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老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夜间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2015-02-01高莹慧田强徐亚东李春娣鹿爱平李丽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5期
关键词:房性室性阻塞性

高莹慧 田强 徐亚东 李春娣 鹿爱平 李丽娜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老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夜间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高莹慧 田强 徐亚东 李春娣 鹿爱平 李丽娜

目的 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老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夜间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老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夜间心律失常患者, 采用nCPAP进行治疗, 观察记录其治疗效果。结果 在使用nCPAP治疗1周之后, 患者的呼吸暂停及低通气指数、缺氧时间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 心律失常与治疗前相比症状明显改善, 最慢心率显著升高, 最快心率显著下降。结论 nCPAP治疗可以有效解除夜间睡眠呼吸紊乱, 能够缓解心律失常,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老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夜间;心律失常;正压通气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在老年患者中比较多见, 主要表现为打鼾、睡眠呼吸暂停、夜间低氧血症、睡眠结构紊乱、心律失常等[1]。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这是一种以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低通气和睡眠结构紊乱等为特征的疾病[2], 过去以药物治疗为主, 疗效不令人满意。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证实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呼吸机治疗老年OSAHS伴心律失常的效果显著。为验证这个结论,作者对60例患者进行研究, 观察其临床效果, 现将研究的结果作分析总结, 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在大庆市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研究的对象, 均为男性, 年龄65~73岁, 平均年龄(68.3±4.5)岁。这些患者均经过全夜多导睡眠图监测符合OSAHS, 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按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15次/h为轻度OSAHS, AHI 15~30次/h为中度, AHI>30次/h为重度[3], 本研究中的患者均为中度和重度, 分别为20例和40例。

呼吸暂停定义为完全的呼吸中断和浅慢呼吸均>10 s, 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4%或突然惊醒[4]。关于心律失常的诊断按照《内科学》第7版中相关的诊断标准。全部患者不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血液系统疾病、阻塞性肺疾病、继发性高血压等疾病, 也排除了药物、酒精、浓茶及咖啡的影响因素,而且患者中不存在严重的脑、肝、肾脏疾病。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中使用的多导睡眠监测仪为美国Alice5系统, 对全部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查。注意事项:要求患者1周以内不可服用任何影响睡眠的药物及降压药, 检查当天不饮酒、茶和咖啡。同时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

1.3 nCPAP治疗 根据知情同意的原则, 对60例确诊的患者都使用nCPAP治疗, 采用先驱110呼吸机(德国)。所有患者每晚治疗的时间≥7 h, 治疗时间为1周。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部患者能耐受并完成治疗。

2.1 AHI和缺氧总时间 在使用nCPAP治疗之前AHI为(37.7±8.6)次/h, 缺氧总时间为(72.7±11.3)min。在治疗之后,上述两项指标降到(4.5±1.8)次/h和(0.3±0.2)m in, 治疗前后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心律失常和心率的变化 ①房性心律失常:治疗前发生房性心律失常的次数是(350.2±50.8)次/夜;治疗后为(41.9±16.9)次/夜, 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前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次数是(68.7±15.2)次/夜;治疗后为(2.5±0.7)次/夜,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房性传导阻滞:治疗前发生房性传导阻滞的次数是(28.4±14.6)次/夜;治疗后为(1.3±0.9)次/夜,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最慢心率:治疗前最慢心率是(56.4±7.3)次/ min;治疗后为(59.8±2.6)次/min, 与治疗前相比心率均有所增加, 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最快心率:治疗前最快心率是(89.8±9.3)次/min, 治疗后为(71.6±4.7)次/min, 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有研究报道OSAHS患者中约有58%的患者伴有心律失常, 其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 在57%~74%[5]。睡眠呼吸暂停周期中, 交感神经兴奋, 儿茶酚胺浓度升高, 同时激活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共同作用引起快速心律失常[6]。nCPAP治疗通过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增加上气道的跨壁压, 维持气道开放, 可改善心肌氧分布, 降低交感神经神经兴奋性, 起到了缓解缺氧、纠正交感→迷走神经失衡的作用, 从而纠正心律失常[7]。本研究证实, OSAHS伴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 在使用nCPAP治疗1周之后, 患者的呼吸暂停及低通气指数、缺氧时间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及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的次数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减少, 最慢心率显著升高, 最快心率显著下降。因此, nCPAP治疗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有效解除夜间睡眠呼吸紊乱, 能够缓解心律失常,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何春欢, 欧琼, 卓胜青, 等.老年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分析.护理学报, 2011, 18(10B):59-61.

[2] 凌敏, 苟安栓, 朱佳, 等.持续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律失常的作用.新疆医学, 2013(43):29-32.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2011年修订版).中国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2, 35(1):9-12.

[4] 周晓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5):1938-1939.

[5] 何顺平, 吴伟玲, 丘蓉.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实用医学杂志, 2007, 23(4):501-502.

[6] 刘新兵, 冯六六, 黄红漫, 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的影响研究.中国循环杂志, 2014, 29(1):21-25.

[7] 朱晴, 刘永刚.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夜间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9, 8(3):165-16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5.088

2015-01-12]

163316 大庆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房性室性阻塞性
房性期前收缩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房性期前收缩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房性自主心律连续夺获窦性心律的散点图特征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动态心电图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