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基化终末产物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早期诊断中作用研究

2015-02-01白立炜赫鹏尹清风李拉克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6期
关键词:终末糖基化产物

白立炜 赫鹏 尹清风 李拉克

糖基化终末产物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早期诊断中作用研究

白立炜 赫鹏 尹清风 李拉克

目的 对糖基化终末产物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早期诊断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6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18例(单纯糖尿病组), 伴脑梗死患者12例(糖尿病伴脑梗死组), 伴冠心病患者21例(糖尿病伴冠心病组), 伴肾病患者8例(糖尿病伴肾病组), 伴眼病患者9例(糖尿病伴眼病组);选择50例健康献血员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糖基化终末产物;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糖尿病伴慢性并发症各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均有显著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单纯糖尿病组相比, 糖尿病伴脑梗死组、糖尿病伴冠心病组、糖尿病伴肾病组、糖尿病伴眼病组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均有显著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伴慢性并发症各组间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及糖尿病伴各种并发症组, 其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同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通过血清糖基化终末产物升高可以检查出糖尿病各类并发症情况,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具有准确、灵敏、无放射污染的特点, 可以用作临床上检测糖基化终末产物的方法推广使用。

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诊断

糖基化终末产物是指患者体内的葡萄糖和蛋白质与其他还原单糖发生反应后的一种稳定共价化合物[1]。选取本院2014年1~6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验糖基化终末产物, 证明了血清糖基化终末产物升高可以检查出糖尿病各类并发症情况,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6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18例(单纯糖尿病组), 伴脑梗死患者12例(糖尿病伴脑梗死组), 伴冠心病患者21例(糖尿病伴冠心病组), 伴肾病患者8例(糖尿病伴肾病组), 伴眼病患者9例(糖尿病伴眼病组);男37例, 女31例, 年龄40~75岁, 平均年龄(54.01±6.75)岁。选择50例健康献血员为对照组, 男28例, 女22例, 年龄40~75岁, 平均年龄(54.03±6.75)岁, 无脑梗死、冠心病、肾病以及眼病史。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糖基化终末产物;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 采用HPLC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法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血清糖基化终末产物检测结果比较 对照组(3.15± 1.75)U/ml;单纯糖尿病组(8.90±0.31)U/ml, 糖尿病伴脑梗死组(14.29±0.71)U/ml, 糖尿病伴冠心病组(13.77±0.67)U/ml, 糖尿病伴肾病组(12.70±0.38)U/ml, 糖尿病伴眼病组(14.01±0.25)U/ml。糖尿病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均有显著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单纯糖尿病组相比, 糖尿病伴脑梗死组、糖尿病伴冠心病组、糖尿病伴肾病组、糖尿病伴眼病组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均有显著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伴慢性并发症各组间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各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比较 对照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4.79±0.75)mmol/L和(5.55± 0.33)%, 单纯糖尿病组为(8.17±0.31)mmol/L和(8.55±0.28)%,糖尿病伴脑梗死组为(8.29±0.31)mmol/L和(8.94±0.13)%, 糖尿病伴冠心病组为(9.07±0.37)mmol/L和(9.01±0.13)%, 糖尿病伴肾病组为(9.53±0.22)mmol/L和(10.08±0.13)%, 糖尿病伴眼病组为(8.78±0.09)mmol/L和(8.75±0.23)%。糖尿病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糖尿病伴慢性并发症各组间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及糖尿病伴各种并发症组, 其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同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

3 讨论

糖尿病的并发症是和全身器官组织相关的, 是造成患者致残、死亡的重要原因。糖基化终末产物可以通过损伤血管内皮, 增加血小板聚集, 促进白细胞黏附,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血管病变和尿毒症等并发症发生。血清糖基化终末产物是诊断糖尿病合并其他慢性并发症的重要依据[2]。

糖基化终末产物在高血糖的情况下, 会直接导致神经组织的损伤, 同时因为氧化应激介导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细胞毒性作用而引发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情况。高血糖环境下, 糖基化终末产物会引发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同时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积聚导致血管增厚, 出现弹性减低, 内皮功能不良, 极度影响了组织重构, 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 从而引发了糖尿病血管病变, 如糖尿病视网膜等眼部疾患;高血糖环境下,体内积聚的糖基化终末产物还会造成肾脏结构受到破坏以及功能丧失情况出现, 因此引发糖尿病肾病甚至尿毒症。所以可以证明糖基化终末产物对临床控制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同时也是准确检测血清中糖基化终末产物浓度的临床诊断依据。

综上所述, 通过血清糖基化终末产物升高可以检查出糖尿病各类并发症情况,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具有准确、灵敏、无放射污染的特点, 可以用作临床上检测糖基化终末产物的方法, 值得推广使用。

[1] 刘斌.糖基化终末产物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早期诊断价值.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4, 29(1):59-61.

[2] 邢晓光.糖基化终末产物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研究.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 32(6):673-67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029

2015-03-16]

453100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白立炜 尹清风 李拉克), 普外科(赫鹏)

猜你喜欢

终末糖基化产物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及死亡的预测价值
球形三氧化钼还原产物形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青年编委会
蛋白质O-GlcNAc糖基化修饰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天然产物中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冠脉舒张功能受损
终末热灌注对心脏移植术中猪供体心脏的保护作用
油炸方便面贮藏过程中糖基化产物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