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价值
2015-02-01杨冉韩金利
杨冉 韩金利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价值
杨冉 韩金利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前血浆D-二聚体(D-Dimer, DD)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98例NSCLC患者血浆DD水平, 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 分析NSCLC患者术前DD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NSCLC 患者术前血浆DD水平为(0.498±0.324)mg/L, 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146±0.057)m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 患者血浆DD水平随着肿瘤临床分期递进而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D≤0.3 mg/L 的 NSCLC 患者预后明显优于DD>0.3 mg/L 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患者术前DD 测定对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D-二聚体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约占肺癌的80%以上, 其晚期预后较差, 5 年生存率不到20%。影响 NSCLC 预后的因素主要包括疾病临床分期、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术后残留病灶大小等[1]。恶性肿瘤患者常伴随凝血、抗凝及纤溶功能异常,凝血机制紊乱与血小板功能活化及内皮细胞损伤密切相关,并影响肿瘤的生长、侵润及转移。D-二聚体(D-Dimer, DD)作为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交联后被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 可反映血液的高凝状态[2]。本研究检测 NSCLC患者术前DD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分析术前DD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探讨DD测定在 NSCLC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9月~2009年8月安阳肿瘤医院胸外科经手术治疗的98例 NSCLC病例, 其中男58例, 年龄35~74岁, 中位年龄58岁;女40例, 年龄38~73岁, 中位年龄59岁。鳞癌 53例、腺癌 45例;Ⅰ期48例、Ⅱ期28 例、Ⅲ期21例、Ⅳ期1例;术后有并发症32例、无并发症6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凝血系统疾病,手术前均未进行过放化疗、生物治疗等抗肿瘤治疗, 经全身检查, 无绝对手术禁忌证。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均来自体检中心, 其中男59例, 年龄40~70岁, 中位年龄59岁;女41例, 年龄42~71岁, 中位年龄58岁。均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凝血系统疾病及肿瘤家族史。所有病例及对照无服用华法林等影响凝血及纤溶系统药物史,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空腹抽取静脉血2.7 ml置于装有枸橼酸钠 0.3 ml(体积比9:1)的抗凝管内, 4 h内2500 r/min离心10 min, 上贝克曼凝血分析仪ACL TOP进行检测, 试剂由美国Instrumentation Laboratory 公司生产, DD检测方法为免疫比浊法, 正常值参考范围0~0.3 mg/L。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不同病理特征的CRP水平间比较采用Kruskal Wallis检验, 用 Kaplan Meier 生存曲线描述不同 DD 水平不同患者的生存状况; 用 Log-rank 检验比较不同分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SCLC组术前血浆DD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NSCLC组术前血浆DD水平(0.498±0.324)m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146±0.057)m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NSCLC组术前DD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TNM分期Ⅲ~Ⅳ期的术前DD水平(0.628±0.453) mg/L显著高于Ⅰ~Ⅱ期的术前CRP水平(0.347±0.243)m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有并发症组术前DD(0.547±0.418)mg/L显著高于术后无并发症组(0.427±0.306)m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5)。而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的术前DD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同病理参数及术前CRP与预后的单因素生存分析NSCLC患者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为35%, 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影响NSCLC预后的因素有病理类型、TNM分期和DD水平。血浆DD≤0.3 mg/L 的 NSCLC 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42%)明显高于DD>0.3 mg/L 的患者(1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0.3 mg/L和DD>0.3 mg/L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8个月和27个月。
3 讨论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 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凝血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D升高是因为肿瘤细胞释放各种促凝物质, 激活凝血级联反应, 产生凝血酶, 促进纤维蛋白形成。纤维蛋白和凝血酶能刺激肿瘤细胞和正常内皮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促使新生血管的形成, 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3]。
在NSCLC的诊断成立后, 全面和客观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是制定个体化治疗措施, 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本研究显示NSCLC 患者术前DD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DD可作为NSCLC辅助诊断的重要依据。TNM分期是判断肿瘤预后及进行合理治疗的重要指标, 本研究发现DD水平与临床TNM分期显著相关, Ⅲ~Ⅳ期患者术前DD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为, Ⅲ~Ⅳ期肿瘤比Ⅰ~Ⅱ期浸润范围广而深, 且往往伴有区域淋巴结甚至远处转移。因此, DD测定为判断NSCLC病情严重程度, 了解转移情况提供了新的实验室指标。术后有并发症组术前DD水平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 这可能与DD水平高者往往病情重, 体质较差, 手术创伤大, 更易发生并发症相关。本研究还显示影响NSCLC预后的因素有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和DD水平。血浆DD>0.3 mg/L 是影响 NSCLC 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因此, 术前DD测定对NSCLC患者的病情判断、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血浆DD检测方便, 灵敏度高, 可作为NSCLC患者辅助诊断、病情评估、疗效判定及预后判断的一项可靠指标。
[1] Reck M, Heigener DF, Mok T, et al.Management of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recent developments.Lancet, 2013, 382(9893): 709-719.
[2] Ay C, Vormittag R, Dunkler D, et al.D-dimer and prothrombin fragment 1+2 predict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results from the Vienna Cancer and Thrombosis Study.J Clin Oncol, 2009, 27(25):4124-4129.
[3] Marinho FC, Takagaki TY.Hypercoagulability and lung cancer.J Bras Pneumo1, 2008, 34( 5):312-32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8.049
2015-01-26]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胸外科(杨冉);河南科技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安阳市肿瘤医院检验科(韩金利)
韩金利