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钙糊剂活髓保存治疗龋源性牙髓炎临床效果分析
2015-02-01崔彩霞
崔彩霞
氢氧化钙糊剂活髓保存治疗龋源性牙髓炎临床效果分析
崔彩霞
目的 探讨氢氧化钙糊剂活髓保存在龋源性牙髓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龋源性牙髓炎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氢氧化钙糊剂活髓保存治疗, 对照组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活髓保存治疗。评定两组患者活髓保存治疗成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49颗患牙)采用氢氧化钙糊剂活髓保存治疗后成功46颗, 治疗失败3颗, 成功率为93.9%;对照组患者(50颗患牙)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活髓保存治疗后成功35颗, 治疗失败15颗, 成功率为70.0%;观察组患者中活髓保存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氢氧化钙糊剂活髓保存治疗龋源性牙髓炎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借鉴。
氢氧化钙糊剂;活髓保存;龋源性牙髓炎
龋源性牙髓炎在口腔科牙病中较为常见, 可导致患者的牙体、牙列缺损。龋源性牙髓炎在细菌感染及多种因素作用所产生的。此类牙髓炎治疗主要是实施去髓术、干髓术等治疗措施, 此类牙病治疗中保障牙髓的正常和健康较为不易。本文选择本院龋源性牙髓炎患者, 观察氢氧化钙糊剂在此类牙髓炎中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的90例龋源性牙髓炎患者均为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病例, 上述患者根据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5例, 男23, 女22例, 患牙共49颗;患者年龄最小14岁, 最大37岁, 平均年龄24.9岁。对照组患者45例, 男24例, 女21例, 患牙共50颗;患者年龄最小13岁, 最大36岁, 平均年龄25.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均在局部麻醉成功后进行治疗, 常规备洞操作, 采用球形钻把患者口腔牙髓部分的腐质进行去除, 把穿髓点暴露, 避免损伤到患牙的牙髓组织, 而后实施开髓处理, 在患者患牙腐质去除过程中要采用生理盐水(常温)对患者牙髓部分进行反复冲洗, 而窝洞进行消毒, 消毒后并吹干, 把碘仿氢氧化钙糊剂敷在患者的近端牙髓部分和牙髓点部分, 厚度约为0.3 mm, 而后实施盖髓处理。患者治疗7 d后没有明显的其他异常症状时, 采用粘固粉实施填充。而后对患者进行随访, 随访时间为12个月, 随访过程中查看患者的牙髓存活情况。对照组患者术前对龋源性牙髓部分进行清洗处理, 清洗过程中应用生理盐水和过氧化氢冲洗, 对窝洞干燥, 在常规麻醉成功后进行, 其他步骤和观察组相同,对照组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实施盖髓操作和处理。
1.3 疗效评定 治疗效果分为成功和失败。患者治疗后,在随访过程中患者没有不适感, 牙齿的咀嚼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显示牙髓活力正常, 患者牙髓没有发现病变(X线片检查显示), 提示患者的活髓保存治疗成功, 效果评定为成功;患者的活髓保存治疗没有成功, 治疗后随访过程中患者的患牙遇到冷热后疼痛, 患者的牙髓功能并没有显示恢复, 牙髓活力异常表现, 影像学检查提示牙周有阴影、稀疏等表现,出现自发性疼痛, 临床效果评定为失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定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49颗患牙)采用氢氧化钙糊剂活髓保存治疗后成功46颗, 治疗失败3颗, 成功率为93.9%;对照组患者(50颗患牙)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活髓保存治疗后成功35颗, 治疗失败15颗, 成功率为70.0%;观察组患者中活髓保存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人体牙髓内有血管、神经及淋巴细胞等组织组成, 牙髓自身有一定的抵抗炎症反应能力。当牙髓感染的早期时, 牙髓内的炎症反应尚处于轻度阶段, 如果此时进行有效的引流处理, 同时能够有效的降低牙髓内的压力, 这样有利于牙髓组织的相关功能得到恢复。较为年轻的恒牙牙髓组织较为丰富强大, 血液循环状态良好, 其根尖孔也较大, 这些是活髓保存治疗的生理基础[1-3]。氢氧化钙属于碱性加强的化合物,其中和牙髓炎症反应过程中的酸性物质效果较好, 所以其消炎止痛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碘仿氢氧化钙糊剂中的碘仿有较强的防腐效果且对牙髓组织的刺激程度低[4-6]。此外, 采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治疗时的药效较为持久, 持续性杀菌效果好, 有利于创面愈合。碘仿和氢氧化钙联合应用时不但能够提高氢氧化钙抗感染的临床效果, 同时还能够提高牙髓组织功能的恢复, 二者联合应用有协同效果。氧化锌丁香糊剂虽然能够对葡萄球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但丁香酚对牙髓中的神经有一定毒性作用, 有可能对根尖组织产生不良影响[7]。所以, 氧化锌丁香糊剂进行盖髓处理的治疗成功率较低。
综上所述, 观察组患牙采用氢氧化钙糊剂活髓保存治疗后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氢氧化钙糊剂活髓保存治疗龋源性牙髓炎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借鉴。
[1] 吴德章, 张玉锦, 王瑞林.龋源性牙髓炎早期保存活髓的探讨.宁夏医学杂志.2000.22(11):696-697.
[2] 陈苏杨, 薄锋. MTA与碘仿氢氧化钙糊剂盖髓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193-194.
[3] 卢伟, 解光明. 部分活髓切断术在年轻恒牙保髓治疗中的应用.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1(3):132-134.
[4] 李晶. 氢氧化钙地塞米松糊剂根管封药治疗期间急症效果的临床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5):204-205.
[5] 杨红武. 氢氧化钙一次性复合剂填充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中国当代医药.2014.10(4):182-183.
[6] 程莉, 宝立荣. 氢氧化钙制剂在根管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 8(4):151-152.
[7] 李刚. 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在急性牙髓炎早期保髓治疗中的应用. 广西医学.2006.1(2):10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6.134
2014-10-29]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