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伤骨科患者全方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2015-02-01席桂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5期
关键词:骨科康复训练常规

席桂梅

创伤骨科患者全方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席桂梅

目的 观察对创伤骨科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78例创伤骨科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 每组39例。干预组采用术前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防压疮护理、康复训练等全方位护理干预,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均优于常规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方位护理在改善骨科创伤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提高治疗效果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创伤骨科;全方位护理;作用

创伤骨科患者通常是由于意外、人为灾害或自然灾害等原因在日常生活中骨骼突然受损, 因此其不同于普通的住院患者, 患者不仅机体受到重创的折磨, 心理反应也十分强烈[1]。本院对创伤骨科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后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78例, 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 每组39例。常规组男24例, 女15例, 年龄18~58岁, 平均年龄(39.2±3.4)岁;干预组男23例, 女16例, 年龄20~57岁, 平均年龄(38.7±3.1)岁。经临床诊断, 全部患者均被确诊为骨科创伤,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 例如术前准备、术后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等。干预组采用术前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防压疮护理、康复训练等全方位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包括:①术前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一般情况下, 创伤骨科患者为急诊入院并紧急手术, 护士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各项术前准备, 来不及做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但是这项工作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是非常重要的。患者突然受伤, 难免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 担心可能会致残。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耐心开导, 并适当安慰, 向其讲解手术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提高其认知度, 以成功的实例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缩短康复进程[2]。②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 患者的饮食要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为促进患者的食欲, 饮食要多样化, 荤素搭配, 且色、香、味俱全。与此同时, 嘱咐患者多吃新鲜的蔬菜与水果, 并多饮水, 以避免由于长期卧床二发生泌尿系感染及结石。③防压疮护理。创伤骨科患者由于治疗的需要应长期卧床, 有发生压疮的危险, 护理过程中要保持床单干净、平整、不潮湿、无渣屑, 另外应辅助患者定时翻身, 并按摩受压部位。④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对于创伤骨科患者十分关键, 所以护理人员开始应引导患者尽早开始被动运动, 逐渐进行伸腿运动、翻身运动等, 使机体的各项功能受到锻炼。治疗进入后期时,患者应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于床下进行行走、站立、下蹲等训练, 促进患者恢复机体功能与一定的自理能力, 并逐渐完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注意疼痛问题, 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患者出现的疼痛进行护理干预[3]。

1.3 观察指标[4]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来评价两组患护理前后的焦虑及抑郁状态, 得分越高说明焦虑和抑郁就越严重;②参照美国特种外科(HSS)评分标准对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 总分为100分, 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级别, 判断标准:>85分为优, 70~84分为良, 60~69分为中, <59分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处理统计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组护理之前的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8.9±8.7)分、(46.9±13.4)分, 护理后为(32.8±9.7)分、(33.5±7.8)分;对照组护理之前的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9.8±10.3)分、(47.6±11.8)分, 护理之后为(42.8±8.9)分、(44.8±9.2)分, 干预组及常规组在护理之前的SAS及SD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护理之后两组的各项评分均比护理之前显著降低, (P<0.05), 且干预组的分值显著低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康复效果比较 干预组39例中,优14例, 良22例, 中2例, 差1例, 优良率为92.3%;对预组39例中, 优8例, 良21例, 中7例, 差3例, 优良率为74.4%;两组患者的优良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交通业的发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因此创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2]。骨科创伤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学习)与生活, 而且存在一定的致残率, 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极大制约了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针对这类创伤, 临床医生应准确、及时的为患者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同时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 从而促进机体早日康复及生活质量提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相比均优于常规组, 充分说明全方位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重要价值。全方位护理方法是一种综合的、高效的护理方式, 在改善骨科创伤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状态、促进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4]。

[1] 游湘萍.全方位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 25(6):865-866.

[2] 张红英.全方位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9):385.

[3] 张宏岭.疼痛护理干预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吉林医学, 2013, 34(36):7745.

[4] 吴小青, 沈荷娟, 沈晓晓, 等.全方位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24):99-10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5.173

2015-01-04]

163712 大庆市第四医院

猜你喜欢

骨科康复训练常规
常规之外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