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

2015-02-01刘莉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4期
关键词:室性胺碘酮心电图

刘莉娟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

刘莉娟

目的 研究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 对照组采用普罗帕酮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 高于对照组的77.50%, 观察组的心电图检查结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能有效缓解病情, 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改善心电图检查结果, 值得推广。

胺碘酮;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管壁发生粥样斑块病变引起, 在一定程度上与年龄、高脂血症、高血压、高粘血症、糖尿病和内分泌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1]。而室性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如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 严重者可致猝死。临床上大多给予患者药物治疗, 本院为研究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特采用不同的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 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观察组中女16例, 男24例;年龄50~75岁, 平均年龄(65.25±3.42)岁;病程1~7年, 平均病程(3.68±1.24)年;其中, 12例室性早搏, 15例室性心动过速, 13例心室颤动。对照组中女18例, 男22例;年龄52~77岁, 平均年龄(66.18±3.72)岁;病程2~8年, 平均病程(3.82±1.41)年;其中, 11例室性早搏, 17例室性心动过速, 12例心室颤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以及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国药准字H13021670,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 300~900 mg/d, 分4~6次服用,饭后与饮料或食物同时吞咽。待患者的病情有所缓解后, 维持300~600 mg/d, 分2~4次服用, 连续服用8周。观察组口服胺碘酮(国药准字H19993254, 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 0.4~0.6 g/d, 分2~3次服, 1~2周后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 维持0.2~0.4 g/d, 待患者的病情有所缓解后可减至0.2 g/d, 连续服用8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 定时检查患者的心电图, 包括室性期前收缩数、短阵室速数、PR间期、QRS波时限等, 并记录其变化趋势。待患者病况稳定后, 定期给予其胸片、尿常规、甲状腺功能等常规检查, 并给予心电图复查。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心电图检查结果。

1.4 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等临床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 且各项指标的心电图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有效:以上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所缓解, 且各项指标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无效:以上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较治疗前无改变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疗程结束后,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其中, 显效28例(70.00%), 有效10例(25.00%),无效2例(5.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0%。其中, 显效22例(55.00%), 有效9例(22.50%), 无效9例(22.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心电图检查结果对比 疗程结束后, 观察组的室性期前收缩数为(3714±461)个/24 h, 短阵室速数为(1.4± 0.8)次/24 h, PR期间为(0.146±0.012)s, QRS波时限为(0.081± 0.001)s。对照组的室性期前收缩数为(3846±688)个/24 h,短阵室速数为(4.3±2.7)次/24 h, PR期间为(0.147±0.015)s, QRS波时限为(0.080±0.013)s。观察组的心电图检查结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 我国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多由患者的心室出现心律紊乱而引起, 此类患者在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后如不能及时得到控制, 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如心力衰竭、休克、晕厥以及脑栓塞等,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临床大多通过药物治疗此病,普罗帕酮是一种高效抗心律失常药, 可直接作用于心房、心室激动形成中心和激动传导系统。通过延长心房、房室结和心室不应期, 提高心肌细胞阀电位作用, 以减少异位刺激或再入机能, 从而缓解病情。其虽有一定的疗效, 但长期服用可导致血压下降, 易发生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而胺碘酮是一种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通过阻碍钾离子的通道以扩张冠状动脉, 增加冠脉流量, 减少心肌耗氧量, 促使心肌血液循环, 延长心房肌、心室肌及传导系统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降低窦房结自律性, 以达到缓解心律失常的目的。

本院给予观察组胺碘酮治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该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心电图检查结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效果确切, 能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改善各项心电图检查指标, 值得推广应用。

[1] 衣欣, 李岚, 高长斌.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吉林医学, 2003, 24(3):242-243.

[2] 孙彦.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2(10):101-10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4.101

2015-03-09]

450053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室性胺碘酮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思考心电图之176》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82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