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跨区域管理肺结核患者转诊到位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5-05-10王云霞赵梅桂郭玲赵安贵黄政欧阳选
王云霞 赵梅桂 郭玲 赵安贵 黄政 欧阳选
·卫生论坛·
深圳市宝安区跨区域管理肺结核患者转诊到位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云霞 赵梅桂 郭玲 赵安贵 黄政 欧阳选
目的 探讨跨区域管理肺结核患者的到位情况及影响因素, 为优化跨区域管理机制、提高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2009~2013年深圳市宝安区跨区域管理的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转诊到位与未到位患者在人口学特征、诊断结果、转入转出信息等方面的差异, 同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跨区域转诊到位的主要因素。结果 2009~2013年深圳市宝安区跨区域管理肺结核患者的转诊到位率为77.15%。到位与未到位患者在年龄、职业、离开时状态、转出前治疗时间、患者及联系人电话填写完整性的构成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患者及联系人电话填写完整和转出前治疗时间>30 d与患者到位显著相关, OR(95%CI)分别为12.162(1.481, 99.848)和0.109(0.031, 0.383)。结论 患者及联系人电话填写完整是跨区域转诊患者到位的保护因素, 转出前治疗时间>30 d是危险因素, 相关部门应根据影响患者到位的主要因素, 采取针对性措施。
肺结核;跨区域管理;影响因素;到位
流动人口结核病是结核病防控工作面临的挑战之一[1]。为了保证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规则和全程治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9年制定了《全国跨区域肺结核患者管理程序(试行)》。跨区域管理的肺结核患者能否顺利在转入地就诊直接关系到其管理治疗效果。本研究对深圳市宝安区近5年跨区域肺结核患者的转诊到位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从而为优化结核病跨区域管理机制、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管治效果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深圳市宝安区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转入患者管理”和“转出患者管理”中患者的个案信息, 包括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民族、职业等)、诊治情况(诊断结果、治疗分类)、转入转出信息(离开时状态、转出时间)和联系方式(患者联系电话、其他联系人电话)等。本研究以2009~2013年在深圳市宝安区登记转出到其他县/区(转出患者)和在其他县/区登记转入到宝安区的肺结核患者(转入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临床诊治情况参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执行, 患者的转入、转出管理及相关定义按照《全国跨区域肺结核患者管理程序》(试行)执行。
1.2 统计学方法 运用SAS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跨区域管理到位和未到位患者在人口学、诊治情况、转入转出信息等方面的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到位的主要因素。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到位情况 2009~2013年, 在深圳市宝安区转入和转出的肺结核患者共1282例, 到位989例, 到位率为77.15%。其中, 转入患者149例, 到位132例, 到位率为88.59%;转出患者1133例, 到位857例, 到位率75.64%,转入患者的到位率显著高于转出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264, P=0.0004)。
2.2 到位与未到位患者主要特征比较 跨区域转诊到位和未到位的患者在年龄、职业、离开时状态、转出前治疗时间、患者及联系人电话填写完整性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民族、诊断结果、治疗分类、是否为省内跨区域管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影响患者到位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根据χ2检验结果并结合专业知识, 以跨区域管理的患者是否到位为因变量, 将性别、年龄、治疗分类、离开时状态、转出前治疗时间、患者及联系人电话填写是否完整纳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患者及联系人电话填写完整是到位的保护因素, OR(95%CI)为12.162(1.481, 99.848);转出前治疗时间>30 d是到位的危险因素, OR(95%CI)为0.109(0.031, 0.383)。见表2。
表1 到位与未到位跨区域管理肺结核患者的主要特征比较(n, %)
表2 跨区域管理肺结核患者到位影响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深圳市宝安区是我国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 每年新发肺结核患者中流动人口占90%以上[2]。流动人口具有流动性大、结核病患病率高和患病后管治困难的特点[3], 为宝安区结核病疫情的控制带来了困难。跨区域管理的患者转出后能够在转入地转诊到位是其进行继续治疗的前提。以往研究多从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角度对转入和转出患者的特征和管治效果进行比较, 本研究则首次从人口学和转入转出特征、患者信息填写完整性等方面探讨跨区域管理患者转诊到位的主要影响因素。
近5年深圳市宝安区跨区域管理肺结核患者的到位率为77.15%, 略低于管红云等[4]报道的深圳市跨区域管理肺结核患者到位率, 但高于陈亮等[5]报道的广东四县跨区域管理患者到位率。其中, 转入患者的到位率高于转出患者, 分析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患者转出后, 其后续管理和信息反馈由转入地负责, 转入工作的好坏影响着患者后续治疗的衔接[5]。转入患者的到位率主要受转入地工作的影响, 而转出患者的到位率则需要转入地和转出地结防机构的协调和配合, 工作难度相对较大。
在人口学特征方面, 跨区域管理到位和未到位的患者在年龄和职业构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到位患者中, 3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较高, 其他职业人群所占比例较低。当肺结核患者从现住址流动至另一地点时, 不仅是居住地点的改变, 也意味着将失去原有工作。这一时期是肺结核患者经济较为拮据的时期, 而对于30岁以上的患者, 多已成家并成为家庭主要经济支柱, 此时的经济压力较重, 由于经济条件变差而放弃治疗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患者离开现住址时如能告知结防机构, 将有利于结防机构对其开展跨区域管理的健康教育, 并进行目标明确的追踪。因此, 到位患者中, 离开状态为“转入贵地”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未到位患者(χ2=265.8267, P<0.0001)。在实际工作中,仍有部分结核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说明任何原因而突然中断治疗, 转出地结防机构在未能与其取得联系时, 将其状态标记为“自行离开可能回到贵地”。
有研究显示, 省内跨区域管理患者的到位情况优于省间患者[5], 但在本研究中, 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683, P>0.05), 说明经过多年的推行, 各地的结防机构均执行了《全国跨区域肺结核患者管理程序(试行)》, 并建立了较为通畅的协调机制。
转出前治疗时间、患者及联系人电话填写完整是影响患者到位的独立因素。转出前治疗时间>30 d患者的到位几率仅为<30 d患者的10.90%。其原因可能为, 患者结核病知识缺乏, 治疗超过30 d时患者可能会因为症状缓解而不愿继续治疗。患者及联系人电话填写完整有利于结防机构对跨区域管理患者进行追踪, 因此, 信息填写完整的患者到位的概率是未填写完整的12.162倍。
