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重症冠心病临床分析

2015-02-01李晓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8期
关键词:移植术旁路体外循环

李晓慧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重症冠心病临床分析

李晓慧

目的 探讨重症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30例重症冠心病患者均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 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中, 术后出现早期死亡者3例, 并发症主要为肺部感染、分支出血心包堵塞和急性心肌梗死, 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好转。结论 重症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 具有较好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临床治疗;重症冠心病;围术期护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重症冠心病患者发病后, 因为存在严重的并发症或者血流动力学障碍, 对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治疗过程中,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 提高了临床医学中内科介入治疗术, 重症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更愿意接受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因此,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也成为重症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方法[1]。本院对30例重症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取得较好效果, 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0例重症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25例, 女5例,年龄50~83岁, 平均年龄(65.8±6.1)岁。患者疾病类型主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和无心绞痛症状, 分别为11、9、10例;临床表现为左室功能重度减退、合并二尖瓣或者主动脉瓣病变各6例,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巨大壁瘤、陈旧性心肌梗死者分别为8、2、10例。对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 病变范围主要包括单支病变、2支病变和3支病变以上, 分别为2、13、15例。其中, 合并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者6例。对患者进行心功能分析, 主要分为Ⅱ级、Ⅲ级、Ⅳ级, 分别为12例、11例和7例。

1.2 方法 患者实施手术前, 需密切观察其心脏负荷情况,给予患者系统治疗, 给予患者扩血管药物、强心和利尿药物治疗, 对患者的心力衰竭状况进行改善和纠正。对于患者的心绞痛症状, 可给予硝酸甘油片进行缓解和控制。如患者症状比较严重, 或者有心肌梗死症状, 可给予患者硝酸甘油进行静脉治疗。可给予患者降糖药和降压药, 对患者的血压和血糖进行控制, 改善患者肺、肾功能和血糖、血压水平。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有效改善心肺功能并稳定1~2周后,检查患者的肝肾功能, 检查结果正常, 营养状况良好的情况下, 纠正患者紊乱的电解质, 并进行手术。如患者的心功能较差, 或者不能长时间准备, 需尽快安排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实施手术主要包括瓣膜置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 必须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常规治疗过程中, 需先建立体外循环,然后可沿冠状动脉灌入冷血钾停博液, 对患者实施瓣膜置换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建立低温体外循环后, 可吻合冠状动脉和移植血管。以患者瓣膜病变情况作为依据, 选择相应的方式进行瓣膜置换[2]。于升主动脉安置侧, 以主动脉的开放作为前提条件, 吻合主动脉与移植血管。7例患者行瓣膜置换加冠状动脉搭桥术, 主要建立2支桥和3支桥, 分别为4例和3例。手术过程中, 需固定心脏靶血管区, 应用心脏稳定器进行, 然后利用弹力线或者力流栓阻断血流实施手术,以先易后难的吻合顺序实施。首先吻合前降支和胸廓内动脉,然后吻合后降支与钝缘支及移植血管。术后给予患者常规持续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和地尔硫卓, 对患者的心电图和心肌酶谱进行定期监测, 保证患者良好的手术效果。

2 结果

30例患者中, 术后出现早期死亡者3例, 分析患者的死亡原因, 主要为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和呼吸功能衰竭, 分别为2例和1例。术后, 患者的并发症主要为肺部感染、分支出血心包堵塞和急性心肌梗死, 分别为4、1、1例。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好转。患者出院后, 进行为期8~78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0.8±1.2)月。心功能恢复到Ⅰ级8例,Ⅱ级22例。

3 讨论

重症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目前对其标准的确定尚未统一, 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方式。相关医学研究调查表明, 重症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急诊手术;合并室壁瘤、空间隔缺损;年龄≥70岁;左室射血分数≤40%;同期行瓣膜手术;二次手术;严重三支病变;左主干病变和女性等。重症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给予临床护理干预, 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结护理体会, 具体如:术前应对患者进行仔细检查, 明确患者的合并症发生情况, 并对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改善。通过对各种检查的完善, 准确评估和诊断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状态,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 促进患者的早日恢复。另外, 患者的手术过程中, 应注意加强对患者心肌的保护。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患者心肌造成的损伤比较小, 患者术后恢复比较快, 近些年来在重症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3]。本组30例患者中, 术后出现早期死亡者3例, 并发症主要为肺部感染、分支出血心包堵塞和急性心肌梗死, 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好转。心功能恢复到Ⅰ级8例,Ⅱ级22例, 具有较好效果。

综上所述, 重症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 具有较好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1] 张继倬, 韩露, 陈兴华, 等.7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对比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4(17):2033-2035.

[2] 蔡巍巍, 陈兴澎, 王亚宏, 等.48例高危冠心病体外循环辅助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分析.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3, 11(9):657-659.

[3] 贺继刚, 沈振亚, 滕小梅, 等.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0例疗效分析.江苏医药, 2013, 39(3):356-35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8.169

2014-11-03]

450000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外科ICU

猜你喜欢

移植术旁路体外循环
旁路放风效果理论计算
急诊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冠心病介入失败后的应用
一例心脏移植术后继发肺感染行左肺上叶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巡回护士护理配合
IVPN业务旁路解决方案
精密吻合移植术在眉毛自体毛发移植中的应用
高压氧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的辅助治疗作用
曲美他嗪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椎管内阻滞在干细胞输注肾移植术中的应用
307例体外循环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