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5-02-01董良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8期
关键词:消化性胃炎溃疡

董良红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董良红

目的 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的普通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化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 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提高, 研究组患者的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作者所在医院2011年7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 这些患者的诊断均符合医学上《实用消化学》的诊断标准[1], 并且排除患有严重肝、肾等身体重要脏器功能性障碍疾病患者、排除存在精神意识障碍以及其他神经系统性疾病患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周期性和节律性的疼痛、反胃、嗳气、恶心呕吐、烧心等。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研究组中男27例, 女23例, 年龄23~68岁, 平均年龄(42.00±3.30)岁, 病程0.6~4.0年, 平均病程(2.1±0.9)年;对照组中男26例, 女24例, 年龄24~70岁, 平均年龄(43.00±4.11)岁, 病程0.7~4.1年, 平均病程(2.2±0.8)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先对两组患者均给予抑酸剂、胃黏膜保护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治疗,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化的护理, 研究组患者进行综合化的护理干预, 主要包括:①药物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按时嘱咐患者服药, 一般使用的药物为:抗酸类药物在饭后1 h和睡前服用, H2受体阻滞剂雷尼替丁在早晨起床和晚上睡觉前各服用1次, 150 mg/次, 奥美拉唑20 mg/次等[2]。②心理护理: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病程比较长, 患者容易产生焦躁、抑郁的情绪,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的评估, 了解患者的喜好, 以及患者与家属及时的进行沟通, 建立友好的互相信赖的关系。帮助患者缓解负面的焦躁、抑郁的情绪, 了解患者的诉求, 指导患者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 配合治疗。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属性, 护理人员要通过热情、友善的态度和精湛的医学技术逐步建立起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可以定期的开展例如下棋、唱歌等有利于缓解负面情绪的活动, 转移患者的注意力。③生活护理:消化性溃疡患者容易感到饥饿, 此时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不能多饮多食, 秉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应该多食用低盐、低脂、多蛋白的食物, 避免过冷、过辣、刺激性较强的食物。生活作息要保证规律, 不能够过度劳累[3]。④运动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 例如慢跑等, 运动时间一般安排在晚饭后1 h, 运动时间大约在30 min左右, 不能做剧烈运动。运动后可以适当的进行放松, 进行深呼吸, 自然吸气后自上而下配合呼气逐步放松至丹田, 让精神进入放松状态。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 并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痊愈:腹痛、溃疡症状消失,患者能自主活动;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改善,偶见疼痛;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50例患者中痊愈37例,好转10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50例患者中痊愈14例, 好转22例, 无效14例, 总有效率为72%,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平均为(66.1±4.5)分, 护理后平均为(70.2±4.3)分;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平均为(65.3±4.4)分, 护理后平均为(83.2±4.6)分,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提高, 研究组患者的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胃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饱胀、反酸、胃肠不适等,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的形成因素比较多, 主要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等, 其中最基本的因素在于酸性的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剧烈的上腹部出现疼痛、反胃、嗳气、恶心呕吐、烧心等。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 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

本院就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这个课题展开研究, 从心理、药物、生活、运动护理等几方面对患者进行综合化的护理, 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尤其注重患者心理的变化, 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整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许美雄.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的影响.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2(12):320-321.

[2] 李凤军.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健康教育探讨.当代医学, 2011, 17(29):159-160.

[3] 袁梅, 杨芳, 黄翠红, 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 11(5):695-69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8.193

2014-10-28]

266200 山东省即墨市第三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消化性胃炎溃疡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施治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怎样预防胃十二指肠溃疡复发
都是“溃疡”惹的祸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