综上所述, 本研究针对影响跨区域管理肺结核患者转诊到位的主要因素,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对结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应贯穿始终[3]。在结核病患者首次登记、每次复查、以及跨区域转诊时, 均需对其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使其明确结核病可防、可治, 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用药”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②完善流动人口医疗保障政策。经济条件是影响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6]。在治疗过程中, 免费药物以外的其他药品和诊疗所引起的费用为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造成了较为沉重的负担。因此, 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 完善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政策, 从而归其治疗提供经济支持;③明确机构职责。将患者信息, 特别是联系方式等内容填写的完整性纳入监督和考核, 以避免由于缺少患者联系方式而导致的追踪困难。同时, 明确转入地结防机构对转入患者的管理责任[7], 提高转入地结防机构工作积极性, 以确保患者转出后的治疗管理能够及时、有效的衔接。此外, 还应关注重点人群, 如年龄>30岁的患者, 应密切注意其到位和后续治疗管理情况, 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9:15.
[2] 黄建英, 钟球, 周琳, 等.深圳市宝安区肺结核病患者门诊医疗费用及其构成分析.华南预防医学, 2014, 40(2):144-148.
[3] 高翠南,许卓卫,谭青云,等.广州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模式研究.广东医学, 2010, 31(15):1920-1922.
[4] 管红云, 杨应周, 谭卫国, 等.深圳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跨区域管理实施效果评价.中国热带医学, 2011, 11(10):1192-1194.
[5] 陈亮, 钟球, 蒋莉, 等.广东省四县区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跨区域管理实施效果分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1, 5 (8):2299-2303.
[6] 周扬, 朱立国, 朱叶飞, 等.省间跨区域肺结核患者管理程序实施及患者治疗转归情况分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2, 16 (10):874-876.
[7] 李杰.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1.
Analysis of transfer treatment arrival and its in fluence factors in cross-regional m anagement of tuberculosis patients in Baoan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WANG Yun-xia, ZHAO Mei-gui, GUO Ling, et al. Department of Tuberculosis Control, Shenzhen City Baoan District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ospital, Shenzhen 518101, China
Ob jective To investigate transfer treatment arrival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in crossregional management of tuberculosis pati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optimizing crossregional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improving the curative effect.M ethods Tuberculosis patientsin crossregional management during 2009~2013 in Baoan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Comparisons were made on demographic features, diagnosis results, and transfer information between arrival patients and non-arrival ones.No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app lied to analyz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for transfer treatment arrival.Resu lts The arrival rate was 77.15% in tuberculosis patients in crossregional management during 2009~2013 in Baoan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The differences of age, occupation, leaving state, treatment time before transfer, complete filling of contact numbersbetween arrival patients and nonarrival patients had statisticalsignificance (P<0.05).The results of multi-factorno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correlation incomplete filling of contact numbers, treatment >30 d before transfer and patient arrival OR (95%CI) as 12.162(1.481, 99.848) and 0.109(0.031, 0.383).Conclusion Complete filling of contact numbers is a protective factor forcross-regionalpatient arrival, and treatment >30 d before transfer is a risk factor.Targeted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ccording to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patient arrival by relevant departments.
Tuberculosis; Cross-regional management; Influence factors; Arrival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5.201
2015-01-04]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圳市宝安区、广州市番禺区结核病防治示范区”(项目编号:2012ZX10004-903);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利用通讯工具改进结核病患者督导管理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编号:2014121)
518101 深圳市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结核病防治科,深圳市宝安区结核病防治重点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