歇脚,或挽留吃饭之意。所以,记者要学会入乡随俗,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央视记者敬一丹在《焦点访谈》栏目中曾经做过一期《在沙漠边缘》的节目,她采访的对象都是一些边远山区的人们,显然,朴实的山区人和央视记者之间有一道天然的心理距离,当面对一位山村孩子的母亲时,敬一丹有意识地从她孩子的名字问起。”她问:“这孩子叫什么?”“叫沙沙。”听到这名字,敬一丹装作没有听清的样子又问了一遍,并示意摄像机开录。这位孩子的母亲很自然地说“进门是沙,出门也是沙,就叫个沙沙。”就这样,在见面的最初几分钟里,尴尬、紧张的气氛一下被打破了,一句亲切的聊天问话让受访者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在记者引导下,受访者对熟悉的话题渐入佳境。
二、拉近距离 注重“接近效应”
接近效应就是当人们在某些方面特征相似或时间接近时,就容易产生熟悉感,进而产生好感的心理现象。无论是在人际沟通还是大众沟通中,接近效应都有助于人们认知共识、情感共鸣,并能明显地提高传播的效率和效果。当记者采访受阻或者遭遇采访不畅时,采用接近效应,往往能打开情感沟通的缺口,出现“关上一扇门,打开一扇窗”的神奇效果,收获意外的惊喜。
心理学表明,每个人都有一种偏好,情感上更倾向于认为别人与自己拥有相同感受的人——悲伤着自己的悲伤,幸福着自己的幸福。当人们发现别人与自己拥有相同感受和态度时,就会喜欢上对方。所以,记者采访时要善于在爱好、志向、籍贯、年龄等方面与采访对象之间找到相同之处,巧妙地传达给对方,虽然可能只是一句话,一件事,但相似的经历,相同的感受,相同的背景、志趣等等,都有可能成为联络的纽带,沟通的桥梁。所以记者要善于观察、掌握采访对象的心理规律,设身处地多考虑对方的感受,多点温情,多点“人情味”,让采访对象感觉找到了知音,情感相通,心里舒服。这样,就会对记者产生好感,其戒备心理也会相应减弱,双方的关系也会由生疏变得亲密,进而赢得对方的喜欢与信任,沟通畅谈也就放得开,谈得透,采访的效果可以预见。
实践证明:记者巧用接近效应往往能引起采访对象“情感共鸣”,利于说服对方,使其不自觉地认同你的观点。在采访中记者和受访者之间达到情感的接近和沟通,才能“一通百通”,一顺百顺,取得最佳的访谈成果。
三、肢体语言 释放“情感效应”
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人们利用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身体姿势以及体位变化来传递信息的非言语行为。美国心理学家艾伯尔.梅拉比曾通过无数次实验得出一个公式:交流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肢体动作。可见,肢体语言是一种非常重要传递信息的方式。
作为记者,在采访时要会从被访者肢体语言中解读出含义,如搓手表示焦虑,垂头代表沮丧,摊手表示无奈,捶胸代表痛苦,顿足代表生气等等;同时,记者在采访时,也要善于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释放善意。首先要做个好的倾听者,当采访对象说话时,要集中精力聆听,配合对方话语内容,用表示倾听的肢体语言作出恰当的反应。如不时点头示意,表示你对对方的赞同与肯定;再者,如果你对对方谈话内容感兴趣,就可以用表示有兴趣的肢体语言表达情感,如身体坐直,目光与对方交流,让对方感觉到你对他的话题有浓厚的兴趣。也可以身体微微前倾,表示亲切。当然,访谈中对采访对象表达信任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那么表示友善、礼貌的微笑和赞许的目光就是此时最好的肢体语言。微笑是全世界的通行证。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点头示意,对采访对象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舞,“此时无声胜有声”,使其备感信任、重视与肯定,就会信心大增,增强“说”的欲望,回馈记者的将是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有效信息。可见, 肢体语言作为一种辅助交流的手段,在新闻采访中的情感效应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日常工作中,要多学习、掌握新闻心里学,学习肢体语言知识和沟通表达的技巧,正确使用肢体语言,如采访中注意坐姿不翘二郎腿,以免显得作风懒散没修养,采访时不要一直盯着别人,尽量保持目光平视等等。要善于通过观察肢体语言,准确捕捉到采访对象最真实的情感和深层心理,并由此辩识出当事人肢体语言流露的心境,以适时调整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为打造温和、亲切的个人形象增加筹码,要善于用肢体语言表情达意,使之成为交流情感,拉近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距离的一个有效载体。
四、真诚沟通 传递“态度效应”
有关心理学和动物学专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对比实验:在两间墙壁镶嵌着许多镜子的房间里,分别放进两只猩猩。一只猩猩性情温顺,它刚进到房间里,就高兴地看到镜子里面有许多“同伴”对自己的到来都报以友善的态度,于是它就很快地和这个新的“群体”打成一片,奔跑嬉戏,彼此和睦相处,关系十分融洽。直到三天后,当它被实验人员牵出房间时还恋恋不舍。另一只猩猩则性格暴烈,它从进入房间的那一刻起,就被镜子里面的“同类”那凶恶的态度激怒了,于是它就与这个新的“群体”进行无休止的追逐和厮斗。三天后,它是被实验人员拖出房间的,因为这只性格暴烈的猩猩早巳因气急败坏、心力交瘁而死亡。有趣的实验告诉我们一个朴素道理。双双沟通时,自己持什么态度,就会获得对方同样的态度回应。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态度效应。
态度效应常被应用到新闻采访学上。新闻采访是记者为获取新闻对采访对象所进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活动,也是记者与受访者之间心理和情感沟通交流的过程。两者的心理状态往往相互影响。采访中,如果记者态度真诚,友善、和蔼可亲,能够和受访者建立起良好的情感联系,受访者就会以真诚的态度回应,敞开心扉与记者交流互动,否则,如果记者居高临下,咄咄逼人、或冷漠无情,受访者就会反感,不愿掏出真心话与记者交流,即便接受采访,也是应付差事,采访的效果大打折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记者在采访中是处于向采访对象“索取”情况的地位。一般来说,采访对象对记者的意图在认知上是很容易了解的,但在感情上是否情愿“给予”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对他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又是通过语言和“表情”,包括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传达的。“在社会交往中,表情是情绪反应的最敏感的指示器,......”记者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能折射出记者的内心活动,无论记者面对什么,作出何种表情,传达何种情感,其核心是一个“诚”字,正如俗话所说:“诚之所至,金石为开”。记者靠真情实意去吸引感染采访对象,使其感到不是在向记者“卖”材料,而是在和朋友谈心,交底儿。在这样一种心心相印的情境中,采访的成功是不言而喻的。
作为记者,在与受访者沟通交流中,应按照真诚,坦率、尊重的原则。对受访者来说,记者的以诚相待,给人以亲近感,易形成“开放心理”,产生坦诚相待的行为效果。当然,记者的真诚,不仅要体现在谈话的内容以及语气,声调上,还应体现在面部表情,姿势等细微的行为动作上,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真诚。如对待采访对象无论其社会地位高低、生活状况优劣、能力强弱、贫穷还是富有等,记者都应该从内心里接受,尊重采访对象的人格、风俗习惯。在采访中,记者要恪守人文关怀精神和悲悯情怀,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避免采访对象遭遇尴尬局面。在说话语气、神态中多给予采访对象肯定、鼓励、赞美之词,让采访对象感到受尊敬、被肯定。这样就会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最终达到记者渴望得到的采访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虞城县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